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普洱市2024年届高三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三模)语文试卷含解析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对相关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是我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离骚”的含义,有的说是“遭忧”的意思。

    B. 孟子是战国时期的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为“孔孟”。《孟子》一书就是由孟子及其弟子编成。

    C. 交际语言中有禁忌,就会有变通的说法,这就是委婉语,如鲁迅小说《祝福》中短工把祥林嫂的死说成“老了”。

    D. 巴尔扎克是19世纪法国最具代表性的现实主义大师之一。他的作品《人间喜剧》被誉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

     

  • 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比疫病更可怕的,是疫病引起的“恐慌情绪”。网络时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启示我们,在重大疫情中,不仅要和病毒作斗争,也要和一系列不真实的消息、不健康的情绪作斗争。

    ①有利于我们及时掌握情况

    ②甚至激起非理性的极端情绪

    ③都是抓住了人性在面对灾难、疾病时的恐惧和怯弱

    ④但反过来,也可能导致泥沙俱下

    ⑤亦或是一些毫无根据、违背常识的悲观论调

    ⑥再通过互联网迅速传播、不断放大

    ⑦在此次疫情中,不管是吸烟、喝酒可以杀死新型冠状病毒的谣言

    ⑧信息传播速度快、透明度高

    A.⑧②④⑥①⑤③⑦ B.⑧①④②⑦⑤③⑥

    C.⑥⑤②⑧①③⑦④ D.⑦⑤④⑥②③①⑧

  • 3、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在字画上盖章,能使得以墨色或青绿为主的作品,由于朱色印泥的衬托而平添许多韵致。明清以降,文人雅士篆刻之风大行,________于市面的所谓闲章常有奇趣,其文字或________、引用典实,或直写胸臆。有时候于无意中遇到鲜见的印章,会使人迫不及待想把玩一番。有一块长方形寿山石,刻诗一联“鹭拳沙岸雪,蝉翼柳塘风”,不知是谁的句子,也不知何人镌刻。我觉得对仗工,意境雅,________着缥缈、清寂、淡薄的禅境;书法是阳文玉筋小篆,尤为佳妙,我喜欢它文字凸起有棱、圆融秀丽之貌。

    A. 流落  寻章摘句  充溢

    B. 流失  寻章摘句  充斥

    C. 流落  寻行数墨  充溢

    D. 流失  寻行数墨  充斥

  • 4、“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这句话是下列哪位思想家说的?( )

    A.孔子 B.老子 C.孟子 D.荀子

  • 5、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陶器从最初的零星出现到大规模、大范围地生产,有特定的社会文化    。陶器制作历史悠久,累积重重,要从    、交互作用的社会文化现象中对其

        ,仍任重道远。

    A. 因缘 错综复杂 寻根究底

    B. 因缘 错综复杂 追本溯源

    C. 姻缘 参差不齐 追本溯源

    D. 姻缘 参差不齐 寻根究底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舞蹈诗剧《只此青绿》关键词之一是“传承”。它也是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者和传承者致敬。

    最开始,观众跟随一位现代故宫研究员——展卷人,循着“展卷、问篆、唱丝、寻石、习笔、淬墨、入画”的篇章纲目,探寻中国传统美学的意趣。

    不过,在一些观众看来,《只此青绿》整体风格很唯美,但故事性和戏剧冲突不是那么明显。徐珺蕊解释,《千里江山图》中几乎没有人物,去查画家的生平,资料也很少,“给他虚构一些故事很容易,但我们不想这样做。既然要致敬这幅作品,就要致敬作品背后蕴含的精神。”

    “另外,从我们古典文学来看,古人很喜欢写诗写词,包括散文和赋在内,这些文体本身都不那么强调剧情矛盾,很多都是心理上的逻辑,是一种思想或者意识流的表达。”徐珺蕊说。

    她回忆,剧本当时五易其稿,写得很细致。剧目中几乎所有工种都做了许多“加法”,努力做功课、尝试创新,希望最后表现给观众的,是一种精准、高级而不冗杂的“减法”状态。

    (摘编自《中国新国网》,《舞蹈待到〈只此青绿〉为何能火?编剧分享创作细节》)

    材料二:

    一直以来,科技与舞台艺术都有着紧密的联结,在舞台美术方面有着尤为突出的体现。随着科技不断进步、机械臂、全息影像、裸眼3D、虚拟现实等技术的出现与应用,让舞台美术拥有了更多、更丰富的表达方式和实践手段。过去难以实现的舞台想象如今借助科技不断成为现实,舞台美术也逐渐从衬托表演走向参与表演,在增强视觉效果的同时实现氛围的营造和意境的传递。

    戏剧的核心是文本,对于舞台美术工作者而言,就是要将戏剧的文本转化为视觉语言,完成一个解码再编码的过程。观众在演出中看到的每一次光影变幻,都是科技在舞台上的一次展翅。科技是艺术的一只翅膀、舞台美术工作者需要思考如何借助现代科技的力量,在舞台上展现中国式的审美与表达,融入属于我们的文化光素,建立属于我们的舞台语汇和审美体系。

    传统与现代、技术与艺术并不矛盾,要找到使他们有机结合的方式,不断为舞台提供新表达,更新讲述故事的方式。面对这些新技术、新形式以及新的创作模式,创作者需要合理运用,通过吸收、借鉴、消化、创新,释放舞剧新的艺术可能,彰显舞台艺术更多魅力,进一步丰富观众的审美体验。

    (摘编自《人民日报》,《科技助力,展现中国式审美》)

    材料三:

    一般认为、舞蹈艺术“长于抒情、拙于叙事”,如何兼顾“跳好舞”和“讲好故事”这两方面,是舞剧创作者面对的挑战,

    创造性运用传统舞蹈资源始终贯穿于中国舞剧的发展历程中。中国古典舞讲求“形神劲律““圆流周转”,这种形体文化蕴藉着深厚的中国传统哲学和美学思想;中国民族民间舞则以其丰富性与多样性,为舞蹈形体和编排提供丰厚资源。深入中国传统舞蹈的艺术宝库,总结规律、活化传统,这是展现中国舞剧民族文化辨识度的重要途径,也是中国舞剧创新发展的重要源泉。

    同一个主题、同一个故事,在不同时代的创作者手中往往刻上不同的时代烙印。通过注入具有时代精神的新内涵,可以让原有的主题与故事焕发新的光彩。譬如在舞剧《草原英雄小姐妹》的创作中,有同名动画和电影珠玉在前,如何再出新意?创作者将全剧结构分为上下两堂课。第一堂课是当代小学生在课堂上认识龙梅和玉荣,草原英雄小姐妹身处的历史现实和时代氛围让孩子们感到新奇:第二堂课则是孩子们受草原英雄小姐妹事迹触动、鼓舞后,校园内外发生的深刻变化。舞剧让两代人的心灵在“课堂”中碰撞,一个老故事被激活,奉献精神也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得到更丰富的阐释。

    既吸收借鉴现代艺术形式,又深植传统艺术沃土,是舞剧创作的重要经验。《大红灯笼高高挂》吸收京剧水袖等元素,使以“足尖艺术”著称的芭蕾舞上身动作更加丰富细腻,精妙传达人物细微的心理活动。这一舞剧整体呈现的中国审美、中国风格,在国际演出市场颇受欢迎。中国芭蕾舞剧的民族化创作方向,不仅让讲述中国故事有了更广阔的表达空间,也为世界舞剧创作提供有益的中国经验。

    (摘编自《人民日报》,《中国舞剧在传承创新中绽放光彩》)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古人写的诗词散文和赋本身都没有多大的剧情矛盾冲突,所以作为诗剧的《只此青绿》故事性和戏剧冲突也不明显,重在表达思想或意识流。

    B.《只此青绿》剧本做了许多“加法”,又删减了五次,最后把剧目以一种精准、高级的“减法”状态呈现在观众面前,这体现了创作者的匠心。

    C.科技手段在戏剧表演中的运用不能本末倒置,如果观众看完一台舞剧,只记得舞美的绚丽夺目,只谈论技术的眼花缭乱,那么这部作品很可能是失败的。

    D.中国舞剧的艺术内核是叙事,所以舞剧创作者一方面要展现舞蹈艺术身体语言特征,另一方面也要着力丰富舞剧的叙事方式,讲好中国故事。

    【2】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A.舞剧《敦煌》中“飞天”舞段,把敦煌舞的典型姿态“三道弯”化于芭蕾的开绷直立,既有中国舞蹈独特韵味,又将民族审美与时代旨趣融于一体,利用新媒体平台广泛传播。

    B.舞蹈诗剧《只此青绿》的舞台设计采用地面转台和空中圆弧机械动作,并与演员、投影等紧密配合,共同营造出“《千里江山图》活起来”的惊艳之感。

    C.舞台剧《对话·寓言2047》,把最新技术和传统艺术融合,实现了中国传统音乐、舞蹈与激光、机器人、无人机等现代科技的混搭,给观众带来全新的视听体验。

    D.创意音舞诗画《忆江南》运用XR(人机交互的虚拟环境技术)、CG(计算机动画)等手段在摄影棚里拍摄了一周,又剪辑了20天,最终呈现了一幅三维动态的《富春山居图》。

    【3】怎样才能让中国舞剧更受观众的欢迎?请你根据上述材料给剧目主创团队提出三条合理建议。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身居塞外思乡心切,但功业未成无以还家的感慨。

    (2)韩愈《师说》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针对当时君子不屑与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同列这种现象发出感慨。

    (3)白居易《琵琶行》中主客借酒浇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通过环境描写渲染了即将分别时的伤感。

  • 8、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空缺部分。

    (小题1)既见复关, (《诗经·氓》)

    (小题2)吾尝终日而思矣, (荀子《劝学》)

    (小题3)伏清白以死直兮, (屈原《离骚》)

    (小题4)人非生而知之者, (韩愈《师说》)

    (小题5)挟飞仙以邀游, (苏轼《赤壁赋》)

    (小题6)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 (李清照《声声慢》)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庄子·逍遥游》中以“朝菌”和“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短短三句,没有写一个“月”字,却无处不是皎洁的月光。

  •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西望夏口,东望武昌,___________,__________,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苏轼《赤壁赋》)

    (2)蚓无爪牙之利,____________,上食埃土,____________,用心一也。(《荀子•劝学》)

    (3)春江花朝秋月夜,____________,岂无山歌与村笛,____________。(《琵琶行》)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离骚》中大量运用“香草美人”的比兴手法,将深刻的内容借助具体生动的艺术形象表现出来。其中作者以香草来比喻自己之所以遭受贬黜,是因为德行高尚的句子是:“________。”

    (2)《劝学》中,作者用“______________”一句指出为了提升自己,君子需要广泛地学习并不断地自我反省。

    (3)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最能体现离别时依依不舍的情感的诗句是:“_____。”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

    和傅郎岁暮还湘州诗

    (南朝·陈)阴铿

    苍茫岁欲晚,辛苦客方行。

    大江静犹浪,扁舟独且征。

    棠枯绛叶尽,芦冻白花轻。

    戍人寒不望,沙禽迥未惊。

    湘波各深浅,空轸念归情

    [注]①轸:古代车厢底部四面的横木。借指车。

    1下面关于这首诗题材判断最正确的一项是(    )。

    A.送别诗 B.怀远诗 C.边塞诗 D.山水诗

    2以下评价适用于本诗的一项是(    )。

    A.平实质朴 B.隽永凝练 C.阔大悠远 D.绚丽飘逸

    3全诗围绕“辛苦”二字展开,请结合具体内容加以赏析。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李斯者,楚上蔡人也。年少时,为郡小吏,见吏舍厕中鼠食不洁,近人犬,数惊恐之。斯入仓,观仓中鼠,食积粟,居大庑之下,不见人犬之忧。于是李斯乃叹曰:“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

    乃从荀学帝王之术。学已成,度楚王不足事,而六国皆弱,无可为建功者,欲西入秦。辞于荀卿曰:“斯闻得时无怠,今万乘方争时,游者主事。今秦王欲吞天下,称帝而治,此布衣驰骛之时而游说者之秋也。处卑贱之位而计不为者,此禽鹿视肉,人面而能强行者耳。故诟莫大于卑贱,而悲莫甚于穷困。久处卑贱之位,困苦之地,非世而恶利,自托于无为,此非士之情也。故斯将西说秦王矣。”

    至秦,会庄襄王卒,李斯乃求为秦相文信侯吕不韦舍人;不韦贤之,任以为郎。李斯因以得说,说秦王曰:“胥人者,去其几也。成大功者,在因瑕衅而遂忍之。昔者秦穆公之霸,终不东并六国者,何也?诸侯尚众,周德未衰,故五伯迭兴,更尊周室。自秦孝公以来,周室卑微,诸侯相兼,关东为六国,秦之乘胜役诸侯,盖六世矣。今诸侯服秦,譬若郡县。夫以秦之强大王之贤由灶上骚除足以灭诸侯成帝业为天下一统此万世之一时也。今怠而不急就,诸侯复强,相聚约从,虽有黄帝之贤,不能并也。”秦王乃拜斯为长史,听其计,阴遣谋士赍持金玉以游说诸侯。诸侯名士可下以财者,厚遗结之;不肯者,利剑刺之。离其君臣之计,秦王乃使其良将随其后。秦王拜斯为客卿。

    (节选自《史记·李斯列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夫以秦之强大/王之贤/由灶上骚除/足以灭诸侯/成帝业/为天下一统/此万世之一时也/

    B.夫以秦之强/大王之贤/由灶上骚除/足以灭诸侯/成帝业/为天下一统/此万世之一时也/

    C.夫以秦之强/大王之贤/由灶上骚除足/以灭诸侯/成帝业/为天下一统/此万世之一时也/

    D.夫以秦之强大/王之贤/由灶上骚除足/以灭诸侯/成帝业/为天下一统/此万世之一时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卿是古代高级官名:三公九卿,卿相。汉以前有六卿,汉设九卿,以后历代相沿,清末始废卿。古代也是对人的敬称,如称荀子为“荀卿”。

    B.万乘是指一万辆兵车。周代制度规定,天子地方千里,能出兵车万乘,因此以“万乘”指天子、帝王。本文中实用以指诸侯。

    C.舍人不是古代官职名称,而是古代豪门贵族家里的左右亲信或门客的通称。比如蔺相如便是赵宦者令缪贤舍人,即门客。

    D.长史是古代职官名。秦时为丞相属官,相当于丞相的秘书长。两汉以后成为将军属官,是幕僚之长。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斯通过比较办公室附近厕所里的老鼠和粮仓中的老鼠后,不禁感慨道:一个人有无出息,是由自己所处的环境决定的啊。

    B.李斯在学习了帝王治理天下的学问后,向荀子辞行说:(一个人)最大的耻辱莫过于卑贱,最大的悲哀莫过于贫困。这也是他要西去游说秦王的原因。

    C.李斯到了秦国后,正遇上秦庄襄王去世。于是,吕不韦就任命他做了自己的舍人,后来又提拔他做了郎官。

    D.李斯游说秦王时以秦穆公、秦孝公等为例,告诉秦王现在是扫平诸侯,成就帝业,一统天下的最好机会。秦王听从了他的计策,并让他做了长史。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此布衣驰骛之时而游说者之秋也。

    (2)诸侯名士可下以财者,厚遗结之;不肯者,利剑刺之。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欣赏小说,不仅要品析作品在情节设置、形象塑造等方面的独到之处,更要理解作者通过作品表现出的对社会人生的认识与思考。同样,创作小说,固然需要学习典范作品的写作技巧,更重要的还是认真观察生活、思考生活。

    本单元小说反映了不同时代的社会生活,展示了小说名家的风格特征。选择你喜欢的一篇细加研读,从中选取感兴趣的某一要点,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赏析文章。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高考模拟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