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把词语补充完整,然后完成句子。
威风________ _____头_____脑 _____咤风云
别出心_______ 技高一______ _____巧成拙
_________有味 全神______注
(1)这位老人在战争年代曾经是一位__________的人物。
(2)这__________的设计让我们眼前一亮。
2、根据语境,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1.写人物说话时,可以用跟“说”有关的词语代替。
元宵节,街上灯火辉煌,才才和元元走在街上,看着眼前的美景,两人不由得(________)“真美啊!”过了一会儿,才才突然一拍脑袋,兴奋地(________):“哎呀,我怎么忘了呢?今天有一场好看的电影,我们一起去看看吧!”元元见天色已晚,怕妈妈担心,便(__________)了才才的邀请。
2.要写人物的语言时,也可以不用与“说”有关的词语。
状状的眼睛湿润了,一脸(________):“对不起,这次是我错了!”
3、“耕当问奴,织当问婢”的意思是_______ 。这句话说明_______的道理。
4、照样子,写一写
一模一样
ABAC: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干干净净
AABB: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5、填写一首相关童趣小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比较阅读下面两首词,回答问题。
(一)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二)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1】这两首词都是____代大词人所写。前一首作者是______,后一首作者是_____。
【2】两首词都描写了月亮,前一首描写的是______月,表现了作者_____________,的心情,后一首描写了______月,抒发了作者______________的心情。
【3】两首词所描绘的月夜景象,前者展现了一幅色彩______________的画面,后者展现的是色调__________的画面。
【4】判断下面对两首词的理解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①“缺月挂疏桐”这诗句描写非常巧妙,“缺”和“疏”二字,写出了一种残缺的意境,传达出作者哀愁的心境。_______
②“西江月”和“卜算子”是题目,“夜行黄沙道中”和“黄州定慧院寓居作”是词牌名。______
③前一首词重在抒情,后一首词重在写景。_______
【5】写出下列诗句的意思。
①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古诗文阅读。
竹石(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请你在诗中“____”处把诗句补充完整。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志向?
__________
【3】这首诗表面在写“竹子”,其实不然。想想本诗运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表达方法)?
__________
8、《飞越大渡河》是大型声乐套曲《长征组歌——红军不怕远征难》中的歌曲,叙述了红军在长征途中在党中央、毛主席的领导指挥下,勇渡大渡河的事迹。请阅读歌词,并回答问题。
飞越大渡河
水湍急,山峭耸,雄关险,豺狼凶。
健儿巧渡金沙江,兄弟民族夹道迎。
安顺场边孤舟勇,踩波踏浪歼敌兵。
昼夜兼程二百四,猛打穷追夺泸定。
铁索桥上显威风,勇士万代留英明。
【1】“水湍急,山峭耸,雄关险,豺狼凶”写出了红军长征中自然环境的恶劣和敌人的凶残。请仿照这种结构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歌词中反映了长征中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这三次战斗。
【3】用两个成语形容长征精神: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
爱丽丝漫游奇境(节选)
①爱丽丝紧紧地攥着那把金钥匙,在大厅里转了一圈又一圈,企望墙上有魔法启示惑者密码……当她转到第二圈的时候,心怦怦地跳个不停,好像有一件意外的事情就要在她身上降临,果然,地在墙角里发现了一个低低的深色金丝绒帘子,她奔过去揭开帘子一看,哎呀,里面竟然藏了一个15英寸高的小门!门上面有一个圆圆的暗锁,爱丽丝激动地把金钥匙插进锁孔,轻轻的转动。哇!门打开了!
②太棒了,爱丽丝蹲下身,从小门往里瞧,发现一条小小的洞直通过去,这样的洞恐怕只有老鼠才能钻进去!她趴在洞口往里瞧,里面竟是一个她从来没有见过的小花园。花园美极了,有各种奇花异草,还有亮晶晶的喷泉呢!爱丽丝多想变成一个拇指姑娘,穿过黑暗的老鼠洞,到花园里或者清亮的泉水边去玩玩啊!可惜那道小门连地的头也钻不进去,唉,就算头进去肩膀进不去……爱丽丝懊恼极了。
【1】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盼望——( ) 唯恐——( )
驾临——( ) 懊悔——( )
【2】这段文字描写爱丽丝___________的片段,文章中画“——”的句子是对爱丽丝( )的描写,画波浪线句子是她的( )描写。
【3】对于文中画“——”和波浪线句子理解,下列说法不准确的一项是( )
A.文段中“哎呀、哇、太棒了、唉”这些词不仅写出了爱丽丝心情的变化,还让人物形象更加鲜活、可爱。
B.通过文段中“紧紧地攥着”“奔过去”“轻轻地转运”可以看出爱丽丝是个充满好奇心又小心翼翼的孩子。
C.文段中画线的句子表现了爱丽丝胆小可爱,粗心大意的特点。
【4】请发挥想象,爱丽丝最后是怎样进入小门中的?请写下来。
___________
10、品析句子,完成练习。
他刚要拧开盖子,马宝玉抢前一步,夺过手榴弹插在腰间,猛地举起一块大石头,大声喊道:“同志们!用石头砸!”
【1】句中描写班长马宝玉动作的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班长做出这一连串的动作,是为了____________。
【2】从“砸”字可以看出( )。(多选)
A.当时情况危急
B.班长聪明机智
C.战士们从容镇定
D.敌人诡计多端
11、仔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练习。
爱即是职责
去年的一天,我陪母亲去医院量血压。
我们在急诊室旁边的医疗室里刚刚坐下,就听见救护车鸣笛而来。急诊科的几个大夫小跑迎上去,从车里抬下一个重症病人。他们把病人放在抢救室的病床上,主治大夫问清病人的情况后,一边吩咐其他大夫为病人量血压、输液、输氧,一边亲自用双手按压病人胸部。病人丝毫没有反映。病人家属(焦急 焦虑)地盯着主治大夫,眼里充满了(哀求 哀叹)。
主治大夫翻开病人的眼睑看了看,急忙拔掉病人嘴上的氧气罩,不顾病人满口粘液,俯下身去,用嘴对病人的嘴开始人工呼吸。所有的大夫都愣住了,因为病人的血压已降为零,心跳也已停止。主治大夫完全可以对病人的家属(宣告 告诉)病人死亡了。
过了一会儿,主治大夫站起身,走到病人的家属面前,摇了摇头轻声说:“他走得很(安静 安详)……准备后事吧!”
走出抢救室,一位实习生小心地问:“老师,那个人明明已经死了……你对一个死人做人工呼吸,岂不是徒劳无功吗?”
那位主治大夫看了看实习生,(认真 严肃)地说:“在我这儿:只有病人,没有死人。病人哪怕还有万分之一的希望,作为医生,我们也要做百分之百的努力。如果你热爱你的工作,那就去热爱每一个病人,每一个生命,这是一个医生最起码的(职务 职责)。”
【1】联系上下文,用“√”选出括号中恰当的词语。
【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徒劳无功: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个故事发生的时间是________,地点是___________,主要人物是_________,主要事件是_________________。
【4】主治大夫崇高的医德表现在什么地方?从文中找出相关语句来回答,并说明它用的是什么描写方法?(写一处即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说说你对文中画线的句子是怎样理解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名著阅读。
当我和家中的老匠人格里戈里开心地说话时,突然听到外面一阵嘈杂声。原来是舅舅们回来了,A躺在地上,身上的血流得很多。雅科夫舅舅说:“他摔倒了,被十字架给压住了--砸到背脊上。“是你们把他砸死的,”格里戈里闷声地说。“就是的,那又怎么样……”这时,外祖父来了,他尖着嗓子吼道:“一群豺狼!我知道,他是你们眼中钉……唉!”
上面文字出自前__________(填国家名字)作家高尔基写的自传体小说《__________》。这部小说讲述了__________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生动地再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沙俄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写出了对苦难的认识,对社会人生的独特见解,字里行间涌动着一股生生不息的热望与坚强。选文中A这个人物应该是__________。
13、阅读下文,完成练习。
①太和殿俗称“金銮殿”,高二十八米,面积两千三百八十多平方米,是故宫最大的殿堂。在湛蓝的天空下,那金黄色的琉璃瓦重檐屋顶,显得格外辉煌。殿檐斗拱、额枋、梁柱,装饰着青蓝点金和贴金彩画。正面是十二根红色大圆柱,金琐窗,朱漆门,【甲】同台基上的白色栏杆相互(衬托 衬映),色彩鲜明,雄伟壮丽。
②大殿正中是一个约两米高的朱漆方台,上面安放着金漆雕龙宝座,背后是雕龙屏。方台两旁有六根高大的蟠龙金柱,每根大柱上盘绕着矫健的金龙。仰望殿顶,中央藻井有一条巨大的雕金蟠龙。从龙口里垂下一颗银白色大圆珠,周围环绕着六颗小珠,龙头、宝珠正对着下面的宝座。梁枋间彩画绚丽,有双龙戏珠、单龙翔舞,有行龙、升龙、降龙,多态多姿,【乙】龙身周围还(衬托 衬映)着流云火焰。
③三大殿建在紫禁城的中轴线上。这条线也是北京城的中轴线,向南从午门到天安门延伸到正阳门、永定门,往北从神武门到地安门、鼓楼、钟楼,全长约八公里。
④太和殿是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皇帝即位、生日、婚礼和元旦等,都在这里受朝贺。每逢大典,皇帝端坐在宝座上,殿外的白石台基上下,文武百官分列左右,中间御道两边排列着仪仗,大殿廊下,鸣钟击磬,乐声悠扬。台基上的香炉和铜龟、铜鹤里点起檀香或松柏枝,烟雾缭绕。
【1】选词填空
【甲】同台基上的白色栏杆相互(衬托 衬映)______________。
【乙】龙身周围还(衬托 衬映)着流云火焰____________。
【2】选文①②④段分别介绍了太和殿的______、______和______。
【3】这是一段关于“太和殿”屋檐装饰的介绍,放在哪一段中合适?( )
太和殿檐角尖端上的装饰物从左起,第一为骑凤仙人,其次为龙、凤、狮子、海马、天马、狎鱼、狻猊、獬豸、斗牛、行什。装饰物越多,建筑等级越高。
A.第①段
B.第②段
C.第③段
D.第④段
【4】可否将第①段画线句改为“太和殿俗称‘金銮殿’,是故宫最大的殿堂”?为什么?请结合画线句中加点词加以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者在介绍太和殿的内容中插入第③段的原因:从内容看__________;从结构看__________。
14、读句子,完成练习。
国庆70周年阅兵中,三军仪仗方队的51名女队员首次亮相。她们用时66秒,通过96米的受阅距离,做到分秒不差,毫厘不错。为此,她们在训练中精益求精,将各种困难视若等闲。
【1】选出与文段中“等闲”一词意思不同的一项( )
A.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B.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C.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2】选出与“51名女队员首次亮相”中“亮相”一词意思不同的一项( )
A.各个历史时期的100面战旗,在国庆阅兵中亮相。
B.2019年7月,“华梦”京剧展演亮相美国洛杉矶。
C.他挥起马鞭、双目圆睁的亮相动作,赢得满堂彩。
D.东风﹣41机动洲际导弹首度亮相,引起了高度关注。
15、改为直接引述句。
1.有一次,她说我的琴声能给她带来快乐和幸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父亲说,这是他对我们的希望。(改为直接引用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句子训练营。
(1)七月的新疆戈壁滩炎暑逼人,这时最理想的是骑马上天山。
(用因为……所以……连成一句话)
(2)虽然天山现在并不是春天,但是有哪一个春天的花园能比得过这时繁花无边的天山呢?(改为陈述句)
(3)每到水势缓慢的洄水窝,都有鱼儿在游动。
(改为拟人句)
17、句子换新颜。
(1)听,广场上鞭炮声、欢呼声、谈笑声,此起彼伏,响成一片。
改为比喻句:
(2)一只画眉鸟在枝头一边叫一边跳。
改为拟人句:
(3)贝多芬花了一夜的工夫才记录完刚才即兴创作的《月光曲》。
改为反问句:
(4)盲姑娘对哥哥说:“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
改为转述句:
(3)用关联词合二为一:我在她面前只停留了短短的几分钟。 她在我心里留下了永不磨灭的印象。
(4)给句子治病: 冬冬的这幅山水画的构思和色彩很巧妙。
(5)用上“别具一格、动人心魄”,造一个赞美艺术作品的句子。
(6)仿照画线句的句式,在空格处写上两个与前边意思连贯的句子。
让自己的生命为别人开一朵花:一次无偿的献血是一朵花, 一句关切的问候是一朵花, 一次善意的批评是一朵花, , ,……
18、按要求,写句子。
1.遇到挫折和失败依然乐观,即使不高兴,也不拉长了脸唉声叹气的人。(用加线的词语造句)
2.我尊敬天底下一切善良的普通人。(改为“被”字句)
19、把下面的句子改为反问句和双重否定句。
闰土心里的稀奇事,让我很羡慕。
反问句:______
双重否定句:______
20、按要求改写句子。
(1)正是炎夏,天气酷热,地上的草木都被晒得枯焦了。(改成“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它的美丽与建设结为一体,美得并不空洞,叫人心中感到亲切、舒服。(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们的操场很小,怎能踢球呢?(改成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鸟儿放开嗓子鸣叫起来,好听极了。(改成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他头上的那一摞碗突然摇晃起来。(改写成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老师笑着对我说:“我教你毛笔字的写法。”(改成第三人称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战士们冒着大雨和泥泞的小路快步前进。(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用你的话简要地概括你对“推敲”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