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阳泉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六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1、给下列文段中加点的字注音。

    贝多芬____然而来,悄然而去,给穷困的兄妹俩带来一片温____的人间之爱,一次美的艺术享受,给自己的艺术创作带来了一次意外的收____。《月光曲》通过记叙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故事,表现了这位伟大的音乐家对穷苦人民的同情,以及他在音乐方面所具有的____越才华。

  • 2、给下面的字加上偏旁组成新字再组词。

    ( )( )          ( )( )            

    ( )( )          ( )( )

  • 3、按要求写诗句。

    写春天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秋天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思乡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古诗词积累。

    1)白日依山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片孤城万仞山。

    3)孤帆远影碧空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春色满园关不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西湖歌舞几时休。

    6)等闲识得东风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明月何时照我还。

    8)碧玉妆成一树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人间四月芳菲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牧童遥指杏花村。

    11)明月松间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千树万树梨花开。

    1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风吹草低见牛羊。

    1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山寺桃花始盛开。

    15)南朝四百八十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月落乌啼霜满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默写填空。  

    (1)五岭逶迤腾细浪,________。  

    (2)这首诗的颈联是________________。  

    (3)强化主题、升华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4)蒙汉情深何忍别,________

二、古诗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6、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习题。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1】这是一首写西湖的七言绝句,作者是______(朝代)________(人名)。

    【2】“黑云翻墨未遮山”一句中的“翻墨”的意思是__________

    【3】本诗写了四幅图画,写出了风云变幻的西湖景象。正确排序是________

    A.狂风吹散图、白雨跳珠图、黑云翻墨图、雨过天晴图

    B.白雨跳珠图、黑云翻墨图、雨过天晴图、狂风吹散图

    C.雨过天晴图、狂风吹散图、白雨跳珠图、黑云翻墨图

    D.黑云翻墨图、白雨跳珠图、狂风吹散图、雨过天晴图

  • 7、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的习题。

    阳关曲·中秋月

    [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1】这首词描写的是我国的哪一个传统节日( )

    A.端午节

    B.中秋节

    C.清明节

    D.重阳节

    【2】词中的“玉盘”指的是______,你积累的哪首古诗词中也用了这个比喻?请写下来:__________________

  • 8、古诗阅读

    《观书有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1】默写古诗。

    【2】这首诗告诉我们学习如同汲取源头活水,这样才能不断的充实自己。作者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儒学家和教育家朱熹,人称儒学“二圣”。他编订了历史上的“四书”,四书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共6题,共 30分)
  • 9、阅读

    詹天佑(节选)

    詹天佑经常勉励工作人员,说:我们的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点儿马虎。大概’‘差不多这类说法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他亲自带着学生和工人,扛着标杆,背着经纬仪,在峭壁上定点、测绘。塞外常常狂风怒号,黄沙满天,一不小心还有坠入深谷的危险。不管条件怎样恶劣,詹天佑始终坚持在野外工作。白天,他攀山越岭,勘测线路;晚上,他就在油灯下绘图、计算。为了寻找一条合适的线路,他常常请教当地的农民。遇到困难,他总是想: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则,不但惹那些外国人讥笑,还会使中国的工程师失掉信心

    1(多选)选文对詹天佑的描写手法有( )。

    A. 语言描写   B. 心理描写   C. 神态描写   D. 动作描写

    2   画出詹天佑说的话,读一读从中体会到他( )的品质。

    A. 精益求精   B. 求真务实   C. 平易近人   D. 身先士卒

    3   画出詹天佑做法的句子。联系课文想一想:詹天佑这样做的目的是  

  • 10、阅读文章,完成练习。

    莫扎特的造访

    ①不是所有的音乐都可以把你引进天堂,音乐家也有烦躁不安的时候,当音乐家把他的烦躁不安转化为旋律时,这样的旋律带给你的也可能是烦躁和不安。但是,有一位音乐家例外,那便是莫扎特。

    ②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家的音响正放着莫扎特的《F大调第一钢琴协奏曲》。妻子在读一本画报,儿子在做功课,音乐对我们全家都没有妨碍,尤其是像莫扎特第一钢琴协奏曲这样的作品,我们三个人都可以在音乐的伴奏下各自做自己的事情

    ③10岁的莫扎特,心里没有任何阴霾,没有忧伤和恐惧,只有对未来的幻想和憧憬,一切都明丽而鲜亮。莫扎特把童年时代的梦幻都倾吐在他的音乐中了。我喜欢这样的音乐在我周围幽幽地回荡。从钢琴上蹦跳出的音符,轻盈而圆润,犹如一滴滴晶莹剔透的雨珠,从冥冥的天空中落下来,在宁静的空中闪烁飘荡。你看不见它们,接不住它们,却真切地感觉到它们的存在,感觉到它们在轻轻地拨动你的心弦。它们滴落在任何地方,都会反弹出清幽脆亮的回声。美妙的旋律尤所不至,仿佛是春天的微风从草地上拂过,没有什么能躲过那柔情的手指的抚弄。闭上眼睛,你就可以看见那些在微风中颤动的野花,还有在花瓣上滚动的露珠;小小的蝴蝶扇动着它们的彩色翅膀,从这片草叶上,飞到那片草叶上,终于在一朵金黄色的小花上停下来,微微喘息着,让湿润的风吹拂那对美丽的翅膀……

    ④我问家人,在莫扎特第一钢琴协奏曲的旋律中看到了什么。儿子说:“我看见一个金头发的孩子在弹琴。他坐在花园里,身边有很大的喷泉,喷出的银色水花,漫天飞舞。”妻子说:“我看见一条小溪在绿色的山坡上流淌,小溪里都是五彩的石头。”儿子笑着总结:“有喷泉,也有小溪,还有春天下雨时在树林里听到的声音。”

    ⑤说完话,我们仍然自己做自己的事情。除了音乐,家里没有其他声音然而世界上一切美丽的音响都在我们小小的家中回荡……有莫扎特的音乐陪伴着,家里是多么安静多么美好,连阴郁的天气我们也能感受到阳光灿烂的情调。

    1第①段的意思是(   )。

    A.莫扎特的音乐总是让人感到美好

    B.所有的音乐都很美好

    C.莫扎特的某些音乐也让人烦躁不安

    D.其他音乐家的音乐都让人烦躁不安

    2作者听到莫扎特的音乐,产生了丰富的联想:将听觉转化为______,把琴声想象成____________,构造出的画面给人以______的感受。

    3题目“莫扎特的造访”指的是______

    4根据文中的描述,莫扎特的音乐没有下面哪个特点?(   )

    A.明丽鲜亮 B.轻盈圆润 C.雄浑壮阔 D.充满梦幻

    5根据莫扎特音乐的特点,你还能想象出什么画面?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光明的心曲(节选)

    赵丽宏

    傍晚,最后一抹斜阳穿过窗外的绿叶,幽幽地照到我写字桌旁的白墙上,开始是许多斑驳的橙色光点,恍若一片微波荡漾的湖泊,然后暗下来,暗下来,光点由橙色转为暗红,并且奇怪地凝成两个椭圆的光团,无声无息地闪烁着……

    无意中见到的新鲜的形象,总是会引起我的遐想。对着墙上这两团闪闪烁烁的夕晖,我发愣了,总觉得它们像什么。闪着火苗的、深沉的、在幽暗中执着地透出亮色的——它们,像什么呢?

    蓦地,我的眼前闪出一双眼睛来,一双小姑娘的眼睛,一双黯淡的眼睛,一双燃烧着希望之火的眼睛……

    也是在一个晚霞似火的黄昏,从街心花园的林荫深处,飘出一阵优美的歌声,唱歌的是一位小姑娘,在手风琴的伴奏下,她唱着:“在那遥远的地方,清泉在流淌,阳光在歌唱,心儿啊,飞向那遥远的地方……”歌声像清泉,叮叮咚咚地在暮色中流;歌声像阳光,洒在浓浓的绿荫深处。看见歌唱的小姑娘了,一件白色的连衣裙在晚风里飘拂,一只天蓝色的大蝴蝶结,随着歌声在她头顶飞舞。她唱得那么动情,我迎面走去,她竟仿佛没有看见,依然优美地唱着:“在那遥远的地方……”

    看清她的眼睛时,我不由倒抽了一口冷气:一双多么漂亮的大眼睛,然而,又长又黑的睫毛下,覆盖着一层灰色的阴翳()——啊,竟是一个盲姑娘!

    我站住了,心头一阵震颤,这样美妙、这样无忧无虑的歌声,怎么可能从一个盲姑娘的口中唱出?

    “……清泉在流淌,阳光在歌唱……”

    歌声依然飘来。盲姑娘,陶醉在她的歌声里。她两手合抱成一个拳头,紧紧地贴着胸口,头微微昂起,仿佛在遥望着远方:那流着清泉、飘着阳光的地方,那开满了五彩缤纷的花儿的远方……从她的清脆而又纯美的歌声里,从她的幸福而又神往的微笑里,我似乎也看到了她向往的那个光明灿烂的远方。我知道,在她的憧憬里,这远方绝不是虚幻的,它足以驱散她眼前的黑暗。

    唱吧,盲姑娘,有一颗热恋光明、向往光明的心,你的生命之路,是不会黯然无光的。

    拉手风琴的是位年轻的母亲,她凝视着自己的女儿,手指轻轻地在琴键上移动。从这位母亲抿紧的嘴角上,从那闪着泪光的眼神里,我知道了她的心思,她要用一颗母亲的心,为女儿点燃希望之火。她满怀深情地拉着琴……

    我慢慢地走了,盲姑娘的歌声却久久地跟随着我,环绕着我:“在那遥远的地方……” 

    墙上的夕晖早已消失,夜色在我的小屋里弥漫,盲姑娘的那支闪着光芒的歌,却又在我的心中响起来。

    1这篇文章主要讲的是“我”在街心花园的林荫深处,偶遇一位______________,从她的歌声中听出了她对_______________

    2理解短文内容,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光明”指的是我们所见到的阳光,也表示盲姑娘内心充满希望和光明,同时也代表母亲对女儿的爱如光明一般照亮她的内心。________

    (2)“我”心头一阵震颤的原因是“我”终于见到了盲姑娘,情绪非常激动。________

    (3)结尾“闪着光芒的歌”指的是盲姑娘向往的光明灿烂的远方。________

    (4)文章开头和结尾都写到夕晖,这是对自然环境的描写,这样首尾呼应,深化了文章的主题。________

    3文中多处描写了“我”听到盲姑娘的歌声后产生的联想,下面句子中没有运用联想手法的一项是(   )

    A.歌声像清泉,叮叮咚咚地在暮色中流;歌声像阳光,洒在浓浓的绿荫深处。

    B.那流着清泉、飘着阳光的地方,那开满了五彩缤纷的花儿的远方……

    C.墙上的夕晖早已消失,夜色在我的小屋里弥漫,盲姑娘的那支闪着光芒的歌,却又在我的心中响起来……

    4仿写:听着盲姑娘的歌声,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样的美丽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阅读

    《人类能在地球上生活多久》

    ①人类能在地球上生活多久?这既涉及地球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所提供的资源,也涉及地球的外在环境究竟能在多少年内维持不变。

    ②太阳是决定地球外在环境最重要的因素。根据近代天文学家的理论,太阳将持续而稳定地向地球提供光和热, 地球绕太阳旋转的平均半径将长期维持不变,至多只有极小的摆动,这一过程将至少还持续40亿年。

    ③太阳对地球的影响确实是太巨大了,不过,太阳为地球持续提供长达4000万年的光和热却是没有问题的,因为在4000万年的年代里,所消耗的能量还不到太阳总量的 1%。

    ④但是人类面临的真正威胁,却是来自人类自身。近400年来,随着科学、技术以及工业、农业的发展,人类取得的成就远远超过自有人类历史以来的400万年间的成就。与此同时,人类所消耗的地球上的资源,也大大超过了400万年间人类所消耗的资源总量!如果按照现在消耗不断增长的趋势发展下去,试问4000年后乃至4000万年后的地球将是什么样的面貌?

    ⑤地球上的资源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可再生资源,另一类是不可再生资源.虽然人类可以用消耗可再生资源的办法补充一些不可再生资源,但这在数量上毕竟是有限的。所以.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问题归根结底将取决于地球上的资源能在多少年内按照某些资源的消耗标准维持人类的正常生活.

    ⑥也就是说,对于人类能在地球上生活多久这个问题,真正值得忧虑的,是人,是人能否控制人类自身!

    【1】短文作者的观点是:___________。 围绕这个观点,作者从两方面进行了说明:一方面:太阳可以长期持续而稳定地为地球提供光和热,另一方面:____________

    【2】第②段划线句子中的“至少”可以删掉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③段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有位同学想了解近400年来地球上资源的消耗情况,你会建议他重点去阅读短文的第_____段。

    【5】这篇短文提示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课外阅读。

    父亲留下的书香

    我们这个寻常百姓家,收入不高,住房又小,挤挤巴巴的,连一个书橱也放不下。(        )不是“书香门第”,(       )有缕缕书香弥漫,这可从我全家人喜欢读书看出来。说起我家的书香,还是我父母传留下来的哩。

    我父亲别无嗜好,就喜欢看书。《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以及《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古今中外名著,都曾使他陶醉于其中。可是后来父亲的手中却换成了本本“苦书”,——这,说来就话长了。我母亲生我二弟后一病不起,常年躺在床上,生活不能自理,父亲独自挑起了持家的重担。起先请医生为母亲治病,后来家境日趋贫困,再也没钱请医生了。我们为此忧心忡忡。这时出现父亲床头的《三国演义》《水浒传》等书不见了,有的是一本本中医和中草药书——这些就是“苦书”吧。持家劳累之余,父亲就研读这些书,可谓是“苦”不释手。父亲还钻研一本《中国针灸大纲》,边看边实践:替我母亲望诊搭脉,开方煎药,又作针灸治疗。后来连我们兄弟姐妹也知道在足三里穴位针灸能起到有病治病,无病防病的良好效果。奇迹终于降临了,卧床数年的母亲(竟然   居然   突然   忽然)下床了!

    母亲慷慨地叮咛我们要秉承父亲的精神。为了给母亲作针灸治疗,父亲常常在晚上先在自己身上的穴位进行试针,感觉针刺麻醉的程度和针尖刺透的深度,然后再替我母亲针灸治疗……母亲的病治好了,她享寿到古稀之年,而操劳一生、挚爱妻子儿女的父亲却在65岁离开了我们!

    父亲留给我们的很多很多,其中就有不绝如缕的书香。

    【1】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陶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忧心忡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给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3】根据语段意思选择正确的词语。

    【4】读句子,回答问题。

    ①“虽说不是‘书香门第’, 却有缕缕书香弥漫。”

    两个“书香”的意思并不一样:“书香门第”中的“书香”指___________________

    “缕缕书香弥漫”中的“书香”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可是后来父亲的手中却换成了本本‘苦书’。”

    “本本”叠用表示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__;“苦书”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③读文中划线的句子“父亲的精神”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课内阅读。

    说来也怪,雨果真像我希望的那样停了。四周一下子变得那样安静。我推开窗子,凉爽的空气扑了过来,还带点儿腥味。路灯照着大雨冲刷过的马路,马路上像铺了一层明晃晃的玻璃;路灯照着路旁的小杨树,小杨树上像挂满了珍珠玛瑙。可雨点儿要是淋在淡绿色的雨衣上呢,那一定比珍珠玛瑙还好看。我扑到自己的床上,一心想着明天雨点儿打在雨衣上的事。

    【1】这段文字写的情景是(       

    A.雨前

    B.雨中

    C.雨后

    【2】“路灯照着大雨冲刷过的马路,马路上像铺了一层明晃晃的玻璃。”该句运用了_________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我”对雨天的___________之情。

    【3】从文中画线句子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6题,共 30分)
  • 15、将下面的反问句改写为陈述句。

    (1)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吗?

    ____________________

    (2)难道这不是院中的丁香的香气吗?

    ____________________

  • 16、句式转换。

    1.我们怎能忘记老师的淳淳教导?(转换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里的景色这么美,怎能不使我们流连往返呢?(转换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们不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转变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4.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大,我们不应该伤他们的心。(转变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照样子,改写句子,要求不用与“说”有关的词语。

    例:妈妈俯下身子盯着我的眼睛,一脸焦急:“你的眼睛怎么肿了?”

    演出结束,大家情不自禁地说:“实在是太精彩了!”

    __________________

  • 18、死亡在洪水的声音中逼近。(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

  • 19、读例句,体会重复用语的妙处,并仿写句子。

    例:起初是全场肃静,只听见炮声和乐曲声,只听见国旗和其他许多旗帜飘拂的声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改为转述句.

    鲁迅先生对我说:曹先生的书只收你一块钱本钱;我那一本,是送你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1、习作。

    同学们,小学六年来,你读过的书肯定数都数不过来,请选择你最喜欢的一本书,以梗概的形式,用简练的语言介绍一下吧。

    要求:1. 题目自拟;2. 把握要点用简明的叙述性语言概括内容,适当补充内容,自然过渡,语意清楚连贯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05
题数 21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填空题
二、古诗阅读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