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按原文,把古诗词,名言及课文补充完整,并完成相关答题。
(1)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优美,就像只用______,不用______的中国画那样,到处______,轻轻流入______。——老舍《草原》
(2)捐躯赴国难,____________。——曹植
(3)《浪淘沙》(其一)的作者是______代诗人______,诗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黄河的磅礴气势。描写黄河的诗句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红军不怕远征难,万里千山只等闲,______腾细浪,______走泥丸。金沙水拍______,大渡桥横______,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______。——毛泽东《七律·长征》本诗通过具体写红军腾越五岭,疾跨______,巧渡______,飞夺______,喜踏______,突出红军不怕______的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
2、给句中加点的词语写反义词。
狼是凶残的,而鹿是( )的;所以要消灭狼,( )鹿。
3、写出与下的事件对应的诗句。
①飞夺泸定桥:________________
②巧渡金沙江:________________
4、根据汉语意思写词语,并选择一个造句。
1.到一个地方就按照当地的风俗习惯生活。 (___________)
2.含苞未放的花,花骨朵。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美妙的乐曲,读拼音写词语。
(1)贝多芬按起了qín jiàn(_____),弹奏出一首优美的乐曲,这就是著名的《月光曲》。听着这首曲子,mánɡ ɡū niɑnɡ(_____)仿佛也看到了月光zhào yào(______)下的bō tāo xiōng yǒng(_______)的大海。
(2)《高山流水》这首曲子令人táo zuì(______),听着这曲子,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wēi é(_______)的泰山、奔流不息的江河。
6、课内阅读。
书湖阴先生壁
茅檐长扫净午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两山排闼送青来。
【1】在横线上补全诗句。
【2】本诗的作者是________代____________,这是他写在________家
____________(哪里)的一首诗。
【3】诗的前两句是写庭院的,其中“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个字写出了庭院的洁净,可以看出主人爱洁净。第二句中,“_______________”几个字写出了庭院的秀美,“____________”几个字写出了主人的勤劳。
【4】这首古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宋 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1】简述诗人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描写乍雨还晴、风云变幻的西湖景象的。
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说说“白雨跳珠乱入船”一句中“跳珠”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试从该诗色彩角度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
【4】这首诗融情于景,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墨梅①
【元】王冕
吾家洗砚池②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注】①墨梅:水墨画的梅花。②洗砚池:写字、画画后洗笔洗砚的池子。
【1】诗中的梅花有哪些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人借墨梅表现了自己怎样的思想品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课内阅读。
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
兄妹俩被美妙的琴声陶醉了。等他们醒过神来,贝多芬早已离开了茅屋。他飞奔回客店,花了一夜工夫,把刚才弹的曲子——《月光曲》记录了下来。
【1】下列对盲姑娘仿佛也“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盲姑娘是看不见,但是她懂音乐,能理解,能感受到贝多芬弹奏的内容。
B.盲姑娘再一次听入了神,也衬托贝多芬创作的成功。
C.因为盲姑娘是不可能看到这些景象的,她只能凭想象去感受。
D.盲姑娘真的在贝多芬音乐的感召下看到了东西。
【2】下列描写中不属于联想的一项是( )
A.越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
B.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
C.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
D.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
【3】下面的诗句与贝多芬《月光曲》的意境最吻合的是( )
A.月落乌啼霜满天 B.海上明月共潮生
C.新月似钩涛声动 D.唯见江心秋月白
【4】皮鞋匠听着贝多芬的琴声,联想到明月从海上升起的奇丽画面。我能用自己的话描述这三幅画,第一幅:______;第二幅:______;第三幅:______。
【5】选文第1自然段描写了皮鞋匠听《月光曲》时产生的联想,请你试着写一写你听到《义勇军进行曲》后产生的联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一) 最美的书桌
在一间青砖的房子里,有几张普通的旧书桌。其中一张是世界上最美的书桌。
与其他几张书桌没有什么不同,它是方形的,以木榫连接的部件,已失去了光泽,呈现暗红色或者自黑色。桌面看上去平滑,但是不能反光;( )没有抽屉,( )书只能放在桌面上;没有古典的雕饰,也称不上精致,它却是世界上最美的书桌------站在这张书桌前,你会看到那个少年。
他是英俊的,穿着粗布长衫,或者别的什么很朴素的衣服,眼睛是明亮的,闪射着光芒。
有一天他的目光越过桌上的四书五经,越过其他站着回答同样问题的同学,也肯定越过了那位老师。
他用少年稚气而坚定的声音答道:"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声音如雷鸣。
后来,这个少年走了,再也没有回来,但它的声音就留在了这张桌子里,桌子幸运的拥有了永久的生命。来到了这张桌子前的人都能听到这声音,也都能看到它的身影。这声音一直想着,他是如此的巨大,在整间房里轰鸣,。并直射向屋外四周。
来到这里的人都屏住了呼吸,即使是那些着西装.坐着豪华轿车,在众人簇拥之下而来的人。他们也许都有一间装饰森严的办公室,也许都有一张精致华美而且又特别具有浑厚凝重色彩的巨大的办公桌。他们曾经随意地坐在他们巨大的桌前发号施令,或埋头写什么文稿,文件,但在这张书桌前,没有一个人有勇气说一句哪怕是赞美的话。他朴素的庄严压迫了每个人的随意的想法。
(1)在第二段的空白处填适当的关联词。(4分)
(2)其中一张是世上最美的书桌。“美”的含义:
(2分)
(3)少年回答的是"为中华崛起而读书"设想一下问的是什么问题 ?(2分)
(4)几十年来,这声音一直响着"这声音指: (1分)
(5)文中的这个少年是谁? (1分)
11、课外阅读。
风雨中的菊花
午后的天灰蒙蒙的,没有一丝风。乌云压得很低,似乎要下雨。就像一个人想打喷嚏,可是又打不出来,憋得很难受。多尔先生情绪很低落,他最烦在这样的天气出差。由于生计的关系,他要转车到休斯敦。距离发车时间还有两个小时,他随便地在站前广场上漫步,借以打发时间 。
“太太,行行好。”这声音吸引了他的注意力。循着声音望去,他看见前面不远处一个衣衫褴褛的小男孩伸出鹰爪般的小黑手,尾随着一位贵妇人。那个妇女牵着一条毛色纯正、闪闪发亮的小狗急匆匆地赶路,生怕小黑手弄脏了她的衣服。“可怜可怜我吧,我三天没有吃东西了。给一美元也行。”考虑到甩不掉这个小乞丐,妇女转回身,怒喝一声:“滚!这么点小孩就会做生意!”小乞丐站住脚,满脸的失望。
真是缺一行不成世界。多尔先生想。听说专门有一种人靠乞讨为生,甚至还有发大财的呢。还有一些大人专门指使一帮孩子乞讨,利用人们的同情心。说不定这些大人就站在附近观察呢,说不定这些大人就是孩子的父母。如果孩子完不成定额,回去就要挨处fá。不管怎么说,孩子也怪可怜的。这个年龄本来应该上学,在课堂里学习,可是……这个孩子的父母太狠心了,无论如何应该送他上学,让他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多尔先生正思忖着,小乞丐走到他跟前,摊着小脏手:“先生,可怜可怜我吧,我三天没有吃东西了。给一美元也行。”不管这个乞丐是为生活所迫,还是在骗人,多尔先生心中一阵难过,他掏出一美元的硬币,递到他手里。
“谢谢您,祝您好运!”小男孩金黄色的头发都连成了一块,全身上下只有牙齿是白的,估计他自己都忘记上次洗澡的时间了。
树上的蝉在聒噪,空气又闷又热,像庞大的蒸lóng。多尔先生不愿意过早去候车室,就信步走进一家鲜花店。他有几次在这里买礼物送给朋友。卖花的姑娘认出了他,忙打招呼。
“你要看点什么?”小姐训练有素,礼貌而又有分寸。她不说“买什么”,以免强加于人。
这时,从外面又走进一人,多尔先生瞥见那人正是刚才的小乞丐。小乞丐很是认真地逐个端详柜台里的鲜花。“你要看点什么?”小姐这么问,因为她从来没有想过小乞丐会买。
“一束万寿菊。”小乞丐竟然开口了。
“要我们送给什么人吗?”
“不用,你可以写上‘献给我最亲爱的人’,下面再写上‘祝妈妈生日快乐!’”
“一共是二十美元,”小姐一边写,一边说。
小乞丐从破衣服口袋里哗啦啦地掏出一大把硬币,放在柜台上,每一枚硬币都磨得亮晶晶的,那里面可能就有多尔先生刚才给他的。他数出二十美元。然后虔诚地接过花,转身离去。
这个小男孩还蛮有情趣的,这是多尔先生没有想到的。
火车终于驶出站台,多尔先生望着窗外,外面下雨了,路上没有了行人,只剩下各式车辆。突然,他在风雨中发现了那个小男孩,只见他手捧鲜花,一步一步地缓缓地前行,他忘记了身外的一切,瘦小的身体更显单薄。多尔看到他的前方是一块公墓,他手中的菊花迎着风雨怒放着。
火车撞击铁轨越来越快,多尔先生的胸膛中感到一次又一次的强烈冲击。他的眼前模糊了。 (有删改)
【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弄脏_____ 单薄_____
处fá_____ 蒸lóng_____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思忖——_____ 虔诚——_____
【3】本文刻画的主要人物是谁?他做了什么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通过对小乞丐的外貌描写,可以看出他怎样的生活处境?
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章最后说:“多尔先生的胸膛中感到一次又一次的强烈冲击。他的眼前模糊了。”是什么强烈地冲击着多尔先生?“模糊”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漫游。
水性江南
每次去江南,大抵是在莺飞草长的三四月间。去的次数多了,便萌生了探究江南真谛的念头。
江南是烟柳繁华之地、温柔富责之乡。江南出芳草鲜花,出才子佳人,出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但江南又是英雄辈出的地方。古往今来,这里孕育过诸多骁勇的斗士。那锐利的兵器——剑,也是源于江南的吴越。是什么力量使得缠绵悱恻与凌厉强悍这两种悬殊的气质能够天衣无缝地契合一地,且生生不息,历千年而不朽呢?我一度大惑不解。
一次重读《老子》,书中的一句名言让我顿开茅塞。“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先。”老子的话,一语道破了水的柔弱秀美与坚忍顽强的两重性。江南是水乡,河流纵横,池湖密布。它们流淌在青山脚下,穿行于广袤的田畴间,还有那直落九天的瀑布,山中奏鸣的清泉——千百年来,是水,滋养着江南的风物、江南的人,孕育了江南独特的文化。
江南的水,如轻纱薄雾,随风起舞,变幻无穷,滋润得江南的景物风姿绰约、江南的人风情万种。一曲《又唱江南》,浓缩了一年四季江南的秀美景色:“二月你看江南的花,花如野火遍地燃;清明你看江南的雨,细雨裹着万重山……”江南的人也一如江南的风物,温婉细腻,柔肠百转。莫愁湖畔莫愁女,西泠桥边苏小小,还有西湖的断桥、绍兴的沈园、秦淮河上的桃叶渡……深受上天厚爱的才子佳人,在江南大地上留下了诸多生命的足迹和美丽的传说。就连江南人讲话也是吴侬软语,情真意切,唱起来就更让人心旌摇动。那江南曲艺的代表苏州评弹,唱词娓娓如诉,弦乐清丽委婉,就像曲水清流,清澈纯净又韵味悠长,就连草木也会为之摇曳。
江南的水又时有“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之势。这坚韧而顽强的水,也涵养了江南风物和江南人的那种英豪之气。江南大地布满了崇山峻岭。杭州的栖霞岭、绍兴的会稽山、常熟的虞山、都雄伟挺拔,占尽风云。那山间的飞瀑,山下的激湍,是养育大山的支支血脉。据说古代铸剑,先是把剑放在火中煅烧,然后再放到水中浸泡,几经反复,才铸成一把好剑。这种浸泡过剑的江南之水,千百年来也曾造就了诸多慷慨激昂之士。卧薪尝胆的勾践,竭忠尽智的岳飞,文武兼备的陆游、辛弃疾、文天祥……众多仁人志士用他们的鲜血与生命谱写了一首首壮怀激烈的诗篇,他们的诗句至今读来,仍洋溢着当年的铁骨雄风。而持戟呐喊的鲁迅,更是把文人的凌厉剑气发挥到了极致。就连文雅娟秀的女子,在江南水性的润泽下,也尽显铮铮侠骨。明末的秦淮八艳是有力的佐证,清末的秋瑾则是最优秀的代表。.
江南的水哺育了如水的江南。江南美,美在江南的水、江南的风物、江南的人。这种美是刚与柔的融合。江南,一曲永远唱不完的歌,让人细细地品味着她的如诗如画和似水流年……
【1】选文标题“水性江南”的含义是什么?请用文中的一句话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在第二、第五两自然段中分别提到“剑”,各有什么用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还了解哪些流传在江南大地上的美丽传说?请举出一例。你记得文中江南志士哪些壮怀激烈的诗句?请写出一句。
美丽传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仿照文中画线的句子,联系生活实际,在下面的横线上写一句歌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内现代文阅读。
只有一个地球(节选)
①据有幸飞上太空的宇航员介绍,他们在天际遨游时遥望地球,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晶莹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②但是,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地球是一个半径约为6400千米的星球。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它只有这么大,不会再长大。
③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拿矿产资源来说,它不是谁的恩赐,而是经过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的地质变化才形成的。地球是无私的,它向人类慷慨地提供矿产资源。但是,如果不加节制地开采,必将加速地球上矿产资源的枯竭。
④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等,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作贡献的。但是,因为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不但使它们不能再生,还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1】选文第①自然段运用比喻和____的修辞方法,说明了地球的美丽壮观和____,表达了作者对地球的____之情。
【2】选文第②自然段运用了____的说明方法。(多选)
A.作比较
B.举例子
C.打比方
D.列数字
【3】选文第②自然段中加点的“约”字能否删掉,为什么?
地球是一个半径约为6400千米的星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③④自然段内容可以看出资源被破坏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面的宣传标语中,跟“保护地球”有关的是 (多选)
A.拥有知识改变命运,拥有理想改变态度。
B.绿水青山是我家,大家不要破坏它。
C.让结局不留遗憾,让过程更加完美。
D.地球是我们的母亲,你愿意看到自己的母亲哭泣吗?
14、阅读理解。
花脸
冯骥才
①做孩子的时候,盼过年的心情比大人来得迫切,吃穿玩乐花样都多,还可以把拜年来的亲友塞到手心里的一小红包压岁钱都积攒起来,做个小富翁。除此之外,我最喜欢的是买个花脸戴。这是种纸浆轧制成的面具,用掺胶的彩粉画上戏里边那些有名有姓、威风十足的大花脸。后边拴根橡皮条,往头上一套,自己俨然就变成那员虎将了。
②一年年底,舅舅带我去娘娘宫前年货集市上买花脸。过年时人都分外有劲,挤在人群里好费力,终于从挂满一条横竿上的花花绿绿几十种花脸中,惊喜地发现一个。这花脸好大,好特别!通面赤红,一双墨眉,眼角雄俊地吊起,头上边凸起一块绿包头,长巾贴脸垂下,脸下边是用马尾做的很长的胡须。虽然毫不凶恶,却有股子凛然不可侵犯的庄重之气。我朝它扬着下巴,说:“我要那个大红脸!”
③卖花脸的小罗锅儿,举竿儿挑下这花脸给我,龇着黄牙笑嘻嘻地说:“还是这小少爷有眼力,要做关老爷!关老爷还得拿把青龙偃月刀呢!我给您挑把顶精神的!”就着从戳在地上的一捆刀枪里,抽出一柄最漂亮的大刀给我。这刀!这花脸!没想到一下得到两件宝贝。我高兴得只是笑,话都说不出。舅舅付了钱。坐三轮车回家时,我就戴着花脸,倚着舅舅的大棉袍执刀而立,一路引来不少人瞧我,特别是那些与我一般大的男孩子们投来艳羡的目光时,使我快活之极。舅舅给我讲了许多关公的故事,还教我用京剧自报家门的腔调说:“我——姓关,名羽,字云长。”
④到家,人见人夸,妈妈似乎比我更高兴。连总是厉害地板着脸的爸爸也含笑称我“小关公”。我推开人们,跑到穿衣镜前,横刀立马地一照,呀,哪里是小关公,我是大关公哪!
⑤大年初一,客人们陆陆续续来拜年,妈妈喊我去,好叫客人们见识见识我这关老爷。我手握大刀,摇晃着肩膀,威风地走进客厅,憋足嗓门叫道:“我——姓关,名羽,字云长。”客人们哄堂大笑,都说:“好个关老爷,有你守家,保管大鬼小鬼进不来!”我愈发得意,大刀呼呼抡两圈,摆个张牙舞爪的架势,逗得客人们笑个不停。只要客人来,妈妈就喊我出场表演。妈妈还给我换上只有三十夜拜祖宗时才能穿的那件青缎金花的小袍子。我成了全家过年的主角。连爸爸对我也另眼看待了。
⑥初一下午,来客进入客厅,妈妈一喊我,我呜呀呀大叫一声闯进客厅,大刀上下一抡,谁知用力过猛,脚底没根,身子栽出去,“叭”地巨响,大刀正砍在花架上一尊插桃枝的大瓷瓶上,我打碎的是一尊祖传的乾隆官窑百蝶瓶,这简直是死罪!我坐在地上吓傻了,等候爸爸上来一顿狠狠的揪打。妈妈的神气好像比我更紧张,她一下找不着办法救我,瞪大眼睛等待爸爸的爆发。
⑦就在这生死关头,二姑忽然破颜而笑,拍着一双雪白的手说道:“好呵,好呵,今年大吉大利,岁(碎)岁(碎)平安呀!哎,关老爷,干嘛傻坐在地上,快起来,二姑还要看你耍大刀哪!”谁知二姑这是使什么法术,绷紧的气势霎时就松开了。其他客人也一拥而上,说吉祥话,哄爸爸乐。这些话平时根本压不住爸爸的火气,此刻竟有神奇的效力,迫使他不乐也得乐。我也因此奇迹般地逃脱开一次严惩。过年乐,没灾祸。爸爸只得嘿嘿两声,点头说:“呵,好、好、好……”妈妈对我丢了眼色,我立刻爬起来,拖着大刀,狼狈而逃。身后还响着客人们着意的拍手声、叫好声和笑声。
⑧往后几天里,再有拜年的客人来,妈妈不再喊我,节目被取消了。我躲在自己屋里很少露面,那把大刀也掖在床底下,只是花脸依旧戴着,大概躲在这硬纸后边再碰到爸爸时有种安全感。每每从眼孔里望见爸爸那张阴沉含怒的脸,不再觉得自己是关老爷,而是个可怜虫了!
⑨过了正月十五,大年就算过去了。我因为和妹妹争吃撤下来的祭灶用的糖瓜,被爸爸抓着腰提起来,按在床上死揍了一顿。我心里清楚,他是把打碎花瓶的罪过加在这件事上一起清算,因为他盛怒时,向我要来那把惹祸的大刀,用力折成段,大花脸也撕成碎片片。
⑩从这事,我悟到一个祖传的概念:一年之中惟有过年这几天是孩子们的自由日,在这几天里无论怎样放胆去闹,也不会立刻得到惩罚。这便是所有孩子都盼望过年深层的缘故。当然那被撕碎的花脸也提醒我,在这有限的自由里可得勒着点自己,当心事后加倍地算账。
【1】本文既写了作者和花脸的故事,又写了当时的心情。阅读第②到第⑦段,填写表格。
作者和花脸的故事 | 作者的心情 |
①_______ | ②_______ |
得到花脸 | 高兴 |
大年初一戴花脸表演 | ③_______ |
④_______ | 害怕 |
【2】阅读第⑦段,指出“这些话”“有神奇的效力”的具体表现。
表现①:_________
表现②:_________
【3】你会根据不同的任务去阅读短文吗?选择正确的答案填入括号里。
(1)如果带着“写花脸制作指南”这一任务读短文,那么文中____的内容要仔细阅读。
A.第①②段 B.第②③段 C.第③④段
(2)如果带着“体会演花脸给大家带来的乐趣”这一任务重点读第⑤段,可以用____的方法来读。
A.寻找中心句 B.查找资料 C.圈画描写“我”与客人的动作、神态、语言的关键词,展开想象
【4】从文中看,作者儿时盼望过年的原因有哪些?结合文章,分析作者是怎样有了更深入的思考和认识的。(不超过150字)
_________
15、句子练习。
1.伯父摸了摸自己的鼻子,笑着说:“我小的时候,鼻子跟你爸爸的一样,也是又高又直的。”(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写句子。
1.你怎么就不向窗外看一眼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穿上新雨衣去上学,我当然高兴了。(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很激动。(改为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日常交流中,人们也会提到戏曲用语。请用“亮相”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
18、句子训练营。
(1)七月的新疆戈壁滩炎暑逼人,这时最理想的是骑马上天山。
(用因为……所以……连成一句话)
(2)虽然天山现在并不是春天,但是有哪一个春天的花园能比得过这时繁花无边的天山呢?(改为陈述句)
(3)每到水势缓慢的洄水窝,都有鱼儿在游动。
(改为拟人句)
19、把肯定句改成双重否定句。
①如果我们选择居住,就要考虑适合的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这件事一定得他去办。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写句子。
(1)大厅里安静极了。
改写成夸张句:
(2)赖宁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调整词序,不改变原意:
(3)看到美国轰炸我驻南大使馆的暴行,我不能无动于衷。
改成反问句:
(4)诸葛亮对鲁肃说:“你借给我二十条船,我自有妙用。”
改成第三人称转述:
(5)这是一条完全由我国的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铁路干线。
缩句:
21、习作。
相信一定去过许多地方,那里是山清水秀的,是海潮澎湃的,是古色古香的,是神秘莫测的......总之,它一定有吸引你的地方,请你选择一处写一写。
要求:语言生动形象,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字数不少于45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