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词语连连连。
例:大饱眼(福)如东(海)阔天(空)空如也
(1)锲而不( )己救( )山人( )纳百川
(2)谈笑风( )死离( )具一( )格不人
(3)不足为( )思妙( )人非( )亲即有
2、根据“散”字在《新华字典》中的解释,回答下列问题。
散 sǎn①没有约束,松开:披~着头发绳子~了。②零碎的,不集中的:~装丨~居。③药末:丸~膏丹丨健胃~。另见434页sàn。
散sàn①分开,由聚集而分离:~会丨云彩~了。②分布,分给:~传单丨撒种
(zhǒng)~粪。③排遣:~心~闷。另见433页sǎn。
【1】“小明的书桌上零散地放着几本书,都是他平时喜欢读的。”这句话中“散”字的读音是 ______ ,意思是 ____________ 。
【2】“电影散场了,观众陆陆续续地走出影院。”这句话中“散”字的读音是 ______ ,意思是 ____________ 。
3、辨字组词。
宵( ) 观( ) 淙( ) 谛( )
萧( ) 砚( ) 综( ) 缔( )
4、用查字典知识填空。
“裹”用音序查字法,先查大写字母(______),再查音节(______);用部首查字法,先查部首(______),再查(______)画,第七画的名称是(________)。“裹”在字典里的解释有:①包,包扎,缠绕;②强行卷入。“裹挟”中的“裹”应取第(_____)种解释。“裹足不前”中的“裹”应取第(_____)种解释。“包裹”中的“裹”应取第(_____)种解释。
5、古文《孙叔敖纳言》中,楚国令尹孙叔敖位高权重,可面对一普通“老父”却是先“正衣冠”后“再拜”,由此可见他是怎样一个人?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课内阅读。
1.理解下列诗句的意思。
(1)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2)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2.两首诗分别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3.你能说出另外两位诗人及他们的作品吗?
7、阅读诗歌,完成练习。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下面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五岭/逶迤/腾/细浪
B.乌蒙/磅礴/走/泥丸
C.金沙水/拍云/崖暖
D.大渡/桥横/铁索/寒
【2】“万水千山只等闲”具体表现在中间四句上,其中_____和_____是“千山”的代表,______和_____是“万水”的代表。
【3】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牛刀小试。
自题小像
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1】这首诗写于1903年前后,这是中国处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人民生活异常痛苦的年代。鲁迅用这首诗来表达________。
【2】伟大领袖毛泽东认为鲁迅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革命家。你眼中的鲁迅是:________。
9、鼎湖山听泉
江轮夹着细雨,送我到肇庆。冒雨游了一遭七星岩,走得匆匆,看得蒙蒙。赶到鼎湖山时,已近黄昏。雨倒是歇住了,雾漫得更开。山只露出窄窄的一段绿脚,齐腰以上,宛如轻纱遮面,看不真切。眼不见,耳则愈灵。过了寒翠桥,还没踏上进山的石径,泠泠淙淙的泉声就扑面而来。泉声极清朗,闻声如见山泉活脱脱迸跳的姿影,引人顿生雀跃之心,身不由己,循声而去,不觉渐高渐幽,已入山中。
进山方知泉水非止一脉,前后左右,草丛石缝,几乎无处不涌,无处不鸣。山间林密,泉隐其中,有时,泉水在林木疏朗处闪过亮亮的一泓,再向前寻,已不可得。那半含半露、欲近故远的娇态,使我想起在家散步时,常常绕我膝下的爱女。每见我伸手欲揽其近前,她必远远地跑开,仰起笑脸逗我;待我佯作冷淡而不顾,她却又悄悄跑近,偎我腰间。好一个调皮的孩子!
山泉作娇儿之态,泉声则是孩子如铃的笑语。受泉声的感染,鼎湖山年轻了许多,山径之幽曲,竹木之青翠,都透着一股童稚的生气,使进山之人如入清澈透明的境界,身心了无杂尘,陡觉轻快。行至半山,有一补山亭。亭已破旧,无可驻目之处,惟亭内一副楹联“到此已无尘半点,上来更有碧千寻”,深得此中精神,令人点头会意。
站在亭前望去,满眼确是一片浓碧。远近高低,树木枝缠藤绕,密不分株,沉甸甸的湿绿,犹如大海的波浪,一层一层,直向山顶推去。就连脚下盘旋曲折的石径,也印满苔痕,点点鲜绿。踩着潮润柔滑的石阶,小心翼翼,拾级而上。越向高处,树越密,绿意越浓,泉影越不可寻,而泉声越发悦耳。怅惘间,忽闻云中传来钟声,顿时,山鸣谷应,悠悠扬扬。安详厚重的钟声和欢快清亮的泉声,在雨后宁静的暮色中,相互应答着,像是老人扶杖立于门前,召唤着嬉戏忘返的孩子。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怅惘:
万籁俱寂:
2.课文共有四个自然段,每一个自然段讲了什么?
3.作者把泉水比作什么?二者有哪些相似之处?在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抄在下面。
4.“孕育生机,滋润万木,泉水就是鼎湖山的灵魂。”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10、课内阅读。
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月光照进窗子,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清幽。贝多芬望了望站在他身旁的兄妹俩,借着清幽的月光,按起了琴键。
①皮鞋匠静静地听着。②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③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④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⑤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⑥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⑦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⑧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
兄妹俩被美妙的琴声陶醉了。等他们醒过神来,贝多芬早已离开了茅屋。他飞奔回客店,花了一夜工夫,把刚才弹的曲子——《月光曲》记录了下来。
【1】第二段文字向我们展现了哪三幅画面?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二段的语句,哪些是描写实实在在的事物的?哪些是描写由事物引起的联想的?(填序号)
实实在在的事物:____________________
由事物引起的联想: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波浪线画出第三段中体现音乐艺术巨大感染力的句子。
【4】第二段中,第②③句描写了音乐节奏________,第④句表现了乐声________,第⑤⑥句表现了乐声________。
A.气势逐渐增强 B.轻柔舒缓 C.高昂激越
【5】贝多芬弹奏的音乐,带给了兄妹俩无穷无尽的想象,我们可以感受到________________。
11、课内阅读《草原》,回答问题。
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xuān xuàn)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yín yíng)一首奇丽的小诗。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1】给选文中加点字选择错误读音。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愉快——________ 勾勒——________ 舒服——________
【3】选文中有两个形容“绿”的四字词语,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我还从课外积累了两个,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
【4】选文中哪句话表达了作者的心情找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对选文最后一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草原上的牛马懂得欣赏美景,也被陶醉了。
B.作者借物抒情,赞美草原的美丽景色。
C.草原上的牛马多,这是草原景色的特点。
D.草原上的美景令牛马对它有了很深的感情,舍不得离去。
12、课外阅读
明天,我们毕业
——小学毕业演讲词
陈 露
尊敬的校长,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①你们好!我是六年一班的陈露。一想到明天就要告别美丽的校园,告别朝夕相处的老师和同学,我的心中就涌起了深深的眷恋之情。
②我还清楚地记得,六年前,我们依偎着爸爸妈妈,怀着对学校的憧憬,对老师的敬仰走进校园。绿草如茵的操场,窗明几净的教室,天真烂漫的同学,和蔼可亲的老师,散发着油墨香气的课本,一切都是那样的诱人。
③六年的学习生活多像一幅五彩斑斓的画卷!每天清晨,我们迎着朝阳跨进学校的大门,沉寂了一夜的校园顿时荡漾起我们的欢声笑语。早操开始了,我们排着队进入操场,那整齐的动作,矫健的身姿,还真有几分军人的气概!上课铃响了,我们飞快地跑进教室。在课堂上,我们听得专心,读得动听,议得热烈,就像棵棵幼苗尽情地吮吸着知识的甘泉。
④中午15分钟的写字,是我们每天的“必修课”。在优雅的乐曲声中,我们一笔一画地描红临帖,从那一个个方块字中,我们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每周两次的课外兴趣小组活动,特别受我们欢迎。一到这个时候,我们便奔向各自喜爱的天地。有的学习电脑,有的排练合唱,有的外出写生,有的制作标本……
⑤六年过去了,我们在这里茁壮成长。我们学到了不少知识和技能,懂得了怎样做人,更感受到了童年的欢乐和幸福。母校啊母校,这些都是您给予我们的精神财富,我们怎么能忘记!
⑥敬爱的老师,回顾六年的历程,我们的每一点成绩,都凝聚着您的心血和教诲。是您,引领我们在知识的海洋中尽情遨游;是您,为了指导我们科技小组搞发明,利用星期天跑图书馆查阅资料……日夜操劳,您的额头上已爬满了皱纹;粉笔的灰尘,已把您的青丝染成了白发。然而,无论什么都改变不了您那颗永远年轻而富于创造的心。老师啊老师,您以自己的言行为我们树立了榜样。在我们的心目中,您是天空,您是大树,您是海洋!
⑦在这离别的时刻,敬爱的老师,我们要送给您一支歌,让您休息的时候听听我们的心声;我们要把火一样的诗句塞在您的枕下,让您在睡梦中也能感受到我们炽热的心跳。
⑧七月的风儿把我们召唤,新的生活让我们向往。中学的大门向我们招手,新的集体把我们盼望。我们像小鸟张开翅膀,满怀美好的理想,向着蓝天自由地飞翔。
⑨漫步美丽的校园,当年我们亲手栽下的一株株树苗,如今已经长成了一棵棵小树。亲爱的同学们,在这离别的时刻,让我们再给小树施一次肥,浇一次水吧!等到这些小树长成参天大树,等到我们也成为祖国的栋梁,大家再来母校相聚,再来看望我们的老师,道一声:“老师,我们没有辜负您的希望!”
【1】这个演讲稿的主题是:回忆_____,表达对______、______的感激之情,对同学们的美好祝愿,对初中生活的憧憬。
【2】看开头就能知道,本文的演讲稿是在______发表的演讲;听众有_____、_____、_____。
【3】选择题。
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回忆六年来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的?( )(多选题)
A.每学期的运动会
B.上课的情景
C.中午的写字
D.六一儿童节
E.每天的早操
F.课外兴趣小组活动
【4】根据文章内容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在课堂上,我们听得专心,读得动听,议得热烈,就像棵棵幼苗尽情地吮吸着知识的甘泉。”,这句话将“我们”比喻为“幼苗”,将“知识”比喻为“甘泉”,形象地表达了老师对学生的教导。( )
(2)学校每天都要课外兴趣小组活动,种类非常多,非常受同学欢迎。( )
(3)在这篇演讲词中,作者表达了对母校、对老师、同学的依依惜别之情,并展望中学的学习和生活,表达了对未来成为有用之才的信心。( )
【5】在第六自然段中用“﹋﹋”画出体现老师操劳,身体上出现的变化的语句。
【6】仿写下面的句子的句式,再补写一句话。
我们要送给您一支歌,让您休息的时候听听我们的心声;我们要把火一样的诗句塞在您的枕下,让您在睡梦中也能感受到我们炽热的心跳;________,________。
13、悬梁刺股
战国时,苏秦发愤读书,深夜感到瞌睡的时候,就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以保持清醒。后来终于成为那个时代著名的政治家。汉朝的孙敬,为了不让打盹影响学习,用绳子系着头发,悬在屋梁上,一打盹,头皮就会被绳子扯疼。他后来成为一位儒学大师。
【1】与 “悬梁刺股”中“股”的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A.突然吹进一股凉风,他顿时感觉好了一些。
B.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C.遂拔剑以击荆轲,断其左股。
【2】与“悬梁刺股”所表达中心思想相似的是( )
A.凿壁偷光
B.刻舟求剑
C.按图索骥
【3】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
A.学习要找对方法。
B.学习要锲而不舍、勤奋刻苦,才能取得成功。
C.想要学有所成,就要能忍受身体所受的痛苦。
14、阅读说明性文章《流行性感冒季,怎么做好防护?》,完成下列各题。
流行性感冒季,怎么做好防护?
珊珊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病毒引起的疾病,表现为全身酸痛、高热、眼结膜炎症等,每年的9月到11月是接种流感疫苗预防流感的最佳时机。
流行性感冒由病毒引起,有些人得了流感后会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还会出现便秘或者腹泻等胃肠道症状。如果发现有如下症状:高热、头痛、乏力、全身酸痛,体温升高到39~40℃,极大可能患上了流行性感冒,要马上治疗。
流感可以通过空气飞沫传播。当患有流感的人咳嗽、喷嚏以及大声说话的时候,病毒会伴随飞沫喷到周围空气中,正常人在呼吸之间病毒会侵入鼻他们粘膜而传染,通过尘埃及日常用品的间接接触传播也有可能。
目前还没有针对流感的特效药物,但这也不是完全没有药物能对抗流感。一些抗病毒的西药以及中草药对预防流感或者流感的初期有一定的疗效,一般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表现为高热、头痛、全身酸痛的患者,可以用适当的APC或安痛定等;咳嗽严重的可以服用咳必消、止咳剂等;而对继发性细菌感染者,可以用抗菌素治疗及磺胺药日服。
在预防流感方面,注射流感疫苗是较好的选择,人们可以更为主动的对抗预防流感。对于抵抗力本来就较差的老人、小儿,患有慢性心肺疾病、慢性肾炎、糖尿病和各种免疫功能低下者,最好在流感季节来临之前接种疫苗。要预防流行性感冒首先要提高身体免疫力,降低病毒入侵成功的几率。提高免疫力,进行体育锻炼是最简单直接的方法,除此之外,还可以食用一些预防流感的食物,如绿豆汤、川贝冰糖炖雪梨、冬瓜子红糖水等。屋内或者办公室、幼儿园等应该经常开窗透换新鲜空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流感高发期不要到人群聚集的地方,如果一定要出行也需要戴好口罩,注意个人卫生。搭乘大众交通工具时,如果能打开窗户最后打开令车内空气流通,防止病毒在空气中传播扩散。
(选自《大众科学》2020年第9期)
【1】继发性细菌感染者最好服用以下哪一种药物?( )
A.安痛定
B.咳必消
C.磺胺药
D.止咳剂
【2】下列哪一项最不可能是流行性感冒表现的症状?( )
A.高热头痛
B.食欲不振
C.脸色发黑
D.全身酸痛
【3】第二自然段主要介绍了什么?( )
A.流行性感冒的症状
B.流行性感冒的预防
C.流行性感冒的治疗
D.流行性感冒的传播
【4】第四自然段中“目前还没有针对流感的特效药物,但这也不是完全没有药物能对抗流感。”这样的表达前后矛盾吗?说说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
【5】爷爷患糖尿病,他在预防流行性感冒需注意什么?结合文本给他提些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按要求写句子
(1)扩句:我怀念母亲。
(2)缩句:他迈着矫健的步伐走进人民大会堂。
(3)修改病句:欢乐的首都人民从四面八方涌向天安门广场。
(4)改成反问句:一个人不能没有信用。
16、按要求完成练习。
(1)造纸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
(2)梅兰芳高兴地向大家宣布:“胜利了,我该登台演出了。”(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写句子。
1.厚墩墩的云彩遮盖住了太阳。(改为“把”字句和“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雨点儿跳跃。(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伯父笑着说:“我小的时候,鼻子跟你爸爸的一样,也是又高又直的。”(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写句子。
1.我们兴高采烈地抱着草药,拎着小鱼往回走。(用带点的词语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童年像一幅褪了色的画,贴在记忆迷离的墙壁上。(仿写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跟我学:引述是直接引用别人的话,而转述则是转达别人说的话,因此,引述句改为转述句时:A.冒号前的内容不变,引号中第一人称“我”要改为第三人称“他”或“她”,“你”改为第三人称或对方的名字,句中前后所指人物要一致;B.引述句中的冒号换成逗号,引号去掉。例如下面第3题中“二牛拽住我”不变,后面的冒号改为逗号,引号去掉,引号中的第一人称“我”换成第三人称“他”。
3.二牛拽住我,说:“明天就跟我进东山去!”(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们沿着小路往山里走。(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句子练习。
1.我们的人被他打死了四十九个呢!(改为“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乐队奏起狂欢的音乐来。(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改写句子。
(1)老支书在瓢泼大雨的夜晚镇定地指挥村民过木桥。(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泉水唱着歌儿,欢快地向前奔去。(仿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改为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
汉字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从下面的汉字中选择一个你感受最深的汉字写一篇习作。可以写生活中发生的事情,也可以写想象故事。想清楚自己要表达的中心意思。注意围绕中心意思,从不同的方面或选择不同的事例来写,可以用选的字作为题目,也可以另外拟一个题目。
笑 好 酸 愁 喜 累 凉 暖 苦 惊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