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比一比组词。(12分)
狐( ) 拇( ) 舔( )
孤( ) 姆( ) 添( )
僻( ) 莹( ) 邀( )
避( ) 萤( ) 激( )
2、品读词语,完成练习。
(1)“登上山顶, 山底绿树繁荫,仰头 天空白云飘荡,向东 沧海茫茫。”下列表示“看”的词语,依次填入句中最恰当的一组是( )
A.俯视 眺望 远望 B.俯视 凝视 眺望 C.凝视 远望 眺望
(2)“在一瞬间,他们又退缩了。”此句中表示时间短暂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请再写几个这样的词语(至少三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国传统意义上的“五彩”指的是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鲁迅在《答客诮》中写道:“无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鲁迅先生为中国文学事业耗费了毕生精力,真是“鞠躬尽瘁,______________”。
3、根据所学知识完成练习。
(1)《泊船瓜洲》中既描写了江南的春景,又表达了王安石思念家乡之情的诗句是:___, ___。
(2)人们常用杜甫的名句“___, ___”来形容老师对学生默默无闻的培育和潜移默化的熏陶。
(3)小明的爸爸毛笔字特别好,小明经过爸爸的指导和自己的努力练习后,写得比爸爸还要好。小明的爸爸对此很满意,赞扬道:“这真是‘___’啊!”
4、根据意思从《竹节人》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1)草木随风而倒,形容事物很风行。______
(2)以前的成绩全部废弃,指以前的努力完全白费。______
(3)形容声势威力很大。______
(4)想耍巧妙的手段,结果反而坏了事。______
我能选择其中的一个或几个词语说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这首词的词牌名是____________,词的题目是____________,词作者是______代的________。
(2)请用“____”画出对仗工整的句子。
(3) 在这首词里提到的景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写出十种)
(4)请你抄写表现作者联想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课内阅读。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 。五岭逶逸逛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九。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 。
【1】将这首诗的内容补充完整。
【2】下列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五岭/透迤/腾/细浪
B.乌蒙/磅礴/走/泥丸
C.金沙水/拍云/崖暖
D.大渡/桥横/铁索/寒
【3】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概括写出了红军在长征中不畏艰难阻险、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写了红军翻过雪山后一片欢腾的喜悦之态,同时也预示了长征的最后胜利。
【4】这首诗向我们展示了五幅红军“征难图”,你能仿照下面的例子加以概括吗?
①攀(五岭) ②越_______ ③渡_______ ④抢_______ ⑤翻_______
【5】诗句“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中的“云崖”,原作是“悬崖”,后改为“云崖”。你觉得这样修改好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我们学过的诗句中,有的运用了对偶的手法,使句式整齐对称,富有韵律美,如,“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在这首诗中也有两联诗句运用了对偶的手法,这两联是( )
A.首联和颔联
B.颔联和颈联
C.首联和尾联
D.颈联和尾联
7、古诗文阅读。
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1】本诗的作者是( )朝的 ( )
【2】解释加点字的意思。
任( ) 尔 ( )
【3】下面与《竹石》写法相似的一首诗是( )
A.《寒食》
B.《送元二使安西》
C.《石灰吟》
D.《十五夜望月》
【4】诗中首句“咬定”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课内阅读。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1.把古诗补充完整。
2.你能从诗句中提炼出三个成语来概括石灰制造的过程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人借石灰来表明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天哪!”我听见同伴说,“看我们做了些什么!”这时,数十只幼龟已成了嘲鹰、海鸥、鲣鸟的口中之食。向导赶紧摘下头上的棒球帽,迅速抓起十几只幼龟,放进帽中,向海边奔去。我们也学着他的样子,气喘吁吁地来回奔跑,算是对自己过错的一种补救吧。
不一会儿,数十只食肉鸟吃得饱饱的,发出欢乐的叫声,响彻云霄。我和同伴们低着头,在沙滩上慢慢地走。似乎在我们中间,一切都寂然静止了。终于,向导发出了他的悲叹:“如果不是我们,这些海龟根本就不会受到伤害。”
【1】给画线字注音。
鲣鸟(______) 气喘吁吁(______)
【2】为什么说“如果不是我们,这些海龟根本就不会受到伤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们”采取了什么补救措施?用“________”画出相关语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课文,你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手提式干粉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使用流程
使用方法
(1)手提灭火器把,在距离起火点3M-5M左右处,将灭火器放下,在室外使用时注意占据上风方向。
(2)使用前先将灭火器上下颠倒几次,使筒内干粉松动。
(3)拔下保险销,一只手握住喷管,使其对准火焰根部,另一只手用力按下压把,干粉便会从喷嘴射出。
(4)左右喷射,不能上下喷砂,灭火过程中应保持灭火器直立状态,不能横卧或颠倒使用。
【1】以上材料图文并茂地介绍了灭火器( )两方面的内容。
A.使用流程和使用方法
B.灭火姿势和使用方法
C.准备方法和喷砂方法
以下是在业消防员指导下进行消防演练的情形,请根据具体情况作答。
【2】请根据演练中出现的情形做出判断,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小张身体弱小,手提灭火器太重,便决定横放在大腿上进行喷射。___
(2)黄阿姨接过灭火器,打算从下风口迅速压制火势,便往风势猛烈处冲去。___
(3)刘叔叔手提灭火器冲到距火源3米处,准备对准火苗根部左右喷射。___
【3】郭老师取出灭火器,找对位置,对准火苗,只见他一手握住喷管,一手用力按压把,却没有见到干粉喷射而出。产生这一现象可能的原因是( )(多选)
A.没有用力按压把
B.使用前没有将灭火器上下颠倒几次
C.忘记拔掉保险销
D.灭火器是假的
11、课内阅读。
明朝末年,荷兰侵略者强占了我国的宝岛台湾。它们残酷地奴役台湾同胞,台湾人民恨透了这伙强盗。
当时,郑成功驻军厦门。一天,他登上军营附近的一座山头,临风眺望。郑成功指着东南方向问卫兵:“那是什么地方?”卫兵说:“是大海。”“大海那边呢?”卫兵说:“是宝岛台湾呀!”
郑成功慷慨激昂地说:“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决不允许侵略者横行霸道。我们一定要收复祖国的宝岛台湾!”
1.画线句子中的“强盗”指谁?他们可能怎样奴役台湾人民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画“ ”中的“慷慨激昂”可以去掉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从“决不允许”“一定”你感受到了郑成功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一个句子表达对郑成功的赞美之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读句子,结合课文,完成有关问题。
父亲瞅了瞅我们,没有说一句话。他的神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
【1】这句话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个方面表现了李大钊_________的精神。
【2】“伟大的力量”是指:_______________。
13、读材料,回答问题。
商品代号 具体参数 | YT3 | MT3 |
能效等级 | 一级 | 二级 |
容积(L) | 60 | 80 |
加热功率(W) | 3000 | 3000 |
最高温度(℃) | 75 | 70 |
产品特色 | 极速加热,Wi-Fi智能控制 | 安全预警,音乐功能,液晶屏控 |
【1】如果从节能的角度考虑,购买代号为___________的热水器较合适。小予家共有五口人,用水量较大,她选择代号为__________的热水器更合适。
【2】小予说:“相比之下,MT3型热水器加热速度更快。”你同意她的看法吗?说说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表格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两款产品加热功率相同
B.MT3型产品使用更费电
C.YT3型产品出水温度更高
D.YT3型产品更受欢迎
【4】综合比较这两款产品的参数,结合你家实际,你更喜欢哪一款?请说说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从上面两款产品中选择一款,为其写一句广告语。
商品代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广告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
人生尚有来处的日子
①今年立秋早,冬天来得也早,道路两旁的“树卫士”心不甘情不愿地落下了最后一片叶子,路上行人寥寥寒风凛冽,刀子般割在脸上。寒假如约而至,妈妈早就邀我带着孩子去她家小住些日子。每年一到冬天,她知道,我最爱吃的就是爸爸灌的香肠和她做的炸肉。临近我放假的时候,他们总是提前灌下一些香肠晾着,等我回家蒸一下就能上桌了。
②天太冷了,一到这个时候就手脚冰凉的我赖在暖气屋里,穿着短袖啃着西瓜,不肯出门。妈妈一催再催,电话打了一遍又一遍,眼见着寒假没有几日就要结束了。妈妈着实有些恼了,再不回来,香肠就干透了,嚼不动了。确实不能再拖下去了,我带着两个儿子,在寒风和细雪中踏上了回家的路。
③拐进小区老旧的门,好不容易找到车位停下车,一路遇见打招呼的叔叔阿姨们,有些阿姨我只是眼熟,叫不上名字。自从拆迁之后搬了家,我来这里的次数屈指可数。回想起那些在外奔波,为了生活不得已加班加点,不能踏实待在这里的日子,我一边感叹世界之大之精彩,一边安慰自己,别怕,他们就在这里,来日方长。
④妈妈知道我回来,开心极了,早早地就准备了饭菜,暖风机也开到了最大挡。远远地就闻到了饭香味,一进门,餐桌上摆满了我和儿子爱吃的菜,蒸好的香肠肥瘦相间,切得不厚不薄,闪着诱人的光泽。
⑤我幸福地端起饭碗,白花花的米饭就着热乎乎的香肠,分外美味,好吃到停不下来。妈妈并不急着动筷子,只是一边笑着看我吃饭,一边喂我儿子吃饭。妈妈一边喂饭一边说:“就在这儿住到开学吧,生孩子的时候你工作忙,都没回娘家住一阵子。”我低头吃饭没说话,心里想着怎么推辞才不会让妈妈伤心。儿子却童言无忌插嘴道:“我不要住下,姥姥家太冷了,没有电梯,爬楼特别累……”我瞪了四岁的儿子一眼,回答妈妈:“快开学了,我这边活儿挺多,这次回来也没拿笔记本电脑。”妈妈并没有回答,转身进了厨房,说要给儿子盛一碗她一早专门熬的小米粥。
⑥酒足饭饱后,我躺在妈妈的床上玩手机,妈妈把暖风机拿到了屋里,开到最大挡,坐在了床边。我放下手机,挪了挪身子,把头枕在妈妈的腿上,闻着妈妈衣服上熟悉而安心的味道,昏昏欲睡。
⑦暖风机里吹出暖暖的风,雪过天晴,窗外蔚蓝的天空中踱过一朵悠闲的云。我儿时最快乐的那些日子,都是在这个熟悉的味道里度过的。妈妈有一搭没一搭地和我聊着家常,我也随声应和着。“咱家以前的邻居长水前几天因脑梗死住院了。”妈妈突然说。“前院又高又壮的那个叔?”我诧异,“他不是比你和我爸还小好几岁?”“嗯,前阵子突然脑梗死住院,医生说情况不太好,也就这阵子了吧。”妈妈摸着我的头发,长长地叹了口气。
⑧我的心里咯噔一声,真切地触摸到了时光翻页时冰冷无情、不可抗拒的手。顿时警铃大作,作家毕淑敏曾经写道“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这样枕在妈妈腿上闲话家常,心里无比踏实的时光,谁知道还剩多少呢?
⑨天边那朵悠闲的云不知何时停下了踱来踱去、心无挂碍的脚步,今天晚上回不回去,我的心里已经有了答案。
【1】短文第①段画“______”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描写,作用是___________。
【2】短文以作者的思想情感变化为线索,请根据提示梳理作者的感情变化历程。
( )→(羞愧)→( )→( )
【3】说说短文的题目“人生尚有来处的日子”有什么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赏析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
(1)暖风机里吹出暖暖的风,雪过天晴,窗外蔚蓝的天空中踱过一朵悠闲的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的心里咯噔一声,真切地触摸到了时光翻页时的冰冷无情、不可抗拒的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末并没有写作者是住在父母家还是回自己家,你觉得作者会怎样做呢?请结合短文具体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母亲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母爱是世界上最无私的爱,从古至今有许多歌颂母爱的诗词,请写出两句你积累的关于母爱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按要求改写句子。
(1)鸟怎么会是恐龙变的呢?(改为陈述句)
(2)一位瘦削的老妇人静静地坐在一张木椅上。(缩句)
(3)“我们不能无谓地死。多活一个,革命就多一份力量。”杨靖宇深情地说。(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
(4)濛濛的细雨润湿了眼前的景物。(改为“被”字句)
16、改成转述句。
汤姆•索亚叹了一口气,对妈妈说:“妈妈,您可以帮我把门关上吗?”(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句子练习。
(1)雨点打在头上,才是世界上最美的事呢!(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只好打开电视,不声不响地听英语讲座。(改为双重否定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写句子。
(一)蒙娜丽莎美丽动人。
(1)疑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双重否定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用下列词语组成两个意思不同的句子。
队伍 的 不 那么长 一定 赴约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把下面的句子改为第三人称转述。
鲁迅在回信中说:“我的信如果要发表,且有发表的地方,我可以同意。”
____________________
20、把陈述句换成把字句
(1)大水淹没了庄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雨水淋湿了我的衣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读下面的词语,你想到了什么?请选择一个词语,把你想到的用一段话写下来。
孤零零的云 孤零零的村庄 孤零零的小狗
________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