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根据提示补充诗句。
(1)来到壶口瀑布,望着浑浊的黄河水奔腾而来,我不禁吟出了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两句诗“九曲黄河万里沙,________________”。
(2)来到江南水乡,看到纵横的河道和整齐的农田,再配上远处的青山,这不就是“________________ ,两山排闼送青来”的诗意境界吗?
2、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再填空。
(1)叱_____风云 ____天动地 ____飘带舞 不____思索
自作自____ 硕大无____ 严丝合____ 别出心____
(2)“自讨苦吃”的近义词是________ ,“犹豫不决”的反义词是________ 。
(3)这位老前辈曾是________ 的人物,我们一定不要冒犯他。
3、根据积累和理解填空。
(1)《宿建德江》中“野旷天低树,_______。”《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明月别枝惊鹊,_______。”感受到同是写月夜景色,表达的感情却不一样。孟浩然表现出了内心的_________;辛弃疾则表现了内心的______。
(2)我们不能忘记历史的声音:那是“_________,乡音无改鬓毛衰”的乡愁和“________,浪淘风簸自天涯”的豪迈,也是“红军不怕远征难,_________”的乐观和“祖宗疆土,_________,_________”的捍卫,还是“唯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______,中国才有真进步”的民族脊梁。
(3)我们在课外读过不少名著,请从下面五个人物中选择一个,完成练习。
备选人物:桑桑 雨来 闰土 贝多芬 阿廖沙
所选人物:_______ 所在作品:_______
交朋友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三组词语中都有一个词语出现了错别字,请将序号填在括号里。
(1)A.烟雾 B.抽替 C.威风凛凛 D.忘乎所以______
(2)A.拥戴 B.枯劫 C.呆头呆脑 D.跌跌撞撞______
(3)A.拍摄 B.愁怨 C.念念有辞 D.心满意足______
5、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近义词 反义词
聚精会神 (__________) (__________)
气壮山河 (__________) (__________)
震天动地 (__________) (__________)
6、说说“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描述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___________________。稻花香里说丰年,___________________。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把词句补充完整。
【2】这首词的词牌名是__________,题目是______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代的______________。
【3】从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可以看出这首词描写的是夏夜的景色。
【4】本词上阕写月明风清的夏夜,以鸟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山村特有的声响,把黄沙道写得生机勃勃;下阕以轻云小雨、天气时阴时晴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突然出现,表现夜行乡间的乐趣。本词流露出作者对丰收之年的喜悦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通过下面阅读和练习体会写好这篇习作的方法。
假如我是一只小鸟
假如我是一只小鸟 假如我是一只小鸟
我愿孤身飞遍天涯海角 我要飞得和天一样高
歌唱或者流泪 告诉顽皮的雨点
为真理也为这片朴实的土地 轻轻地不要打湿树上温暖的巢
假如我是一只小鸟 假如我是一只小鸟
我愿和云儿流浪 不会在乎自己有多么小
采撷四季的每一片美丽 因为我有自己的骄傲
托付给微风 那就是在我有生的日子里
捎给我曾栖息过的柳枝 每一分每一秒
曾亲吻过的湖面 始终飞翔在天空的怀抱
【1】如果把上面的诗歌改编成一篇文章,文中的“我”变成了小鸟后都做了些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假如你和白云去流浪,你会看到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假如你变成了一只小鸟,你觉得回到家时爸爸妈妈还认识你吗?你怎么吃饭?怎么睡觉?怎么跟爸爸妈妈交流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假如你飞得和天一样高,你会是什么感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现代文阅读理解(课内语段)
这花脸好大,好特别!通面赤红,一双墨眉,眼角雄俊的吊起,头上边突起一块绿包头,长巾贴脸垂下,脸下边是用马尾做的很长的胡须。
概括文中花脸的特点: ____________
10、阅读理解。
母亲·儿子
满仓娘眼睛看不见,满仓当兵时,她正患病在床。临走前满仓娘将他唤到床前摸了又摸,然后满仓一步三回头地当兵去了。
满仓出事那晚,风很大,地上有水洼的地方结着薄薄的冰。满仓在抢修线路时,水泥柱突然倒塌,压在了他身上。据据后来查看,那根柱子被汽车撞过。
在抬往连队的路上,满仓示意班长凑过头来,丝丝缕缕地说道:“不要让我娘晓得,不然她会受不了的。”说罢头一歪,去了。
满仓去后不久,连队掀起了学习满仓字体的热潮。满仓档案上填的是初中毕业。其实初中就上过一年。兵们比练庞中华的字帖还要投入地练着满仓的字。
满仓家里有哪些人,有几亩地,有几头猪,兵们了解的很清楚,一封封信飞向那个小山旮里,信首都称“娘”。
满仓娘收到每一封信都欢天喜地的,请人念完后还要摸一摸,好像那就是满仓的脸。念信的人一念完,紧咬嘴唇,眼睛一红,赶紧往外跑,不能在屋里哭。全村人都知道满仓其实已经永远回来了。就在村口的东山坡上,满仓是他们指导员和政治部组织科一位干事装在一个小匣子里带回来的,这些只瞒住一个人——满仓娘。
过年前,满仓说要回来看娘。过年的气氛很浓了,空气散发着炮仗的火药香味儿,满仓又来信说,有任务,回不来了,同时寄回了一张照片,还有些药品、营养品。其实那照片,只是个和满仓穿一样衣服的兵。满仓娘把照片贴在胸口,直唤满儿。
又是一年,梧桐树叶落完了,满仓还没有回来。满仓娘收到好多好多的信、药物、营养品,还有76张照片。满仓生前的连队那时正有76个兵。
满仓已是超期服役了。初冬的一天,满仓娘突然病情加重,昏迷不醒。黄昏时,醒过来了,她把满仓的姐姐唤到床前吩咐:“我见不到满儿了,我死了,千万不要让他晓得,他会伤心的,影响他干大事业……”说完,满仓娘干枯的手轻轻地抚摸着那一叠厚厚的、盖着红色三角邮戳的信,忽然停住不动了。
满仓娘去世的消息传到连队,她那群儿子哭开了。
【1】文中画“ ”的句子描写了满仓出事那天的________(自然 社会)环境,表现当时的天气_______________为下文满仓出事做了铺垫。
【2】用“ ”画出母亲和儿子临死前说的话,这两句话表现了母子俩怎样的心理。
【3】文中画“﹏﹏﹏”的句子运用________描写和_______描写,表现了念信人_______________的复杂心情。
【4】满仓去世后,连队战士为何学习满仓的字体?这一情节和第3自然段的其他情节对表现主题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某小学六年级某班开展了以“读书与交流”为主题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下面是他们对该小学学生阅读情况的调查统计表。请细心阅读,完成练习。
调查项目一:学生最喜欢的图书种类
图书种类 | 卡通漫画 | 小说及其他文学作品 | 科学知识读物 | 综合性报纸 |
占总人数比例 | 55% | 30% | 11% | 4% |
调查项目二:学生每周阅读时间
每周阅读时间 | 14个小时以上 | 7个小时以上 | 5个小时以上 | 不足4个小时 |
占总人数比例 | 5% | 11% | 50% | 34% |
【1】你从表格中获得了哪些信息?(不少于两条)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完表格,你想对以下对象提出哪些建议?
学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老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你想参与表格的设计,你还想知道哪些信息?(至少两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为学校即将到来的“读书月”写一条宣传标语,鼓励大家积极读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理解.
人们爱吃的西瓜子
吃西瓜的时候,多数人都希望籽越少越好,以至于人们培育出了“三倍体无籽瓜”。不过,你有没有想过,平时磕的西瓜子都是哪来的呢?莫非是雇一群人啃西瓜收集瓜子?或者是像土鸡蛋那样一家一户收上来的?你吃西瓜时吐出来的籽怎么没有人收?
其实你磕的瓜子来自专门的西瓜,叫籽用西瓜,又叫籽瓜,是西瓜的一个变种。由于长得比较结实,需要拳打脚踢才能弄开,所以又叫“打瓜”。
籽瓜按瓜子壳的颜色分为红籽瓜和黑籽瓜,按瓜子大小又可以分为大片、中片、小片。目前中片黑瓜子是市场主流,大片瓜子或红壳瓜子是小众产品。//第一部分
我国是籽瓜种植最多的国家,也是籽瓜的发源地。
红籽瓜的历史很悠久,最早的史料记载可以追溯到1664年江西省信丰县的栽培史。黑籽瓜的历史记录则晚了一个世纪,史料记载1774年在甘肃省皋兰县有种植。
国内的黑籽瓜品种基本上都是陆续从甘肃省中部传过去的。国外黑籽瓜主要产地是泰国,其实也是1950年前后从甘肃引进的籽瓜品种。
改革开放之前,我国籽瓜种植面积相对较小,主要集中在甘肃兰州附近,以及内蒙古个别地区。由于以旱地种植为主,且种植密度较低,西瓜子的平均亩产也只有60公斤左右。
改革开放以后,籽瓜种植区扩大到甘肃河西、新疆垦区和内蒙古河套的灌溉农业区,平均亩产也迅速提高到100公斤以上。随着高效化肥、地膜覆盖滴管技术和其他农业技术的应用,目前旱地平均亩产也已达到100公斤,灌溉种植区可以达到150公斤,有的优良品种可以达到180 公斤以上。
籽瓜和西瓜一样,对土壤肥力消耗很大,一般收过一茬后,需要让土地休息几年。这对于大规模连片种植的地区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为了提高农田生产效率,农业技术人员发展了间作(同时播种)和套种技术(不同时播种)。比如籽瓜和棉花、毛豆、玉米、高粱、葡萄等作物配合,可以提高土地产量,增加农民收入。//第二部分
【1】人们磕的瓜子来自专门的西瓜,它的下列名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打瓜
B.西瓜的一个变种
C.籽瓜
D.籽用西瓜
【2】下列四项中,不属于小众品种的瓜子是( )
A.中片黑瓜子
B.大片瓜子
C.红壳瓜子
D.大片黑瓜子
【3】我国种植籽瓜历史悠久,早在( ),就开始种植黑籽瓜了。
A.改革开放前
B.1950年
C.1774年
D.1664年
【4】联系第一部分内容来理解,短文第1自然段中的4个问句,可以认作是( )
A.反问句
B.疑问句
C.设问句
D.排比句
【5】短文第二部分主要采用的说明方法是( )
A.作比较和举例子
B.举例子和列数据
C.列数据和作比较
D.列数据和打比方
【6】根据短文的相关内容,完成下面的填空题
(1)泰国是国外___________________的主要产地,其品种是从___________引进的。
(2)改革开放后,随着各种农技的应用,灌溉种植区的优良品种平均亩产可达___________,而旱地种植平均亩产也已达___________。
(3)籽瓜和棉花、毛豆等农作物配合,同时播种叫___________,不同时播种叫___________。这样做,可以提高___________________,增加___________________。
【7】读课文中划横线的句子,说说“挑战”的含义,谈谈为什么这是一种“挑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一位老人
前不久,我参加了一位老人的追悼会。
老人是一位从没上过学堂、目不识丁的农村妇女,可前来参加追悼会、向老人遗体告别的人却排起了一条长龙……
老人18岁出嫁到一个偏僻的小山村,因土地太少,家里人口又多,她的丈夫只得常常漂洋过海出外打工。在她30岁那年,丈夫积劳成疾,久治不愈,离开了人间。一双年幼的儿女、年迈的公婆,全都需要她来照顾。她成了这个家的顶梁柱。她没日没夜地辛勤操劳,省吃俭用,硬是以顽强的毅力将儿女培养成才。儿子和女儿相继成了村子里第一个考上大学的男孩和女孩。
老人早年患了白内障,到了晚年已经双目失明。她一直拒绝做手术,为的是省钱。她想将自己的积蓄全部拿出来,把村子里破烂不堪的学校翻修一下,那样能够使村子里更多的孩子读上书。
老人的孙子决定帮助她实现理想 老人知道后欣喜不已 她拿出自己积攒了一辈子的十万零两千块钱 交到了孙子手里
学校快落成了,老人很想亲眼看看学校,经家人的多方劝说,这次老人终于同意去做白内障手术了,但条件是只做一只眼睛。她说自己只想看看学校,一只眼睛就可以了。
在老人84岁那年,学校落成了。那所学校是小小的村子里最豪华、最高档的建筑。这一天,老人拄着拐杖,由家人搀扶着而来,睁着那只术后的眼睛,望着凝聚了她毕生夙愿的学校,她怎么也看不够。
追悼会是在学校门口的那棵大榕树下举行的,孩子们起了个大早来为老人送行。在出殡的那一刻,我的眼前晃动着无数双流泪的眼睛,孩子们默默地挥舞着手中的鲜花,跟老人作最后的告别。
这位平凡而普通的老人叫王水心,享年90岁。
(梅淑兰)
(1)在短文中找到符合下面意思的词语,并把它们抄写在横线上。
①形容人一个字也不认识。________
②破破烂烂,让人无法忍受。________
③由于长期劳累而得病。________
④兴奋的心情不能够平静下来,形容非常高兴。________
(2)给文章的第5自然段加上标点。
老人的孙子决定帮助她实现理想________老人知道后欣喜不已________她拿出自己积攒了一辈子的十万零两千块钱________交到了孙子手里________
(3)这篇短文可以分成三段。请在每段的段首用“△”做出记号。
(4)这篇文章的叙述方法是( )
A.顺叙
B.插叙
C.倒叙
D.顺叙
(5)请简要回答:这位老人让你最感动的地方在哪里。
14、阅读理解。
迪士尼乐园为什么没有蚊子
在夏天,蚊子几乎是人们逃脱不了的梦魇。可在迪士尼乐园里,却看不到蚊子,也几乎没有听到有人在乐园里被蚊子叮咬的事件。在迪士尼乐园里,有很多人造河流和原始密林之类的,为什么却没有蚊子呢?
对此,迪士尼乐园公关部的发言人笑着说:“这里是一个童话世界,童话世界是完美的,当然没有蚊子。”或者,他又皱起眉头,做出一副思考的样子反问:“也许,蚊子买不起门票?”
( ),真正的答案显然不是这样的。研究人员发现,迪士尼乐园没有蚊子的秘籍在水上。
众所周知,蚊子会在水中产卵,卵孵化成虫蜎,蜎羽化成蚊子。但蚊子产卵需要的水是“静止的水”。( ),迪士尼乐园就采用了“过滤循环”,保证所有水域的水都是流动的“活水”。
但雨后地面等地方会有积水,还有园区内游客喝剩下的果汁、饮料等。( )迪士尼乐园做到了随时的日常检查,确保可以及时消灭水汽残留。
可还有一些诸如消防用水和庭院池塘中的水是无法完全消除的。那就在水中饲养鲤鱼、鲫鱼等吃蚊子产的卵和蜎的鱼类。将应对静止的水的对策贯彻到底。
原来支撑梦幻童话的背后是如此细致入微、一丝不苟的行动!这( )是迪士尼乐园没有蚊子的原因,大概也是它成为最受欢迎的主题公园的原因。人们情不自禁地感叹:“这个童话世界是完美的!”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2】第三自然段画波浪线的句子中的“秘籍”指的是: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仔细读一读下面两句话,联系上下文回答问题。
①迪士尼乐园公关部的发言人笑着说:“这里是一个童话世界,童话世界是完美的,当然没有蚊子。”
②人们情不自禁地感叹:“这个童话世界是完美的!”
(1)这里,第①句话里的“童话世界是完美的”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里,第②句话里的“童话世界是完美的”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迪士尼乐园公关部发言人的发言给你什么启示?请把它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渔夫的额头上刻满了一道道深深的沟壑。(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
16、把下列句子改成陈述句
(1)难道这篇课文描绘的不像一幅美丽动人的画卷吗?
(2)这篇课文运用的怎能不是对比的写法呢?
17、按要求写句子。
(1)奇妙的夜晚。
改为感叹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不就是我们家的地吗?
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科学改变着人类的精神文化生活。科学改变着人类的物质生活。
用关联词语合并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写人物说话时,可以不用“说”来表达。请给下面句子中的“说”换两种说法,变成两种表达方式。
他对没戴口罩的人说:“快把口罩戴上,别到处乱跑!”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岩缝中的小草,心向着外面的大千世界,乐观顽强地生长;山谷里的小溪,神往着天涯的壮阔海洋,昼夜不歇地流淌;_____________________(补写句子,使之构成排比句)
20、句子加工厂。
(1)歌声笑声溅起鲜亮的花朵。(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去看海,有读不完的生命启迪。(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他饱经风霜的脸上现出难以忍受的痛苦。他饱经风霜的脸上现出难以忍受的痛苦。(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隔壁阿婆不是蹲在河边石块上用棒子打衣服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通过读诗,使我增加了不少知识。(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
“一个微笑,花费很少,价值却很高。”成长路上,有令你难忘的微笑吗?那些微笑包含着什么力量?请以“微笑”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抒发真情实感。450字左右。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