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徐州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六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1、补充词语。

    ________ ________扬扬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无常

    威风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 2、选词填空。

    阻止 阻挡 阻挠

    1.客家民居的特殊点在于它还可以( )兵匪、野兽及土著的袭击。

    2.虽然帝国主义百般( ),京张铁路还是提前竣工了。

    3.小弟弟想摘公园里的花,被他的姐姐( )了。

     

  • 3、按照原文填空。

    1)你用_____的清流,_____花的田土;你用_____的力量,推动新的_____

    2)使弈秋诲二人奔,其一人_____,惟弈秋之_____;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_____而射之。

  • 4、看拼音,写词语。

    niè shǒu niè jiǎo     bào qiàn   jìn xīn jìn lì   yǎn zòu

    (   ) (   )   (   )     (   )

    yí shì   wéi yī     lóng zhòng

    (   )   (   )     (   )

  • 5、词语接龙。

    温暖——   ——   ——   ——积累

    玫瑰——   ——   ——   ——地区

     

二、古诗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6、诗歌鉴赏。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1】请说说“白雨跳珠乱入船”一句中“跳珠”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试从色彩角度简要赏析该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融情于景,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练习。

    约客

    [宋]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 闲敲棋子落灯花。

    1对古诗描写的时节,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早春 B.暮春 C.夏季 D.秋季

    2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前两句交代了当时的环境和时令,以“热闹”的环境来反衬雨夜的“寂静”。

    B.第三句点题,“有约”点出诗人曾“约客”来访,“过夜半”说明等待时间之久。

    C.第四句运用细节描写,通过动作描写生动地表现了诗人喜悦的心情。

    D.全诗通过对环境和人物动作的渲染,描写了诗人雨夜等候客人的情景。

    3诗中的“__”字,表现了诗人焦急等待客人到来而客人却迟迟不到的无聊和无奈。“_”字,把诗人约客久等不至,内心十分焦躁的心境刻画得极为生动。

  • 8、品读诗中的环境描写,悟湖阴先生的形象。

    书湖阴先生壁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1】将诗句补充完整。

    【2】这首诗是诗人______写在_________________(哪里)的。

    【3】诗中后两句对仗工整:“一水”对“_______”,“护田”对“_______”, “将绿绕”对“__________”。像这样的诗句我还知道:__________________

    【4】诗的前两句写了___景色的清洁幽雅,我们感受到了画面的___;后两句写了___景色的自然幽雅,我们能感受到画面的___。(填序号)全诗表现了湖阴先生的_______________

    A.静态之美    B.动态之美

    C.庭院之外    D.庭院之内

    【5】后两句诗除了对偶,还采用了_____的修辞手法,赋予山水___的感情,令整幅画面显得___________

    【6】说说后两句诗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共6题,共 30分)
  • 9、课内阅读。

    我那时并不知道这所谓猹的是怎么一件东西——便是现在也没有知道——只是无端的觉得状如小狗而很凶猛。

    ……

    不知道天下有这许多新鲜事□海边有如许五色的贝壳□西瓜有这样危险的经历□我先前知道他在水果店里出卖罢了□

    ……

    啊,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

    【1】在文中的“□”内填上适当的标点符号。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文中第一个破折号的作用是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个破折号的作用是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个破折号在一起连用,相当于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样危险的经历”指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往常的朋友”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三段文字在朗读时,都要读出“我”对闰土的____________之情。

    【3】分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这句话在文中意思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句话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课内理解

    夏天里的成长(节选)

    生物从小到大,本来是天天长的,不过夏天的长是飞快的长,跳跃的长,活生生的看得见的长。你在棚架上看瓜藤,一天可以长出几寸;你到竹子林、高粱地里听声音,在叭叭的声响里,一夜可以多出半节。昨天是苞蕾,今天是鲜花,明天就变成了小果实。一块白石头,几天不见,就长满了苔藓;一片黄泥土,几天不见,就变成了草坪菜畦。邻家的小猫小狗小鸡小鸭,个把月不过来,再见面,它已经有了妈妈的一半大。

    草长、树太长,山是一天一天地变丰满。稻秧长、甘蔗长,地是一天一天地高起来。水长,瀑布长,河也是一天一天地变宽变深。俗话说:“不热不长,不热不大。”随着太阳威力的增加,温度的增加,什么都在生长。最热的时候,连铁路的铁轨也长,把连接处的缝隙几乎填满。柏油路也软绵绵的,像是高起来。

    【1】用“       ”画出选文第1自然段的中心句。这一自然段中作者为了写生物在夏天飞快生长的状态,描写的植物有 ,描写的动物有:

    【2】选文画“﹏﹏﹏”的句子主要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

    山“变丰满”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地“高起来”其实是_____________;河“变宽变深”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

    【3】请仿照选文中画“ ”线的句子写一句话,要求写出夏天动物或植物的生长特点。

    昨天______________,今天____________,明天______________

  • 11、阅读。

    ①乔迁新居,还没收拾完毕,突然停电了,室内一片漆黑。

    ②“咚咚咚”,小薇刚摸到蜡烛和火柴,门外便传来了敲门声。

    ③打开门一看,原来是一个小男孩,仰着小脸,背着手:“阿姨,你家有蜡烛吗?”

    ④“怎么?刚搬进来第一天就支使孩子来借东西!真是欺负新来的,这怎么行?今天借给他家蜡烛,说不定明天又来借葱、蒜之类的。不,不行!”小薇的脑袋急速地转着。

    ⑤“哎呀,真不巧,阿姨刚搬来,也没有蜡烛。”说完就准备关门。

    ⑥“阿姨,你看,我妈妈让我送来的。”小男孩变戏法似的从背后抽出手,高高地举着两根粗粗的蜡烛。

    ⑦面对孩子澄澈的眼睛,小薇一下子愣住了。她无力地蹲下来,扶住孩子的肩膀,脸却扭向一边,不敢与孩子对视。

    【1】这篇小说只有二百余字,情节却富于变化,语言凝练但意味深长。小说很巧妙地塑造了两个人物形象,一个是站在“台前”的________,这是一个__________的人;另一个是藏在“幕后”的________,这是一个___________的人。

    【2】选文第④段主要是对小薇的__________进行了描写,第⑦段主要是对小薇的____________________进行了描写,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

    【3】小说中有一个悬念,这是推动小说发展的关键,在文中用“ ”画出这句话。

    【4】下面是给这篇小说起的题目,请你选择一个最合适的,并说明这样选择的原因。

    A.《一支蜡烛》 B.《烛心》 C.《邻居》

    我选择________。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展开想象,续写小薇后来如何接待小男孩的情节。想象要合情合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阅读。

    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匆匆》节选

    【1】选文多处出现了叠词“渐渐”、“默默”、“涔涔”、“潸潸”等,这样写对表达情感起到了(       )的效果。

    A.强化句意的逻辑

    B.表示疑问,引发读者思考

    C.强化语感,表达更加形象、确切

    【2】作者之所以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划线句子进行分析,该句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写出时光流逝的悄无声息,请同样的修辞方法仿写一句表示时光流逝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

  • 13、课内阅读。

    船长哈尔威(站立  屹立  矗立)在舰桥上,一个手势也没有做,一句话也没有说,随着轮船一起沉入了深渊。人们透过阴森可怖的薄雾,(凝视  观察  注视)着这尊黑色的雕像徐徐沉入大海。

    哈尔威船长一生都要求自己   ,履行   。面对死亡,他又一次运用了成为一名英雄的权利。

    1.用“\”划去文中括号内不正确的词语。

    2.把第二自然段补充完整。

    3.在文中找出一个比喻句,用“   ”画出来。

    4.你是怎样理解“面对死亡,他又一次运用了成为一名英雄的权利”这句话的。

    5.你认为哈尔威船长是个怎样的人?

  • 14、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草原情

    还清楚地记得我初见草原时的那一份惊喜和感动,竟有种涤荡心灵的感触,也才真正体会到了什么叫广袤无垠。

    盛夏的草原,缳一片绿色的海洋,无穷无尽地向远方延伸,和天边连成了一片。一座座蒙古包,宛如海洋中的点点白帆。草儿青青,一碧千里,悠闲自在的牛羊在草地上流动;天蓝欲滴,白云飘荡,一缕缕野花的清香扑鼻而来,沁人心脾。

    置身其中,仿佛把人带入了一个世外的神圣世界,让人流连忘返。但充满诱惑力的,却是蒙古族人民的热情、宽厚和那别具一格的民族风情。

    蒙古族的篝火聚会,真正地让我体验到了那浓郁的民族风情。欢腾的草原上飘着悠扬豪迈的歌声,马头琴的旋律在草原上回荡。身着民族服装的蒙古族人民跳着优美的安代舞,强健的摔跤手表演着蒙吉式摔跤。更有精湛的马术和射箭让你叹为观止。如果您有兴趣,还可以身着他们的服装加入其中,去亲身体验蒙古族的风情,在意趣盎然间,尽情领略着醉人的草原风光,释放着美的激情。

    欢腾过后,等待我们的是满桌热气腾腾的手扒肉,银色的酒具盛着浓烈的美酒,悠扬的祝酒歌再次响起:金杯银杯斟满酒,双手举过头。朋友请你尝一尝,这酒醇正,这酒绵厚。让我们心心相印,友情长久……

    美酒和歌声点燃激情,热情豪爽的草原人展露着他们宽厚的胸襟!

    风光旖旎的大草原,你有着宁静致远的美丽,我爱你!勇敢豪放的草原人,你有着古朴无华的纯真,祝福你!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画“√”。

    别其一:①规格,标准:③划分成的空栏和框子;③击,打。

    【2】短文中,我们可以明显感受到作者的情绪变化。初见草原时( ),体验蒙古风情时( ),祝酒听歌时( )

    A.激情点燃        B.惊喜感动        C.意趣盎然

    【3】请用短文中的语句来解释“广袤无垠”,用“ ”画出来。

    【4】作者对草原的“情”体现在两个方面:作者爱草原,因为__________;作者祝福草原人,因为______

    【5】读这篇文章,我想起了诗句: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6题,共 30分)
  • 15、按要求写句子。

    1.她非常着急。

    改为比喻句:

    2.语文课上,彭万里总是首先第一个举手回答问题。

    修改病句:

     

  • 16、把陈述句换成把字句。

    ①大禹治理了洪水。

    _________________

    ②大禹走遍了山南海北。_________________

  • 17、变换句式,意思不变。

    1.我多么得意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是了不起的奇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按要求写句子。

    (1)一个奴隶用斧子把锁着的铁门砍开。(改为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狮子真被他打死了(加标点符号变为不同的句式)

    疑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感叹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斯巴达克打死了狮子。(扩句,至少写两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9、太阳把天烤得这样干,还能长云彩吗?(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根据提示,完成句子练习。

    (1)我天天都会在桃花心木苗旁的小路上散步。

    缩句:

    (2)少年出场了。

    扩句:

    (3)她从家里出来的时候还穿着一双拖鞋,但是有什么用呢?(改成陈述句)

      。

    (4)过去的日子轻烟,被微风吹散了,薄雾,被初阳蒸融了。(照例子,用加点词仿写句子)

        ,   。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1、精雕细琢(30分)

    调查一下,你身边或所在地区有哪些浪费资源和污染环境的现象?针对这些不良现象,写一份建议书,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注意建议书的格式。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05
题数 21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填空题
二、古诗阅读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