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猜字谜
1.一月七日。_____ 2.正月无初一。_____
3.一家十一口。_____ 4.要一半扔一半。_____
5.一撇一竖一点。_____ 6.一人。_____
7.喜羊羊生病了。_____ 8.七人头上长了草。 _____
9.吴头楚尾。_____ 10.唐老鸭退役。_____
2、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1)爷爷( )看报纸,( )欣赏音乐。
(2)这篇作文( )字数不多,( )内容丰富,算得上是一篇佳作。
(3)这件事( )你的错,( )小明的错,绝不可能是第三个人的错。
(4)这件事( )你的错,( )小明的错,你完全可以放心了。
3、积累填空。
(1)莫道桑榆晚,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若出其中。__________________,若出其里。
(3)_____________,志在千里。_________________,壮心不已。
(4)单车欲问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归雁入胡天。
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开国大典于________年________月________日在________举行,估计总数达________人。会场在________。主席台设在________上。
(2)这________的宣告,这________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________起来。这________的宣告,这________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________,传到________,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________。
5、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 )的精神 ( )地保护
( )的事情 ( )地造福
( )的威胁 ( )地提供
( )的地球 ( )地破坏
6、课内阅读。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 。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路转溪桥忽见。
【1】在横线上填入所缺的诗句。
【2】这首词中描述的地区位于我国的哪个地理区域( )
A.南方地区
B.青藏地区
C.北方地区
D.西北地区
【3】词的上阕写了哪些夏夜特有的声音?写这些声音有何作用?
________
【4】用自己的话说说“路转溪桥忽见”的是什么?流露出夜行人怎样的心情?
________
7、美丽江南——《江南春》
①千里莺啼绿映红,②____________。
③南朝四百八十寺,④____________。
【1】补充诗句。
【2】这首诗第______句展现了一幅生机勃勃、春意无边的画面;第_______句给江南春色增添了一份迷离的美。(填序号)
【3】第①②句从________觉、________觉两个方面,写出了江南莺歌燕舞、桃红柳绿、酒旗招展的景象。
【4】“________”和“________”二字把莺歌燕舞、桃红柳绿的美丽景色写得有声有色。
【5】第①②句的描写角度是________,第③④句的描写角度是________。
A.时间角度 B.空间角度
【6】为了突出江南春色,作者选取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具有江南特色的景物,赞美了__________。
【7】写出后两句诗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与理解
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 。随风潜入夜, 。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1】把古诗补充完整。
【2】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潜( ) 野径( ) 锦官城( )
【3】写出第二联诗句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古诗题为“春夜喜雨”,诗中却没有一个“喜”字,但又处处体现出诗人的喜悦之情。请从诗句中找到至少两处加以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我会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 就像只用 ,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 ,轻轻 。这种境界,既使人 ,又叫人 ,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1】把这段内容补充完整。
【2】用加点的关联词语写一句话。
既……又……
_____________________
【3】哪句是写直接写草原景色的?用直线在原文上画出来。哪句写了作者的感受?用曲线在原文上画出来。
10、阅读理解。
我于是日日盼望新年,新年到,闰土也就到了。好容易到了年末,有一日,母亲告诉我,闰土来了,我便飞跑的去看。他正在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这可见他的父亲十分爱他,怕他死去,所以在神佛面前许下愿心,用圈子将他套住了。他见人很怕羞,只是不怕我,没有旁人的时候,便和我说话,于是不到半日,我们便熟识了。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熟识——( ) 容易——( )
【2】这段话的主要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填空。
(1)文中的“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这两个词,表现了“我”对闰土的急切盼望之情。而“飞跑”一词,却表达了“我”得知闰土到来后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情。
(2)文中对闰土外貌的描写,抓住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三个特征。
11、课外短文。
再早的时候,我们这里的邮递员是一个清秀的男孩,说话十分温和,对人也亲切。每当谁家有汇款或者挂号信,他便在楼下一声一声殷殷地叫着,等那人终于被叫醒,从窗口伸出头来答应着,他就总是说:“你慢慢的好了,不要紧的。”在我们的信箱前边,时常的排满了自行车,他就一辆一辆小心地搬开,挤身进去往信箱里投信。我出了新书,便按了信封上投递员的名字签了名送给他,我觉得,假如他喜欢我的书,我会很高兴。他接过书便欣喜而温文地道谢。有时候,我从外归来,见他骑了绿色的自行车迎面而来,这样的时候,他就腼腆地低了头,装作没看见的样子,从我身边过去。只在万不得已时,他才对我说话:“王安忆,你的挂号我交给你家邻居了。”当我要谢谢他时,他便红了脸逃跑似地骑车走了。
后来,他不再来了,接替他的是一个健壮的小伙子,帽沿压在眼睛上,英俊的脸上发出一些青春痘。人们见了他就问道:“那个小孩怎么不来了?”他说:“对了,他不来了。”人们便惋惜地说:“那孩子多么好啊!”毫不掩饰对那男孩的怀念,却也并没怎么使他难堪。他总是每日两班按时来送信,有时候会把一叠信交给某个顺路的居民,请他帮忙捎上去,挨家发一发。如那人稍有难色,他就说:“帮帮忙啊!”有挂号和汇款时,他便在底下声嘶力竭地叫喊,一声比一声紧,催命一般,等人气喘吁吁拿了图章赶下来,他就埋怨道:“我这样叫,难道你还听不见吗?”有一回,我盖了图章,他将挂号递给我时问道:“你是王安忆?”“是的。”我说。“那你是政协委员啦?”他很激动似地嚷,然后又正色道:“那你对我们的工作提提意见?”过后,在马路上或弄堂里遇到他,他就会大老远地喊道:“政协委员,今天有你的信,放在你的信箱里了。”或是:“政协委员,今天没有你的信。”还有些时候,则说:“政协委员,上班去啊!”我被他喊得十分难堪,要制止他,他却已一溜烟地快乐地骑远了。有一次,他在递交了挂号信件时又一次要我给他的工作提意见,我就夸了他一句,不料他立即兴奋地说道:“那你给我写一篇报道。”他的很黑的眼睛在帽沿下闪着亮光,令人很不忍心拒绝他,可是却从心底里觉得这报道写起来有些困难。
现在,我们这里的邮递员又换了一个白净的圆脸的女孩,说话很害羞,工作也负责,我问她:“新来的?”她小声说:“已经来了两个月了。”我不由得想:她是多么年轻啊!没有人问她那样的问题:“那男孩怎么不来了?”而此时我却想起了那第二个邮递员,遵他嘱咐写了这篇东西。希望他喜欢。
【1】阅读本文,概述第一个邮递员的工作态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第二个邮递员让作者为他写一篇报道时,为什么作者觉得有些困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写了三个邮递员,为什么却以《两个邮递员》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塑造第一个邮递员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请任选其一结合相关语句谈谈它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假如你是第二个邮递员,看了这篇文章,会引发哪些思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快乐阅读。
卖烤白薯的老人
伫立在凛冽的北风中——没有一片挡风的棚,也没有一片瓦檐。
大自然的风霜,在他的脸上,犁满了深深的沟;两只手,被炭火熏成像树皮的颜色;粗长白眉的眼睛里,流动着朦胧的黄浊。
但那和善的招呼人的微笑,还是充满了生气,一点也没有衰老。
简陋的泥糊的铁筒,烤得松软喷香的白薯,给冬天的大地,增添了一丝温暖的气息。
他伫立在风中,没有丝毫冷的样子,他吆喝着:“热乎的烤白薯啊!
在冬天,在花的飘落中,这老人的和善的微笑,这憨厚的吆喝声,时时在我梦中出现。
有一次,孩子问我:“那老爷爷卖的是什么?”我说:“是温暖!”
【1】用“ ”画出描写老人外貌的语句,再在下面的句子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成语。
这是一位( )的老人。
【2】文中说“他伫立在风中,没有丝毫冷的样子”,老人真的不冷吗?他为什么“没有丝毫冷的样子”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一次,孩子问我:‘那老爷爷卖的是什么?’我说:‘是温暖!”句中的“温暖”是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说明文阅读。
动物的奇特“语言”
①人类的信息交流离不开语言。那么,动物有没有“语言”呢?常言说:“人有人言,兽有兽语。”所谓动物的“语言”,一般是指同一种动物之间为了种群的生存和发展传递信息的动作、气味和声音。
②动物的动作是一种常见的“语言”。例如,鹿科动物的小尾巴反面是白色的,当它们遇到危险时,就会把尾巴撅起,露出反面的白色,像摇动着白色的“信号”,在绿色丛林地带非常显眼,可以告诉自己的同类:跟我来,快逃跑。工蜂发现蜜源后,会通过圆形舞或“8”字摆尾舞把蜜源的距离和方向告诉自己的同伴。
③气味是一种特殊的“语言”。例如,人们在小狗身上抹上母猪的尿液,母猪凭着这种体味信号,会把小狗当作自己的孩子来哺育;雄羚羊求偶时,也要靠嗅觉来识别雌羚羊。
④当然,动物的声音更是一种重要的“语言”。根据研究可知,猪有23种声音信号,狐狸有36种声音信号,而阿拉伯狒狒发出的声音信号竟然不少于40种。在模拟声音能力方面,一种叫“库科尼亚”的鹦鹉会“说”上百个单词和几十句话。
【1】“动物的‘语言”’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
【2】这篇短文是( )的。
A.先总述再分述
B.先分述再总述
C.按时间顺序叙述
D.按空间顺序叙述
【3】联系短文内容判断,用“正确”“错误”表示。
①动物的“语言”不包括动作。( )
②鹿科动物遇到危险时,会发出白色的“信号”。( )
③雄羚羊求偶靠嗅觉识别,是会发出声音的“语言”。( )
④动物的“语言”有警告、识别、求偶等作用。( )
【4】第②段画线的部分运用了________的说明方法,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
14、阅读。
冬夜里的野玫瑰
①维也纳的冬天,从阿尔卑斯山上袭来的寒风锋利如刀。
②舒伯特很穷,家里没有钢琴,只好每天到学校练琴。那一个夜晚,他从学校里练完钢琴回家。走在寂静的路上,只听见风响,只看见路灯闪烁,夜色笼罩的街上显得有些凄清。
③路过一家旧货店的时候,舒伯特忽然看见一个小男孩。舒伯特认识这个小男孩,他跟自己学过音乐,和自己一样,是个穷孩子,甚至比自己还要一贫如洗。
④夜这么深了,小男孩没有回家,还站在寒冷的街头干什么?舒伯特一眼看见了小男孩手里拿着的东西,那是一本书和一件旧衣服。舒伯特立刻明白了,小男孩是要卖这两样东西,可是谁会买一本没什么用的旧书和一件破旧的衣服呢?
⑤童年的舒伯特也有这样的经历和心境,他知道那是一种什么滋味。舒伯特望着这个小男孩,小男孩正抬起头,他看见小男孩忧郁的眼睛里噙满泪水。舒伯特弯腰将自己的衣兜掏了个遍,把所有的钱都掏了出来。可惜他没有多少钱。舒伯特无可奈何地摇摇头,将那些钱交给小男孩说:“本书卖给老师吧!”
⑥舒伯特随手翻看着那本旧书。忽然,他看到书中的一首诗,立刻被吸引住了,禁不住站在路灯下仔细读起来,最后居然情不自禁地读出了声:少年看见红玫瑰,原野上的红玫瑰……
⑦这是歌德的诗《野玫瑰》。不知怎么搞的,蓦然之间,寒冷的风,漆黑的夜都不存在了,连周围的世界都不存在了,舒伯特的眼前只有那盛开的野玫瑰,鲜红如火。他似乎闻到了野玫瑰扑鼻的芳香,看到了顽皮孩子的身影……
⑧一段清新而亲切的旋律,就这样,从浓重的夜色中,从寒冷的夜风中飘来,他飞也似的跑回家,把这段美妙的旋律记了下来,这就是舒伯特一直传唱至今的歌曲《野玫瑰》。现在,这首歌曲的手稿已经价值连城了。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1)一贫如洗:_________________
(2)价值连城:_________________
【2】请简要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文章中找出环境描写的语句抄写下来,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什么贫穷的舒伯特还坚持买小男孩的旧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章第几自然段是舒伯特所产生的想象?从想象中,你能体会到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按要求写句子。
(1)父亲对我说:“打你不为别的事。都像你这样白看书,人家怎么过日子?搬运队的马车夫需要马草,你可以扯马草换钱。”(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一次,背着马草四处寻找买主。(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年轻人阻止父亲。(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用关联词语把下列句子连起来。
1.秦王那么厉害。蔺相如不怕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和他是邻居。我对他家的情况非常熟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们看太阳只有盘子那么大。它的实际体积却大得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花草树木能美化环境。花草树木能防止水土流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改写句子。
①我被这位老人诗一般的语言打动了。(改为“把”字句)
②我珍藏着这个秘密。(改为反问句)
18、按要求写句子。
(1)将句子补充完整,注意用不同的词代替“说”。
______________:“别过来,危险!”
(2)围绕下面的关键句写一段话。
冬天是一个寒冷的季节。__________________
(3)人的内心是复杂多样的,写出自己此时的心理活动。
轮到我上场了。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改写句子。(10分)
(1) 无数轻捷柔软的手指,弹奏出一首又一首优雅的小曲。(缩写句子)(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闰土对我说:“我来教你捕鸟。”(2分)
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我们要写好规范字。我们要说好普通话。(用合适的关联词连成一句话)(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下面一段话,共有4处错误,请在原句上改正。(2分)
一轮明亮的园月挂在空中,元宵佳节马上终于来到了,到处张灯结彩,喜气洋洋。新世纪广场上,张小冬和刘文斌由他的爸爸带着,提着兔子灯跑来跑去,表情多么舒畅啊!
(5) 根据情境,仿写句子。(2分)
春天像刚落地的小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夏天像__________________;秋天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冬天像一个神奇的魔术师,给大地披上了白色纱衣。
20、按要求改写句子。
1、少先队员们都在注视和倾听辅导员的讲话。
修改病句:
2、为了祖国的明天,我们要好好学习。
改为双重否定句
3、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反问句
4、“我们不能无谓地死亡,多活一个,革命就多一份力量。”杨靖宇深情地说。
改为提示语在中间:
5、让自己的生命为别人开一朵花:一句善意的批评是一朵花,一声真诚的赞美是一朵花,
一次无偿献血是一朵花 ……
21、习作
读了《轻点关门》,我明白了邻里间的相互体谅与关爱,邻居的言行让我感动。平时,周围也有许多的人或事让我们感动。或许是得到素不相识的人的帮助,或许是赢得朋友的欣赏,或许是得到他人的宽容,或许是为自己的成长……请选择其中的一件事,把你的感动和大家分享,注意通过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来表现人物的特点。题目自拟,不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字数在400字以上。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