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能为下列词语找出它们的“小伙伴”——近义词吗?
料理________ | 惊叹________ | 拘束________ |
清朗________ | 寂静________ | 渐渐________ |
2、将下列诗句补充完整。
少小离家老大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笑问客从何处来。
3、关于时间,朱自清先生苦苦思索:“你聪明的,告诉我,___________________?”汉乐府《长歌行》里写道:“________________,何时复西归?”因此,古人告诫我们要珍惜时间,多读书,多实践,所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照样子写词语。
短而硬 ( )、( )、( )、( )
又肥又长( )、( )、( )、( )
5、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起初是全场肃静,只听见炮声和乐曲声,只听见国旗和其他许多旗帜飘拂的声音。
(1)从加点词中可以知道这句话表达的意思是____________。这样的表达方式是以________衬托____________。
(2)仿写句子。
教室里非常安静,只听见____________,只听见__________________。
6、古诗词阅读。
【甲】春日 宋·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 【乙】天净沙·春 元·白朴 春山暖日和风,阑干楼阁帘栊,杨柳秋千院中。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 |
【1】朱熹和白朴都写了春天,以下哪一项不是两位作者都写到的( )
A.春天的风
B.春天的植物
C.春天的动物
【2】以下对《春日)和《天净沙·春》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春日》赏春的地点是在泗水边上,“胜日”是指胜利的日子。
B.《春日》的最后两句,既让我们从万紫千红中认识了春天,又揭示了很容易“识得东风面”的原因,富含哲理,成为千古流传的佳句。
C.白朴运用绘画技巧,从“春山”到“院中”,从不同空间层次描写了春天的景物。
D.《天净沙·春》中“飞红”是指飞舞的花瓣。
7、阅读理解及分析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在《七律 长征》上用“/”划分出朗读节奏,并注意朗读重音。
【2】这首诗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为我们具体展示了哪几幅红军长征途中威武雄壮的“征难图”?(动宾短语概括),你最欣赏哪一幅图画,说说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首诗从表达方式的角度看,属于_______诗;从体裁的角度看,属于_________诗
【5】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诗的首联写得极有气势。在结构上起到了总领全文的作用,在内容充分显示了红军战士钢铁般的革命意志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同时也为全篇定下轻快豪迈的感情基调。
B.诗的颔联描写红军翻山越岭,紧承首联的“千山”一词,先具体描写山,形象地概括了红军在长征途中经过无数座崇山峻岭。
C.诗的颈联描写红军渡江涉水,扣“万水”来写。一个“暖”字,一个“寒”字巧妙地交代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的这两场战斗的时令。
D.诗的尾联,是全诗的高潮,“喜”包含了越过岷山,就最后脱离了长征途中最艰苦的雪山草地,开始了新局面的欣喜,也有“无限风光在险峰”的意思。
8、赏析感悟。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这首词的作者是__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___
【2】同“路转溪桥忽见”中“见”用法不同的是__________。
A.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B. 风吹草低见牛羊。
C.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3】用自己的话解释词句的意思。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理解完成填空。
(1)“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采用的是以动写静的写法,和我们学过的王维的《鸟鸣涧》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有异曲同工之妙。
(2)“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描写的意境和陆游的《游山西村》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极为相似。
【5】从词句中你能够感受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妈妈是我心中的一团火
①当我刚呱呱出生时,护士就不让妈妈见到我,悄悄地把我抱到哺婴室去。医生们 委婉地告诉她,我的左肘以下没有手。
②有一天,7岁的我走出厨房嘀咭迸:“妈妈,我不会削土豆皮,我只有一只手。”妈 妈在做针线活,她头也不抬地说:“你回厨房去钊土豆皮,今后再也不许用这个借口拒绝干活了。”我当然能削土豆皮.用我的右手持刀削皮,左上劈帮着托一下就行了。妈妈知道办法总会有的,她常说:“只要你尽旅大的努力,就没有你不会做的事。”
③在我读小学二年级时,一天,老师要求我们从猴架这边荡到那边去。轮到我时,我摇头示意不会荡。有些孩子在背后笑我,我哭着回家。当晚,我告诉了妈妈。她拥抱我一下,并做出“让我想想办法”的表情。第二天下午她下班后,把我带回到学校。她教我先用右手抓住杠棒,用力引体向上,再用左上臂夹住杠棒。当我费力地照她说的做时,她始终站在一边鼓励我。在这之后,她每天都带我去练习。我永远不会忘记老师第二次把我们全体同学带到猴架处的情景。我在猴架上熟练地荡来荡去,曾经取笑过我 的孩子们都目瞪口呆。
④这就是妈妈对待我的办法:她不代替我做什么,不宽容我,而是坚决认为我能找到办法自己干。有一次我参加一个舞会,没有一个男同学来邀请我跳舞。我回家后哭 了,妈妈久久不发一言,然后说:“喔!亲爱的,总有一天那些男孩子和你跳舞时会跟不上你的拍子的,你会看到的。”她声音虚弱嘶哑,我掀开蒙着头部的被子,窥见她在流泪,于是我懂得妈妈为我忍受了多少痛苦。她从来不让我看到她哭泣,因为她不愿让我感到内疚呀。
⑤如今当我有不顺心的事时,总感到妈妈仍在我身旁,仍在对我说:勇敢地面对困难,没有解决不了的事。
【1】文中的“我”虽然是一个______________的孩子,但妈妈坚决认为“我”遇到事情可以____________ 。
【2】比较第②自然段妈妈让“我”削土豆皮和第③自然段妈妈教“我”荡猴架两件事,母亲的表现有什么不同?为什么有所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③自然段中,曾经取笑过“我”的孩子们因为 而目瞪口呆,反映了 ,像这样通过他人的描绘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叫做 描写。
【4】读完这篇短文,你有什么感想?请写出来。(至少从两个方面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理解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就在伯父逝世那一年的正(zhēng zhèng)月里,有一天,是星期六的下午,爸爸妈妈带我到伯父家里去。那时候每到周末,我们姐妹三个轮流跟随着爸爸妈妈到伯父家去团聚。这一天在晚餐桌上,伯父跟我谈起《水浒传 (chuàn zhuàn) 》里的故事和人物。不知道伯父怎么会知道我读了《水浒传》,大 (慨 概) 是爸爸告诉他的吧。老实说我读《水浒传》不过囫囵吞枣 (zǎo zhǎo) 地看一遍,只注意紧张动人的情节;那些好汉的个性,那些复杂的内容,全搞不清楚,有时候还把这个人做的事情安在那个人身上。伯父问我的时候,我就张冠(guān guàn)李戴地乱说一气。伯父摸着胡子,笑了笑,说:“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听了伯父这句话,我又羞愧(kuì huì ),又悔恨,比挨打(āi ái)挨骂还难受。从此,我读什么书都不再马马虎虎了。
那天临走的时候,伯父送我两本书一本是《表》,一本是《小约翰》。伯父已经去世多年了,这两本书我还保存着。
【1】在括号里把不正确的读音和字去掉。
【2】在文中在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简单( ) 认认真真( ) 模糊( )
【3】句子“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的意思是:( )
A. 鲁迅在夸自己年纪这么大了记性还这么好。
B. 鲁迅在取笑小周晔的记性不如他好。
C. 鲁迅表面是夸自己记性好,其实是委婉地批评“我”读书不认真。
【4】伯父摸着胡子,笑了笑,说:“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此处简短_______________ 描写,透出鲁迅先生_______________的性格特点。这句话表面_______________ ,实际是在用 _______________的语言、_______________的语气。
11、课外阅读。
材料一:
地震预警系统就是在地震发生时利用电波比地震波传播速度快的原理,在地震造成破坏前,提前几秒到几十秒为用户发出地震预警警报。
材料二:
有研究表明,如果能在地震发生前3秒发出预警,伤亡人数可减少14%;提前10秒,将减少39%的伤亡;提前20秒,可减少63%的伤亡。
材料三:
据报道,2019年6月17日四川长宁地震发生后,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与应急管理部门联合建设的大陆地震预警网,通过电视、手机、室外广播等渠道,向宜宾、乐山、成都等地提前10秒甚至1分钟发出了预警信号,为群众逃生避险赢得了宝贵时间。
材料四:
地震预警系统研发者就是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的所长——王暾,他被一些网友称为“跑赢了地震波的男人”。
原计划当大学教授的王暾,因看到汶川地震的情景,萌发了从美国回国研发预警系统的想法。“哪怕只提前十几秒钟,也能让人们获得更多的逃生机会,减少人员伤亡。”2008年6月,王暾在故乡成都组建研发团队,成立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开始着手研究地震预警技术。到2012年,他的研究让汶川电视台开通了国内首个电视预警功能,在地震波到来前,电视会自动跳出弹窗并开始倒计时。
如今,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与应急管理部门合作建设的大陆地震预警网覆盖面积达220万平方公里,覆盖我国地震区人口的90%,已成功预警芦山7级地震、九寨沟7级地震等52次破坏性地震。(来源于记者欧楚欣、曹媛媛的报道)
【1】如果要了解地震预警系统的原理应该重点读____,如果要了解地震预警系统的必要性应该重点读________。
A.材料一 B.材料二 C.材料三 D.材料四
【2】下面对于材料三的作用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为材料二中的数据提供事实依据。
B.以新闻事实表现地震预警系统的重要性,具有说服力。
C.设置悬念,为下面的材料介绍做铺垫。
【3】结合材料四对王暾言行的描写,说说王暾是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郑成功在厦门修造船只,聚集粮草,加紧操练海军。渡海东征的这一天终于来到了。郑成功在一群将领的簇拥下,站在船楼上四处( )。这支在滔滔海浪中前进的庞大舰队,前后绵延十几里,风帆蔽空,战旗招展。郑成功看到自己亲手训练的海军纪律严明,军容整肃,充满了必胜的信心。
【1】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写到文中的括号内。
瞭望 张望
【2】郑成功在战前做了哪些准备工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 ”画出能体现郑家军舰队庞大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纪律严明”“军容整肃”中你读出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宇宙生命之谜(节选)
①太阳系中唯一还可能存在生命的星球是火星。火星与地球有不少相似之处:地球自转一圈是23小时56分4秒,火星自转一圈是24小时37分;地球自转轴与轨道平面有66度34分的倾角,而火星的倾角约66度1分,所以火星和地球昼夜长短相近,而且也有四季更替。更有趣的是,1877年,意大利的一位天文学家观察到火星表面有很多的黑色线条,人们猜测这是火星人开挖的运河。人们还观察到火星表面的颜色随着季节而变化,有人认为这是火星表面植物随着季节的变化而改变了颜色。
②为了揭开火星神秘的面纱,科学家们决定利用探测器对火星作近距离的观测。1971年,美国发射的“水手9号”探测器进入了环绕火星飞行的轨道,给火星拍摄了大量的照片。这些照片表明,意大利天文学家观察到的所谓“运河”,原来是一连串的暗环形山和暗的斑点。通过近距离观测还发现,以前观察到的火星表面上所谓颜色的四季变化,并不是由于植物的生长和枯萎造成的,而是风把火星表面上的尘土吹来吹去引起的颜色明暗变化。
③科学家们还发现,火星是一个非常干燥的星球,在它的大气中虽然找到了水汽,但含量极少,只有地球上沙漠地区的1%;火星的大气层非常稀薄,96%是二氧化碳,氧气含量极低;火星表面温度很低;火星上没有磁场,它的大气层中又没有臭氧层,因而不能抵御紫外线和各种宇宙线的照射。所有这些因素都说明,在火星上生命难以生存。
④为了对火星作进一步的考察,1975年,美国发射了两个名叫“海盗号”的探测器。这两个探测器在火星着陆,进行了一系列的分析和测试,得到两个重要结果:一是在火星的土壤中未检测到有机分子;二是在火星表面的取样培养中,未发现微生物的存在。这证明,在探测器着陆的地区,火星表面没有生命存在。科学家又提出,生命物质是否会存在于火星的岩层之中呢?这有待进一步进行研究。
⑤人们至今尚未能在地球以外的太空中找到生命,但仍然相信遥远的太空存在着生命。近年来,科学家对落在地球上的一些陨石进行分析,发现陨石上存在有机分子,说明太空可能存在生命。
⑥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是人类一直探索的宇宙生命之谜。
【1】选文可以划分为几个部分?写出起止段落,并归纳主要内容。
例如:第一部分:第①段到第X段,介绍了(写出了)……
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③段的中心句是________。这样说的原因有:________。
【3】选文将熟悉的地球与火星进行比较,作用是:________。
【4】说说第⑤段加点词语“至今尚未”在句中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城市空中森林
①在城市里,我们能看见许多摩天大楼,可是这些大楼不是住宅就是写字楼。而美国“尼科塔产品开发公司”设计的摩天大楼,则主要是为环保而兴建的。它们绿意盎然,仿佛一座座“城市空中森林”。
②“城市空中森林”摩天大楼高122米,人们可以在每一层楼内种植常青树。一幢大楼可以种植1000多棵树,楼内的树木( )收二氧化碳,( )吸收热气、含氮污染物、含硫污染物和粉尘等,让那里的空气变得干净起来。
③“城市空中森林”将使附近居民和动物受益,堪称一把遮挡炽热阳光的保护伞。由于数百棵树的降温作用,每到夏季,周围空气变得十分凉爽。
④“城市空中森林”还是一种节能建筑。这种建筑( )只需承载树木和土壤,( )可以建造得轻型一些,耗费材料比较少,只要三根牢固的支柱就可以了。这种建筑的占地面积相对较小,不会占用太多宝贵的城市土地。大楼中部装有风力发电机,可以自己提供建筑内的照明用电。
⑤美国一些建筑专家认为,“城市空中森林”顺应了时代的需求,是世界上最具创意的建筑设计之一。
【1】在文中括号内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2】“城市空中森林”在环境保护方面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节能能源。它的节能主要体现在________、________、自供电。
【3】短文主要采用了________和 ________两种说明方法。
【4】第④段中,“这种建筑的占地面积相对较小,不会占用太多宝贵的城市土地。”一句中“太多”能否删去?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让孩子们都在那样亮的灯光底下学习,该多好啊!(改为反问句)
_____
(2)石头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改比喻句)
_____
(3)班长马宝玉激动地说:“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改为转述句)
_____
(4)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掌声。(改为夸张句)
_____
16、妈妈俯下身子,盯着我的眼睛,一脸焦急:“你的眼睛怎么肿了?”(照样子,写人物说话,不用“说”来表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改写句子。
这样宏伟的建筑群,这样和谐统一的布局,不能不令人惊叹。
(1)改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
(2)改感叹句: __________________
(3)改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
18、改变句型
1.改反问句。
(1)像张思德那样品德高尚的人值得赞扬。
(2)洗澡是一件非常普通的事情。
2.改陈述句。
难道你们根据错误的信息得出的错误答案,还应该得分不成?
3.照例子,仿写句子。
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
的时候, ;
的时候, 。
4.续写句子。
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
5.改双重否定句。
我听说李晓为了帮助一位盲人昨天很晚才回家。
6.缩句。
(1)晌午的太阳光热辣辣地照射着整个树林。
(2)我们可以推测发生在一万年前的故事的详细情形。
7.扩句。
(1)它被发掘出来了。
(2)他睡熟了。
8.改变人称换个说法。
总理站起来对我说:“我要去休息了。”
19、句子大观
1.凡卡 嘴,拿脏手背 眼睛, 了一下。(在括号里填上表示动作的词语,使句子更加具体)
2.更有趣的是他在破船里拾到很多钱,但钱在孤岛上没有用。(改为反问句)
3.我现在开始郑重其事地考虑我目前的情形和环境。(缩句)
4.给下面的一段话加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有一个什么人快要死了 小女孩说 唯一疼她的奶奶活着的时候告诉过她 一颗星星落下来 就有一个灵魂要到上帝那儿去了
20、按要求写句子。
1.整个森林的绿色在消退,枯黄在蔓延。(改为比喻句)
2.昨天妈妈买了荔枝、苹果、南瓜等好多水果。(修改病句)
21、习作与表达。
生活中,我们总会遇到一些感人的人或事,拿起笔,记下这些感人的时刻吧。
要求:1.题目自拟;2.要有真情实感,字迹工整,不少于45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