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唐僧被红孩儿捉走后,悟空想了很多办法,这些办法不包括( )
A.先礼后兵,和红孩子儿论亲戚
B.请四海龙王助阵降雨灭火
C.变成铁扇公主的样子哄红孩儿
D.到南海请菩萨来降妖除怪
2、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最恰当的歇后语是( )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大度。这样烦恼才会少一点儿,快乐就会多一些。不能_____。
A.举重比赛——斤斤计较
B.咸菜烧豆腐——有言(盐)在先
C.航空公司开业——有机可乘
D.梁山泊的军师——无(吴)用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项是( )
A.“你冷不冷?”妈妈关切地问,“你的小手都凉了。”
B.读了《三国演义》,我对章回体小说很感兴趣。
C.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D.从学校出发,我们又经过那“鸟的天堂”。
4、读句子,给标下划线的词语写一个近义词。
(1)贾岛早年因家境贫寒(______),出家当了和尚。
(2)贾岛去长安城郊外拜访(______)一个叫李凝的朋友。
(3)行人、车辆都纷纷避让(______)仪仗队。
(4)用“敲”字更能衬托出月夜的宁静(______),读起来也响亮些。
5、把下列诗句填写完整。
死去元知万事空,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
6、根据语境在括号里填上“ABAB式”表示颜色的词语。
大自然是调色盘。早晨,天边飘着( ) 的云彩。( )的阳光洒落下来,它照在哪里?它照在( )的叶子上,它照在( )的花朵上,它照在( )的果子上。抬头远望,( )的天空中飘着朵朵( )的云,给人飘逸自在的感觉。在( )的暗夜中,也会有一两只萤火虫在飞舞着。
7、看拼音,写词语。
bó jǐng léng jiǎo míng yù wán nì wǎ lì xī hǎn
( ) ( ) ( ) ( ) ( ) ( )
8、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满盈(________) 倏(_______)忽 粗糙(________)
依偎(________) 掬(_______)着 锨(_______)刃
9、读《松鼠》选段,完成训练。
松鼠不爱下水。有人说,松鼠横渡溪流的时候,用一块树皮当作船,用自己的尾巴当作帆和舵。松鼠不像山鼠那样,一到冬天就蛰伏不动。它们是十分警觉的,只要有人触动一下松鼠所在的大树,它们就从树上的窝里跑出来躲到树枝底下,或者逃到别的树上去。松鼠在秋天拾榛子,塞到老树空心的缝隙里,塞得满满的,留到冬天吃。在冬天,它们也常用爪子把雪扒开,在雪下面找榛子。松鼠轻快极了,总是小跳着前进,有时也连蹦带跑。它们的爪子是那样锐利,动作是那样敏捷,一棵很光滑的高树,一忽儿就爬上去了。松鼠的叫声很响亮,比黄鼠狼的叫声还要尖些。要是被惹恼了,它还会发出一种很不高兴的叫声。
【1】松鼠是怎样横渡溪流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段话是从哪些方面来介绍松鼠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松鼠在冬天的活动方式是( )。
A.冬眠
B.虽然不冬眠,但是备足了食物不再出来。
C.虽然会储藏一定的食物,但也会在雪中觅食。
D.不冬眠,不提前储备食物,随时出来觅食。
【4】读了这段话,你觉得松鼠具有怎样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理解。
故乡
只因为我在故乡度过了人生最初的十几个年头,因而从离开它的那一刻起,思乡便成为一种病:无从治愈,无法自己。
每当深夜,皎洁的月光洒上桌前,抑或昏黄的路灯将摇曳的树影投上天花板,我总要想起故乡的一切。在如泻如瀑的月光下,小伙伴们应该都已经甜甜入睡,屋子里只有轻轻的鼻息,衬托起夜晚的宁静;而我的老屋里却空无一人,月光银练般流过窗格,悄然落向闲置的床帷;田野上小路寂无行人,只有庄稼在微拂着长大的阔叶;远处的河堤依稀可辨,桦树林传来遥远的叶动声;更遥远处,不眠人似有似无的歌声飘忽不定……
我是那样地思念故乡,它与我少年的彷徨,青春的无奈共存着。多少个无眠的夜晚,我为它写过无数首思念的诗歌,因为它是我永远的恋人。
故乡,抽象成一种情绪在心头,就像它的天空里轻纱薄翼般的白云,久久地漂浮着,衬着天空那种忧郁的蔚蓝。久久地,直到我长大。
【1】从文中找出以下词语的近义词。
摇动——( ) 空闲——( )
忧愁——( ) 安静——( )
【2】画线句子中的“它”指的是____________。
【3】“明月千里寄相思”,这篇短文中作者除了写明月外还通过描写家乡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表达自己对家乡的思念。
【4】作者写过无数思念故乡的诗歌,你也背过许多思乡的诗句吧!那么看到明月你会想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秋风起时,你会想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内阅读。
圆明园中,有金壁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的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莱瑶台,武陵春色。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慢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地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1】找出文中两个错别字,并把正确的字写出来。
第①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②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画“ ”的句子是_____,起着_____的作用。
【3】联系上下文,说说下列词语的意思。
饱览:______________
流连期间:_________
【4】文中画“﹏﹏﹏”的句子表达了作者_____的思想感情。
12、阴影与阳光
14岁的中学生小佳觉得自己这几天倒霉透了。
前天,因为出黑板报的缘故,他是最后一个离校的学生。黑板报出到一半,突然他想看看高年级的黑板报出得怎么样,取取经。但是人家教室的门已经锁上了。于是他从自己教室搬来了一张凳子。人站在凳子上,高了。这样他就可以通过墙上气窗,看到人家教室里的黑板报了。
正在他脸贴着玻璃,专心注视的时候,值班老师走了过来,有点狐疑地问了他一番后,就要他赶快回家。
巧的是,这天夜里,这一层的办公室遭窃。所有老师的抽屉都被翻动,连零星小钱都被搜走。
这样,作为最后一个离校又有点古怪行为的学生,就有理由被唤到教务处谈话。虽然班主任和熟悉他的任课老师全都担保他是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但是从教务处出来的小佳仍忍不住掉眼泪,因为班上竟有不明真相的同学,用一种陌生的眼光打量他,包括和他挺好的同学。
今天的事更是倒霉了。现在他向妈妈哭诉今天的遭遇。
放学回家途经一个专卖复习资料的书屋,买了两本书后,刚准备跨上自行车时,迎面一辆卡车上突然滚下来一只大纸箱,纸箱破了,里面的儿童玩具散落一地。待车上司机发现,将车停下来时,周围已有人趁机捡了便宜溜走了。他看司机挺急,就帮着司机把玩具一一捡回装进箱子里。好事做完后,他的自行车却不见了!那是才买了不久的新车啊!
“好心没好报!小偷太坏了!呜呜呜……”小佳边说边哭,眼泪越流越多。
“哭什么?哭了车子能回来吗?傻瓜!以后一定要接受教训。俗话说,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这是有一定道理的。妈妈不是要你做个自私的人,问题是现在风气坏,人心不古,所以要学会保护自己,不要多管闲事,免得招惹是非……”小佳的妈妈唠唠叨叨边劝边教训儿子。
“你在培养儿子朝自私发展吗?”小佳的爸爸从外面踏进门,听到了妻子的话,打趣道。
“你倒还有精神说笑话,你儿子前天为班级做好事,被人疑心当贼,今天做好事,被贼偷了!”小佳的妈妈把儿子今天的遭遇愤愤地说给了丈夫,一旁的小佳哭得更厉害了。
“噢,是这样。儿子,你的运气确实太坏了!爸爸今天的运气倒有点好。你知道的,我是去那家摄影社取照片的,取完照片,回来路上觉得今天天气挺热的,这时有个人用自行车推着两袋西瓜在卖。我挑了一个,过了秤,正好10元钱。我付了钱,骑上车就走。骑了大约20米,忽听背后有人在叫。我回头一看,那个卖西瓜的骑着车子朝我追来,一边招手,一边叫我停。我停了车,才知道原来我错将百元大钞当成10元票给了他,他是来追还我90元钱的!儿子,你想想看,他完全可以不管这件事,要还,等我找上来也不迟;他还可以赖掉,;因为我没有凭证;他还可以发现此事后马上溜走,那就不会引起任何纠葛。现在他却冒着烈日,骑着笨重的车子一路追来,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是他的良心,是他做人的道德!你看这世上,谁说没有好人?”
父亲拍拍刚买来的西瓜,又拍拍儿子的头。儿子停止了抽泣,听得很专注。
不错,小佳的爸爸是在取了照片后买了西瓜,但是,关于10元与100元的故事,是他的虚构。作家与父亲的双重责任,让他编了个美丽的故事。他深深懂得,此刻,这个14岁少年的心里,太需要阳光。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或同义词。
缘故(同义词) 陌生(反义词)
2、小佳碰上了哪几件倒霉事?(用自己的话概括)
3、妈妈叫小佳接受怎样的教训?理由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4、爸爸讲的10元与100元的故事是真的吗?你认为父亲为什么要这样做?
1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将相和》(节选)
赵王到渑池与秦王会面。秦王要赵王鼓瑟。赵王不好推辞,鼓了一段。秦王就叫人记录下来,说在渑池会上,秦王令赵王鼓瑟。
蔺相如看秦王存心侮辱赵王,便向前走了几步,说:“赵王听说秦王擅长秦国的音乐,希望您能击缶助兴。”秦王很生气,拒绝了。蔺相如再次上前要求,秦王还是拒绝。蔺相如说:“您现在离我只有五步远。如果您不答应,我就跟您同归于尽!”秦王左右的卫士想杀了蔺相如,但蔺相如怒目圆睁,厉声呵斥,卫士竟不敢上前。秦王被逼得没办法,只好敲了一下缶。蔺相如也叫人记录下来,说在渑池会上,秦王为赵王击缶。
【1】用四个字概括这两自然段的主要内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画“ ”的句子中“要”的读音是___________。“要”的意思有:①求,提出具体事项,希望实现;②将要;③应该,必须;④古同“邀”,在画“ ”的句子中“要”的意思是:___________。“令”的意思有:①使得;②上级指示下级,命令;③古代官名;④美好,在句子“秦王令赵主鼓瑟”中“令”的意思是___________。
【3】秦王要赵王鼓瑟,是想___________;从画“ ”的句子中,可以看出蔺相如对秦王是_________(四字词语),他之所以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让秦王为赵王击缶,是为了___________。
【4】判断正误,在正确说法后面括号里画“√”。
①蔺相如的语言句句掷地有声,透出令人生畏的巨大威力,也表现出他面对强秦不畏生死的勇气。( )
②选文第二自然段中描写了蔺相如的动作、语言、神态,丰满了人物形象。( )
【5】从这两个自然段可以看出蔺相如是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14、阅读短文。
指纹的秘密
人的皮肤由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三部分组成。指纹就是表皮上突起的纹线。由于人的遗传特征,虽然指纹人人皆有,但各不相同。
伸出你的手,仔细观察,就可以发现小小的指纹也分好几种类型。有同心圆或螺旋形纹线,看上去像水中漩涡的,叫斗形纹;有的纹线是一边开口的,就像簸箕似的,叫箕形纹;有的纹线像弓一样,叫弓形纹。
各人的指纹除了形状不同之外,纹线的多少、长短、粗细等也有差别。即使是父子、母女、孪生兄弟或姐妹,即使他们的相貌极为相似,但指纹也明显不同。据说,全世界的70多亿人中,还没有发现有两个指纹完全相同的人呢。更有趣的是,指纹是胎儿从第三四个月便开始产生,到六个月左右就形成了。当婴儿长大成人,指纹只不过长大增粗,它的形状特征却固定不变。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采用了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具体地阐释了__________________。
【2】指纹就是指______________,它的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三种。
【3】歌剧《白毛女》中,黄世仁强迫杨白劳把指纹当做“图章”,印在卖女儿的“文书”上,可以说明指纹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征。
【4】文中加点的词语“据说”能否去掉,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理解。
我的“长生果”(节选)
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对像我这样如饥似渴阅读的少年来说,它的功用更是不言而喻。醉心阅读使我得到了报偿。从小学三年级开始,我的作文便常常居全班之冠。阅读也大大扩展了我的想象力,在家对着一面花纹驳杂的石墙,我会待上半天,构想种种神话传说。
记得有一次,作文的题目是“秋天来了”。老师读了一段范文之后,当大多数同学千篇一律地开始写“秋天来了,树叶黄了,一片一片地飘到了地上”时,我心里忽然掠过了不安分的一念:大家都这样写多没意思!我要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秋天,用自己的感受去写秋天。
我把秋天比作一个穿着金色衣裙的仙女,她那轻飘的衣袖拂去了太阳的焦热,将明亮和清爽撒给大地;她用宽大的衣衫挡着风寒,却捧起沉甸甸的果实奉献人间。人们都爱秋天,爱她的天高气爽,爱她的云淡日丽,爱她的香飘四野。秋天,使农民的笑容格外灿烂。
于是,我的作文得了个“甲优”,老师在文中又圈又点,并将它作为范文在班上朗读。
这小小的光荣,使我悟得一点道理:作文,首先构思要别出心裁,落笔也要有点儿与众不同的“鲜味”才好。这些领悟自然是课外读物的馈赠。
【1】请你赏析选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2】“醉心阅读使我得到了报偿。”“报偿”在文中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这一次作文的经历,“我”悟到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认为什么样的习作才算是“别出心裁”?你平时的习作中有过这样成功的事例吗?写出来与大家分享一下吧!
____________________
16、 石头书
一天,川川和磊磊在山上玩,看见一个勘探队员正趴在一块大石头上,聚精会神地看着什么。
川川好奇地问:“叔叔,您在看什么呀?”
“我在读书呢。”叔叔笑着说。
“书?哪里有书哇?”他俩看了看面前这块光秃秃的石头,感到很奇怪。
“石头就是书。你们看,这石头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吗?”
川川不禁笑了起来,说:“这书上有字吗?”
“有哇,你们来看:这是雨点留下的脚印,叫雨痕;这是波浪留下的足迹,叫波痕;还有那些小不点儿,黄的,黑的,红的,闪光的,透明的……叫矿物。这些都是石头书上的字。”
磊磊问:“这书上有画吗?”
叔叔说:“有。这是树叶,这是贝壳,那块石头上还有一条小鱼,这些都是化石。”
“化石?化石能说明什么呢?”川川和磊磊一起问。
“它告诉我们,在很久很久以前,这里曾是一片密林,地上有花有草,还有许多昆虫。后来,这里变成了大海。又过了很多很多年,地壳慢慢上升,这里又变成了高山,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座山。”
“看懂了这些又有什么用呢?”川川特别爱刨根问底。
“用处可大了。这本书会告诉我们,哪座山下埋着煤炭,哪块地下藏着矿石……”
川川和磊磊高兴地说:“石头书里的学问还真不少呢。”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刨根问底:______________________
聚精会神: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句子工厂。
(1)你们看,这石头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吗?(把句子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石头书里的学问还真不少呢。(把句子改为肯定句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用“ ”画出“石头书上的字”。
【4】“石头书”会告诉我们什么学问?______________
17、阅读理解。
手指(节选)
五指中地位最优、相貌最堂皇的,无如中指。他居于中央,左右都有屏障。他个子最高,无名指、食指贴身左右,像关公左右的关平、周仓,左膀右臂,片刻不离。他永远不受外物冲撞,所以曲线优美,处处显示着养尊处优的幸福。每逢做事,名义上他是参加的,实际并不出力。他因为身体最长,取物时,往往最先碰到物,好像取得这物是他一人的功劳。其实,他碰到之后就退在一旁,让大拇指和食指去出力,他只是在旁略为扶衬而已。
无名指和小指,体态秀丽,样子可爱。然而,能力薄弱也无过于他们了。无名指多用于研脂粉、蘸药末、戴戒指。小指的用处则更渺小,只是掏掏耳朵抹抹鼻涕而已。他们也有被重用的时候。在丝竹管弦上,他们的能力不让于别人。舞蹈演员的手指不是常作兰花状吗?这两根手指正是这朵“兰花”中最优美的两瓣。除了这等享乐的风光事以外,遇到工作,他们只是其他手指的附庸。
手上的五指,我只觉得姿态与性格,有如上的差异,却无爱憎在其中。手指的全体,同人群的全体一样,五根手指如果能一致团结,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
【1】请从选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美妙——( ) 扶持——( ) 附属——( )
【2】仔细阅读选文,说说中指、无名指和小指的外貌各有什么特点_____。
【3】“五根手指如果能团结一致,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阐明了________的道理,揭示了文章的主题。
【4】在五根手指中,你最喜欢哪一根手指,为什么?______
18、阅读文章,完成题目。
演讲稿
大家好!
首先我想问你们一个问题∶在你们的心中,什么最伟大?我想,答案必须是两个字:祖国!
我们在圆明园里认识了祖国的屈辱和悲愤;在长城之上,认识了祖国的雄伟和磅礴;在大漠荒原,认识了祖国的广大和辽阔;在丝绸之路,认识了祖国的悠久和渊博。
当看到书本里祖国那段被列强侵略的苦难史,我们义愤填膺,因为祖国在我们心中;当神州六号遨游太空,我们欢呼雀跃,因为祖国在我们心中;当香港回归祖国时,我们激动流泪,因为祖国在我们心中;当举国上下迎来北京奥运会时,我们兴奋沸腾,这也是因为祖国在我们心中!
祖国,她是我们共同的母亲,是无法割舍的灵魂之根,是我们身心栖居的家园。近百年来,许许多多的中华儿女,为了家园的繁荣,为了能让家园里的人民过上安定的生活,哪一个不是以“祖国”来鞭策自己努力奋进?周思来从小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为共和国鞠躬尽瘁;现代科学家童第周用“外国人能办到的,中国人也能办到”的坚定信念,从一个后进生变成了轰动西方科学界的中国留学生;伟大科学家钱学森一句“祖国啊,我回来了!”道出他不畏艰辛远涉重洋回到祖国的决心,为祖国奉献一生。
“自古英雄出少年”。穿越祖国历史的长河,涌现了许许多多的少年英雄,王二小、刘胡兰、董存瑞……他们为了中华民族的兴旺和祖国的强盛,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与拼搏。梁启超曾经说过:“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我们是祖国的骄子,是风华正茂的一代啊,怎样用钢筋铁骨支撑起共和国的大厦,怎样迈开走向世界的步伐?同学们,努力学习吧,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美好,让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中国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选自《小学生获奖作文》吉林出版集团2014有删改)
【1】演讲稿围绕“祖国最伟大”组织材料的顺序是( )
A.认识祖国——绘画祖国——为了祖国——献身祖国
B.认识祖国——胸怀祖国——建设祖国——强盛祖国
C.了解祖国——歌颂祖国——赞美祖国——保卫祖国
D.回忆祖国——建设祖国——绿化祖国——伟大祖国
【2】注意文中反复出现的带点词语,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至少写出两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演讲稿的内容让你想起哪篇学过的课文?请你写出课题。读了演讲稿后,写下你对这篇课文新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演讲稿中没有选用诗词作为材料,请你给作者推荐一首在课内外读过的表达爱国情怀的诗词,并把这首诗词默写下来,按所学的书写要求进行书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课外阅读
天才之路
在里约热内卢的一个贫民窟里,有一个男孩,他非常喜欢踢足球,可是又买不起球,于是就踢塑料瓶,踢从垃圾箱捡来的椰子壳。他在巷子里踢,在能找到的任何一片空地上踢。
有一天,当他在一个干涸的水塘边踢的时候,被一位足球教练看见了。足球教练觉得这男孩踢得很像那么回事,就送给他一只足球。小男孩得到足球后踢得更卖劲了,不久,他就能准确地把球踢进远处的随意摆放的一只水桶里。
圣诞节到了,男孩的妈妈说:“我们没有钱买圣诞礼物送给我们的恩人。就让我们为我们的恩人祈祷吧。”
小男孩跟妈妈祷告完毕,向妈妈要了一只铲子跑了出去,他来到一处别墅前的花圃里,开始挖坑。
就在他快挖好的时候,从别墅里走出一个人来,问小男孩在干什么,小男孩抬起满是汗珠的脸蛋,说:“教练,圣诞节到了,我没有礼物送给你,我愿为你的圣诞树挖一个树坑。”
教练把小男孩从树坑里拉上来,说:“我今天得到了世界上最好的礼物。明天你到我的训练场去吧。”
3年后,这位17岁的小男孩在第6届世界杯足球赛上为巴西第一次捧回了金杯。一个原来不为人知的名字——贝利,随之传遍世界。
天才之路都是用爱心铺成的,并且在铺成这条路的爱心中,有天才自己的一颗。
【1】请用“√”为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
干涸(hé gù) 塑(sù suò )料
卖劲(jìng jìn) 巷(xiàng hàng)子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干涸( ) 喜欢( ) 祈祷( )
【3】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不为人知:_____________________
卖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一个原来不为人知的名字——贝利,随之传遍世界。” 句子中的“传遍世界”可以用哪些词语代替?请你写出几个,多多益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教练说:“我今天得到了世界上最好的礼物。……” “最好的礼物”指的是什么?教练为什么这样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天才之路都是用爱心铺成的,并且在铺成这条路的爱心中,有天才自己的一颗。” 你怎样理解这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写句子。
1.爸爸对我说:“我晚上要七点钟才能回来。”(变成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难道世界上糟糕的事还不够多么?(变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改写句子。
(1)我被这位老人诗一般的语言打动了。(改为“把”字句)
________
(2)我珍藏着这个秘密。(改为反问句)
________
22、将下面的直接引语改成间接引语。
1.有一家外国报纸轻蔑地说:“能在南口以北修筑铁路的工程师还没有出世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詹天佑经常勉励工作人员说:“我们的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点儿马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习作百花园,
在我们的身边,有许多给过你温暖的人:辛勤培育我们的老师,治病救人的医生,忠于职守的警察,助人为乐的同学……你们之间曾经有过怎样的故事,结合事例写出人物特点,并表达出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提示:
1、题目自拟。
2、分段表述,突出重点。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