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运城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六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1、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语。

    _______烟幕弹 一_______山沟 一_______烈火

    _______钟头 一_______呻吟 一_______战友

    枯黄的_______ 温暖的_______ 轻微的_______

    不时地_______ 痛快地_______

  • 2、比一比组词。

    __________   弦__________   迁__________

    __________   炫__________   纤__________

    __________   锤__________   叨__________

    __________   唾__________   叼__________

    __________   剔__________   褐__________

    __________   惕__________   竭__________

  • 3、写出与下面历史人物相关的成语故事。

    王羲之___________ 刘备____________

    杨时____________ 廉颇____________

  • 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___________,日暮客愁新。

    2.陆游是宋代伟大的爱国诗人,他虽然身处低位,却时刻不忘忧国忧民,真正做到了“________”。

    3.___________,万紫千红总是春。

    4.“黑云翻墨未遮山,________。卷地风来忽吹散,_________。”这首诗是__代诗人___写的《_______》。诗歌的前两句语用了____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雨势_____;“忽”字体现了夏天_____的特点。

    5.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_____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______,月光______下的______的大海。

    6.无情未必真豪杰,__________

    7.儿童相见不相识,__________

    8.胜日寻芳泗水滨,__________

  • 5、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练习。 [理解]

    1.《北京的春节》一文的作者是________先生,他用充满____________的朴实语言,描绘了老北京人过春节的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________________

    2.《腊八粥》主要写了等粥和喝粥这两件事情,________这一部分写得详细,____这一部分写得简略,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鲁滨逊漂流记》(节选)的梗概部分介绍了小说的主要内容:鲁滨逊航海途中遭遇大风而________________,克服种种困难,在荒岛生活了_____年后,最终获救回到________。从中我们体会到了鲁滨逊_______________的人生态度。

二、古诗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6、阅读《迢迢织女星》,做题。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1】这首诗取材于我国古代民间故事《__________》,写的虽然是天上的事,反映的却是现实的生活。人们常用这一神话比喻_____________

    【2】解释字词。这首诗中多处运用了叠词,你认为这些叠词用得好吗?为什么?

    盈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脉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歌中景象有虚实之分,有眼之所见,有心之所想,请找出诗中眼见之实的景象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首诗中的主人公是谁?表达了他(她)怎样的一种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

  • 7、课内古诗词阅读。

    石灰吟

    [明]于谦

    千锤万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1】对诗中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凿:开凿

    B.若:好像

    C.等闲:平常

    D.浑:浑浊

    【2】根据诗句意思,在下列句子的括号内填入关联词最准确的一项是(     

       )千锤万凿,(   )烈火焚身,(   )粉骨碎身,我(   )要将清白留在人间。

    A.尽管 尽管 只要 

    B.只有 只有 只有  

    C.不论是 还是 即使 

    D.即使  无论 

    【3】对该诗的理解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诗句的前两句写石灰的开采、烧制过程;后两句写石灰的品格。

    B.“要留清白地人间”是对全诗的总结,画龙点睛地点明了全诗的主旨。

    C.全诗前两句纯粹写石灰,后两句借石灰的高尚品质来抒发诗人洁身自好、坚贞不屈的品质。

  • 8、阅读理解。

    古诗阅读。

    七 夕①

    [唐]李商隐

    鸾扇②斜分凤幄③开,星桥④横过鹊飞回。

    争将⑤世上无期别,换得年年一度⑥来。

    (注释) ①七夕:农历七月初七,传说牛郎和织女这天在天河的鹊桥上相会。②鸾(luán)扇:上面绣有凤凰图案的掌扇。③凤幄(wò):闺中的帐幕;绣有凤凰图案的车帐。④星桥:鹊桥。传说七夕这天所有的喜鹊都飞往天河,为牛郎和织女相会搭桥。⑤争将:怎把。⑥一度:一次。

    【1】解释句中加点的字。

    (1)争世上无期别。(_____) (2)换得年年一来。(_____

    【2】“星桥横过鹊飞回”的意思是(  )

    A.喜鹊们从星桥上飞回来了

    B.天上的喜鹊为牛郎织女双星架桥回来了

    C.喜鹊看到星桥飞回来了

    D.搭长桥的喜鹊们还没有完工

    【3】这首古诗写了________________的故事。本诗中表现他们在天上相会的美好情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诗人发出的沉痛感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面的四首诗,各描写了我国民间的一个传统节日的情景。按节日的顺序,给四首诗排序,恰当的一项是(  )

    ①无云世界秋三五,共看蟾盘上海涯。直到天头天尽处,不曾私照一人家。

    ②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③鸾扇斜分凤幄开,星桥横过鹊飞回。争将世上无期别,换得年年一度来。

    ④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

    A.②④①③

    B.④②①③

    C.①②④③

    D.④②③①

三、现代文阅读 (共6题,共 30分)
  • 9、材料:日记一则

    12月9日       星期四       多云

    “好神奇”“好厉害”……今天收看了天宫课堂的直播课以后,在我心中浮现最多的就是这两个词,我真是太激动了,让我一下子对宇宙充满了好奇。

    一回到家,我就上网查阅关于宇宙的资料,还把8年前王亚平阿姨太空授课的录像看了好几遍。这些实验再一次震撼了我,我仿佛置身在广mào的宇宙中,和宇航员一起漂浮在太空舱里,和他们一起做起了有趣的实验,就连吃晚饭都忘记了。

    王亚平阿姨说:“飞天梦永不失重,科学梦张力无限。”是呀,她在告诉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永远怀揣科学的梦想,敢于追梦,用智慧和汗水筑梦。我从今天起,就要好好学习宇宙科学知识。我相信,只要不懈努力,一定能迎来梦想的发射时刻,飞向属于自己的浩瀚星空!

    【1】这是一位同学收看天宫课堂后写的日记。在写“广mào”一词时,他不知道“mào”该使用哪个汉字。根据汉字的意思,他应该选择(       )。

    A.貌:外表的形象

    B.茂:丰富精美

    C.冒:向外透,往上升

    D.袤:长度

    【2】这位同学想把下面这句话补充在日记的结尾处。为了让日记在表达上更有意思,他想利用汉字谐音的特点,将句子里的一个字换成另一个同音字。结合日记内容和这句话的意思,你知道他想换哪个字吗?请你用修改符号,把这个字修改一下。

    今天收看的这节天外来客,会永远留在我的记忆里。

    【3】这位同学的这则日记是围绕哪个意思写的?下面说法最准确的一项是(       

    A.我回到家,查阅了很多关于宇宙的资料

    B.天宫课堂激发了我探索宇宙奥秘的热情

    C.8年前天宫课堂的授课内容,同样精彩

    D.王亚平阿姨的话,让我明白了要好好学习

    【4】同学们想以“天宫课堂”为标题,布置一次展览,分享学习成果。大家从书法作品中收集单个汉字,制作展板标题。其中“宫”字大家没有确定用哪一个好。为了体现书法作品“字体一致,和谐美观”的特点,你建议使用(       )。

    A.      

    B.      

    C.        

    D.

    【5】有位同学在阅读古诗的时候,发现我们的古人很早就对广阔的宇宙充满向往,并展开了大胆的想象。他找来了下面四首古诗,想抄写下来,粘贴到展板上。但其中有一首诗与这次展览的内容无关,你建议把它删掉。这首诗是(       )。

    A.《夜宿山寺》(危楼高百尺)       唐•李白

    B.《乞巧》(七夕今宵看碧霄)       唐•林杰

    C.《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       唐•杜牧

    D.《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       唐•刘禹锡

    【6】王亚平阿姨在“天宫课堂”授课结束时,说了8年前太空授课时同样的话:飞天梦永不失重,科学梦张力无限。同学们查找材料时,发现了很多和这句话意思相关的材料。当然,也有不一致的。你觉得下面材料中和这个意思不一致的是(       )。

    A.8年前,王亚平阿姨进行太空授课后,收到了很多孩子的来信,有的孩子不懈努力,长大后也从事了航天工作。

    B.女宇航员芭芭拉•摩根曾给王亚平写信,愿意与她携手在更多的孩子心中种下飞向太空的种子。

    C.“天宫课堂”结束后,很多学校继续开展丰富多彩的太空科普活动,同学们的学习热情高涨。

    D.“飞”字的本义是鸟类在空中展翅的动作,形象而生动,难怪汉字被称为中国的伟大发明。

  • 10、阅读《烛光》,完成答题。

    烛光

    “啪!”停电了。

    妈妈拿来一根蜡烛,点燃了它。顿时,小火苗一蹿一蹿的,很暖很暖。

    烛光中,爸爸正认真地辅导我做功课。遇到难点了,他就拿起课本和参考资料,认真地研读着,时不时地拿着笔,打着草稿,帮我理清解题思路。

    每一次,我有不会做的数学题目,总是问他;而他,也总是耐心地回答我。有的题目特别难,他就一再地讲,直到我懂了为止。不止一次,他走进书店,为我精心挑选合适的参考书。当看到有价值的题目,他会抄下来给我做。在他的帮助下,我的数学成绩稳步提高。

    渐渐地,蜡烛短了一截。

    烛光中,妈妈正整理着我背诵过的古诗文。最早背过的古诗,放成一摞;后来背的,则放成另一摞。而我背得不是特别熟的,她又将其单独摞起,供我背诵。

    从我记事起,我的生活就离不开古诗。从《咏鹅》到《将进酒》, 从《静夜思》到《蜀道难》, 凡是有能力背的,我都有所涉及。而她,不仅要将每首诗的意思讲给我听,还要将诗和大意抄下来。抄着抄着,一不小心,就抄了六年,一张张纸堆了足足几十厘米高,真可谓是手抄版的《千家诗》了。这一张张泛黄的纸稿,渗透着她的心血。

    慢慢地,蜡烛又短了一截,可那火苗依然蹿得很高,很旺。

    烛光中,奶奶正在为我缝补袜子。她戴着老花镜,小心翼翼地将线穿进针眼里。一针一线,她的动作是那么认真,那么细致。

    我每天运动量比较大,袜子没穿几天,就会破几个洞,如果扔掉,也太浪费了。每当此时,总是她——慈爱的奶奶,拿起针和线,一针一针地缝着。她常说,自己没文化,不能教子女什么,但至少还能帮着缝缝补补,让孙辈安心读书。一针一线,都倾注着她的关爱。

    蜡烛越燃越短,到最后,只剩下一小截。

    “啪!”灯亮了,蜡烛发出的光不那么显眼了,但那小小的火苗还是一蹿一蹿的,很暖很暖。

    【1】文中哪一个字生动地描写出了蜡烛燃烧的动感?( )

    A.啪

    B.蹿

    C.暖

    D.旺

    【2】“这一张张泛黄的纸稿,渗透着她的心血。”从“泛黄”这个词语可以读出什么内涵?( )

    A.抄写古诗历时很长,纸张慢慢变黄,可见妈妈用心良苦,不辞辛劳。

    B.黄色纸张更显眼,时刻提醒我学习,可见妈妈心细如发,教子有方。

    C.泛黄的纸张在停电的时候可以点火,可见妈妈废物利用,特别节俭。

    D.用质地低劣的黄色纸张抄写古诗文,可见妈妈勤俭节约,善于持家。

    【3】爸爸辅导“我”功课。文中做了一些补充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有的问题很难,他一讲再讲,直到我懂了为止。

    B.整理许多优秀的诗给我背,还要将诗的意思讲给我听。

    C.他经常走进书店,为我精心挑选合适的参考书。

    D.看到有价值的题目,他会抄下来给我做。

    【4】下列对短文最后一段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

    A.结尾简洁,呼应上文,深化主题,又让人感到余味犹长。

    B.巧妙地呼应了首段,让人感觉文章结构严谨,浑然一体。

    C.呼应上文,强调了在烛光照耀下人感到温暖的身体感受。

    D.写出了作者感悟到烛光中亲人们对自己的爱,内心温暖。

    【5】短文描述了烛光中的哪三个情境?请各用一句话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

    【6】短文以“蜡烛”为线索,描写了“点燃了它”“短了一截”“又短了一截”“只剩下一小截”等情景,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

  • 11、阅读并回答问题。

    祖国,我终于回来了

    钱学森是我国杰出的科学家。他早年留学美国,以优异的学习成绩获得了

    (bó  bé)士学位,成为航空工程和空气动力学专家。他在火箭研究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被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聘为终身教授。在美国  金钱  地位  名誉  他都有了

    但是,一听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消息,钱学森便立(jì  jí)决定回国工作。他说:我是中国人,我可以放弃这里的一切,但不能放弃祖国。我应该早日回到祖国去,为建设新中国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1950年9月,钱学森辞去了工作,办好了回国手续,买好了回国的飞机票,把行李交给了美国航空公司。然而,就在这时,他接到美国移民局的通知:不准回国!

    他被迫退掉飞机票。美国海关把他的行李打开检查,硬说里面藏着国家机密,说钱学森是间谍。其实,他的行李里面装的只是准备带回国的教科书和笔记本。几天后,钱学森突然被捕,被关在一个海岛的拘留所里,受到无休止的折磨。每天晚上,看守人员每隔10分钟就来开一次灯,使他无法休息,半个月的时间,他的体重下(jiànɡ  xiánɡ)了十几公斤。

    美国当局对钱学森的(pò  pǎi)害,引起了美国科学界的公愤。不少美国朋友出面营救钱学森。他们募捐15000美元,把钱学森从拘留所保释出来。但是,美国联邦调查局并没有停止对他的迫害。他的行动受到限制,信件受到检查,电话受到监听。然而  钱学森没有屈服  他不断提出要求  我要离开美国  回到祖国去

      这样,他坚持斗争了5年。他的斗争得到了世界各国主持正义的人们的支持,更得到了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的亲切关怀。周恩来总理对钱学森十分关心,亲自过问他的情况,并指示参加中、美两国大使级会晤的中国代表在会晤中提出关于钱学森博士回国的问题。1955年,美国政府不得不同意钱学森回国。同年9月17日,钱学森登上回国的轮船。10月8日,他含着幸福的泪花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钱学森到达北京的第二天,就带着全家人来到天安门广场。望着雄伟的天安门城楼 他激动地说 我相信我一定能回到祖国 现在我终于回来了

    (1)给文中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加上标点。

    (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立即 —— 突然 ——   营救 ——

    (4)文章主要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 12、老 牛

    故事发生在西部一个极度缺水的沙漠地区。这里,每人每天的用水量严格地限定为三斤,这还得靠驻军从很远的地方运来。日常的饮用、洗漱、洗菜、洗衣,包括饮牲口,全都依赖这三斤珍贵的水。

    人缺水不行,牲口也一样。一天,一头一直被人们认为温顺的老牛挣脱了缰绳,闯入沙漠里运水车必经的公路。运水的军车来了,老牛迅速地冲上公路,军车一个紧急刹车戛然而止。老牛沉默地立在车前,任凭驾驶员呵斥驱赶不肯挪动半步。五分钟过去了,十分钟过去了,双方依然僵持着。运水的战士以前也碰到过牲口拦路索水的情景,但它们都不像这头牛这样倔强。人和牛就这样耗着,最后造成了堵车,

    性急的司机试图点火驱赶,可老牛仍然一动不动。

    后来,牛的主人寻来了,恼羞成怒的主人扬起长鞭,狠狠地抽打在瘦骨嶙峋的牛背上。牛被打得哀哀叫唤,但还是不肯走开。老牛的凄厉哞叫,和着沙漠中阴冷的风,显得分外悲壮。一旁的运水战士哭了。骂骂咧咧的司机也哭了,最后,运水的战士说:“就让我违反一次规定吧,我愿意接受一次处分。”他从车上取出半盆水——正好三斤,放在牛的面前。

    出人意料的是,老牛没有喝水,而是对着夕阳,仰头哞叫,似乎在呼唤什么。不远处的沙丘背后跑来了一头小牛。受伤的老牛慈爱地看着小牛贪婪地喝完水,伸出舌头舔舔小牛的眼睛,小牛也舔舔老牛的眼睛。静默中,人们看到了这对母子眼中的泪水。没等主人吆喝,在一片寂静无语中,它们掉转头,慢慢往回走了。

    1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或近义词。

    反义词:知足 ________   喧闹 ________

    近义词:宝贵 ________   怜爱 ________

    2“牛被打得哀哀叫唤,但还是不肯走开。”这句话中,你能猜出老牛此时内心的想法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让你为本文重新换个小标题,你认为最合适的是(  )。

    A.倔强的老牛 B.就是不让路   C.母爱的力量

    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1】用“ ”画出选段的中心句。

    【2】选段中形容绿色范围很大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 ,形容绿色浓重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

    【3】作者把草原比喻成___________,把草原上的羊群比喻成__________,把小丘的线条比喻成_____________

    【4】“这种境界”指的是 。在这种境界里作者有什么感受?用“ ”画出有关句子。

  • 14、阅读。

    乞讨

    ①初秋时节,老孙在小镇办完事后,就来到候车室,准备返程。刚坐下,就见一个四十几岁满脸污垢的汉子带着一个小女孩走进候车室。汉子左臂架着拐杖,右手拿着一个铁皮盒子。

    ②那小女孩看上去十多岁的模样,有着一双又黑又亮的大眼睛。她蹙着眉,默默地跟在汉子的身后。汉子端着铁皮盒子向候车室里的人挨个要钱。有的人扔给他一块两块,大部分人都对他视而不见,还有的则一脸厌烦,赶苍蝇一般向他挥手。他身后的小女孩满脸通红,咬着嘴唇,始终躲避着别人的目光。

    ③汉子走到一个中年妇女身边时,那妇女瞅了他一眼,摆了摆手,恶声说道:“没有没有,赶紧滚开!”

    ④汉子面有不悦,兀自站在那里,一动没动。妇女恼羞成怒,冲汉子大声吼道:“臭叫花子!叫你滚开没听见啊!”

    ⑤汉子瞪了那妇女一眼,也不言语,转身走时故意踩了一下她的脚。那妇女“哎哟”一声,站起身来,大声责骂汉子。汉子也不吭声,照着她的脚又踩了一下。妇女大为恼怒,劈手夺下汉子手里的铁皮盒子就朝外走。汉子一瘸一拐,哪里追得上那个腿脚灵便的妇女。

    ⑥汉子呆愣片刻,一屁股坐到地上,哭诉起来:“我的钱都被那个臭婆娘抢去了,我们可咋办呀!孩子打早上起来就没吃一口饭,那些钱可都是我们父女俩好不容易讨来的。”

    ⑦小女孩低垂着脑袋,站在那儿,不停地揉搓着自己枯黄的头发。

    ⑧眼前发生的事,老孙都看得一清二楚,他叹了口气,对众人说:“刚才的事儿虽说也怪他自己,可他这个样子还带一个孩子,也挺不容易的,我们大伙儿就给他们父女两个凑点钱吧。”说着。他从口袋里摸出钱包,想找些零钱给那父女俩。

    ⑨就在这时,那小女孩倏地来到老孙面前,大睁着双眼瞅着他:“这位伯伯,你别给我们钱!”

    ⑩老孙与周围的人都愣住了,那汉子也是一脸懵懂。老孙问小女孩为啥不让自己给钱。小女孩迟疑一下,深吸了一口气,像是下了很大决心似的,说道:“我爸爸与刚才那女的认识,他们经常这样做……要是每次都能弄到钱,他们会总做这样的事儿……”

    听了小女孩的话,大伙都是一脸惊异。那汉子又羞又恼,大声骂道:“你个臭丫头,咋胡说八道哩!”说着,他抡起拐杖要打小女孩。

    老孙与几个人连忙制止了他。这时候,小女孩仰脸望着汉子,黑亮的眼睛里噙着泪花,声音颤抖着说:“爸呀,我们不能老在外面要钱啊,你看人家都咋看我们!我们回家吧,我还想上学呢……”

    见此情景,老孙和周围的人都唏嘘不已,两个女子上去把小女孩拉了起来。那汉子定定地看着小女孩,目光也软了下来。

    老孙跟几个人还是给了汉子一些零钱。那汉子低着头,怯生生地瞅了瞅大伙儿,迟疑一下,便收了那些钱,拉着一脸泪水的小女孩,默默地向候车室外走去。

    【1】梳理小说的情节,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

    【2】读第⑩、⑩自然段,联系上下文、补充小女孩和汉子的心理活动。

    小女孩迟疑一下,此时在想:(1)____________________

    汉子迟疑一下,此时在想:(2)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一读描写小女孩的句子,完成“人物画像”。

    年龄

    ___

    外貌特征______

     

    人物品质

    (1)__________

    (2)__________

    【4】小说结尾写到“老孙跟几个人还是给了汉子一些零钱”。请结合小说内容解释他们这样做的原因,至少两条。

    (1)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6题,共 30分)
  • 15、按要求写句子。

    (1)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山中的一切,哪个不是我的朋友?

    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泉水唱着歌儿,欢快地向前流去。

    仿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雨后的六盘山空气清新,漫山遍野的树木一片碧绿,景色真美。

    改为感叹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改为比喻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春风吹绿了江南大地。

    改为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为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开展手拉手活动可以增强友谊。

    修改病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6、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他那灰白的抽动着的嘴唇里发出十分低微的声音。(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贝多芬说,不,他是去弹一首曲子给那位姑娘听的。(改为直接引语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用同样的修辞手法仿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老汉冷冷地说:“可以退党,到我这儿报名。”(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按要求写句子。

    1.我的家乡是湖北武汉人。(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个缺少母爱的孩子,是灵魂不全的人。(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枫叶红透了。(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学校不远处的书摊是我放学后流连忘返的地方。(用加点词语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微风轻轻地吹着我的脸颊。(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忽然,雷阵雨来了,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又像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把比喻句补充完整)

     

  • 18、按要求改写句子。

    1.皎洁的月光柔和地洒在大地上。(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那隆隆的巨响,不正是轩辕黄帝披荆斩棘、所向无敌的战车轰鸣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直坐在门边的冼星海激动得站起来,一把将稿子抓到手里,斩钉截铁地说道:我有把握把曲谱好!一定能!”(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冼星海倾吐了渴求谱写大型音乐作品的愿望。

    改为 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跟我学:改字句:将接受动作的对象提到动作发生者的前面,并在动作发生者的前面加上一个字。

    改为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9、句子加工厂。

    (1)孩子们不跑到街上去淘气。孩子们在家中能照样有声有色地玩耍。(用恰当的关联词语连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按要求改写句子。

    (1)落叶飘落下来。

    改成比喻句:  

    (2)在大家鼓励下,使我有了克服困难的信心。

    修改病句:  

    (3)帮老奶奶写信要表扬,可早就学过的字写错了,就应该批评。

    改成双重否定句:  

    改成反问句:  

    (4)十四岁的少先队员赖宁为了扑灭山火,保护电视地面卫星接收站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缩句: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1、写作

    在你的成长历程中,一定离不开一样东西——爱。梳理自己的成长历程,请以“我和爱一起成长”为题,写一篇记叙文,用一两件事写清楚被爱或爱别人的经过,把受感动的地方写具体。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05
题数 21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填空题
二、古诗阅读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