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大兴安岭地区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六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1、解释加点字词的意思。(4)

    1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补充词语,并根据提示答题。

    ( )( )       威风( )( )

    ( )( )       ( )( )

    (1)与“空洞无物”相反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__

    (2)画“ ”的词语是ABCC式,我能再写一个:__________________

  • 3、给下面的字分别组三个词。

    ______)(______)(______

  • 4、读拼音,写词语。

    páo xiào shēn yín fèi pǐn xī miè péng pài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zāo gāo xiōng yǒng zhòu méi liú tǎng jiū xīn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 5、根据提示填写合适的词语。

    (1)看到孩子,老人_______的脸上,露出了慈样的微笑。(请填入一个形容经历困苦的四字词语)

    (2)王朗在国际钢琴大赛上夺得首奖,__________得遇知音,让他激动得流下眼泪。(请填入一个比喻知心朋友或乐曲高妙的四字词语)

二、古诗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6、阅读体验。

    我们爱你啊,中国(节选)

    我们爱你——                    涌动的滚滚春潮,

    龙井茶的清香                    祖国大地燃起的希望之火。

    茅台酒的醇美,               

    江南丝绸的光洁绚丽,            我们爱你——

    景德镇陶瓷的天工巧夺。          奋斗书写的史册,

    汗水浇灌的硕果

    我们爱你——                    松树的伟岸、梅花的高洁,

    战国编钟奏出的古曲              博大的胸怀、恢宏的气魄。

    改革开放谱写的新歌

    1诗歌第______小节介绍了闻名世界的中国特产,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2小节热情歌颂了祖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中贯穿全文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仿照诗歌的结构,再写一节。

    我们爱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古诗阅读。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宋]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注释】①醉书:喝醉酒时写下的作品。②翻墨:打翻的黑墨水,形容云层很黑。③白雨:指夏日阵雨的特殊景观,因雨点大而猛,在湖光山色的衬托下,显得白而透明。

    【1】“白雨跳珠乱入船”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

    【2】这四句诗就像四幅画:“云、_______________”四字,写出了夏日暴雨骤至又雨过天晴的特殊景象。

    【3】诗的前两句巧用比喻,“_________” “_________”描绘云和雨的特点;“_________”和“________”又形成强烈的色彩对比。后两句中一个“_________”字突出天色由骤雨到晴朗的转变之快。

  • 8、阅读课文选段,回答问题。

    有的人

    骑在人民头上:啊,我多伟大!

    有的人

    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1诗中运用的修辞手法有(   )。(多选)

    A. 对比 B. 排比 C. 比喻 D. 拟人

    2__________________两个动词形象地刻画了两种人对人民不同的态度。

    3诗句热情歌颂了________,批判了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共6题,共 30分)
  • 9、认真阅读短文,回答后面问题。

    雾来了。白白的雾弥漫在森林里。

    小猴不敢下树,小鹿不敢出门,松鼠把头探出洞外,又缩了回去。尽管他们的肚子饿得咕咕叫了,也不敢出门找一顿早餐。

    因为这太危险了。

    说不定在雾里,会绊倒,会迷路,还会碰上凶狠的老虎、狼和蟒蛇……

    终于,雾消散了,太阳露出了笑脸。

    奇怪的是,小猴的树下放着一推桃子;松鼠的树下有一串蘑菇;小鹿家的门口,放着几个苹果……

    是谁干的好事呢?谁也不知道。

    小猴搔搔头皮,找来了松鼠、小鹿、小羊、小兔、豪猪、刺猬和小黑熊。

    小猴说:“是谁干了好事,给我们大伙送来了吃的?我们应该感谢他。”

    大伙都同意,可是没有谁出来承认。

    小猴朝大伙看了一眼,继续往下说:“其实我早就知道是谁干的了,就在他干好事的时候,我偷偷在他胸前别上了一朵红玫瑰,可他还不知道呢!”

    大伙立刻东张西望,找别人胸前的红玫瑰。只有小黑熊慌忙低头看自己的胸前。

    小猴拍着巴掌笑了。他说:“我知道是谁干的好事了,我代表大伙感谢他。”说着,小猴从身后拿出一朵鲜艳的红玫瑰,别在了小黑熊的胸前。

    大伙把热烈的掌声送给了小熊。

    这次,轮到小黑熊搔自己的头皮了,他不好意思地笑了……

    【1】给这篇短文取一个恰当的题目:________

    【2】从短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急忙________    奇异________     感激________

    【3】从短文中找出恰当的词语填在括号里。

    ________的掌声        ________的红玫瑰      ________的老虎

    【4】细读短文,填一填。

    雾散了。小猴发现他的树下有________;松鼠的树下有________;小鹿家的门口有________。这件好事是________做的。

    【5】小动物们不敢出门找早餐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得到大家的表扬后,我推测小熊心里会这样想:________

    【7】你最喜欢短文中的谁?请说出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阅读与理解。

    气温变化的利与弊

    ①人们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对环境温度升降1℃,似乎不太关心,但是气象经济学家发现,气温变化1℃,不仅事关全球气候变化,还跟经济发展,特别是农业生产息息相关。

    ②美国气象学家对全球平均气温变化1℃的评价是:气温上升1℃,经济效益也跟着上升;气温下降1℃,经济效益也跟着下降。世界平均气温下降1℃,全球产值就减少70亿美元。

    ③气温变化1℃,对农业生产有着更惊人的影响。美国达尔奇教授认为:若全球平均气温比20世纪70年代平均气温下降1℃,玉米在全球约60%的地区增加收成约2100万美元;棉花在全球范围内歉收,损失约22亿美元;水稻在全球约65%的地区损失约9.56亿美元。中国气候学家张家诚研究论述了若气温升降1℃,对中国粮食作物的影响:据测试,气温变化1℃,大体相当于农作物变化一个熟级。每变化一个熟级,产量变化10%,意即气温上升或下降1℃,粮食产量具有增产或减产10%的潜力。例如,我国著名商品粮生产基地——东北地区,若当年平均气温出现了“凉夏”,则粮食肯定减产100亿至150亿千克。反之,若出现了“热夏”,则粮食可多收几百亿千克。

    ④气温升高1℃虽然会使农作物增产,经济有所增长,但是气温升高所带来的环境及社会问题也着实令人担忧。

    ⑤联合国有关机构最新报告预测,假若全球温室气体减排计划得不到有效的实施,21世纪全球的平均气温将上升1.8℃至4℃。如此下去,人类总有一天会掉进自掘的“热陷阱”里而不能自拔。

    ⑥专家预测:到2030年,中国海平面可能上升1厘米到16厘米,黄河三角洲、长江和珠江三角洲等地区洪水泛滥的机会增大,风暴潮的危害也会加重。由于气温上升,黄河和内陆河地区的蒸发量可能增长15%左右,北方水资源短缺以及南方的旱涝等灾害出现频率也会增加。

     

    1第②段运用的说明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④段在全文中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3对短文内容的理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全球平均气温上升,全球经济效益也跟着上升

    B.全球平均气温下降,全球各种粮食的产量都会减少

    C.全球平均气温上升将导致自然灾害频发

    4这篇短文是围绕“___________”这一中心意思来写的,具体写了哪些内容?请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结合短文内容,为文章写一个合适的结尾,写在文末的横线上。

  • 11、课内阅读,完成练习。

    《穷人》节选

    渔夫皱起眉,他的脸色变得严肃,忧虑。“恩,是个问题”他搔搔后脑勺说:“恩,你看怎么办?得把他们抱过来,同死人呆在一起怎么行?哦,我们,我们总能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

    但桑娜坐着一动不动。

    “你怎么啦,不愿意吗?你怎么啦,桑娜?”

    “你瞧,他们在这里啦”桑娜拉开了帐子。

    【1】从短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严厉( )             忧愁( )

    【2】选段中带点字“熬”在文中是的意思是_________,从“总能熬过去的”中我体会到__________

    【3】这几段话细致的描写了渔夫的神态、___________。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渔夫是个___________的人。

    【4】课文以渔夫和桑娜的对话结尾,你喜欢这样的结尾吗?简要地写出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长江作为中国的第一大河,又被称为母亲河。唐代诗人李白曾在长江边为朋友

    饯行,之后作了一首诗,你一定还记得这首诗吧,请你试着默写下来。

       

     

     

     

  • 13、精神救助

    我一直以为自己是个善解人意的人,在别人需要的时候,能解囊相助。可是,一个没坐过火车,没看过电视,连50元人民币都没见过的山村小女孩,面对我的盛情邀请,竟然对城市的繁华不感兴趣。

    那年,我在瓦房店乡百车沟小学采访一位小学教师时,有一个小女孩从门缝里看了我好久,我笑,她也笑。老师介绍说,她叫范春芳,是个好学生。家里爸爸傻,妈妈哑,生活可困难了。两次辍学,她又靠养鹅、采药卖钱,回到了学校。后来我们结交成了朋友。

    夏天,在女儿的催促下,我接她来沈阳度假。我们登电视塔,逛公园,吃烧烤,唱卡拉OK,她却木然。一路上总是问我:“阿姨,妹妹的旧书能给我几本吗?”“那当然,你头一次来市里,玩够了再说。”她只好不作声。

    晚上,我和女儿的说话声、电视的吵闹声都没能转移她的注意力。她先把女儿给她的旧书放进书包,又拼命从女儿的新数学书上往下抄题。我问她明天还想去哪儿玩,她说哪儿也不去了,想做完50道题,不会了还可以问妹妹。也许她懂得,这个繁华的城市不属于她,学到手的知识才是自己的。

    范春芳来时穿了一件长长的金黄色的衫子,显然是成人穿过的旧衣服。可她说这还是村长从救灾衣服里挑出的最鲜艳的一件呢。女儿听得鼻子发酸,就从衣柜里往外掏衣服。她拿出一套蓝白相间的学生套装递给范春芳时,我的心动了一下,那是我在女儿生日时花120元买的新衣服啊。“这衣服姐姐穿太大,不合适。”我拦了一下。“上衣是短袖,下身是裙子,有什么不合适的。”女儿没明白我的意思,范春芳却明白了:“妹妹,你留着吧,这衣服太干净,不合适。你再给我几本用过的旧练习册吧。”女儿不由分说,先把衣服塞进她的包,又去找练习册。我有些不好意思,给她200元钱。她说:“学费您已经给我交两年了,我不要。”“拿着,这是零花钱。”我也硬把钱塞进了她的包。

    第二天范春芳要回家了,她抱着我的腿哭了半天:“阿姨,我一定好好学习,对得起您。”我嗓子发紧,说不出话。

    从车站回来,女儿告诉我枕头底下压着那套新衣服和200元钱。还有一张纸条:“阿姨,东西不带了,共拿走书21本,谢谢您和妹妹。”

    我突然感到这童心折射出我的心理残缺:“自信掩盖着虚荣,善良搀杂着自私。自己的慷慨是有条件的,因为自己已经不需要了。而那孩子却在我自私的施舍中感激涕零。我糊涂了:究竟是我从经济上救助了范春芳,还是范春芳从精神上救助了我?”

    【1】文章题目,“精神救助”的含义和作用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也硬把钱塞进了她的包”,句中的“也”字用得奇妙,联系本段相关语句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母女二人赠送衣服的细节,你读出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自信掩盖着虚荣,善良搀杂着自私”,这句语剖析深刻。请就其所指内容和本句内涵进行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概括文中“女儿”的形象,并分析其在文中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课外阅读。

    深山秋韵

    清晨起来,简单地洗漱后,接过房东老人热情地递给我的一杯自采的山野茶,顿时,一股清香扑鼻而来,轻轻地喝一口,立刻感到神清气爽,浑身有着说不出的舒畅。

    于是,我拿着茶杯,出门信步走进这深秋清晨的山野中,举目四望,仿佛置身于一个梦幻般的仙境。一树树的枫叶高举着燃烧的火炬,一棵棵的乌桕树招展着鲜艳的旗帜。露珠在草丛间闪烁出灿烂的珠光。小鸟欢叫着,从这个枝头跳到另一个枝头,炫耀着这里的充分自由。层层梯田铺展开丰腴的成热,片片果林悬挂着成熟的丰腴。我不知不觉地在一块被露水洗净的山石上坐下来,欣赏着色彩斑斓的深山特有的秋韵,聆听着幽雅迷人的深山独创的秋歌,任思绪在这纯净无尘的天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翔……

    这时,空气中缓缓飘来一阵草木特有的清香,我看到缕缕乳白色的炊烟在小村的上空蔓廷又集聚,集聚又蔓延。灵巧地编织成一幅洁白而又透明的纱幔,轻轻地覆盖在小村的上空,从而隔住了外界的烦躁和喧嚣对这里的骚扰,保护着这里的安逸和宁静。

    一条小溪从远处时而急促时而舒缓地飘来,在小村前面迁回成一泓明净透彻的池塘,

    又从另一方悄悄地绕过,走向远方。姑娘们在池塘边浣洗着,那节奏均匀的捣衣声,在这深山里回荡出一曲清纯古朴的歌谣。我想,她们洗去的可能是一个枯燥而烦闷的季节,迎来的一定是一个新的清爽而丰厚的希望。

    几声悠扬的鸡鸣和一阵铿锵的犬吠,将我从遐想的幻境中唤回到现实的人间。一回头,猛然发现房东老人正在我身旁祥和地微笑着。我知道,他已经在这里陪我很久了。他是来叫我回去吃早餐的。于是,我随着他踏上这条枫叶和乌桕叶铺就的海绵一样柔软的山路时,心情就像当年走过红地毯时一样的激动,是的,我想我已经与这里结下了深厚的情感之缘啊!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舒畅——__________ 丰腴——__________ 集聚——__________

    2第二自然段描写的景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画“___”的句子把_______比作_______________比作_______,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秋天美丽的景色。

    4联系上下文,画“﹏﹏”句子中“枯燥而烦闷的季节”指的是______________,“崭新的清爽而丰厚的希望”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选文表达了作者(   )

    A.对房东老人的感激之情

    B.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之情

    C.对深山秋韵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6我积累的描写秋景的古诗名句是: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6题,共 30分)
  • 15、按要求写句子。

    (1)诗歌的海洋里,有无数好诗。(改写成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跟好朋友分别,心里难舍。(改为感叹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读了很多描写秋天的古诗。(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6、练习句子。

    1.圆圆的盖帘儿上分两头码上不同馅儿的饺子,像是两军对阵,隔着楚河汉界。

    这句话的修辞手法是________。用这种方法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妈妈的眼睛眯成了一条缝儿。(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其实,妈妈的眼睛似乎实在是太昏花了。(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丁字形的广场汇集了从四面八方来的群众队伍。(缩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句子训练营。

    1詹天佑不怕困难。詹天佑不怕嘲笑。(用合适的关联词连成一句)

     

    2 詹天佑是工程师。(扩句)

     

     

  • 19、这么冷的天,那个拉车的怎么能光着脚拉着车在路上跑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改为直接引述句。

    1.老班长说 ,他没有完成任务,没把我们照顾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房东太太对我说,她的儿子今天回家,从学校回来,她高兴的不得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1、习作。

    两题中任选一题完成。

    (1)通过一两件事介绍你的伙伴,抓住人物的特点来写,突出伙伴的品质,题目自拟。

    (2)生活中有各种滋味:玩竹节人趣味盎然,盼下雨心情起起伏伏……请以“我品尝到了      的滋味”为题,写一次自己的体验和经历,注意写出心理活动的变化。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05
题数 21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填空题
二、古诗阅读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