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再选择合适词语的序号填空。
①顾影(_____)(_____) ②不假(_____)(_____) ③(_____)(_____)登场
④(_____)(_____)李戴 ⑤(_____)(_____)绕梁 ⑥(_____)(_____)生花
1.在知识竞赛会上他(_______),对答如流。
2.歌声(_______),三日不绝,细细听来,大家深深陶醉其中。
2、诗词理解与运用。
(1)《十五夜望月》中,“今夜月明___________,不知秋思___________”抒发了诗人的思念之情。
(2)《竹石》是郑燮为自己的画所做的题画诗,“ 咬定青山不放松,_______________”展现了画之“形”;“ _______________,任尔东西南北风”一句,借竹子坚韧的傲气表达自己的刚正不阿、铁骨铮铮。
(3)《马诗》中,“大漠____________,燕山____________”描写的是寂寥、冷峻的边疆景色。“何当____________,快走____________”则是借马抒情,寄托诗人一展抱负、保家卫国的雄心壮志。
(4)“_____________________,事非经过不知难。”爷爷时常用这话劝我多读书,多积累,多实践。
(5)《泊船瓜洲》中,“___________________,明月何时照我还?”是最负盛名的句子,写出了春风吹过草木、送来一片生机的动态变化。
(6)《送元二使安西》中,诗人王维“劝君更进____________,西出阳关_____________”表达了对友人的离别之情。
3、比一比,再组词。
拖(______) 恨(______) 裁(______) 橡(______) 雕(______)
施(______) 艰(______) 栽(______) 像(______) 雅(______)
4、把四字词语补充完整。
_____根_____源 __________有味 捧_____大_____
孤_____寡_____ 因_____施_____ _____汤_____火
5、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近义词。
(1)今年的丁香花似乎开得格外茂盛。_____
(2)破课桌,俨然一个叱咤风云的古战场。_____
(3)这间渔家的小屋里却温暖而舒适。_____
(4)村里的党支部书记是全村人都拥戴的老汉。_____
6、课外阅读我能行。
雨之歌(节选)
纪伯伦
我是根根晶亮的银线,从天穹撒向人间,于是大自然拿我去把千山万壑(装点 装扮)。
我是颗颗(明亮 璀璨)的珍珠,从王冠上散落下来,于是清晨的女儿把我偷去,用以镶嵌绿野大地。
我哭,山河却在欢乐;我掉落下来,花草却昂起了头,挺起了腰,绽开了笑脸。
云彩和田野是一对情侣,我是他们之间传情的信使;这位干渴难耐,我去(消除 解除);相思成病,我去医治。
雷声隆隆闪似剑,为我鸣锣开道;一道彩虹挂青天,宣告我行程终了。
我是大海的叹息,是天空的泪水,是田野的微笑。
【1】选出文中括号里合适的词语。
【2】这首散文诗中,作者分别用了哪几种形象描绘雨?(至少找出三种)
_________________
7、快乐阅读。
泛舟
[宋]朱熹
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①巨舰一毛轻。
向来②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③自在行。
[注释]①艨艟(méng chōng):古代战船。②向来:从前。指春水未涨之时。③中流:水流的中央。
【1】先解释标下划线的词语,再写出诗句的意思。
①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
春水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诗句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枉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在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诗句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是《观书有感》的第二首,前两句是叙述,后两句是________,启发我们不要去做岸上推船的蠢事,而是应该为艨艟巨舰的自在航行输送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日积月累。(读古诗,回答问题)
回乡偶书
,
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
。
【1】补充诗句。
【2】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代诗人_________。
【3】解释下面的词语。
乡音: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想一想,为什么“儿童相见不相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课内阅读。
狼牙山五壮士(节选)
为了拖住敌人,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一边痛击追上来的敌人,一边有计划地把大批敌人引上了狼牙山。他们利用险要的地形,把冲上来的敌人一次又一次地打了下去。班长马宝玉沉着地指挥战斗,让敌人走近了,才下命令狠狠地打。副班长葛振林打-枪就大吼一声,好像细小的枪口喷不完他的满腔怒火。战士宋学义扔手榴弹总要把胳膊抢一个圈,好使出浑身的力气。胡德林和胡福才这两个小战士把脸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地瞄准敌人射击。敌人始终不能前进一步。在崎岖的山路上,横七竖八地躺着许多敌人的尸体。
【1】这段文字运用了____的描写手法来写场面。第____句话描写人物群体,这是____上的描写;后面的几句话,抓住五位壮土的____、____具体写出了他们痛击日寇的场景,这是____上的描写。
【2】这段话既关注了人物群体,也写了每位战士,结合相关内容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
一鸣惊人
春秋时,楚庄王当国君的前三年,只知享乐,不管国事。申无畏出了个谜语让他猜:“有只大鸟,三年不飞也不叫,这是什么鸟?”楚庄王笑着说:“这只鸟,要么不飞不鸣,要飞就直冲云霄,一叫就让人震惊。”从此,他励精图治,成为霸主。
【1】这个故事讲述了( )“一鸣惊人”。
A.楚庄王
B.申无畏
C.大鸟
【2】文中的申无畏是一个( )的人。
A.巧舌如簧
B.善于进谏
C.有勇无谋
【3】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的道理。
A.每个人能一鸣惊人
B.大鸟不叫就是为了一鸣惊人
C.只要不断积蓄力量,把握时机,就可能一鸣惊人
11、现代文阅读。
风雪中的一课
①那天的风雪真暴,外面像是有无数发疯的怪兽在呼啸厮打。大家都在喊冷,读书的心思似乎被冻住了。一屋的跺脚声。
②鼻头红红的欧阳老师这时走进教室。
③“请同学们穿上胶鞋,我们到操场上去。”
④“我要求同学们到操场上站立五分钟。”
⑤教室外,卷地而起的雪粒、雪团呛得人睁不开眼,张不开口。脸上像有无数把细窄的刀 在拉在划
衣服像坚硬透凉的冰块
把寒气直传心底
脚像是踩在带冰碴的水里
刺骨的痛
我们挤在屋檐下,不肯迈向操场半步。欧阳老师没有说什么,面对我们,脱下羽绒衣,羽绒衣脱到一半,夹着雪的狂风帮他完成了另一半。“到操场上去。站好。”老师脸色苍白,一字一顿地对我们说。
⑥谁也没有吭声,我们老老实实地到操场排好了队。我们规规矩矩地站着。五分钟过去了,老师费力地说:“解散。”
⑦就在我还未能透彻地理解欧阳老师的这一课时,仅有“中师”文凭的他,考取了北京一所师范大学的研究生。
⑧以后的岁月里,我时时想起那一课,想起欧阳老师课后的一番话:“在教室时,我们都以为自己敌不过那场风雪,事实上,我们不是都顶住了吗?面对困难,许多人戴着放大镜,但和困难拼搏一番后,你会觉得,困难不过如此……”
【1】在第⑤段的内填上恰当的标点。
【2】文中有多处环境描写,请在第⑤段用波浪线画出一处,并在右边批注这样描写的作用。
【3】根据短文内容完成练习。
(1)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2)面对“到操场上站立五分钟”的要求,同学们一开始“不肯迈向操场半步”,可能在想: 。实际上他们完成了这个任务,此时他们可能会想: 。让我明白了 。
(3)从“鼻头红红”“脸色苍白”“费力”可看出欧阳老师 。他最终用实际行动带领着孩子们完成了这个任务,可见欧阳老师是一个 的人。
【4】第⑦段插入欧阳老师考上研究生的事,目的是( )(多选)
A.表达对欧阳老师离开的不舍。
B.说明欧阳老师是一个敢于正视困难、战胜困难的人,丰富人物形象。
C.用欧阳老师的实际行动,证明困难是可以克服的观点,突出文章中心思想。
【5】“面对困难,许多人戴着放大镜,但和困难拼搏一番后,你会觉得,困难不过如此……”这里的“放大镜”是指_____________。
生活中你有过类似的经历吗?请结合生活经验,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最后的时刻》,完成下列各题。
那是一个非常晴朗的日子。守望在牢门边的人们清楚地看见,一辆卡车和一辆吉普车急速地向渣滓洞开来。特务说是要把江姐和另一批同志转移到别的地方去。
达时,江姐正伏在桌上草拟一个学习讨论提纲。一听见喊她的名字,她不慌不忙地把未写完的讨论提纲塞在另一个同志的床铺下面,随即跳下床来,拿起梳子对着墙上那面破镜子,像平常一样地梳着她的黑发。
同牢房的人听说江姐要转移,心里很难过,都跑过来围着江姐。但一看到她那样平静和不慌不忙的表情,顿时产生了一种不祥的预感。有些同志连忙给江姐收拾行李。
江姐梳好了头发,在枕头下面取出了她那件洗得干干净净的,被捕时穿过的一身阴丹士林布旗袍,脱下了打着“×”号的囚服。
蓝色的旗袍外面套着一件玫瑰色的短毛线衣。江姐习惯地用手拍拍身上的灰尘,再理理旗袍上的折痕,然后弯着妻子擦去皮鞋上的泥污。她又在镜子前照了照,在室内试着走了几步,像要去参加什么隆重的典礼似的。 |
|
特务在门外不停地催促。江姐准备告别女室的同志。
“江姐,你的换洗衣服……”一个女同志把江姐的衣服、毛巾、牙刷收拾在一个小布包里。
江姐轻轻地接过布包来,看了一眼,又递给那位女同志。
“留给大家用吧。看见这些东西,就等于看见我一样。”
包落在地上。同牢房的人忍不住悲伤,哭了起来。
这时,从走廊里传来了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成群的男同志,戴着手铐,从牢房里从容地走出来,一路上和每一间牢房里伸出来的手紧握着告别。
江姐抬起头来,像对自己,也像对着大家说:
“要勇敢一些!每一个革命者,当他面临着最后考验的时候,都应该脸不变色,心不跳!”
江姐说完以后,就大步向牢门走去。她走到门口又停了下来,回头向室内看了一眼。熟悉的八张双层铺,一张小条桌,墙上的破镜子……
“同志们,永别了!”
“江姐!江——”人们红肿着双眼,像猛地醒过来似的,忽地一下扑向签子门。
江姐和许多男同志,挺立在囚车上面,像去迎接庄严的战斗,像去迎接即将到来的黎明。看,他们的脸上充满了胜利的欢笑,洋溢着圣洁的光辉…… |
|
【1】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运用了点面结合的写法描写了监狱中的场面,其中,“面”的描写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点”的描写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这样有点有面,有许有略,更能突出江姐的形象。
【3】文中划“ ”的句子有两层意思,即__________和__________
A.是在自我激励:绝不玷污共产党员的光荣称号!
B.是在向特务宣告:你们也不会有好下场!
C.是在向反动派示威:我们已经取得了全面地胜利!
D.是在激励同志们:要坚贞不屈、视死如归!
【4】对题目“最后的时刻”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江姐生命中最后的时光
B.即将获救的江姐在狱中的最后时刻
C.反动派最后疯狂的时刻
D.光明到来前最黑暗的时刻
【5】从文中两处划“﹏﹏﹏”的部分任选一处,把你的感受写在方框处。
【6】文中的江姐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理解
科学家发现火星表面存在大面积冰冻水域
德国航空航天中心22日发表新闻公报说,一个国际研究小组通过欧洲“火星快车”探测器传回的照片,在火星表面发现了一处与欧洲北海面积差不多大的冰冻水域,其表面可见平整的大块浮冰。
在“火星快车”携带的高分辨率立体照相机拍摄到的照片上,这块呈冰冻状态的水域看上去像是一块较大的板状结构。专家的解释是,它代表了大面积的漂浮冰块。冰海的宽度和长度分别有800公里和900公里,平均深度估计可达45米。冰海位于火星北纬5度、东经150度一个名为“极乐世界”的平原。专家估计,它形成于500万年前。
在“火星快车”投入火星探测前,科学家曾推测大约200万至1000万年前,有大量熔岩流和潮水涌入“极乐世界”火山以南地区。尽管以前拍摄的有关照片能够确认一些熔岩流的存在,却找不到有大量水存在的任何痕迹。人们认为,这可能是因为水会很快蒸发,通过火星稀薄的大气层散发到宇宙中。专家认为,目前可以排除这一大面积冰冻水域是熔岩流的可能性。
参加研究的德国航空航天中心行星研究所科学家贝尔说,如果这一结果得到证实,那么按照我们的标准,火星迄今仍然是一个地质活跃的行星。
去年,科学家们就已找到火星上存在水的证据,但如此大面积的水域还是第一次发现。这个国际研究小组由英国开放大学地质学家默里率头,将在3月17日出版的英国《自然》杂志上发表这一研究成果。
【1】这块冰冻水域位于( )
A.欧洲北海
B.火星上的一个名为“极乐世界”的平原
C.地球上北纬5度、东经150度地区
D.地球北极地区
【2】文中第2自然段主要运用的说明方法是( )
A.举例子 B.下定义 C.列数字 D.作比较
【3】通过这篇新闻报道,你可以获取的信息是( )
A.火星上适合人类居住。
B.这次是第一次在火星上找到水存在的证据。
C.火星可能迄今仍然是一个地质活跃的行星。
D.火星形成于500万年前。
【4】文中画线的“这一结果”是指: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一只贝》,回答问题。
一只贝,和别的贝一样,长年生活在海里。海水是咸的,又有着风浪的压力,嫩嫩的身子就藏在壳里。壳的样子很漂亮,涨潮的时候,总是高高地浮在潮的上头。
有一次,它们被送到海岸,当海水又哗哗地落潮了,便被永远地留在沙滩,再没有回去。蚂蚁、虫子立即围拢过来,把它们的软肉吞噬(shì)掉,空剩着两个硬硬的壳。这壳上都曾经投影过太阳、月亮、星星,还有海上长虹的颜色,也都曾经显示过浪花、漩涡和潮峰起伏的形状。现在它们的生命结束了,这光洁的壳上还留着这色彩和线条。
孩子们在沙滩上玩耍,发现了好看的壳,捡起来,拿花丝线串着,系在脖颈上。人们都在说:______
但是,这只贝没有被孩子们捡起。它不漂亮,它在海里的时候,就是一只丑陋的贝。因为有一颗石子钻进了它的壳内,那是颗十分硬的石子,又带着棱角,无论如何不能挤碎,它只好忍受着内在的折磨。它的壳上越来越没有了颜色,没有了图案,它失去了做贝的荣誉,但它默默地忍受着,它说不出来。
它被埋在沙里。海水又涨潮了,潮又退了,它还在沙滩上。壳已经破烂,很不完整了。
孩子们又来到沙滩上玩耍。他们玩腻(nì)了那些贝壳,又来寻找更漂亮的了。他们发现了这一只贝的两片瓦砾似的壳,用脚踢飞了。但是,同时在踢开的地方,发现了一颗闪光的东西,他们拿着去见大人。
“这是什么东西?”
“这是珍珠!嗨,多稀罕的一颗大珍珠!”
“珍珠?这是哪儿来的呢?”
“这是石子钻进贝里,贝用血和肉磨制成的。这是一只可怜的贝,也是一只可敬的贝。”
啊,那贝壳呢?孩子们重新去沙滩寻找它,但没有找到。
【1】联系上下文,认真读文中画有波浪线的句子,在下列横线上填入描写人物动作或神态的词语。
“这是什么东西?”孩子____________________地说。
大人____________________,说:“这是珍珠!嗨,多稀罕的一颗大珍珠!”
“珍珠?这是哪儿来的呢?”孩子_________________地问。
大人__________地说:“这是石子钻进贝里,贝用血和肉磨制成的。这是一只可怜的贝,也是一只可敬的贝。”
【2】联系上下文,选择恰当的句子填在文中的横线上,使文章前后意思连贯流畅。(填序号)
A.“这孩子多么漂亮!”“这贝壳多么漂亮!”
B.“这孩子多么贪玩!”“这沙滩多么漂亮!”
C.“这沙滩多么漂亮!”“这孩子多么开心!”
【3】“这是一只可怜的贝,也是一只可敬的贝”,为什么“可怜”?又为什么“可敬”?
(1)说贝可怜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说贝可敬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只丑陋的贝,因为不漂亮而被孩子们忽略,这大概算得上是一种失落吧。令人感到意外的是,这种长久的内在折磨却孕育出了一颗闪光的珍珠。这篇文章告诉我们( )(多选)
A.这多么像我们每个青少年成长的历程啊——不经历风雨,哪能见彩虹?
B.凡是像这只贝一样不惜牺牲自己,默默地做出奉献的人,都是可敬的。
C.漂亮的珍珠是“用血和肉磨制成的”,多么可惜啊!
15、请仿照例句的形式和修辞手法,从“大树”“鲜花”“清风”中选择两个作为“生命”的喻体来续写,与前一个句子构成意思相近的排比句。
例句:假如生命是一株小草,我愿为春天献上一点嫩绿;
假如生命是________________,我愿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假如生命是________________,我愿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仿写。
例:爱是冬日里的暖阳,爱是沙漠里的清泉,爱是大海里的灯塔。
美是游荡在蓝天上的几缕白云,美是____________________,美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写句子。
(1)学们选举他。他当少先队员代表。(把两个句子合成个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春风吹绿了田野。 (改“把”字句和“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被”字句)
(3)我们不能辜负老师对我们的殷切期望。(陈述句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正月过去了,闰土须回家里去。(肯定句改成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句子乐园。
(1)“我几次到船上去,取出了许多东西。有几件虽然不值钱,对我来说却很有用,……还有日晷(guǐ)、望远镜、地图和航海类的书籍。”读名著时,我们都会对书里的人物作出自己的评价。请你评价一下鲁滨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照样子,补写句子)小学的时光如________________,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下面的情境中选择一个,就心情“好”与“不好”这两种状态选择一个,写一两句话。
坐在教室里 上学路上 跑步 唱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依要求改写句子。(6分)
(1)只有一个地球,如果它被破坏了,我们别无去处。
改为“把”字句:
(2)几个唯一的听众在倾听我的弹奏。
修改病句:
(3)地球只有一个,我们要善待它。
改为反问句:
20、按要求改写句子。
(1)鸟怎么会是恐龙变的呢?(改为陈述句)
(2)一位瘦削的老妇人静静地坐在一张木椅上。(缩句)
(3)“我们不能无谓地死。多活一个,革命就多一份力量。”杨靖宇深情地说。(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
(4)濛濛的细雨润湿了眼前的景物。(改为“被”字句)
21、习作。
每天,我们耳边的声音多得让人应接不暇,有美妙的旋律,有琅琅的书声,有暖心的叮咛,有真诚的鼓励……请以“耳边的好声音”为话题,选择一两件事来写一写。
提示:叙事时运用细节描写,注意围绕中心意思,表达出真情实感;题目自拟;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400字左右。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