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补充词语,再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填序号)
①斩(______)截(______) ②(______)(______)欲流 ③别出(______)(______)
④沧(______)(______)粟 ⑤(______)(______)天工 ⑥井然(______)(______)
太阳系中的一切都________地存在于银河系之中,银河系对宇宙来说又是________。
2、看拼音,写词语。
wěi liè wēi xié
(1)这些( )产品直接( ) 人体健康,它们的生产者和销售者都应该受到严惩。
jìng mì méng lóng
(2)深邃的夜带着几分( )的温馨和( )的诗意,空中圆盘似的
juàn liàn
月亮载着我对亲人无限的( )。
3、根据课文填空。
1.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_____绣上了___。
2._______,_______。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3.______,青山郭外斜。
4.捐躯赴国难,______。
5.等闲识得东风面,_______。
6.儿童相见不相识,_______。
7._____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_____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_____的浪花,_____朝着岸边涌过来……
8(1)《浪淘沙》中,描写黄河气势雄伟的诗句______,______。
(2)《江南春》中,描写春天优美景色的诗句:_______,________。
(3)读完“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我想到了其他古诗里这样的诗句:_____,______。
4、读拼音,写字词。
5、给下列词语换个说法,意思不变。
1.我们要积极的面对生活,不能稍有不顺就自甘堕落。( )
2.生活的真谛在于寻求不断进步的欲望。 ( )
3.无论做什么事,我们都要慎重考虑。( )
6、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浪淘沙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黄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1】这首诗写作者看到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写作者想象的诗句是:_______。
【2】“九曲”是形容______________,“万里”是形容________________。古诗中有很多诗句都含有这样的数量词,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之所以想到“同到牵牛织女家”,是因为他觉得这“九曲黄河”是来自牛郎织女相会的“_________”,借用这一传说,表达了作者_______的情怀。同时,“直上银河去”表达了诗人_______的气概。
7、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浪淘沙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1】本首诗的作者是__,___代诗人,著名文学家、___家,有__之称。代表作有___、_______等。
【2】解释下列词语意思。
浪淘沙:______________ 九曲:_______________
浪淘风簸:__________________ 天涯:_______________
【3】读了下面的诗句,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请把你看到的画面用一段话描述下来。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____________________
【4】当你读古诗遇到不理解的地方会怎么办?请把你的方法写在下面横线上。
方法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法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法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古诗阅读。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①
[宋]苏轼
黑云翻墨②未遮山,白雨③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注释】①醉书:喝醉酒时写下的作品。②翻墨:打翻的黑墨水,形容云层很黑。③白雨:指夏日阵雨的特殊景观,因雨点大而猛,在湖光山色的衬托下,显得白而透明。
【1】“白雨跳珠乱入船”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
【2】这四句诗就像四幅画:“云、_____、_____、_____”四字,写出了夏日暴雨骤至又雨过天晴的特殊景象。
【3】诗的前两句巧用比喻,“_________” “_________”描绘云和雨的特点;“_________”和“________”又形成强烈的色彩对比。后两句中一个“_________”字突出天色由骤雨到晴朗的转变之快。
9、细读图表,并根据图表内容,回答问题。
阳州空气质量指数 二级(良)
数据更新时间:2020年12月3日 上午9:00
3个监测点空气质量状况
监测点 | 空气质量指数 | 空气质量指数类别 | PM2.5细颗粒物 |
乐山 | 48 | 优 | 18 |
金牛湾 | 59 | 良 | 26 |
东湖 | 57 | 良 | 24 |
注: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它含有大量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很大。
【1】东湖这一时刻的空气质量指数是_______,空气质量指数类别是________。
【2】此时,PM2.5细颗粒物最严重的是______这个地方。
【3】如果这一天上午9点多,你们一家人想出去游玩,你会建议父母去上述三个景点中的____,理由是_____。
10、课文在线
詹天佑不怕困难,也不怕嘲笑,毅然接受了任务,马上开始勘测线路。哪里要开山,哪里要架桥,哪里要把陡坡铲平,哪里要把弯度改小,都要经过勘测,进行周密计算。詹天佑经常勉励工作人员,说:“我们的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点儿马虎。‘大概’‘差不多’这类说法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他亲自带着学生和工人,扛着标杆,背着经纬(wěi)仪,在峭壁上定点、测绘。塞外常常狂风怒号,黄沙满天,一不小心还有坠入深谷的危险。不管条件怎样恶劣,詹天佑始终坚持在野外工作。白天,他攀山越岭,勘测线路;晚上,他就在油灯下绘图、计算。为了寻找一条合适的线路,他常常请教当地的农民。遇到困难,他总是想: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则,不但惹那些外国人讥笑,还会使中国的工程师失掉信心。
(1) 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或短语概括铁路要经过的地方的地形特点和气象特点。
地形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气象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这段文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文中詹天佑对工作人员说的话,表现了詹天佑怎样的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在文中用“ ”画出描写詹天佑心里话的一句话,说说它表现了詹天佑怎样的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读了这段文字,你认为詹天佑是个怎样的人?你还有其他体会和感想吗?请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林顿与袋鼠
①在澳大利亚的西部,有一个农场,农场的主人叫林顿,他是一个很有爱心的人。
②一天,林顿从集市上买完东西回家的途中,发现地上躺着一只袋鼠。它双眼紧闭着,左眼在不停地颤抖着,还流着血,受了重伤。林顿毫不犹豫地抬起袋鼠,把它弄回了自己的农场。
③他回到农场连大衣都没脱就忙开了,首先用凉水把袋鼠的伤口给清洗干净,然后小心翼翼地给它消毒上药,最后一圈圈地上纱布,生怕把它弄痛了。
④每天,林顿都按时给它换药,无微不至地照顾它。早晨林顿喂袋鼠吃农场中的蔬菜,有时还给它一些剩牛奶;中午,林顿把农场果树上的果子摘下来喂袋鼠。白天袋鼠都关在农场的院子里;晚上,林顿就把袋鼠放出来,它想去哪就去哪觅食,如果袋鼠愿意的话,林顿是不介意与袋鼠共进晚餐的。他很放心袋鼠,因为它很听话,到时间袋鼠就会自己回到农场院子里睡觉的
⑤袋鼠的伤不久便痊愈了,但它好像舍不得与林顿告别,回归大自然,林顿也很乐意与袋鼠为友。就这样,这只袋鼠一直在农场中优哉游哉地过了一天又一天。‖
⑥有一夭晚上,一股烧焦了的味道钻入熟睡中的袋鼠灵敏的鼻子中,它立刻感觉到,林顿的房间着火了!它跪了过去,看见燃烧着的熊熊大火,而睡梦中的林顿对此事全然不知!袋鼠冒着生命危险跳到了林顿身边,拼命地、急促地踢着林顿,想让他快点醒来,火马上就要烧到他身上来了林顿最终醒来了,被这突如其来的火灾吓了一跳,在袋鼠的帮助下,大火扑灭了。
⑦ !‖
【1】请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粗枝大叶—(______)漠不关心—(______) 不出所料—(____)
【2】文中已用“‖”把短文分为两部分,请用一句话概括出每部分的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短文第④段中林顿为什么会在晚上放心地将袋鼠放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发挥想象,给短文最后一段的横线处补上合适的内容,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假如你遇到一只受伤的小动物,你会怎么做?说说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与理解
夏
夏天到了。
好像炉子上的一锅水在逐渐泛泡、冒气而终于沸腾一样,山坡上的芊芊细草长成了一片密密的厚发,林带上的淡淡绿烟也凝成了一堵黛色长墙,轻飞曼舞的蜂蝶不见了,却换来了烦人的蝉儿,潜在树叶间一声声地长鸣。火红的太阳烘烤着一片金黄的大地,麦浪翻滚着,扑打着远处的山、天上的云,扑打着公路上的汽车,像海浪涌着一艘艘的舰船。金色主宰了世界的一切,热风浮动着,飘过田野,吹送着已熟透了的麦子的香味。那春天的灵秀之气经过半年的积蓄,这时已酿成一种磅礴之势,在田野上滚动,在天地间升腾。
夏天的色彩是金黄的。按绘画的观点,这大约有其中的道理。春之色为冷的绿,如碧波,如嫩竹,贮满希望之情;秋之色为热的赤,如夕阳,如红叶,标志着事物的终极。夏正当春华秋实之间,自然应了这中性的黄色——收获之已有而希望还未尽,正是一个承前启后、生命交替的旺季。你看,麦子刚刚割过,田间那挑着七八片绿叶的棉苗,那朝天举着喇叭筒的高粱、玉米和那在地上匍匐前进的瓜秧,无不迸发出旺盛的活力。这时它们已不是在春风微雨中细滋慢长,而是在暑气的蒸腾下,蓬蓬勃发,向秋的终点做着最后的冲刺。
夏天的旋律是紧张的,人们的每一根神经都被绷紧。你看田间那些挥镰的农民,弯着腰流着汗,只是想着快割,快割;麦子上场了,又想着快打,快打。他们早起晚睡亦够苦了,半夜醒来还要听听窗纸,可是起了风;看看窗外,天空可是遮上了云。麦子打完了,该松一口气了,又得赶快去给秋苗追肥、浇水。“田间少闲月,五月人倍忙”,他们的肩上挑着夏秋两季。
遗憾的是,历代文人不知写了多少春花秋月,却极少有夏的影子。大概,春日融融,秋波澹澹,而夏呢,总是浸在苦涩的汗水里。有闲情逸致的人,自然不喜欢这种紧张的旋律。我却要大声赞美这个春与秋之间的黄金的夏季。
【1】作者为什么说“夏的色彩是金黄的”?
____________________
【2】试赏析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好在哪里。
火红的太阳烘烤着一片金黄的大地,麦浪翻滚着,扑打着远处的山、天上的云,扑打着公路上的汽车,像海浪涌着一艘艘的舰船。
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夏天,作者为什么要写到春色和秋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夏天的旋律是紧张的”表现在( )
A.挥镰的农民,弯着腰,流着汗,只是想着快割,快割
B.麦子上场了,又想着快打,快打
C.早起晚睡亦够苦了,半夜醒来还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
D.麦子打完了,该松一口气了,又得赶快去给秋苗追肥、浇水
E.以上兼而有之
【5】古代的诗人也描写了很多关于乡村人们劳动繁忙的古诗,你还记得其中的哪一首?请默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课内文段,完成练习。
竹节人(节选)
竹节人手上系上一根冰棍棒,就成了手握金箍棒的孙悟空,号称“齐天小圣”,四个字歪歪斜斜刻在竹节人背上,神气!
找到两根针织机上废弃的钩针,装在竹节人手上,就成了窦尔敦的虎头双钩。把“金钩大王”刻在竹节人的胸口,神气!
用铅皮剪一把偃月刀,用铁丝系一绺红丝线做一柄蛇矛,给那竹节人装上,再挖空心思取一个更威风、更吓人、叫得更响的名号。
破课桌,伊然一个叱咤风云的古战场。
还有同学别出心裁,想技高一筹,给竹节人粘上一个橡皮雕成的脑袋,做一套纸盔甲。一有机会,便得意扬扬招呼大伙来观摩。谁知弄巧成拙,中看不中用,没打几个回合,那粘上的脑袋连盗甲被它自己手里的大刀磕飞了,于是对方大呼胜利。
其实,竹节人的动作压根儿不由扯线人做主,那不过是在竹节间的线一紧一松间的胡乱耸动而已,可看上去,却挺像是那么回事。
黑虎掏心!泰山压顶!双龙抢珠!
咚锵咚锵咚咚锵!咚咚锵!
【1】阅读选文,完成下列表格。
阅读课内文段,完成练习。
竹节人玩法 | 提取选文信息填空 | 拓展想象填空 | |
玩法一 | 玩法二 | 我的玩法 | |
起名号 | 名号:______ 选自名著《______》 | 名号:窦尔敦 选自京剧《盗御马》 | 我起的名号:______ 选自中国古典名著 |
添兵器 | 冰棍儿→金箍棒 | ( )→( ) | ( )→( ) |
创绝招 | 绝招1:黑虎掏心 绝招2:泰山压顶 绝招3:双龙戏珠 | 我的绝招:______ | |
加音效 | 咚锵咚锵咚咚锵!咚咚锵! | ____________(可以是鼓点、节奏、音乐或是歌曲) |
【2】联系选文内容理解加点词“弄巧成拙”,“弄巧”在文中指__________________,“成拙”在文中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节选文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内阅读。
有的人
——纪念鲁迅先生有感
有的人( )
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
他还活着。
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伟大!”
有的人
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有的人
把名字( )石头,想“不朽”;
有的人
情愿做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
有的人
他活着别人( );
有的人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 )。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2】“呵,我多伟大!”这里运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
【3】“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高度赞扬了鲁迅的什么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
【4】“情愿做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表明了怎样的人生态度?
___________________
15、桑娜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
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仿写例句,试着写一写“犹豫不决”的心理活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写句子。
1.摸摸后背,衬衫已经让汗水浸湿了。(改成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地球会把矿产资源供给人类使用。(改成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姑娘说:“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改成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通过伯父鲁迅先生的教导,使我懂得了应该怎样阅读名著。(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我承认这是一本优秀的小说。(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青山是不会老的。(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
19、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仿写比喻句)
描写运动会的一个场景:______
20、句式转换。
1. 妈妈对我说:“我今天有事不在家,你放学后到阿姨家去。”(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些哲理,人类尚未完全领悟。(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老师一把抓去了我费了许多功夫做出来的竹节人。
(1)改为“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改为“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走之前,我不得不把他们的母亲送进疯人院。(改为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课外书可以读,但要有选择地读。(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
童年的生活是色彩斑斓、无忧无虑的,你与小伙伴之间肯定发生了很多有趣好玩的事情。根据生活中的小事情,发挥想象,写一件有趣的事。要求:语句通顺,书写工整;故事情节想象合理,具有趣味性;正确分段,不少于4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