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文回眸室。
(1)《我的舞台》一位作者是 ,她是 和 的女儿。文章介绍了自己
的故事。
(2)“六岁的小女孩柔弱的身体成了黑脸大汉手中的一块 ……”写出了作者的
的精神。
2、将成语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完成练习。
①______兵______政 ②______若狂 ③不______思______
④______箱______柜 ⑤无独______ ⑥见______知______
⑦追______求______ ⑧司空______ ⑨五______四______
(1)科学并不神秘,__________(选词填空,填序号)的现象中常常蕴含着真理,只要你善于思考、善于发问,就有可能找到真理。
(2)成语①的意思是__________,这是党外人士李鼎铭提出来的意见,对人民有好处。
(3)成语⑤中含有反义词,这样的成语我还知道:__________、__________
3、按要求写一写。
1.你知道哪些描写夏天景色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积累了哪些农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看拼音写汉字。
5、选词填空。
滋润 滋养
1.河水为我们解除干渴,( )我们的心田,( )我们的生命。
叹息 呼吸
2.清风给了我们的祖先第一口( ),也带走了祖先的最后一声( )。
6、阅读理解。
宿建德江
移舟泊烟渚,___________。____________,江清月近人。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把诗句补写完整。
【2】这两首诗的内容都写了:______,_______却不一样。选文《宿建德江》表达了诗人____,选文《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
【3】《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描写的是__________的景色。
7、阅读与理解
清平乐·村居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 ?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1】根据原文补全诗文。
【2】这首词的题目是_______________;“清平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词意,解释下列词语。
相媚好:_______________。 亡赖:____________。
【4】词的上片和下片各描写了什么样的情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首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路转溪桥忽见”中的“见”读_______,它的意思与“_____”相同。
【2】这首词的词牌名是____________,词题是_______________。
【3】下面诗句不属于对偶句的是( )
A.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B.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C.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4】本词上片以鸟惊、_______、_______这些山村特有的音响,把黄沙道写得生机勃勃。
【5】这首词表达了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腊八粥(节选)
①锅中的一切,对八儿来说,只能猜想:栗子已稀烂到认不清楚了吧,饭豆会煮得浑身肿胀了吧,花生仁吃来总该是面面的了!枣子必大了三四倍——要是真的干红枣也有那么大,那就妙极了!糖若放多了,它会起锅巴……“妈,妈,你抱我起来看看吧!”于是妈妈就如八儿所求的把他抱了起来。
②“呃……”他惊异得喊起来了,锅中的一切已进了他的眼中。
③这不能不说是奇怪呀,栗子跌进锅里,不久就得粉碎,那是他知道的。他曾见过跌进黄焖鸡锅子里的一群栗子,不久就融掉了。饭豆煮得肿胀,那也是往常熬粥时常见的事。花生仁脱了它的红外套,这是不消说的事。锅巴,正是围了锅边成一圈。总之,一切都成了如他所猜的样子了,但他却没想到今日粥的颜色是深褐。
【1】文中哪句话能准确描述插图的内容,请用“﹏﹏﹏”画出来。
【2】“一切都成了如他所猜的样子了”,下面句子不属于他猜想的是( )
A.今日粥的颜色是深褐。
B.锅巴围着锅边成了一圈。
C.饭豆煮得浑身肿胀。
D.花生仁脱了它的红外套。
【3】第③段加点的部分都是表示___________的,这样写是为了衬托“这不能不说是奇怪呀”。让八儿奇怪的是:______________。
【4】选文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对腊八粥进行了细腻的描写,让人垂涎欲滴。请你也照样子,用一两句话描写一种你喜爱的食物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下面文段,完成练习。
①作家冯骥才说,城市和人一样,也有记忆,因为它有完整的生命历史。城市对于人们,不仅是栖身之所,更是传承文化基因的摇篮。②早在20世纪80年代,一位英国学者就提醒,现在全世界的城市建设都面临一个共同危险,我们的城镇正趋向同一种模样,希望中国的城市建设能够尊重中国文化,尊重城市原有特色。③的确,中国的文化传统弥足珍贵,不应被肤浅的标准、流俗的风格所淹没。
【1】用一句话概括该文段要表达的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画“ ”的部分改为反问句。
【3】下面的话最适合放在________句之后。
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在全球不少地方,昔日的街区、遗址、老字号、名人故居逐渐被千篇一律的新面孔取代。
11、课内阅读。
我推推坐在身旁的小高,笑着说:“你那个纸箱的秘密,现在该公开了。”
小高说:“你早就明白了嘛。”
“这么说,你真想让那些蝴蝶呀什么的在这里安家?”
小高点点头告诉我,晚饭以前,他已经把纸箱里的小昆虫全放了。他笑嘻嘻地说:“我就不相信,这些小精灵会不爱我们祖国的海岛,会不愿在这里安居乐业。”
(1)“安居乐业”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什么战士小高把昆虫带到岛上?这同蔬菜瓜果的收获有什么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高的最后一句话表达了( )
A.小高等海岛战士喜爱小昆虫。
B.小昆虫爱海岛。
C.小高等海岛战士热爱海岛,有扎根海岛,建设海岛的决心。
12、课内阅读。
①我向前方望去,只觉得眼前一亮——急流汹涌的江面上,远远地出现了一只小筏子,就像一只小小的蜻蜓,落在水里拼命挣扎着逆流而上。划竹筏的好像是一个女人,因为远,看不清她的面容,只见她双手不停地划桨,驾驭着筏子,灵巧地避开险滩和礁石,在湍急多变的江水中曲折前行。她背着一个红色的包裹,远远看去,像一朵随波漂流的红杜鹃。
②很快,小筏子就到了大船的跟前。划竹筏的,竟是一个年轻的母亲,她神色镇定,平静的目光注视着前方。她身后的红包裹,原来是一个襁褓,她是背着自己的孩子在江上赶路。我向她挥手,她朝我微笑了一下,脸上泛起一片红晕,马上又将目光投向江面,双手奋力划桨,继续在急流中探寻安全的通道。我发现,襁褓中的孩子将脑袋靠在母亲的肩膀上,正在酣睡,筏子上的颠簸和江上的惊险,他居然一无所知。
③小筏子和大船擦肩而过,我们的相逢只在一瞬间。
④回头看,那小筏子很快便消逝在远方,只有那耀眼的红色,在水烟迷蒙的江面上一闪一闪,像一簇不息的火苗……
⑤在贝江上见到的这一幕,我很难忘记。急流中那位驾筏的年轻母亲镇定的神态,坚定的眼神,奋力划桨的动作,还有她那在襁褓中安睡的孩子,这一切,组合成一幅感人的图画,留存在我的记忆中,再也不会消失。在喧嚣的人世里,有几个人能像她那样勇敢沉着地面对生活的急流呢?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
【2】在人物刻画上,作者采用了哪些描写方法,在文中用“﹏﹏﹏”勾画出相应语句并分析其作用。
【3】文中划线句子都写“襁褓”,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并说说其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
【4】联系全文内容,说说你从中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
鲁迅是中国伟大的革命家、文学家,他在三十年间,为我们写作和翻译了六百多万字。
大家都知道鲁迅是天才,可鲁迅自己却说:“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了。”他的意思是说,他的知识和成就是由于爱惜时间、努力工作得来的。鲁迅因为爱惜时间,总想在一定时间内多做事情,他曾经说过:“节约时间,就等于延长一个人的生命。”
鲁迅工作起来是不知道疲倦的。他常常白天做别的工作,晚上写文章,一写就写到天亮。到了老年的时候,他对时间抓得更紧了。有病的时候,他还想着病好了要做什么事,病稍微好了一些,就动手做了起来。在他逝世前不久,生着病,体温很高,体重减轻到不足八十斤,仍然拼命地写作和翻译文章。他临死的前三天,还替别人翻译的一本苏联小说集写了篇序言。逝世的前一天还写了日记。鲁迅一直工作到离开我们的那一天,从来没有浪费时间。
鲁迅不仅爱惜自己的时间,也爱惜别人的时间。他参加会议,从来不迟到,绝不叫别人等他,就是下着大雨,他也总是冒着雨准时赶到。他曾经说过:“时间就是性命,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是无异于谋财害命的。”
我们应该学习鲁迅爱惜时间的精神,要有计划地支配自己的时间,也要爱惜别人的时间,不让宝贵的时间浪费掉一秒钟。
【1】“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了。”文中有具体的解释,请用“ ”画出。
【2】在文中找出有关节约时间的名句。我还积累了鲁迅先生的名言,我能默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鲁迅不仅爱惜自己的时间,也爱惜别人的时间。”这句话在文中起(___________)作用,这是(_________)句。
【4】短文是从(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鲁迅爱惜时间的。
【5】给文章加个题目,写在文章的横线上。
14、读句段,回答问题。
桑娜脸色苍白,神情激动。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些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1】这段文字选自课文《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___。
【2】这段文字中用了五个省略号,在文中的作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表示引文、列举等的省略
B.表示说话中断或声音断断续续
C.表示话题的跳跃或转换
【3】五个省略号表现出了桑娜内心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此刻,正在考试的你心情是______的,请运用心理描写的方法,写一写你的内心活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当我发现了这种神圣的秘密的时候,我感动得伏案痛哭。(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写句子。
1.在事实面前,他承认了错误。(改为双重否定句)
2.在“保护环境”为主题的大会上,同学们争先恐后地踊跃发言。(改病句)
3.当时的巴西总统菲格雷特穿着黑色礼服,亲自主持了这个特别的葬礼。(缩句)
4.海底的鱼发出各种声音。(改成拟人句)
17、按要求改写下面的句子。
(1)数代人的心愿,一百多年的梦想终于实现了。(改为感叹句)
(2)邓小平提出构想。
(扩句)
(3)香港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缩句)
18、根据要求改写句子。
(1)这山中的一切,难道不吸引我吗?(改为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花色斑斓的小圆虫,披着俏丽的彩衣。(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种美,是一种惊险的美。(改为感叹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写句子
1.我站立之处成了看雨的好地方,谁能说这不是天地给我的恩泽?(改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雨悄悄地停了。风也屏住了呼吸。(把两句话用关联词合成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草虫的村落》这篇课文的作者是郭枫写的。(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造物无言却有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把句子补充完整)
5.甲虫振着翅膀。(改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我看到了它蕴含的生命的奥秘。(改设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雪白的细亚麻布上绣着血色的梅花。(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写句子。
跟我学:修改成分残缺的病句。
一般的句子构成:谁做(干)什么。但成分残缺的句子缺少必要的成分、意思不完整。修改方法:补全残缺部分。如下面的句子缺少主语,谁写了第一首诗?应将主语补充上。
1.记得八岁的时候,写了第一首诗。(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母亲的鼓励是爱,父亲的批评是爱。(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难道世界上糟糕的诗还不够多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写作
题目:我要做个这样的人
要求:1)中心明确。
2)内容具体。
3)500字以上。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