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练习。
1. 对“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这个句子理解正确的是( )
A. 钟子期非常了解太山的样子以及声音。
B. 钟子期很懂音乐,能准确地揣测到伯牙所弹曲子的内容,和伯牙是知音。
C. 钟子期的猜测能力很强,很善于察言观色。
2. 在《书戴嵩画牛》一文中,牧童发现的戴嵩的画作《牛》里的问题是___________。
3. 京剧中还保留着“刀(枪)下场”这一杂技成分是为了________。
2、根据积累填空。
1.《七律·长征》是我国伟大领袖______的诗,在诗句“五岭逶迤______,乌蒙磅礴______”中,诗人采用了______的修辞手法,从这句诗中可以感受到红军战士______。
2.金人让北宋朝廷割地求和,大臣李纲慷慨陈词“______,______,______”道出了保国卫家的决心。
3.《浪淘沙》(其一)中描写黄河之水弯弯曲曲,波涛滚滚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4.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五音不全”这种说法,“五音”在古代音律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徵、______。
3、词语解释 (根据意思写出相对应的词语)
__________:比喻处理事情或说话坚定果断,毫不犹豫。
__________:仰着头、挺着胸、无所畏惧的样子。
4、读拼音,写字词。
他扯着sǎnɡ zi(______)不断páo xiào(______)着,最后声音都变yǎ(______)了,只能痛苦地shēn yín(______)着。但这些并没有阻止zāo ɡāo(______)的事情发生。
5、写出一条农谚,并说一说它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品读课文——《有的人》( 节选)。
[甲]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乙]把名字刻入石头的/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到处是青青的野草。
【1】下列对[甲]选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个“活”字充满了作者的鄙夷和轻蔑,第二个“活”字是作者对鲁迅先生伟大一生的充分肯定和赞美。
B.第一个“死”字充满了作者的痛恨和咒骂,第二个“死”字表达了作者的惋惜和怀念之情。
C.第一个“有的人”指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的人,第二个“有的人”指- -生为人民、甘愿给人民当牛马的人。
D.概括了两种人生的不同价值,说明了人总逃脱不了死的结局。
【2】(1)读了[乙]选段的后两行,我想到了两句诗:___________
(2)鲁迅有一本散文诗集叫《________》。
【3】体会“骑在人民头上”“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中“骑”和“俯”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
【4】“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运用了_____的修辞手法,表现了鲁迅先生为革命事业__________的精神。
7、补全古诗,完成练习。
书湖阴先生壁
________________,花木成畦手自栽。
________________,两山排闼送青来。
【1】补全诗句。
【2】读诗题可以知道,这是一首写在________(地点)上的诗。
【3】诗的前两句描写了庭院的景致,其中,“________”突出了庭院的洁净,“________”突出了庭院的秀美,“________”突出了主人的生活品位。
【4】诗的后两句中,“排闼”的意思是________,这一拟人化的动作,写出了山水的灵动可爱。这两句诗的内容两两相对,是对偶句:“一水”对“两山”,“护田”对“________”,“________”对“________”。像这样运用对偶的手法的诗句还有:________,________。
8、阅读古文。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这是一首词,词是诗的别体。其中“西江月”是______________。写出一个你知道的著名的词作品:《________________》。
【2】在这首词里,作者借“惊鹊”“鸣蝉”“蛙声”,使农村静谧的夜景洋溢着一派生机;更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显示了丰收在望的喜悦。
【3】下面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词的上下两小节都写出了明月当空、繁星满天的晴朗夜空的美妙景色。
B.作者通过写茅店、社林、溪桥,突出了江南水乡的特点。
C.第一节的最后两句,作者主要是从嗅觉和听觉两方面加以描写的。
D.“路转溪桥忽见”一句中的“见”同“现”。
【4】请你展开想象,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写一写“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所描绘的夏夜景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西 藏
祖国的西藏,山河壮丽,资源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
西藏是个高原,那里有无数的高山,珠穆朗玛峰海拔近九千米,是世界第一高峰。
高原上的天空经常透蓝透蓝的。那光洁的蓝天,像琢磨得十分光滑的蓝宝石,又像织得异常精致的蓝缎子。看上去,它好像离你很远,怎么也不能接近,又好像离你很近,只要一举手就可以摸到。
高原上不但有许多高山,也有好些湖泊。有的湖大得像海一样,一眼望不到边。近处,挨着湖的是墨绿色的密密丛林;远处,连着天的是终年不化的皑皑雪峰。这些一块倒映在清澈的湖水里,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
西藏高原森林资源丰富。据估计,光是茂密的地方的森林就有55万亩。森林里的大树很多,有的走私竟达3米。用这么粗的树干做成独木船,一条船就可以载三四十人。
高原的物产,有珍贵的毛皮,有熊掌、鹿脯等稀有食品。还有雪莲、鹿茸等珍贵药材。
西藏的地下矿藏正在为四化建设出力。煤、铁、铅、盐……源源不断走进工厂,走进农村,走进人民的生活中。
高原上有广阔的草原,如云的羊群在绿茵茵的草毯上游动,丰盛的牧草哺育着成片的牛群和马群。高原上还有土壤肥沃的平原,青稞熟了,人们跳起欢乐的舞蹈,喜庆丰收。
西藏人民是勇敢、勤劳的人民。他们热爱自己的土地,热爱伟大的祖国,在党的领导下,他们用勤劳的双手打扮自己的家乡,使它变得更加美丽可爱。
1.文章的开头与结尾一段起什么用作?
2.文章从哪几方面来介绍西藏?
3.从文中找出一个词来归纳2~4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2~4自然段写西藏
4.从文中找出一词来归纳5~8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5~8自然段写西藏
5.文中的“ ”表达了作者对西藏的情感。
10、学会阅读说明书
根据上图中的文字描述,判断下列各题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上图描述的是有关“阿莫西林”这种药品的使用说明书。( )
【2】这种药品适用于“上呼吸道感染”的所有人群。 ( )
【3】25岁的顾晶扁桃体发炎,可以每次服用此药1g。 ( )
【4】王明遵照医生的嘱咐服下此药,可能会出现恶心的症状。( )
【5】此药可以放在正在运行的冰箱冷藏柜中保存。 ( )
11、阅读文章,回答习题。
端午日
①边城所在一年中最热闹的日子,是端午。这一天,当地妇女、小孩子,莫不穿了新衣,额角上用雄黄蘸酒画了个王字。大约上午11点钟左右,全茶峒人就吃了午饭,在城里住家的,莫不倒锁了门,全家出城到河边看划船。这一天,就连军官、税官以及当地有身份的人莫不在税关前看热闹。
②划船的事在数天以前就早有了准备,分组分帮,各自选出了若干身体结实、手脚伶俐的小伙子,在潭中练习进退。船只的形式,与平常木船大不相同,形体一律又长又狭,两头高高翘起,船身绘着朱红颜色长线,平常时节多搁在河边干燥洞穴里,要用它时,拖下水去。
③每只船可坐十二个到十八个桨手,一个带头的,一个鼓手,一个锣手。桨手每人持一支短桨,随了鼓声缓促为节拍,把船向前划去。坐在船头上,头上缠裹着红布包头,手上拿两支小令旗,左右挥动,指挥船只的进退。擂鼓打锣的,多坐在船只的中部,船一划动便即刻嘭嘭铛铛地把锣鼓很单纯地敲打起来,为划桨水手调理下浆的节拍。一船快慢靠鼓声,当两船竞赛到剧烈时,鼓声如雷鸣,加上两岸人呐喊助威,便使人想起梁红玉老鹳河时水战擂鼓的种种情形。凡是把船划到前面一点的,必可在税关前领赏,一匹红布,一块小银牌,不拘缠挂到船上某一个人头上去,都显出这一船合作努力的光荣。当每次某一只船胜利时,总有人在水边放些鞭炮表示胜利。
④赛后,城中的戍军长官,为了与民同乐,把三十只颈脖上缚了红布条子大雄鸭,放入河中,让军民自由下水追赶。谁捉到鸭子,谁就成为这鸭子的主人。于是水面各处是鸭子,同时各处有追赶鸭子的人。
⑤船与船的竞赛,人与鸭子的竞赛,直到天晚方能完事。(选文有改动)
【1】填空。
文中第①自然段中三个“莫不”的作用,从程度上渲染了观看龙舟赛的人___,涉及的面____,具体写出“全茶峒人”过端午节的_________。
【2】第③段中,“桨手每人持一支短桨,随了鼓声缓促为节拍,把船向前划去。”这句话,能不能把“划”换成“撑”?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作者主要写了哪几个场面?详细描写哪一个场面?从详写部分中哪体会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内阅读
《给家乡孩子的信》片段
不要把我当作什么杰出人物,我只是一个普通人。我写作( )我有才华,( )我有感情,对我的祖国和同胞有无限的爱,我用作品表达我的这种感情。我今年87岁,今天回顾过去,说不上失败,也谈不到成功,我只是老老实实、平平凡凡地走过了这一生。我思索,我追求,我终于明白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受。我在回答和平街小学同学们的信中说:“我愿意再活一次,重新学习,重新工作,让我的生命开花结果。”
【1】在文中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2】为了明确表达自己的想法,作者多次运用了反义词,请写出两组。
( )—( )
( )—( )
【3】在这段话中,有一句话表达了巴金对人生的态度,这句话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谈谈你对“让我的生命开花结果”的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选段,我们可以看出巴金很谦虚,文中具体体现巴金谦虚的语句是( )
A. 不要把我当作什么杰出人物,我只是一个普通人
B. 我思索,我追求,我终于明白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受
13、课内阅读
元宵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正月十五,处处悬灯结彩,整条的大街像是办喜事,红火而美丽。
有名的老铺子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各形各色,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全部《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这在当年,也是一种广告。灯一悬起,任何人都可以进到铺中参观;晚上灯中点上烛,观者就更多。
小孩子们买各种花炮燃放,即使不跑到街上去淘气,在家中照样能有声有光地玩耍。家中也有灯:走马灯、宫灯、各形各色的纸灯,还有纱灯,里面有小铃,到时候就叮叮地响。这一天大家还必须吃汤圆呀!这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
一眨眼,到了残灯末庙,春节在正月十九结束了。学生该去上学,大人又去照常作事。腊月和正月,在农村正是大家最闲在的时候。过了灯节,天气转暖,大家就又去忙着干活了。北京虽是城市,可是它也跟着农村一齐过年,而且过得分外热闹。
【1】找出一个夸张句__________________;说说这样写是为了说明________________
【2】说明灯的数量多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说有灯的种类多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
【3】根据你的课外阅读理解,把下面人物分类:林冲、贾宝玉、宋江、武松、林黛玉、薛宝钗
属于《水浒传》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属于《红楼梦》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最能说明“有声有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喜欢北京的元宵节吗?______________读“这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 ”要读出什么感情呢?______________
14、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①走吧?洗完衣服。这一次不能原谅。我不知道那堆衣服要洗多久,可母亲应该知道。我蹲在她身边,看着她洗。我一声不吭,盼着。我想我再不离开半步,再不把觉睡过头。我想衣服一洗完我马上拉起她就走,决不许她再耽搁。我看着盆里的衣服和盆外的衣服,我看着太阳,看着光线,我一声不吭。看着盆里揉动的衣服和绽开的泡沫,我感觉到周围的光线渐渐暗下去,渐渐地凉下去沉郁下去,越来越远越来越缥缈,我一声不吭,忽然有点儿明白了。我现在还能感觉到那光线漫长而急速的变化,孤独而惆怅的黄昏到来,并且听得见母亲咔嚓咔嚓搓衣服的声音,那声音永无休止,就像是时光的脚步。
②那个星期天。就在那天。母亲发现男孩儿蹲在那儿一动不动,发现他在哭,在不出声地流泪。我感觉到母亲惊惶地甩了甩手 上的水,把我拉过去拉进她的怀里。我听见母亲在说,一边亲吻着我一边不停地说:“噢,对不起,噢,对不起……”那个星期天,本该是出去的,去哪儿记不清了。男孩儿蹲在那个又大又重的洗衣盆旁边,依偎在母亲怀里,闭上眼睛不再看太阳,光线正无可挽回地消逝,一派荒凉。(此文档由心平如水编写,请勿转载。)
【1】结合全文,说说“我”为什么对“第一次盼望”记忆犹新。
__________
【2】第①段中的画线句是怎样既交代了时间变化,又写出了“我”的心理感受?
__________
【3】文章以孩子的视角,刻画了母亲的形象。你如何评价这位母亲?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的看法。
__________
15、按要求完成下列句子
(1)那是何等惊心动魄的气概呀!(照样子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2)黄河飞旋而下。(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3)一条忽明忽暗的长长的带子蜿蜒盘旋在茫茫的大地之上。(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4)这情景真让人惊叹。(改为感叹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16、读下面的短语,你想到了什么?选择一个短语,把你想到的用一段话写下来。
饱经风霜的手 饱经风霜的老屋 饱经风霜的大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下面这几句话体现了桑娜忐忑不安的心理,请你仿照例句写一写你忐忑不安或犹豫不决的心理。
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被”字句改为“把”字句。“把”字句改为“被”字句。
1.我把《水浒传》囫囵吞枣地看了一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人把饼干丁很小心地放在湖边的围栏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村长在嘎羧脖子上系了一条洁白的纱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照要求写句子。
例:店里冷。
店里冷得像地窖一样。
(1)声音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书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那是我和一个同住的失业工友几天的饭费。
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饭是不能不吃的。
变为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写反问句:人类只有一个地球,我们要精心保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
同学们,什么会让你的生活更美好?或许是一个微笑、一项运动、一次旅行。也可能是一次和朋友交谈,一次印象深刻的教训……请以“ 让生活更美好”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作文。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