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龙岩市2024年届高三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三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签署 履行 青一色 莫明其妙

    B.匿迹 携手 西洋景 凭心而论

    C.磐石 觊觎 开场白 作壁上观

    D.侈谈 蜿蜒 故纸堆 皇天厚土

  • 2、书院是私人或官府所设立的授徒讲学、研讨学问的场所,是我国传统社会中一种很独特的文化教育模式。它发源于( )

    A.汉代

    B.唐代

    C.宋代

    D.明代

  • 3、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 李老师,我们敬请您担任我们文学社的顾问,如果能得到您的应允,将是我们最大的荣幸。

    B. 各位朋友,你们都是各行各业的精英人物,目前灾区需要大家伸出援助之手,恳请大家为灾区群众尽匹夫之力。

    C. 我校拟筹办150年校庆庆典,届时欢迎各兄弟学校莅临指导。

    D. 同学们,在高考之路上,请相信老师,配合老师,你若诚心跟随,我必鼎力相助!

  • 4、下面一段文字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古往今来,人类生生世世在编织着梦想与希。遥望苍,星空闪着诉说着先人福的呢喃诚的告;那梦想是如此真实,又如此遥远,因为那是心中不灭的追求,是浮于现实的华与幻想。人与人的相处要慷大方,不要贪婪,遇事要斟好分量再做,切不可赤裸地追名逐利。

    A.希(yì)        苍穹(qióng)             闪烁(shuò)

    B.福(qĭ)        呢喃(ní nán)            贪婪(lán)

    C.诚(qián)     祷告(dăo)                 繁华(fán)

    D.慷(kăi)       斟酌(sháo)               赤裸裸(luŏ)

  • 5、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党章,特别是党章的总纲中,就是_________ 着群众路线的精神的。

    ②他多次到这一带农村地区_________,研究这里的风土人情。

    ③因为一次_________的机缘,他俩一见如故,结为至交。

    A.贯串   考察   偶然

    B.贯穿   考察   偶尔

    C.贯穿   考查   偶然

    D.贯串   考查   偶尔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春意挂上了树梢

    萧 红

    三月花还没有开,人们嗅不到花香,只是马路上融化了积雪的泥泞干起来。天空打起朦胧的多有春意的云彩;暖风如轻纱一般浮动在街道上、院子里。春末了,关外的人们才知道春来。春是来了,街头的白杨树蹿着芽,拖马车的马冒着气,马车夫们的大毡靴也不见了,行人道上外国女人的脚又从长筒套鞋里显现出来。笑声,见面打招呼声,又复活在行人道上。商店为着快快地传播春天的感觉,橱窗里的花已经开了,草也绿了,那是布置着公园的夏景。我看得很凝神的时候,有人撞了我一下,是汪林,她也戴着那样小沿的帽子。

    “天真暖啦!走路都有点热。”

    看着她转过“商市街”,我们才来到另一家店铺,并不是买什么,只是看看,同时晒晒太阳。这样好的行人道,有树,也有椅子,坐在椅子上,把眼睛闭起,一切春的梦、春的谜、春的暖力……这一切把自己完全陷进去。听着,听着吧!春在歌唱……

    “大爷,大奶奶……帮帮吧!……”这是什么歌呢?从背后来的?这不是春天的歌吧!

    那个叫化子嘴里吃着个烂梨,一条腿和一只脚肿得把另一只显得好像不存在似的。“我的腿在冬天里冻坏啦!大爷,帮帮吧!唉唉……!”

    有谁还记得冬天?阳光这样暖了!街树蹿着芽!

    手风琴在隔道唱起来,这也不是春天的调,只要一看那个瞎人为着拉琴而挪歪的头,就觉得很残忍。瞎人他摸不到春天,他没有。坏了腿的人,他走不到春天,他有腿也等于无腿。

    世界上这一些不幸的人,存在着也等于不存在,倒不如赶早把他们消灭掉,免得在春天他们会唱这样难听的歌。

    汪林在院心吸着一支烟卷,她又换一套衣裳。那是淡绿色的,和树枝发出的芽一样的颜色。她腋下夹着一封信,看见我们,赶忙把信送进衣袋去。

    “大概又是情书吧!”郎华随便说着玩笑话。

    她跑进屋去了。香烟的烟缕在门外打了一下旋卷才消灭。

    夜,春夜,中央大街充满了音乐的夜。流浪人的音乐,日本舞场的音乐,外国饭店的音乐……七点钟以后。中央大街的中段,在一条横口,那个很响的扩音机哇哇地叫起来,这歌声差不多响彻全街。若站在商店的玻璃窗前,会疑心是从玻璃发着震响。一条完全在风雪里寂寞的大街,今天第一次又号叫起来。

    外国人!绅士样的,流氓样的,老婆子,少女们,跑了满街……有的连起人排来封闭住商店的窗子,但这只限于年轻人;也有的同唱机一样唱起来,但这也只限于年轻人。这好像是特有的年轻人的集会。他们和姑娘们一道说笑,和姑娘们连起排来走。中国人来混在这些卷发人中间,少得只有七分之一,或八分之一。但是汪林在其中,我们又遇到她。她和另一个也和她同样打扮漂亮的、白脸的女人同走……卷发的人用俄国话说她漂亮。她也用俄国话和他们笑了一阵。

    中央大街的南端,人渐渐稀疏了。

    墙根,转角,都发现着哀哭,老头子,孩子,母亲们……哀哭着的是永久被人间遗弃的人们!那边,还望得见那边快乐的人群。还听得见那边快乐的声音。

    三月,花还没有,人们嗅不到花香。

    夜的街,树枝上嫩绿的芽子看不见,是冬天吧?是秋天吧?但快乐的人们,不问四季总是快乐;哀哭的人们,不问四季也总是哀哭!

    1936年5月

    (选自《萧红散文集》,有删改)

    【注】①中央大街指哈尔滨大街,当时的哈尔滨正处于日伪统治之下。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本文以时间为顺序,“春意”贯穿文章的始终,采用多样手法来表现文章主题。在白天的中央大街、院内、晚上的中央大街三个场景中,两类人的活动形成对比:外国人和少数衣食无忧的中国人逛街、晒太阳、唱欢快的歌,享受春光;生活在最底层的不幸者则在春光里乞讨、哀哭。

    B. 萧红作品的语言自然质朴、直率、不雕琢,意趣丰富。例如“暖风如轻纱一般浮动在街道上、院子里”一句,运用了通感,从触觉角度来写视觉感知到的暖风,使春风的形象生动起来,细腻地写出了春天融融的暖意,流露出作者对春天到来的欣喜之情。

    C. 文章画线部分“世界上这一些不幸的人,存在着也等于不存在,倒不如赶早把他们消灭掉,免得在春天他们会唱这样难听的歌”,是作者激愤而沉痛的反语,它看似冷酷无情,实质上饱含对不幸者的关注和同情;有愤世嫉俗的味道,隐含了对造成这种不公的社会现实的不满。

    D. 文章最后两段文字言短意丰,一方面它与上文形成呼应,说明春意尚浅,花香未浓,嫩芽也无法在夜里看见;另一方面也暗示春天虽已至,但并非是人人都能感受到春的气息。它还喻指北方的人们依旧生活在冬天,依旧过着痛苦的生活;从而引发出作者的议论,揭示文章主旨。

    2文中的汪林是一个怎样的形象?作者塑造这一形象有何用意?

    3文章以“春意挂上了树梢”为题,结尾却以“哀哭”结束。请结合文本探究这样写有什么效果。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从今以往,勿复相思,相思与君绝”使用了顶针手法,白居易《琵琶行》“________”也运用了这种手法,写琵琶曲乐音暂时停顿,为曲终前的高潮蓄势。

    (2)苏轼《赤壁赋》中从不变的角度阐述万物之间的关系,并表明自己对待世间万物态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清照《声声慢》的开头三句连用七组叠词,不仅使诗词的音律和谐,还恰到好处地表达出作者的心境。这三句中的后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描绘了白居易《琵琶行(并序)》所描写的意境,诗中与画面最相符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玉箸,亦作玉筯,意思是玉制的筷子。在古典诗词中常作为富丽堂皇的意象,或被用来比喻思妇的眼泪。比如唐人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中,“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两句意境开阔,与《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有异曲同工之妙。

    (2)《谏太宗十思疏》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概括了历代君主在忧患中创业的普遍规律,而《伶官传序》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揭示了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

    (3)自然界中的景物常常能够触发人生短暂之感,古诗词中这样的句子比较常见,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月光与水波交融,时而金光闪烁,时而沉浸宁和,体现一种动静结合之美。

    (2)屈原在《离骚》中写自己“___________________”的服饰选择,借芳花香草,表达了对高洁品行的执着追求。

    (3)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写阿房宫被“__________”,化作一片焦土,借此敲醒警钟,若后人不能以之为鉴,结果将是“__________”。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孟子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深刻地揭示出饱经磨难对于一个人成才的重要意义。

    (2)屈原《离骚》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穿荷叶荷花制作的衣服来表明自己高洁的情操和志向。

    (3)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借“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景象,表达了自己对百姓忘却国耻,安于异族统治的沉痛之情。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浣溪沙·湖上朱桥响画轮

    欧阳修

    湖上朱桥响画轮,溶溶春水浸春云,碧琉璃滑净无尘。

    当路游丝萦醉客,隔花啼鸟唤行人,日斜归去奈何春。

    【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碧琉璃滑净无尘”中作者使用夸张修辞手法,展现了湖面泛舟时轻快、畅适的心情,形象而有诗意。

    B.“当路游丝萦醉客”游丝本无情,欧阳修却说游丝“萦醉客”这既是游人赏春纵饮,也是游人被春景吸引之意。

    C.“日斜归去奈何春”里的“日斜归去”四字,说明西湖景色美好让人流连。“奈何春”表达了作者郁积于心的留连惆怅之情。

    D.作者把握了云天阳光、花鸟游丝所蕴含的美的特质,并注入自己喜不自禁的情感,创造出幽美的诗情画意。

    【2】“湖上朱桥响画轮,溶溶春水浸春云”中最传神的是哪两个字?为什么?请结合上片简要分析。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马燧,字洵美。大历中,汴将李灵耀反帝务息人即授以汴宋节度留后灵耀不拜引魏博田承嗣为援诏燧与淮西李忠臣讨之师次郑灵耀多张旗帜以犯王师  忠臣之兵溃而西。燧军顿荥泽,郑人震骇。忠臣将遂归,燧止之,忠臣乃还收亡卒,复振。忠臣行汴南,燧行汴北,败贼于西梁固。灵耀以锐卒八千,号“饿狼军”,燧独战破之,进至浚仪。是时河阳兵冠诸军,田悦帅众二万助灵耀,破永平将杜如江等,乘胜距汴一而屯。忠臣合诸军战不利,燧为奇兵击之,悦单骑遁,汴州平。河东节度留后,进节度使。太原承鲍防之败,兵力衰单,燧募厮役,得数千人,悉补骑士,教之战,数月成精卒。造铠必短长三制,称士所衣,以便进趋。为战车,冒以狻猊象,列戟于后,行以载兵,止则为阵,遇险则制冲冒。器用完锐。居一年,辟广场,罗兵三万以肄,威震北方。建中二年,朝京师,封豳国公,还军。李怀光反河中,诏燧为河东保宁、奉诚军行营副元帅,与浑瑊、骆元光合兵讨之。于时天下蝗,兵艰食,物货翔踊,中朝臣多请宥怀光者,帝未决。燧以“怀光逆计久,反覆不可信。河中近甸,舍之屈威灵,无以示天下”,乃舍军入朝,为天子自言之:“且得三十日粮,足平河中。”许之。贼将徐廷光守长春宫城。燧度长春不下,则怀光固守,久攻所伤必众,乃挺身至城下见廷光。廷光惮燧威,拜城上。燧顾其心已屈,徐曰:“我自朝廷来,可西向受命。”廷光再拜。燧曰:“公等朔方士,自禄山以来,功高天下,奈何弃之为族灭计?若从吾言,非止免祸,富贵可遂也。”未对,燧曰:“尔以吾为欺邪?今不远数步,可射我。”披而示之心。廷光感泣,一军皆流涕,即率众降。燧以数骑入其城,众大呼曰:“吾等更为王人矣!”浑瑊亦自以为不及也,叹曰:“尝疑马公能窘田悦,今观其制敌,固有过人者,吾不逮远矣!

    (节选自《新唐书·马燧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汴将李灵耀反帝/务息人/即授以汴宋节度留后灵耀/不拜/引魏博田承嗣为援/诏燧与淮西李忠臣讨之/师次郑/灵耀多张旗帜以犯王师/

    B. 汴将李灵耀反帝/务息人/即授以汴宋节度留后/灵耀不拜/引魏博田承嗣为援/诏燧与淮西李忠臣讨之/师次郑/灵耀多张旗帜以犯王师/

    C. 汴将李灵耀反/帝务息人/即授以汴宋节度留后灵耀/不拜/引魏博田承嗣为援/诏燧与淮西李忠臣讨之/师次郑/灵耀多张旗帜以犯王师/

    D. 汴将李灵耀反/帝务息人/即授以汴宋节度留后/灵耀不拜/引魏博田承嗣为援/诏燧与淮西李忠臣讨之/师次郑/灵耀多张旗帜以犯王师/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舍:古代行军三十里为一舍。此处意思与成语“退避三舍”中的“舍”相同。

    B. 迁:古代指官职的晋升、调动或贬谪。根据语境,在文中是“晋升”的意思。

    C. 节度使:唐代开始设立的地方军政长官。因受职时,朝廷赐以旌节而得名。

    D. 王人:古代指国君、天子的使臣或君王的臣民。根据语境,文中意为“国君”。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马燧英勇善战,立下赫赫战功。他先是独当一面,打败李灵耀率领的八千“饿狼军”;后来又出奇制胜,歼灭缺乏战斗力的田悦大军,最终平定了汴州。

    B. 马燧练兵有方,完成边防重任。他在担任河东节度使期间,招募厮役,将其训练成精锐部队;制造铠甲、战车,非常精巧实用,完备了军需,震慑了敌人。

    C. 马燧思虑深远,认识时局清醒。李怀光谋反,因蝗灾导致军粮匮乏,朝中大臣大多主张宽恕,他却坚决主张讨伐,并入朝进谏,主动请缨,要求平定河中。

    D. 马燧胆略过人,善于争取敌人。他考虑攻打李怀光难度大,亲临长春宫城下,对不敢下城的徐廷光晓以大义,待其投降之后,仅率领数骑入城,折服对方。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燧曰:“尔以吾为欺邪?今不远数步,可射我。”披而示之心。

    (2)尝疑马公能窘田悦,今观其制敌,固有过人者,吾不逮远矣!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网络流行词“佛系青年”,指的是那些崇尚看淡一切、得过且过、不大走心的生活方式的青

    年人。他们的典型语言是“都行”“可以”“没关系”等。

    ②2013年12月5日,习近平在给华中农业大学“本禹志愿服务队”的回信中写到:“青年一

    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

    请以“我看佛系青年”为副标题,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

    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高考模拟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