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崇左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五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1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3题,共 15分)
  • 1、习主席在2013年提出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其建设是一项造福世界各国人民的伟大事业。而这条连接欧亚的陆上丝绸之路2100多年前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辟的。

    下面能形容张骞出使西域这一历史事件意义的成语是(   )。

    A. 互通有无   B. 挥臂一呼   C. 水土不服   D. 令出如山

  • 2、下面各组词语中读音完全正确的是(  )

    A.诺言(ruò yán)             珊瑚(shān hú)                    馈赠(kuì zèng)

    B.凛冽(lǐn liè)             灰烬(huī jìn)                    嫉妒(jí dù)

    C.礁石(jiāo shí)            眼睑(yǎn liǎn)                  侵略(qīn lüè)

  • 3、下列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是(   

    A.眼急手快

    B.翻来复去

    C.拧锣丝

    D.矜持不苟

二、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4、同音字。

    _______绿 墙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看拼音,写词语,相信你一定能书写正确、美观。

    bāo guǒ qīng xiè  ān mì  hóng rùn  jié zuò jiézhǐ yì chū  rán shāo guīzé fàn wéi

    (   ) (   ) (   ) (   ) (   )(   )( ) ( )( )( )

  • 6、《四季之美》课文整体梳理。

    这篇文章分别介绍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不同的美,体现出作者的________之情。

  • 7、比一比,再组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根据所给词语,猜测本学期课文中出现过的人物。

    (1)面如冠玉       头戴纶巾       争强好胜       吴国____________

    (2)病如西子       面目含情       潇湘妃子       曹雪芹____________

    (3)从容镇定       眼睛受伤       清醒头脑       军神____________

    (4)技艺高超       派头十足       浆不沾衣       收徒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共11题,共 55分)
  • 9、阅读

      鲸生活在海洋里,(   )体形像鱼,许多人管它叫鲸鱼。其实它(    )属于鱼类,(   )

    哺乳动物。在很远的古代,鲸的祖先跟牛羊的祖先一样,生活在陆地上。后来环境发生了变化,鲸的

    祖先生活在靠近陆地的浅海里。又经过了很长很长的年代,它们的前肢和尾巴渐渐变成了鳍,后肢完

    全退化了,整个身子成了鱼的样子,适应了海洋的生活。

    1.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2.这段文字是从哪方面介绍鲸的(  )

    A.鲸的生长。  B.鲸的种类。  C.鲸的进化。

    3.从这段话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短语或词语中可以看出鲸的进化过

    程是漫长的。

    4.鲸是哺乳动物,变成现在鱼的样子,是由于(  )

    A.生活习惯变化。 B.环境变化。 C.形体变化。

    5.鲸的哪些生活习性能说明它是哺乳动物(  )

    A.鲸吃食      B.鲸用肺呼吸

    C.鲸睡觉 D.鲸是胎生的

  • 10、课内阅读

      岸边杨柳依依,江上沙鸥点点。友人登上了船。白帆随着江风渐渐远去,消失在蓝天的尽头。李白依然伫立在江边,凝视着远方,只见一江春水浩浩荡荡地流向天边……

      李白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随即吟出了脍炙人口的名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1.解释下列诗句中词语的意思。

    之:     下:  

    尽:     唯:  

    2.文中的伫立可以换成站立吗?为什么?

     

     

    3.“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可以用文中的哪句话来解释请你用“——”在文中画出来

    4.   画出文中采用对偶这种修辞手法的句子。

    5.长江上每天驶过的何止千帆,诗人为什么却说孤帆?请你结合课文内容谈谈自己的看法。

     

     

     

  • 11、孩子,你是妈妈的世界(节选)

    儿子,你还小。有无数的机会等着你,有无数条道路供你选择。我只想尽我的能力,给你一个温暖欢乐的童年。愿你有比父母更好的境遇,不必在饥寒屈辱中煎熬;愿你能受到比我们更健全的教育,不再为掩饰着残忍的理想空费热情;愿你有更富于自由选择的人生,不至于为了衣食所苦而耗费聪明才智。

    人生终究是没有准的,我更希望你成为一个勇敢的人。无论有多少艰难险阻,有多少羁绊(jī bàn),都要去寻找你的海洋、你的森林、你的天空、你的山岭。冲破亲人的溺(nì)爱,去开拓你的世界,建立你的生活。

    即使你走遍天涯海角,儿子,你也生活在妈妈的心中。当你在激烈紧张的竞争中感到劳累不堪、孤独难过的时候,当你被生活的困顿、琐碎折磨得疲惫萎靡的时候,当你被人世之网纠缠得气急败坏的时候,当你被失败的耻辱压迫得心灰意冷的时候,当你被成功的虚妄欺骗得痛不欲生的时候,别忘了,这里有一片属于你的平静的港湾,有一眼永远为你清水长流的心泉。我永远是你的母亲,你永远是我的儿子。

    1我能找出短文中运用了关联词的句子,摘抄下来。(写出两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短文是___________的对话,多处运用了_______的修辞手法,表达了母亲对儿子_______。短文中“我”有三个愿望:一是给孩子_________;二是希望孩子成为_______,去___________;三是让孩子有_________________

    3这篇短文,我觉得这是一位______的妈妈。我想对这位妈妈说:____________

    4题目是“孩子,你是妈妈的世界”,读了短文,我认为妈妈应当是孩子的_____________

  • 12、

    ①初春某个假日的下午,我在储物间里整理一家人的冬衣,9岁的女儿安娜饶有兴致地伏在不远处的窗台上向外张望,不时地告诉我院子里又有什么花开了。

    ②这时,我无意中在安娜的羊绒大衣两侧的口袋里各发现了一副手套,两副一模一样的手套。

    ③我有些不解地问:“安娜,这个手套要两副叠起来用才够保暖吗?”安娜扭过头来看了看那两副手套,明媚的阳光落在她微笑的小脸蛋上,异常生动。“不是的,妈妈,它暖和极了。”“那为什么要两副呢?”我更加好奇了。她抿了抿小嘴,然后认真地说:“其实是这样的:我的同桌翠丝买不起手套,可是她宁愿长冻疮,也不愿意去救助站领那种难看的土布大手套。平时她就敏感极了,从来不接受同学无缘无故赠送的礼物。妈妈买给我的手套又暖和又漂亮,要是翠丝也有一副就不会长冻疮了。所以,我就又买了一副一模一样的放在身边。如果装作因为糊涂而多带了一副,翠丝就能够欣然戴我的手套了。”孩子清澈的双眸像阳光下粼粼的湖水,“今年翠丝的手上没有冻疮。”

    ④我欣慰地走到窗边拥抱我的小天使。草地上一丛丛兰花安静地盛开着,又香,又暖。

    【1】文中“我”感情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安娜为什么要准备两幅一模一样的手套,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

    【3】联系上下文,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

    一模一样:________________            无缘无故:________________

    【4】第四自然段中画线的部分是________________描写,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的小天使”是________________,她有什么样的品质呢?请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课文为什么以“暖”为题?请说说你的想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请你仔细阅读文章,回答后面的问题。

     

    ①有个衣着朴素的老婆婆经过检票口,怯怯地把用报纸包着的一些东西要送给我,她神情谦顺,站在检票口旁边。等旅客都走光了,才将我拉到一边,颤抖地说:“小姐,这是我家自己种的山蕉,跟你们平常吃的不一样,给你吃吃看。我特地从山上带来给你的,外表不好看,不过真的很好吃,希望你不要嫌弃。”

    ②她恭敬地抱着两串山蕉,请我无论如何都得收下。可是我跟她素昧平生,怎么好意思收? 她将山蕉轻轻摆在检票口边上,拉着我的手说:“小姐,你不记得我了? 上个月我来这里找儿子,不小心把钱包弄丢了,而我儿子的电话号码却在钱包里面。我在候车室坐了几个小时,你请人去买面给我吃,还帮我买回家的火车票,你忘了啊?”我赶紧在脑海里搜寻这位老太太的影子,却一点儿印象也没有。

    ③“小姐,我回家后,每天都想快点儿来跟你说谢谢,顺便还面钱给你。”

    ④她越说,我的脸越红。一碗面才几块钱,她却一直牢牢记住,实在让我不好意思。

    ⑤“多谢你,钱你收回去。面我请,山蕉你请,好吗? 我祝你身体健康。”

    ⑥她见我收下山蕉,开心地跟着儿子走了。我抱着山蕉走进办公室,满怀的焦香,让我有点儿飘飘然。如果人世间的真善美都能够借一-碗面、两串山蕉慢慢舒展开来,多么美好啊。

    1老婆婆来感谢“我”,主要是因为: (  )

    A.我”帮她打电话联系她的儿子。

    B.“我”送她回家。

    C.“我”请人买面并帮她买回家的车票。

    D.“我”帮她找回了丢失的钱包。

    2老婆婆的心情发生了很多变化,你觉得下面最合理的一项是: (  )

    A.谦顺一恭敬一胆怯一开心

    B.开心一恭敬一胆怯一谦顺

    C.胆怯一谦顺一恭敬一开心

    D.胆怯一恭敬一谦顺一开心

    3“一碗面几块钱,她却一直牢牢记住,实在让我不好意思。”下列对句中加点部分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

    A.说明一碗面的钱少,根本不需要记住。

    B.老婆婆记性很好,一碗并不值钱的面也让她记很久。

    C.一碗面并不值钱,但是老婆婆却记得那样清楚,说明她是一个懂得感恩的人。

    D.一碗面并不值钱 ,但是对于条件艰苦的老婆婆来说,已经是非常好的了,所以她一直忘不了。

    4“两串山蕉”贯穿这篇短文,它具有怎样深刻的含义? (  )

    A.说明了受人帮助要懂得感恩。

    B.实指老婆婆送给“我”的礼物。

    C.暗指“我”受到老婆婆夸奖后的飘飘然。

    D.暗指人间真善美的传递。

    5此请根据故事内容选择一个最适合本文的题目: (  )

    A.两串山蕉 B.蕉香满怀 C.老婆婆与售票票员 D.善意的帮助

  • 14、课外阅读练习。

    我总以为与一个聪明的人谈话是幸运的,而读一本好书就是和一个聪明的人谈话,读一万本好书就是和一万个聪明的人谈话,多划算呀!当然,与一万个聪明的人谈话后,自己自然也变得聪明了。

    我上学不多,但读书极多,对借书给我的人,我也一直心怀感激。一位长者曾对我说过的话,几十年后依然记忆犹新。这位长者告诫我说:“一定要读书,不读书而观察生活等于零,因为你没有文化,没有消化生活的胃。”这使得我对书深怀敬意,不仅读专业书,而且涉及各个方面。我曾对一个年轻人说:“做一个版画家,一辈子要和书籍打交道,爱书,受书的教益。”其实,岂止是版画家,只要是一个想有所成就的人,都应对书抱这么一种态度,我不仅自己广泛阅读,而且鼓励学生这么做,以掌握艺术的精微之道。

    但我读书“不求甚解”,也就是说读书先是求乐,然后才是求知。读书需要顺乎情趣,否则会苦不堪言。我告诉你,我这个老头子一辈子过得不那么难过的秘密就是,凭自己的高兴读书。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岂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记忆犹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原文回答问题。

    (1)“我”觉得读书划算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只要是一个想有所成就的人,都应对书抱这么一种态度”一句中,“这么一种态度”指“_________________。”

    【3】“因为你没有文化,没有消化生活的胃”一句中“胃”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短文中可以看出作者读书的体会有:____________________

  • 15、课内阅读。

    只见师傅的手臂悠然(挥来   摆来),悠然(挥去   摆去),如同(跟   伴)着鼓点,随着琴音,每一摆刷,那长长的带浆的毛刷便在墙面“啪”地清脆一响,极是好听。啪啪声里,一道道浆,衔接得天衣无缝,刷过去的墙面,真好比平平整整打开一面雪白的屏障。

    【1】用“/”划掉括号里不正确的字词。

    【2】这段话描写了______________的情景,运用了______________描写的写作方法。

    【3】这段话先写了刷子李刷墙时的______________,接着写了刷后的______________,说明了刷子李______________

  • 16、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你知道PM2.5吗?

    你知道PM2.5吗?

    PM2.5是指环境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叫细颗粒物。它的直径还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二十分之一。PM2.5主要来源于日常发电、工业生产、汽车尾气排放等过程中经过燃烧而排放的残留物,大多含有重金属等有毒物质,对空气质量有重要影响。PM2.5因为颗粒细小,被吸入人体后会直接进入支气管,干扰肺部的气体交换,引发包括哮喘、支气管炎和心血管病等方面的疾病。

    按国家最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PM2.5日平均浓度限值为75微克/立方米,低于该数值的为良好,高于该数值的则有不同程度的污染。下面是某日石家庄三个监测点的数据统计表:

    监测点

    监测点一

    监测点二

    监测点三

    PM2.5日平均浓度(微克/立方米)

    106

    133

    117

     

    1理一理:第二自然段依次介绍了PM2.5的哪些知识?照样子,概括出来。

    什么是PM2.5→(1)_________→(2)_________→(3)_________

    2品一品:画线句子使用了____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

    3议一议:根据某日石家庄三个监测点的数据统计表,你觉得当天石家庄的环境空气质量如何?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课文精品回放。(节选自《太阳》)

    有这么一个传说,古时候,天上有十个太阳,晒得地面寸草不生。人们热得受不了,就找一个箭法很好的人射掉九个,只留下一个,地面上才不那么热了。其实,太阳离我们有一亿五千万千米远。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这么远,箭哪能射得到呢?

    我们看到太阳,觉得它并不大,实际上它大得很,约一百三十万个地球的体积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因为太阳离地球太远了,所以看上去只有一个盘子那么大。

    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太阳的温度很高,表面温度有五千多摄氏度,就是钢铁碰到它,也会变成气体。

    【1】请将下面的句子改为陈述句。

    这么远,箭哪能射得到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段主要介绍了太阳的特点,具体从三个方面加以介绍,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说明方法。

    【3】你觉得使用上述说明方法有什么好处呢?能简要说说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阅读理解

    中国刺绣

    ①刺绣,古代称之为针绣,是用绣针引彩线,将设计的花纹在纺织品上刺绣运针,以绣迹构成花纹图案的一种工艺。

    ②刺绣起源很早.虞舜之时,已有刺绣,东周已设官专司其职,至汉已有宫廷刺绣.三国吴王孙权使赵夫人,绣山川地势军阵图,唐永贞元年(公元805年)卢眉娘绣法华经七卷,绣于尺绢之上,因刺绣闻名,自汉以来,刺绣逐渐成为闺中绝艺,有名的刺绣家在美术史上也占了一席之地。

    ③刺绣在我国的历史已有二三千年了,据《尚书》载,远在4000多年前的章服制度,就规定“衣画而震绣”。至周代,有“绣绩共职”的记载。湖北和湖南出土的战国、两汉的绣品,水平都很高,唐宋刺绣施针匀细,设色丰富,盛行用刺绣作书画,饰件等,它一直是我国传统的民间艺术之一,也是中国古老的手工技艺之一。

    ④刺绣按照材料又可分为丝绣、羽毛绣和发绣,明清时封建王朝的宫廷绣工规模很大,民间刺绣也得到进一步发展,如:先后产生了苏绣、粤绣、陇绣、湘绣、蜀绣,号称“五大名绣”,此外还有顾绣、京绣、瓯绣、鲁绣、闽绣、汴绣、汉绣、麻绣和苗绣等,都各具风格,沿传迄今,历久不衰。

    ⑤绣品的用途包括:生活服装,歌舞或戏曲服饰,台布、枕套、靠垫等生活日用品及屏风、壁挂等陈设品。在原始社会,人们用纹身、纹面来进行装饰。自从有了麻布、毛纺织品、丝织品,有了衣服,开始在衣服、枕、童帽、裹肚、门帘、鞋垫、床围、针线包、荷包、动物玩具等上刺绣图腾和各式纹样。

    1短文从“什么是刺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个方面介绍了中国刺绣。

    2文中第④段画线的句子使用了______的说明方法,作用是______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虞舜之时,已有刺绣。

    B.刺绣只可以用于衣服装饰。

    C.唐宋刺绣施针匀细,设色丰富,盛行用刺绣作书画,饰件等。

    D.远在4000多年前的章服制度,就规定“衣画而裳绣”。

    4请仿照第③段画线的句子,写出一种我国的其他民间传统技艺。

    ____________________

  • 19、育才学校举行“中国人读书情况专题研究”活动,下面是同学们搜集到的相关资料。

    材料一: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调查结果显示,2012年中国18~70周岁国民纸质图书阅读量仅为4.39本,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数据与我国形成了对比:韩国11本、法国20本、日本40本、以色列64本。

    材料二: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第十二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情况统计表(2015年)

    年份

    国民图书

    阅读率(%)

    数字化

    阅读率(%)

    综合阅

    读率(%)

    人均纸质

    阅读量(本)

    人均电子

    阅读量(本)

    2013年

    57.8

    50.1

    76.3

    4.56

    2.48

    2014年

    58.0

    58.1

    78.6

    4.77

    3.22

    材料三:李克强总理把全民阅读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我国的《全民阅读促进条例》已列入国家立法计划。在政府的积极推动下,全国上下涌动着读书的热情,各大中小学校也开展了一系列读书活动。下面是某个世界读书日的宣传图片。

    【1】请认真探究材料一和材料二,写出中国人读书现状的三个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用简洁的语言说明材料三中画面(文字除外)的内容及寓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3题,共 15分)
  • 20、句子加工厂。

    (1)一阵急促的报警声突然从一座陈列珍贵字画的博物馆里传了出来。(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松鼠是小动物。(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上关联词语,把四个句子合并成一句话。

    鲸用肺呼吸。鲸是胎生哺乳的。鲸不是鱼。鲸是哺乳动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大气中的气体容易散射紫、蓝、青三色光。

    改成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成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平原地区看到松鼠是很少的。(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1、按要求改写句子。

    (1)朝鲜战场上我们有多少优秀儿女献出了生命,他们的父母很悲痛。(改为反问句)

    (2)毛泽东一天没说话,只是吸烟。(扩句)

     

  • 22、句子因智慧而美丽。

    (1)野菊花插满了小辫儿。(改为“被”字句)

    (2)我永远感激我的启蒙老师(改为反问句)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3、写作闯关

    大自然是美丽的,她的美无处不在,美就在你身边,只要你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人间处处皆美景!请选一处景象或者你参观的地方写一写,写出你对它的喜爱之情,题目自拟。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15
题数 2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