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吉安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六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1、写出下列带点字的意思

    不以为______                                               过犹不______

    泣涕如雨______                                        粉骨碎身不怕______

  • 2、先补充词语,再任选一个词语造句。

    心平( )( )             ( )( )            

    斩钉( )( )            ( )( )

    ___________________

  • 3、联系课内外积累填空。

    (1)诗人借传统节日抒情。“春城无处不飞花,_________。”“迢迢牵牛星,___________。”“_________,不知秋思落谁家。”像这样描写节日的诗句,我还知道“________________。”

    (2)诗人借事物言志。“咬定青山不放松,__________”,表达了坚韧顽强的意志;“______,烈火焚烧若等闲”,表现了从容不迫的精神;“不要人夸好颜色,________”,赞颂了高洁傲岸的品格。

    (3)经典诗文中的道理。“燕子去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时光匆匆,一去不复返。“树欲静而风不止,_______”,告诉我们孝敬父母要趁早。“良药苦口利于病,____________”,提示我们要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

  • 4、看拼音,写字词。

    (1)我jǐn shèn_________地将那封信téng xiě___________在信纸上。

    (2)走过布满jīng __________的小路,我们看到miǎn tiǎn__________的稻草人在守护着一地沉甸甸的dào suì__________

  • 5、比一比,再组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诗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6、课内阅读。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 。五岭逶逸逛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九。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1】将这首诗的内容补充完整。

    【2】下列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五岭/透迤/腾/细浪

    B.乌蒙/磅礴/走/泥丸

    C.金沙水/拍云/崖暖

    D.大渡/桥横/铁索/寒

    【3】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概括写出了红军在长征中不畏艰难阻险、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写了红军翻过雪山后一片欢腾的喜悦之态,同时也预示了长征的最后胜利。

    【4】这首诗向我们展示了五幅红军“征难图”,你能仿照下面的例子加以概括吗?

    ①攀(五岭) ②越_______ ③渡_______ ④抢_______ ⑤翻_______

    【5】诗句“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中的“云崖”,原作是“悬崖”,后改为“云崖”。你觉得这样修改好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我们学过的诗句中,有的运用了对偶的手法,使句式整齐对称,富有韵律美,如,“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在这首诗中也有两联诗句运用了对偶的手法,这两联是( )

    A.首联和颔联

    B.颔联和颈联

    C.首联和尾联

    D.颈联和尾联

  • 7、阅读诗歌,完成练习。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______________。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______________。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将诗歌补充完整。

    【2】这首诗围绕“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展开叙事抒情。

    【3】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只等闲”表现了红军战士藐视困难、从容不迫的自豪感

    B.第三、四句和第五、六句都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

    C.“逶迤”“磅礴”“细浪”“泥丸”突出了长征路上的艰难

    D.从“尽开颜”中可以感受到红军翻越雪山后的喜悦心情

    【4】这首诗为我们具体展示了五幅红军长征途中威武雄壮的“征难图”。请你参照例子,概括诗歌内容,并完成练习。

    A腾越五岭 B疾跨乌蒙 C ________ D __________ E喜踏岷山

    ②这五幅“征难图”中,我最喜欢____(填序号),因为____________

    【5】“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中的“云崖”,原是“悬崖”,后才改为“云崖”。你觉得这个修改好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快乐阅读。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僵卧孤村不自哀.

    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

    1这是一首绝句,我们可以从________________等词看出诗人投身抗战、为国雪耻的壮志。

    2品读上面的古诗,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人独自一人躺在床上,心里会想些什么?请你发挥想象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共6题,共 30分)
  • 9、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善待地球

    善待地球,也就是善待我们的家园,就是善待我们人类自己。

    地球只有一个,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它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如今,地球上的人类面临着一系列危机:人口过速增长,资源过度消耗,大气污染,水源枯竭,环境破坏,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生物物种大量消失等。如果地球被破坏了,我们将别无去处,人类等于在自掘坟墓,自己毁灭自己。

    拿什么来保护我们的地球呢?除了各级政府要有切实的保护措施之外,最有效的办法是从我做起,从身边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每个人的举手之劳,便能为我们的家园增光添彩。节约用水,不让一滴水白白流掉;利用再生资源,别等到资源枯竭的那一天;植树造林,美化环境;做环保志愿者,让地球不再诅咒人类……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地球将会变成美好的人间。

    (1)如今地球上的人类面临的危机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地球上的人类面临着一系列危机,你对哪一点感受最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把短文中省略号可能省略的内容填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课内阅读我最棒。

    今年的丁香花似乎开得格外茂盛,城里城外,都是一样。城里街旁,尘土纷嚣之间,忽然呈出两片雪白,顿使人眼前一亮,再仔细看,才知是两行丁香花。有的宅院里探出半树银妆,星星般的小花缀满枝头,从墙上窥着行人,惹得人走过了还要回头望

    城外校园里丁香更多。最好的是图书馆北面的丁香三角地,种有十数棵的白丁香和紫丁香。月光下白的潇洒,紫的朦胧。还有淡淡的幽雅的甜香,非桂非兰,在夜色中也能让人分辨出,这是丁香。

    ……

    只是赏过这么多年的丁香,却一直不解,何以古人发明了丁香结的说法。今年一次春雨,久立窗前,望着斜伸过来的丁香枝条上一柄花蕾。小小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我才恍然,果然是丁香结。

    丁香结,这三个字给人许多想象。再联想到那些诗句,真觉得它们负担着解不开的愁怨了。每个人一辈子都有许多不顺心的事,一件完了一件又来。所以丁香结年年都有。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吗?

    【1】阅读前两段,找出丁香花在形态、气味上的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丁香枝丫伸出宅院的情态,从中我们体会到丁香花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3】阅读选文,说说古人为什么把丁香花称作“丁香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家徽

    ①国有国徽,校有校徽,厂有厂徽。奇怪吗?我家竟有家徽。我家的家徽是一条鱼,一条画在门板上的鱼。那条鱼的图案画得很笨拙,线条零乱而粗糙,只能让人意会到是条鱼而已。但它却有不寻常的来历。

    ②祖父在世时,膝下有父亲他们弟兄四个,个个都是牛高马大的男子汉。民国初年,战乱频繁,家庭仗着几个男人下死力气勉强维持温饱。

    ③一天夜半,父亲起来小解,发现一个人影蹿进了厨房,他便喊叫起来,同时马上守住厨房门口。不一会儿,父亲弟兄几个都起来了,他们点着灯,拿着大木棒子和斧头,仔细地搜索着厨房的每一个角落,那时粮食就是性命,大家决心不把这窃贼打死,也得让他残废。厨房的旮旮旯旯都搜遍了,却没发现人。父亲弟兄几个说父亲定是半夜眼花,父亲赌咒发誓说肯定有人。还在大家争辩时祖父来了,祖父让儿子们都去睡觉。等他们走了之后,祖父走到水缸边,敲敲盖子,说:“你不用躲了,出来吧。”只见水缸里水淋淋地站起一个人。这人一手擎着水缸木盖,浑身颤抖,面无人色,另一只手里,还攥着一布袋大米。

    ④祖父望着窃贼,叹口气说:“算了,你走吧,要是让我的儿子们看见了,你今天非残废不可。”

    ⑤贼傻望着祖父,他不敢相信祖父就这样轻易地让他走,但祖父分明是平静地挥了挥手,贼便从水缸里爬出来。祖父又把那水淋淋的米袋子交给他说:“带上它吧,它可帮你家度几天日子。”贼要说什么,眼眶却红了,低着头,提着米袋子往外走,走到门口。“慢着,”祖父又叫住他,塞给他一串铜钱,“你拿这钱去做点小生意,再也不要干这伤天害理的勾当了。”

    ⑥贼“扑通”一声跪在地上,给祖父磕了几个响头便走了。

    ⑦不知过了多久,一天清晨,祖父一开门,便在门环上发现了一条两斤多的鲜鱼。祖父先是感到奇怪,但他马上就猜到是那贼送来的,那人大约是做了贩鱼的生意。

    ⑧自此以后,我家门环上经常出现鲜鱼,家里便经常可以改善生活。父亲他们感到奇怪,祖父便舒缓地向父亲弟兄们讲起鱼的来历。

    ⑨大约吃了几十条鱼后,祖父感到不安,说人家是小本经营,别吃垮了人家。于是连着几天半夜守候着,一直熬了三个夜,终于让祖父遇见了那送鱼人,谁知不是那个贼,却是一个年轻渔人。这渔人是那贼的儿子,贼在临终前嘱咐他要坚持送鱼到我家来。祖父和父亲他们听得连连点头。为了不违亡人遗愿,祖父拿过一把刀子,让年轻人在我家门上刻一条鱼,并说从此不许他再送鱼,就用这条刻下的鱼替代好了。祖父一并叮嘱父亲弟兄们要保管好这条“鱼”,牢记这件事。于是,我家按照祖父的意思,一直都保留着这鱼的图案。

    ⑩它,自然而然地成了我家的家徽。

    (选自《余华作品集》,文章有删改)

    【1】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中的“家徽”折射出困难时期人性的善良和宽容,象征着对别人遭遇困难的体谅,表达了美德传家的教育理念,彰显了知恩图报的美德。

    B.两个画线句中,由前一句的“攥”着米袋到后一句的“提”着米袋以及“低着头”这些动作的变化,表现出贼人从害怕到羞愧的心理变化过程。“要说什么,眼眶却红了。”通过语言和神态描写,表现了贼人对祖父宽恕他的感动。

    C.本文主要写了父亲弟兄几个捉贼,祖父放走贼,贼送鱼,祖父刻鱼的事情。

    D.第③段画线句中,“浑身颤抖,面无人色”运用动作描写和神态描写,写出了贼人被发现时的害怕与紧张。“攥”这个动词表现出贼人虽然被发现,但死要面子不愿放弃米袋的心理。

    【2】细读文本,分析祖父的形象特点。

    _______________

    【3】你同意祖父将入室的窃贼放走的做法吗?说说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

  • 12、课内语段阅读。

    牛郎照看那头老牛很周到。每天放牛,他总是挑最好的草地,让它吃又肥又嫩的青草;老牛渴了,他就牵着它到小溪的上游,去喝最干净的溪水。那头老牛跟他也很亲密,常常用温和的眼光看着他,有时候还伸出舌头舔舔他的手呢。

    牛郎是怎样照看老牛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课内文段阅读。

    北京的春节(节选)

    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老少男女都穿起新衣,门外贴好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各色的年画,哪一家都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祭祖。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

    初一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除夕,街上挤满了人;初一,铺户都上着板子,门前堆着昨夜燃放的爆竹纸皮,全城都在休息。

    围炉团聚

    除夕夜,家家户户都要团聚在一起,吃一顿丰盛的年夜饭。北方人喜欢吃饺子过年,南方人喜欢吃丰餐盛宴庆祝春节。在我们福建,许多地方都有做年糕的习俗,过年吃一块年糕,预示来年一切都“高”,岁数高了一岁,对事物的理解能力也高了,家庭的运气也高了,财运滚滚来。年糕,“年高”也。在莆田,家家还做一种叫做“红团”的民间食品,用糯米粉做皮,绿豆或糯米拌砂糖做馅儿,然后在朝上的一面涂抹上红颜色。蒸熟后,红艳光鲜,香甜糯软,预示着来年红红火火、团团圆圆,家庭幸福美满。闽南地区有一种用豆腐皮裹馅儿的食品,叫做“果根”,馅儿是用荸荠、豆面、花生、猪肉等绞成泥。闽北地区吃年糕、芋饺、烧麦、冬果等小吃,喝冬酒,吃腊肉、板鸭等。

    大年初一,女儿女婿要回岳父家,送上猪脚和线面,给岳父母做一两件新衣裳。岳父一家请来乡邻一起喝酒,十分热闹。有的地方还要给邱父家送春联、贴春联,给小舅子送铜钱压岁。

    【1】两篇选文都介绍了除夕夜的美食和习俗,阅读选文,完成表格。

    选文

    地域

    特有美食

    风俗

    《北京的春节》

    ____

    饺子

    做年菜、____________、贴对联和年画、守夜

    《围炉团聚》

    _____

    年糕、____________、闽北的芋饺、冬果等

    做年糕、____________、喝冬酒

    【2】两篇选文的共同点和不同点有哪些,请举出两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中国传统节日中,还有____________节和____________节和“围炉”的意义相似。

    【4】在你的家乡,除夕或初一有什么风俗?请举例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阅读。

    爸爸的手指

    ①这是一桩发生在童年的小事。

    ②我的老爸爸也许早把它忘记了,然而,它在我长长的一生里,却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③那年,我九岁。

    ④一日,我坐在大厅里的一张桌子上练习大楷。

    ⑤门铃响了,爸爸应门,是邻居。

    ⑥两个人,就站在大门外絮絮交谈。那天,风势很猛,从屋外侵入的风,把我的大楷本子吹得“噼啪”作响。

    ⑦我一只手提着毛笔,另一只手去按大楷本子,淋漓的墨汁滴滴答答地滴在桌子上,十分狼狈。我于是搁下毛笔,跑去关门,然而,当我猛力把门关上时,大门却因为碰到障碍物而骤然反弹回来。与此同时,我惊骇莫名地听到了父亲发出的惨叫声。

    此刻,父亲的眉眼鼻唇,全都痛得挤成了一团:连梳得平平顺顺的头发,也痛得一根一根地“站”起来十根手指呢,则怪异地扭来扭去,像盘根错节的树根。

    ⑨一看到我伸出门外想一探究竟的脸,父亲霎时暴怒地扬起了手,很明显的,他想狠狠地掴我耳光。那强劲的掌风,有雷霆万钧之势。然而,不知怎的,他的“铁砂掌”还没有汹汹地盖到我脸上来,却又被他硬生生地控制了,颓然放下了手。

    ⑩我好像一只受惊的小羔羊,簌簌抖着,虽然死里逃生,却不明白为何惹得好脾气的父亲如此暴怒。

    这时,邻居以责备的口吻对我说:“ ,刚才,你父亲的手就放在门缝处,你看也不看,就大力关门……”

    啊,原来鲁莽的我,几乎把爸爸的手指夹断!

    偷眼瞅父亲,他铁青着脸,频频搓着发红发肿发痛的手指,没有看我。

    十指连心,父亲那种痛入心扉而又深入骨髓的感觉,我当然知道。但是,当时的我,毕竟只是一名九岁的孩童,我所关心、我所担心的,是父亲究竟会不会再度扬起手来打我。

    父亲不会。

    当天晚上,父亲五根手指肿得老大老大的,母亲在厨房里为他涂抹药油。

    在厅里做功课的我,无意中听到父亲对母亲说:“五指被夹的那种痛,直捣心窝啊!当时,我真想狠狠地掴她一记耳光,但是,转念一想,是我自己把手放在夹缝处的,错误在我,我凭什么打她?”

    我惊呆了。

    父亲这几句看似云淡风轻的话,却像划空而过的一道光,给了我一个毕生受用无穷的重要启示。

    【1】根据下列句子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写在括号里。

    (1)形容有实力,所处的地位很重要,一举一动都对全局有重大影响。( )

    (2)形容威力极大,无法阻挡。( )

    (3)痛这种伤害,直接冲击到内心的最深处,形容非一般的痛。( )

    【2】给第自然段画横线的地方填上恰当的句子,应选(       

    A.你也是个小孩

    B.你也太不认真了

    C.你也太不小心了

    【3】请简要概括第③~自然段的主要内容。(不超过50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第⑧自然段画横线的句子,作者是从哪几方面来描写父亲的?你从中感受到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完上文,你觉得“我”从父亲的话中得到的重要启示是什么?请补写在文章末尾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6题,共 30分)
  • 15、修改病句。

    (1全校师生和教师参加了这次活动。

     

    (2)故宫,天坛,三峡工程都是值得游览的名胜古迹。

     

    (3)同学们讨论并听取了校长的报告。

       

    (4)早晨起来,我呼吸着灿烂的阳光和新鲜的空气。

     

     

  • 16、照样子把句子补充完整。

    晨风中,一株带露水的小草是风景;溪水中,_____________是风景;草地上,____________也是风景。

  • 17、句子乐园。

    1.那只幼龟被向导引向大海。(改成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师说:我明天带同学们复习,你们明天把英语活动手册带过来。(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小女孩将碰到爱因斯坦的事情告诉了父亲。(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难道魔鬼的智慧能战胜人类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三只小鸟在榕树上叫着。(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句子练习。

    (1)例:“我还有作业没有完成,不能和你一起去玩了。” 我婉言谢绝了伙伴的邀请。(写人物说话时,可以不用“说”来表达,请用其他的词代替)

    ①看着纷纷飞舞的雪花,她____________道:“雪精灵实在是太美了!”

    ②“路上注意安全,上课要认真听讲……”每天早晨上学前,妈妈总要______我。

    ③“加油!加油!” 操场上传来同学们的阵阵____________

    (2)盲姑娘说:“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是随便说说罢了。”(改为第三人称转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月光下的丁香白的潇洒,紫的朦胧。(仿照例句的形式补充句子)

    阳光下的月季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9、句子训练。

    1.我爱雏鸟。(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经常回忆过去一些有趣的往事。(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他非常着急。(改写成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假如我被人捉去,关在笼里,永远不得回来,我的父亲母亲岂不心碎?(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按要求完成句子。

    (1)在台北问路,发现记者是从大陆来的。

    马上显露出惊喜的表情。(用关联词语来连接)。

     

    (2)学了《十万个为什么》,我们怎能不爱科学呢?(改为陈述句)

     

    (3)人类生存的星球只有地球,我们怎能不保护地球呢?

    (改为感叹句)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1、习作。

    同学们,我们每天都在创造属于自己的故事。这些故事也许是现实生活里的难忘经历,也可能是脑海中的天马行空……请选择以下一个话题,写一个关于你的故事。

    话题一:对于“高大”一词,你是如何理解的?生活中,是否曾有哪个瞬间,让你觉得自己的形象变得很高大?写写这次经历。

    话题二:假如有一天,你的身子突然变得很小,“迷你版”的你行走在城市中,会发生什么呢?发挥想象,创编故事。

    创作提示:回忆当时的情景,想想是什么原因让你觉得自己变“高大”了?把事情写具体,融入自己的情感写会更吸引人哦。

    创作提示:环境:城市;

    人物:你可能会遇到哪些人?

    故事:你会遇到什么有趣的事?你的生活又会发生什么改变?还可以写写你的心理活动哦。

    要求:①注意围绕一个主题,将意思表达清楚。②题目自拟,不少于400字。③书写端正,完成习作后再读一读,可以试着用修改符号完善。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05
题数 21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填空题
二、古诗阅读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