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属于静态描写的一项是( )
A.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B.只有无数的树根立在地上,像许多根木桩。
C.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D.成群结队的大雁,在高空中比翼而飞,更是叫人感动。
2、下列句子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这句话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
B.“我一直想买一本长篇小说—《青年近卫军》。”这句话中破折号的作用是解释说明。
C.《父爱之舟》描写了“我”与父亲逛庙会的场景,流露出父子之间的温情。
D.《长相思》中“长相思”是词的题目。
3、下列故事中属于欧洲民间故事的一项是( )
A.《田螺姑娘》
B.《列那狐的故事》
C.《梁山伯与祝英台》
D.《大象的墓地》
4、看拼音,写词语。
(1)独特xuàn làn( )的民族文化如春风化雨,zī rùn( )着美丽的云岭大地。
(2)每个人只有坚持duàn liàn( ),才能筑起坚固的“健康bǎo lěi( )”。
5、读下面的语句,借助拼音、联系上下文完成填空。
本册语文书中的人物众多,故事引人入胜。诸葛亮草船借箭shén jī miào suàn(_______);刘伯承拒绝麻醉yì shēng bù kēng(________);比赛双方mó quán cā zhǎng(_________)时,孙膑巧献计策帮助田忌战胜齐威王;小嘎子摔跤仗着yǎn jí shǒu kuài(________);楚人夸口zì xiāng máo dùn(_________)最终哑口无言:就连手指也像生活中的人,看,中指多像yǎng zūn chǔ yōu(________)只在做事时略微扶衬的人啊!战士毛岸英在朝鲜战场上壮烈牺牲,我想用这句诗表达敬佩之情:青山处处埋忠骨,_________________!
6、看拼音,正确规范地书写词语。
星期天,全家利用闲xiá( )时间打扫卫生。妈妈wǎn( )起袖子去擦烟xūn( )的灶台,爸爸整理tā xiàn( )的书架。我为了拖yán( )时间,少干活,就隐bì( )在ǎi( )墙后面,偷kuī( )着妈妈,不料被妈妈一个jiàn( )步冲过来……哎!继续干吧。
7、日积月累。
(1)诗词能叙事,李白说:“故人西辞黄鹤楼,_________________。”诗词能绘景,王维说:“月出惊山鸟,_________________。”诗词能抒情,孟郊说:“谁言寸草心,_________________。”
(2)梁山好汉都有名号,请你照样子写一写。例:(行者)武松。
( )宋江 ( )林冲 ( )吴用 ( )柴进
(3)沃克医生赞叹______________(人名)是一块会说话的钢板,堪称______________。
8、经典诗文默写。
(1)_______,甚聪惠。(《杨氏之子》)
(2)乡村四月闲人少,_______。(翁卷《乡村四月》)
(3)________,五千仞岳上摩天。(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4)敲成玉磬穿林响,_______。(杨万里《稚子弄冰》)
(5)________,青春作伴好还乡。(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9、阅读课文选段,回答问题。
①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吸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
②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1】这段文字节选自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_。
【2】“干将发硎,有作其芒。”是什么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
【3】“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这两句运用的是_______的修辞方法,应该用________语气来读这两句话。
10、课外阅读。
“光年”是什么?
“牛郎”和“织女”是我国流传久远的民间传说中的人物。其实,牛郎星和织女星是隔着银河遥遙相对的。你能在晴朗的夜空中找到牛郎星和织女星吗?你知道它们相距有多远吗?
在浩瀚的宇宙中,除地球外,还有很多很多星球,其中牛郎星和织女星是银河系中的两颗恒星。它们之间的距离如果用千米作单位表示,那可真是“天文数字”了。宇宙中,恒星的距离都非常远,为了表示起来方便一些,天文学家使用一个非常大的距离单位——光年,它等于光在1年内传播的距离。我们知道太阳离我们很遥远,但是光从太阳出发,到达地球大约只需要8分钟。而牛郎星和织女星之间的距离约是16光年。也就是说,如果以宇宙中最快的速度——光速飞行,从牛郎星飞到织女星需要16年!
【1】你是带着什么问题来读这篇短文的?快速读完后,这个问题的答案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短文内容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①牛郎星和织女星是银河系中的两颗恒星。( )
②光年是表示速度的单位。( )
③16光年就是光在16年传播的距离。( )
【3】短文最后一句话中破折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成” 与 “功”
失败者对于成功,一方面是__________(xiàn mù bù yǐ),另一方面是__________(jí zào bù ān),巴不得一口吃成个大胖子。殊不知成功是由“成”与“功”两字组成的,成是功的积累,叫做“功到自然成”。
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20年临池学书,洗笔把池水都染成黑色了,才有在书法上炉火纯青的造诣。功是成的基础,一个人要想取得成功,必须经过艰苦的奋斗,这个过程也就是功的积累过程。
一滴水从檐楣上掉下来,重重地落在石头上,“啪”的一声炸开一朵水花,可是石头上看不到丝毫的痕迹。然而,经过一年,两年……坚硬的石头终于被水滴滴穿。
如果成功很容易,无需奋斗就能达到的话,如果成功不是需要功的积累,不需要努力攀登的话,那成功就会变得廉价,成功就失去了它原有的耀人的色泽,那我们还要成功干吗?
李时珍__________(bá shān shè shuǐ),遍尝百草,数十年如一日地搜集整理,笔耕不息,才有药学巨著--《本草纲目》的问世;司马迁游历名山大川,搜集整理资料,遭受宫刑,忍辱负重,笔耕不辍,才有《史记》的诞生。
在通向成功的路上,既无捷径,也没有宝葫芦,所以________坐着羡慕别人“成”,________站起来积累自己的“功”。须知,任何一朵鲜花的盛开,都要经过花苞孕育;任何一枚勋章都需要成功者付出相应的代价。成功是自私的,它绝不会将辉煌施舍给懒汉,成功又是公平的,它会毫无保留地将满天的灿烂星光照在坚持不懈的奋斗者身上。
【1】在横线上和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和关联词。
【2】仿照画线句子,你也写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成”和“功”有着密切的关系,成是功的________,功是成的________。成功对于懒汉来说是________,对于奋斗者来说又是________的。
【4】文中举了哪几个事例说明“功到自然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水滴石穿”对你有什么启示?请你谈谈自己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此后,汤姆住在王宫里。他每月都要回父母的小屋一趟,给他们讲王宫里的故事,逗他们开心。农夫和他的妻子很为自己的儿子骄傲。但是他们不会想到,这一切都是因为多年前他们款待过一个素不相识的乞丐。是他们的善良,给自己带来了幸福。
【1】找出短文的中心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农夫和他的妻子为什么为自己的儿子感到骄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了最后两句话,你明白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你是文中的农夫夫妇,得知是当年的善良之举使你获得了今天的幸福,你想对大家说些什么?①对魔法师说:________。
②对国王说:________。
③对汤姆说:________。
13、课内阅读。
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别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的安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文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岛瑶台、武陵春色。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漫步国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和各种奇珍异宝。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1】照样子,写词语。
亭台楼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奇珍异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1自然段最后一句写出了人们漫步圆明园的感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画“_______”的句子是一个_______________句,在文中起到_______________的作用。
【4】为什么说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本文标题为“圆明园的毁灭”,为什么在内容上却用大量的笔墨描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内阅读。
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者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1】解释下列词语。
士人:___________
有恒:_______________
下流:______________
无尽:______________
【2】解释下面的句子。
有恒者则断无不成之事。
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告诉我们,读书一要有志气(志向);二要___;三要___,这三方面是缺一不可的。
【4】你有什么好的读书方法,请写出一两点来。
________________
15、课内阅读
中秋节前后,正是故乡桂花盛开的季节。
小时候,我无论对什么花,都不懂得欣赏。父亲总是指指点点地告诉我,这是梅花,那是木兰花……但我除了记些名字外,并不喜欢。我喜欢的是桂花。桂花树的样子笨笨的,不像梅树那样有姿态。不开花时,只见到满树的叶子;开花时,仔细地在树丛里寻找,才能看到那些小花。可是桂花的香气,太迷人了。
故乡靠海,八月是台风季节。桂花一开,母亲就开始担心了:“可别来台风啊!”母亲每天都要在前后院子走一回,嘴里念着:“只要不来台风,我就可以收几大箩。送一箩给胡家老爷爷,送一箩给毛家老婆婆,他们两家糕饼做得多。”
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桂花成熟时,就应当“摇”。摇下来的桂花,朵朵完整、新鲜。如果让它开过了,落在泥土里,尤其是被风雨吹落,比摇下来的香味就差多了。
【1】这几段话选自课文_______________,它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
【2】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盛开 chéng( ) shèng( ) 新鲜xiān( )xiǎn( )
【3】用“ ”画出选段中的一个双重否定句,并把它改为肯定句。
【4】用选段中字体加点的词造句。
无论……都……____________________
16、阅读理解,完成练习。
相信自己的鼻子
上课了,老师端着一个杯子,慢慢地从孩子们的座位旁边走过,一边走一边说:“请大家集中精力,闻一闻杯子里的液体有什么气味。”然后,他回到讲台上,把杯子举了举,问:“哪位同学闻到了杯子中液体的气味?”有一个同学说:“我闻到了,好像有一点香味。”老师再次走下讲台,端着杯子,从学生的旁边走过,一边走一边叮嘱:“请你们务必集中精力,仔细地闻一闻,有什么气味。”
过了一会儿,他第三次走到学生中间,让每一位同学都嗅一下杯子中的液体。这一次,除了一个同学以外,其他同学都举手说闻到了“香味儿”。
老师问那位与众不同的孩子:“你为什么不举手?”
他坦然作答:“什么味也没有!”
“对!应该相信自己的鼻子!这是一杯矿泉水,一杯什么味道都没有的矿泉水。”老师激动地说,“孩子,让我吻一下你的鼻子,好吗?”
那个孩子微笑着点着头。
于是,老师蹲下身来,双手捧着男孩儿那幼稚的面颊,在他的鼻尖上轻轻地吻了一下。
【1】写出下面词语的意思。
务必:_____________
与众不同:_____________
【2】简要回答,这个孩子有什么“与众不同”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感想?请用一段话表达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阅读文段,完成练习。
那一天我第一次发现,母亲原来是那么瘦小!那一天我第一次觉得自己长大了,应该是一个大人了。
我鼻子一酸,攥着钱跑了出去……
那天,我用那一元五角钱给母亲买了一听水果罐头。
“你这孩子,谁叫你给我买水果罐头的!不是你说买书,妈才舍不得给你这么多钱呢!”
那一天母亲数落了我一顿。数落完,又给我凑足了买《青年近卫军》的钱。我想我没有权利用那钱再买任何别的东西,无论为我自己还是为母亲。
就这样,我有了第一本长篇小说……
【1】联系上下文,说说“我”为什么拿到钱时“鼻子一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数落完,又给我凑足了买《青年近卫军》的钱。”从“凑”可以看出__________,这句话也反映出_____________。
【3】对选文中画“﹏﹏﹏”的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那钱是母亲辛苦挣来的,我当然没有权利支配。
B.母亲挣钱那么不易,我没有权利用那钱再买任何东西。
C.母亲挣钱那么不易,但毫不犹豫地给钱让我买书,“我”不能再违背母亲对我的期望和支持。
【4】如果你是文中的“我”,你会怎么想呢?体验作者的情感,续写句子。
我在心里一遍一遍地对母亲说:“_______________”
18、课外阅读
(一)抗日英雄王朴
王朴生长在太行山石岭下的河北省完县野场村,诞生在村里一户贫苦农民的家庭里。在他开始懂事的时候,日本强盗发动了“七七”卢沟桥事变,侵占华北,战争的火焰烧到了他的家乡太行山。日寇烧杀抢掠的凶残行为在王朴幼小的心灵燃起民族仇恨的烈火。
有一次,野场村的乡亲们全被日寇赶到村子外,王朴也是其中一个,日寇拿着一份由汉奸金珠子提供的村干部和抗日军属名单,叫汉奸翻译,然后把他们一个一个拉出来。当狗汉奸龇牙咧嘴地问王朴八路军的东西藏在哪里时,王朴怎么也不回答。日寇猛地抽出了东洋指挥刀,指着王朴的胸口,威胁王朴。王朴面对日本鬼子的刺刀,把牙一咬,昂首挺胸,面对死亡,毫不畏惧。就这样,王朴英勇地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1】解释文中加粗的词语。
(1)昂首挺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毫不畏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____”在文中画出描写汉奸丑恶嘴脸的词语。
【3】面对日本鬼子的刺刀,王朴是怎样做的?
【4】读了本文,你有什么感受?
19、阅读。
忆读书(节选)
那时,我的舅父杨子敬先生每天晚饭后,必给我们几个表兄妹讲一段《三国演义》,我听得津津有味,什么“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真是好听极了。但是他讲了半个钟头,就停下去干他的公事了。我只好带着对故事下文的无限期待,在母亲的催促下含泪上床。
此后,我决定咬了牙拿起一本《三国演义》,自己一知半解地读了起来,居然越看越明白。虽然字音都读得不对,比如把“凯”念作“岂”,把“诸”念作“者”之类,因为只学过那个字的一半。
我第一次读《三国演义》,读到关羽死了,哭了一场,便把书丢下了。第二次再读时,到诸葛亮死了,又哭了一场,又把书丢下了。后来忘了是什么时候才把全书读到“分久必合”的结局。
因为看《三国演义》引起了我对章回小说的兴趣,对于那部述说“官迫民反”的《水浒传》尤其欣赏。那部书里着力描写的人物,如林冲、武松、鲁智深,都有极其生动的性格,虽然因为作者要凑成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勉勉强强地凑满了一百零八人的数目,但我觉得比没有人物个性的《荡寇志》要强多了。
【1】写出与下列词语意思相近的词语。
期待——( )居然——( )
尤其——( )着力——( )
【2】当舅父讲了半个钟头的《三国演义》就停下去干他的公事时,“我”的表现是_____________,此后,“我”决定____________。
【3】选文第三自然段中,“我”为什么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作者眼里,《水浒传》有什么优缺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照样子,把句子写得生动有趣些。
例:我喜欢写日记,每天晚上都要把心里话写在日记本上。
日记本是我的好朋友,每天晚上我都要向她倾诉自己的心声。
(1)风儿轻轻地吹,杨柳来回摆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春雨流进麦地里,滋润着麦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句子训练营。
(1)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呢?(换一种说法,不改变原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是否刻苦学习,是提高成绩的关键。(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沃克医生的脸上浮现出慈祥的神情。(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我能为下面的句子做瘦身运动
例: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
松鼠是小动物。
①雪白的浪花一次又一次地涌上沙滩。
②天上数不清的星星闪耀着迷人的光辉。
③松鼠的一条毛茸茸的大尾巴总是向上翘着。
23、习作。
长大,一个永恒的话题。长大,不仅是年龄的增长、形体的变化,更重要的是学会了思考,学会了反思,懂得了道理。回忆自己成长的历程,有没有某一个时刻、某一件事情让你有了长大的感觉?请以“长大”为话题,选取你成长过程中印象最深的一件事,自拟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书写工整,语句通顺,写清事情经过和自己的真实感悟,不少于4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