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按拼音写词语。
qún | dōu | quán | liè |
围________ | 裤里________ | ________着 | ________缝 |
jiāng | yàn | rán | chú |
冻________ | 火________ | 擦________ | ________窗 |
2、填空。
(1)泱泱中华,无数仁人志士谱写了中华民族精神的赞歌。如诸葛亮所言:“_____,死而后已。”又如民族英雄李纲的一句“祖宗疆土,_______,______”,至今读来仍字字泣血;又如毛泽东在《七律.长征》中用 “五岭逶迤腾细浪,_________”将红军战士们的壮志表现得淋漓尽致。
(2)中国诗词源远流长,走近诗人,学习诗词,我感受到辛弃疾夜行黄沙道中“_______,_______”的惊喜之情,体会到孟浩然 “__________,_________”与朋友相约赏菊的情谊,欣赏到朱熹笔下春风吹来时“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绚丽春天,想象到苏轼在望湖楼醉书时用“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的乌云之黑与雨来之急。
3、按要求写词语。
①载歌载舞(仿写ABAC式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写出有“怒”的意思的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来源于寓言故事的成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字组词。
锻( ) ( )习 项( )
琥( ) 湖( ) 松( )
5、写出近义词
企图—________ 屈服—________ 阴冷—________
6、先补充,再完成练习。
七律·长征
不怕远征难, 。
逶迤腾细浪, 磅礴走泥丸。
水拍云崖暖, 桥横铁索寒。
更喜 千里雪, 过后尽开颜。
【1】补充诗句。
【2】首联两句总领全诗,高度概括出红军在长征中________的英雄气概,“______”一词表现出红军藐视困难、从容不迫的自豪感;颔联运用______和_____的修辞手法,表现了红军蔑视一切困难的豪迈气概;颈联既写了红军巧渡______后的喜悦,又写了飞夺______的惊心动魄,表现了战斗的惊险激烈和红军的神勇无敌;尾联描述了____,写出了红军翻过雪山后一片欢腾的_____之态,同时预示了长征的最后胜利。
【3】本诗生动地概述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____,赞颂了中国工农红军的____和_____精神。
7、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过故人庄
[唐]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1】首联像往日叙家常一样娓娓道来,告诉了我们事情的起因。“具”的意思是________。这个“具”字让我们感受到田家朋友的热情好客。
【2】颔联由近及远地写了“故人庄”的自然之号,读着这么有画面感的诗句,我仿佛看到了________。带着这样的想象读,我觉得古诗更有味道了。
【3】“话”字让我想到了诗人和朋友之间的谈话非常愉快,农家生活的闲逸让诗人产生了共鸣、我想他们除了聊“桑麻之事”,可能还会聊________,聊________,聊________。这种淳朴真挚的友情,这种恬静美丽的田园生活,真让人向往啊!
8、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江南春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1】这首诗是____代诗人___________写的,你最喜欢诗中的哪两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诗题,展开合理想像,用优美流畅的语言,把诗前两句所呈现的画面具体描述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于诗的后两句,有人认为是表达诗人对江南景物的神往,有人认为是借古讽今。
你赞同哪一种?说说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了突出江南春色,诗人选取了哪些具有江南特色的风光景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课内阅读
小说的主人公鲁滨逊是一个聪明机智而又具有坚强毅力的人。在一次航海中,船在南美洲海岸一个荒岛附近触礁,船身破裂,水手和乘客都淹死了,只有鲁滨逊活了下来。海浪把他卷上了岸。这座小岛荒无人烟,鲁滨逊长达28年的历险生活开始了。
他做了一只木筏,把沉船上的食物□制帆篷的布□枪支□弹药□淡水□酒□衣服□工具等一一送到岛上□他用帆布搭起帐篷,作为栖身之处,并将船上运来的东西藏在这里,靠船上剩下的食物生活。
后来,鲁滨逊开始在岛上种植大麦和水稻。他学会了制作粗糙的面包。他捕捉并驯养山羊作为肉食的来源,又养了一只鹦鹉作伴。他还做了家具,摆在他所住的山洞里。
【1】在选文第二自然段的“□”里填上正确的标点符号。
【2】这是一个________的小岛,鲁滨逊上岛之后,他________……自力更生,生活了28年,他是一个多么的人!
10、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北京时间12月17日1时59分,嫦娥五号返回器在预定区域成功着陆,标志着中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任务圆满完成。嫦娥五号返回器着陆在夜色笼罩下的内蒙古四子王旗大草原。返回器中,装有中国从月球采集的不少于2公斤的月壤。这是人类时隔44年,再次从月球带回岩石和土壤样品——上一次月球采样返回任务,还是1976年苏联的月球24号。我国首次实现了月球无人采样返回,顺利完成了月球探测“绕、落、回”三步走。我国成为了世界上继美、苏之后第三个实现月球采样返回的国家。
【1】请用20字以内的一句话概括上面新闻:____。
【2】看了新闻,你激动不已,在留言处写下了对探月科学工作者的敬意:____。
【3】假如你们一家正在观看以上直播,请用点面结合的方法描写一下家人激动的场面。
________
11、阅读短文《醒悟》,完成下面各小题。
醒悟
这天早上,打工妹胡秀梅从手机回收店里走出来,看到路边有一个卖书的流动摊位,便上前翻看。
书摊不大,但种类不少,有一个顾客在跟摊主讨价还价。胡秀梅原本只想随便看看,并没想买书,可当她拿起一本名为《醒悟》的书,翻看了几页后,发现内容很精彩,于是临时决定买书。一看定价是二十元,她也不讲价,拿出一张二十元的票子往摊主面前一放,指着书后面的标价说:“这本书二十块,我买了。”
书摊主是一个六十多岁的老汉,戴着一副老花镜,他转头仔细看了一下书的定价,确认后,点点头,收了钱,说:“姑娘,把书给我,我给你找个袋子装起来。”急着赶车的胡秀梅说了句“不用了”,就大步流星地离开了书摊。
走出没多远,胡秀梅突然听到身后有人喊“姑娘,等一等”,急于赶车的她没回头,加快了步伐,跟竞走似的小跑起来,直奔前方的公共汽车站。
胡秀梅快步走到车站,眼看就要上车了,突然有人在身后拉住了她,把她吓了一跳。她猛地回头一看,拉她的人正是卖书的老汉,她大声问道:“你干吗?”
老汉气喘吁吁地说:“要……要不是我经常锻炼,恐怕就追不上你了。姑娘,你看看,少了什么东西没有?”
“没有啊!”胡秀梅回答道。
老汉笑着说:“不对吧,姑娘,刚才只有你和另一个人买书,你走后,我就发现你掉了东西,你再好好想想。”
胡秀梅摸摸自己的衣兜,突然,她叫道:“糟了,我的手机不见了,是黑色带蓝边的。”
老汉拿出一部手机,笑着对胡秀梅说:“你刚走,我就发现你的手机落在书摊上,可我怎么喊,你都听不见。”他边说边把手机递到胡秀梅面前。
胡秀梅接过手机,说了几句感谢的话,然后转身就要上车,可又被老汉拉住了。胡秀梅奇怪而又不耐烦地问老汉,还有什么事。
老汉不好意思地说:“对不起姑娘,刚才卖给你的那本书有点问题……书可以卖给你,可书里夹的东西却不能给你。”
“书里夹着东西?”胡秀梅惊讶地说,“什么东西?”
老汉说是一张百元钞票,编号是EF7932XXXX。
胡秀梅不相信地说:“书里有钱?不会吧,我怎么没发现呢?”
胡秀梅把夹在腋下的那本《醒悟》打开,开始翻找,终于找到了那一张钞票,不好意思地把钱递到老汉面前。
老汉拿回钞票,说:“这张钞票是前几天一个小伙子来买书时给我的,事后我才发现是假币。我随手就把钱夹在了书里,一是不让它再流通骗人,二是说不定哪天那个小伙子回来找我。”
“回来找你?”胡秀梅直摇头,“不可能!你想,那小伙子明摆着是用假币骗你,又怎会再回来?”
老汉说:“可我相信,人总有醒悟的时候……”
上车后,胡秀梅的心一直无法平静。她去手机回收店卖手机,店方说她的手机虽然外壳很新,但机芯已经彻底报废,最多只能卖几十块。当她发现书中夹着钱时,灵机一动,故意把手机落在书摊上,本以为老汉看见手机,就不会追她……
胡秀梅没有勇气告诉老汉真相,但她记住了老汉的话:人总有醒悟的时候!
(选自《故事会》2016年11月下半月刊)
【1】文中多处写到胡秀梅“急着离开”,这样写的真正目的是( )
A.写出人物急于赶车的神态
B.说明她喜欢阅读
C.从动作衬托人物心里有鬼
D.做事急躁
【2】胡秀梅找到夹在书里的钞票后,“不好意思地把钱递到老汉面前”。胡秀梅“不好意思”是因为( )
A.没能发现书里的钞票 B.担心自己会被老汉误会
C.找很久才发现书里的钞票 D.为自己的行为感到羞愧
【3】短文哪个情节没有按事情发展顺序来叙述?( )
A.胡秀梅寻找钞票
B.胡秀梅故意掉落手机
C.老汉拉住胡秀梅
D.胡秀梅发现手机不见了
【4】对文中塑造的老汉形象 ,理解最准确的是( )
A.做事情讲原则,拾金不昧。
B.有责任心,对事情有担当。
C.有一颗善良的心, 想帮助小伙子和胡秀梅
D.是非分明,心地纯良,品德高尚。
【5】文中假钞青年并没有出现,但是他在文中的作用却很大,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为了故事的完整,作者随意安排的人物。
B.这是一条暗线,暗示着胡秀梅的行为的“不光彩”。
C.对老汉这个形象是衬托的作用,对胡秀梅则是影射。
D.让小说情节扑朔迷离,更具可读性。
【6】文章篇末两次重复“人总有醒悟发现的时候!”关于这句话,下面赏析不正确的是( )
A.呼应文章的题目
B.虽两次重复,但意义不同。
C.反复强调文章的主旨,让中心更加突出。
D.更生动地表达出老汉心中急切的希望
【7】“上车后,胡秀梅的心一直无法平静。”她的心里可能会想些什么?请联系短文的有关信息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
【8】作者把胡秀梅买的书起名为“醒悟”,你觉得好不好?为什么?(从不同角度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内阅读练习。
五位壮士(矗立 屹立)在狼牙山顶峰,(回望 眺望)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他们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班长马宝玉(感动 激动)地说:“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说罢,他把那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砸碎了,然后走到悬崖边上,像每次发起冲锋一样,第一个纵身跳下深谷。战士们也昂首挺胸,(互相 相继)从悬崖往下跳。狼牙山上响起了他们壮烈豪迈的口号声: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中国共产党万岁!”
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1】文段选自________。
【2】把括号里不恰当的词语删掉。
【3】按要求写句子。
①他把那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砸碎了。(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他们的脸上露出了胜利的喜悦。(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声音”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他们的脸上为什么露出胜利的喜悦?因为 ________________。从“纵身跳下深谷”和“_______________”我们感知到了五壮士________________的光辉形象。
13、课外阅读。
明亮的眼睛
①小群是个双目失明,失去母亲的苦孩子。他非常热爱这个世界,因为父亲就是小群的眼睛。
②很小的时候,父亲让小群触摸柔软的凉凉的东西,说:“这是水,可以流动,长江、黄河和大海都是这样的水组成的,水多了便浩荡,可以发出震耳欲聋的声音。”后来,小群真的由父亲和父亲的一位朋友带到海边去玩,父亲竟然教会了小群游泳。
③难度最大的是向小群解说颜色。小群生下来面对着一个黑暗世界,怎么让他理解这个世界的五光十色?比方给他解释红色:太阳就是红色的,它发光,能把黑夜变成白昼;它发热,在寒冷的冬天也能把人晒暖和。
④“我懂了,”小群说,“红色就是让人感到光亮和温暖!”
⑤“不全对。”父亲细致地解析,“血也是红色的,但它不会发出什么光来;人血也是温热的,鱼血却是冷的,但鱼血也是红色的。红色并不总同光和热联系在一起。”
⑥小群困惑起来。
⑦父亲再作耐心的解释:“发热发光的是太阳,而不是红色;只是太阳能发光发热,同时又是红色的。红色只不过是有视力的人看到的一种颜色。”
⑧经过这样的循循善诱,小群才逐渐有所领悟。
⑨( )父亲也这样反复地给小群讲解天空的蓝色,大地的黄色,作物的绿色,( )小群却对同光和热有点联系的红色情有独钟。
⑩可是有一次,小群真生父亲气了。
⑪那次,小群让父亲买个红色的米老鼠书包。当书包买回来,小群背着上学的时候,一位阿姨无意地对小群说:“小群这个绿书包可真漂亮!”小群回家便对父亲喊:“爸爸,我让你给我买红书包,您怎么给我买绿色的呢?您知道我看不见便骗我!”说着,小群便哭起来。
⑫父亲听了,半天没吭声,过了好一会儿才为小群擦眼泪,说:“爸爸对不起你,小群……那天我买书包时售货员说只剩下这一个米老鼠的书包,所以绿的也买下了……小群,爸爸是爱你的。”小群感到爸爸用他那慈爱的大手抚摸着自己的脸庞和头发,小群就在那一刻理解了爱!
⑬时光就这样慢慢流过,小群的成绩越来越好,当小群能够自食其力的时候,父亲却突发脑溢血去世了。父亲的匆匆离去让小群痛不欲生。小群想,今后谁还能做我的眼睛呢?活着还有什么意思?
⑭然而,就在给父亲开追悼会的时候,小群听到了一句话,这句话犹如红太阳的光芒照亮了小群的一生。
⑮一位叔叔在追悼父亲时说:“他从来没有放弃过追求和奋斗,他对身边的人充满爱心,作为一位双目失明的人,他让每一个结识他的人都从他身上汲取了力量和勇气……”
⑯什么!原来父亲也是双目失明!
⑰就在这一刹那,父亲对生活,对自己的那份热爱和勇气仿佛一下子全贯注在自己的身上。“父亲呀”,他默默地祈祷,“我会长出一双明亮的眼睛的,就在我的心上!”
【1】联系上下文,我知道短文括号中应填写的关联词是( )
A.不是……而是……
B.虽然……但是……
C.即使……也……
D.是……还是……
【2】联系上下文,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小群通过父亲的讲解,对颜色有了领悟。
B.小群钟爱红色是因为它与光和热有联系。
C.小群虽然从小生活在黑暗中,但细心、细致、耐心的爸爸给了他温暖和爱,让他成长为一个对世界充满爱的人。
D.父亲因为小群看不见所以骗他,给他买了个绿色的书包。
【3】对“明亮的眼睛”的理解,以下选项不正确的是( )
A.小群的眼睛虽然失明,但他的眼睛依然炯炯有神。
B.小群虽然双目失明,但父亲教会小群热爱世界,成为小群明亮的眼睛。
C.父亲成为小群的眼睛,让小群既有感受世界的能力,又有热爱生活、自强不息的信念。
D.父亲去世,小群一度认为自己失去了“眼睛”,但他得知父亲也是盲人后,父亲深沉的爱给了小群力量和勇气。
【4】文中写到了父亲关心小群的三件事,请简要概括,完成下表。
| 事件 |
第一件 | 父亲教小群认识水,学会游泳。 |
第二件 | _____ |
第三件 | _____ |
【5】小群责备父亲买错书包后,父亲“半天没吭声”,父亲此时心里想些什么呢?请联系上下文,写一写此时父亲的心理活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理解
【材料一】
睡眠时间和睡眠质量是影响少年儿童身体健康的重要指标,依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应保证小学生10小时、初中生9小时、高中生8小时睡眠。近年来,虽采取一系列措施减轻学生过重负担,但调查结果显示,中小学生的睡眠状况这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依然不尽如人意,六成以上学生平时睡眠时间不达标。其中,调查小学生和初中生平时和双休日睡眠时间如下表:
表1:小学生平时和双休日睡眠时间
睡眠时间 | 平时(%) | 双休日(%) |
8小时及以下 | 24.8 | 9.4 |
8小时以上10小时以下 | 43.7 | 19.5 |
10小时及以上 | 31.5 | 71.1 |
表2:初中生平时和双休日睡眠时间
睡眠时间 | 平时(%) | 双休日(%) |
7小时及以下 | 22.4 | 5.4 |
7小时以上9小时以下 | 41.8 | 12.5 |
9小时及以上 | 35.8 | 82.1 |
【材料二】
睡眠质量与个体的健康状况、心理状况、环境因素等密切相关。对中小学生来说,首要影响因素来自于学业压力。随着年级和学段的增长,升学压力增大带来的作业量增加以及相互竞争的加强,都对青少年的睡眠时间产生不利影响,与之形成的心理压力也会对学生的心理和情绪产生负面作用,进而影响睡眠质量。调查中42.0%的中小学生感到学习压力大;相对于低年级学生,高年级学生的睡眠时长更短,入睡时间更晚,睡眠问题也更多一些。
【材料三】
调查结果显示,能够保障每天锻炼1次及以上的学生不足50.0%,27.9%的学生每周锻炼次数少于2次。研究还发现,适当的体育锻炼能够帮助人们缓解因心理障碍造成的睡眠障碍,可以提高和改善睡眠质量。因此,体育锻炼不足也是影响中小学生睡眠质量的因素之一。
【1】数据显示,小学生睡眠时间10小时及以上,初中生9小时及以上的调查结果是怎样的?( )
A.平时三成多,双休日能达到七至八成。
B.平时三成多,双休日能达到四成多。
C.平时两成多,双休日能达到七至八成。
D.平时两成多,双休日能达到四成多。
【2】与平时睡眠时间相比,小学生双休日睡眠时间有什么特点?( )
A.变化不大
B.明显增加
C.明显减少
D.不能确定
【3】你认为应如何解决中小学生睡眠时间不达标这一“老生常谈”的问题?请联系材料内容说一说。
_____________
【4】有人认为,读初中的林明同学睡眠时间一定比读小学的李强同学少。你是否同意这种看法?请结合材料内容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
15、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爸爸对我说:“我的手表里有蝎子,你不要动。”(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用关联词语,把下面两个句子合并起来。
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一定会好起来。
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不滑下去,他得用两只手紧紧地抓住雄鹅的羽毛。(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
(4)从下面词语中选择一个,发挥想象写句子。要求用上夸张手法表现出来。
冷 热 快 讨厌 紧张 兴奋
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船长威严的声音压倒了一切呼号和嘈杂。(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哈尔威船长是真正的英雄。(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根据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照样子,把句子补充完整。
例: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
①他走起路来慢吞吞的,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这个地方的噪音太大了,____________________。
(2)锅中的粥,有声无力的叹气还在继续。(运用相同修辞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词语的不同意思造句。
①凄凉(荒凉冷落):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凄凉(悲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根据这句话的特点仿写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__
19、根据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 我无意识地赶忙捏住几乎坠地的《初学记》。
(1)改“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
(2)改“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
2. 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1)改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
(2)理解正确的是(____)。
A.夜晚光线太暗,鲁迅走路不小心,头碰在了墙上
B.说明当时社会的黑暗,以及与反动势力做斗争时受到的挫折与迫害
3.缩写句子。
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
________________
4.改成直述句。
他便对父亲说,可以叫他的儿子闰土来管祭器的。
________________
20、改为直接引述句。
1.老班长说 ,他没有完成任务,没把我们照顾好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房东太太对我说,她的儿子今天回家,从学校回来,她高兴的不得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
汉字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选择一个你感受最深的汉字写一篇习作,可以从下面的字里选,也可以选其他的字。联系生活中发生过的事写一写。题目自拟。
要求:围绕中心意思,从不同的方面或选择不同的事例来写。
扮 乐 泪 暖 悔 望
长 妙 变 忙 寻 让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