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为倡导师生节约粮食,在学校餐厅里可张贴的宣传语是( )
A.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B.不饱食以终日,不弃功于寸阴。
C.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D.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
2、下面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落花生》一文运用了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
B.《珍珠鸟》一文中,作者把小珍珠鸟称为“小家伙”,是因为不喜欢小珍珠鸟打扰他写作。
C.《蝉》是一首托物寓意的古诗。
D.《桂花雨》的作者是琦君,也的主要作品有《烟愁》《家乡味》等。
3、下面诗句没有运用夸张手法的一项是( )
A.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B.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C.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D.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4、补充名言。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下笔如有神。
2.书犹药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白首方悔读书迟。
4.江南几度梅花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将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并选择恰当的词语替换句子中画线的部分。
不可(______)(______) 众星(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辉煌
(______)(______)闻名 奇珍(______)(______) 玲珑(______)(______)
1.此外,还有许多小园,像无数星星围绕着月亮一般环绕在圆明园周围。(________)
2.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无法计算的、巨大的损失。(________)
6、填空。
(1)不饱食以终日,__________________。
(2)居安思危,__________________。
(3)王师北定中原日,__________________。
(4)美哉,__________________!壮哉,__________________!
7、给下列词语加上合适的修饰词语。
________的森林 ________的故事 ________的波纹 ________的水痕
________的苍鹭 ________的蓑毛 ________的长喙 ________的事物
8、根据下面语段中的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走进课文,细细品味。父母舐犊情深:母亲在酷shǔ(____)炎夏不cí(____)劳苦,挣钱养育儿女,无怨无huǐ(____);那只小船,承载着父亲的爱,让我步lǚ(____)坚定地走向人生的一个又一个路口。爱国志士“大爱无jiāng(____)”:梁启超期望少年中国如“qián(____)龙腾渊,lín(____)爪飞扬。奇花初胎,裔裔皇皇”;龚自珍呼唤“不jū(____)一格降人材”;陆游dīng zhǔ(_____)儿子“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wēng(____)”……走进课文,我们目不xiá(____)接,流连忘返。
9、课外短文
阅读下面这篇课外的短文,回答问题。
我有一个好爸爸,他非常疼我,有什么好吃的自己舍不得吃,都留给我吃。
今天,爸爸很晚才回来,我奔过去对爸爸说:“爸爸,今天给我带来了什么好吃的?”爸爸说:“厂里的阿姨给了我一个桔子,叫我带给你吃。”只见那个桔子又大又圆,黄澄澄的,晶莹透亮,味道肯定不错。我剥了皮,掰下一块放在嘴里,轻轻一咬,果然甜滋滋的。我想:这么好吃的桔子怎能不让爸爸尝一尝呢?可爸爸肯定又舍不得吃。怎么办呢?突然,我想出了一条妙计。我捂着牙大声道:“唉呀,这桔子怎么这么酸啊?”正在厨房里吃饭的爸爸听了我的叫声,赶紧跑进屋看看,对我说:“不会吧?”我更加大喊大叫了:“还不酸,牙都疼了。”爸爸将信将疑地说:“真的吗?”我剥了两块放进爸爸的嘴里,对他说:“不信?你试试吧!”爸爸轻轻一咬,奇怪地问:“咦,这不是很甜吗?”这是,我大声嚷道:“爸爸上当了,爸爸上当了。”爸爸愣了好半天,才明白过来。他一下把我抱进怀里。我们俩都笑了,笑得那么欢,笑得那么甜。
【1】 “舍”在字典里的读音有两种:shě shè;字义有:①舍弃 ②施舍
③房屋 ④养家畜的圈 文中的“舍”应取读音( ),应取字义( )。
【2】写出下列词的近义词。将信将疑( )肯定( )
【3】不改变句子的意思,把划线的句子换另一种说法写下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突然,我想出了一条妙计” ,“妙计”在文中是指_______________;我使用这条妙计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从中体现了_____________。
【5】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简要地写一件你与父母或其他亲人之间相互关爱的事,不超过五十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外阅读。
沿着红军走过的路
1935年春天,红四方面军(陆续 连续)打了几个胜仗。苍溪县儿童团的红小鬼们,高兴得不得了,到处宣传前方胜利的(喜讯 喜事)。
儿童团员们到乡下宣传了半个多月,等他们回来时,红军大部队已经开走了。大家急得直跺脚,十几张嘴你一言,我一语,但都拿不定主意。后来,还是年纪稍大的何连英想出了一个办法:“咱们沿着红军走过的路,追赶大部队。”大家都赞成这个主意。
四月的川北,春意盎然。路边地里,油菜花散发着芳香,豌豆苗已长得很高,若在平日,他们一定会去捕捉那花丛中飞来飞去的蝴蝶,摘那甜滋滋的豌豆苗吃,可今日,一个个心急如焚,只顾赶路。
天渐渐黑下来,红小鬼们又饿又累,实在走不动了。这时,不知谁嚷了一声:“前面有住家!”走近一看,原来是座大庙。睡在庙里总比蹲原野里好,于是他们壮着胆子往里走。
神庙,白天就很吓人,天黑了愈发显得阴森可怕。黑影里,耸立着一尊尊龇牙咧嘴的神像。四大天王、四大金刚、十八罗汉,个个凶神恶煞。儿童团员们一个紧挨一个,靠着墙根,整整坐了一夜。第二天天没亮,儿童团员们一个个都饿醒了。这儿是荒山孤庙,到哪儿去找吃的呢?罗坤发现神龛上供着5个干得裂了口子的馒头。同伴们听说找到了吃的,一下子围了上来。大家一边嚼着干馒头,一边说着俏皮话。古庙里充满了欢笑。
就这样,他们跋山涉水,风餐露宿,机警地躲过了野兽的(袭击 打击),(顽强 坚强)地战胜了病痛的折磨,历时三个月,行程一千多公里,终于赶上了红军大部队。红军战士见到孩子们,都很高兴。妇女部长何连芝就像慈母见到了失散的儿女,把他们一个个搂在怀里,说:“你们从小就这么有志气,有毅力,不愧是革命的好后代,是党教育出来的英雄少年!”
【1】用“/”把括号中不合适的词划掉。
【2】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1)心急如焚: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春意盎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默读第六自然段,完成填空。
能够概括儿童团员经历磨难的四字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历时三个月”是说________;“行程一千多公里”是说______________。从中可以体会到儿童团员们_________的精神。
【4】在短文中找出与“咱们沿着红军走过的路,追赶大部队”相照应的句子,用“ ”画出来。
【5】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
我当值日生
清晨,我早早吃过饭,便急急忙忙地赶到学校,因为这个星期我当值日生,我和同学王丽负责检查学校的卫生状况。
我俩从一个班级到另一个班级,依次认认真真地看地面、门窗、黑板是否干净,看课桌椅是否摆放整齐。检查的结果令人十分满意,记分薄上,每个班都打上了鲜红的“优”。最后,我们来到了办公室。办公室里,①凝神思考的校长似乎没有发现我们的到来,他的手上正捏着一支烟,地上还有一个没有熄灭的烟蒂在冒着缕缕青烟。我内心一阵慌乱,是“说”还是“不说”,我犹豫不决。说真的,校长为了我们学校各方面工作搞上去,早来晚归,废寝忘食,吃了很多苦。如今,②学校建设得像花园;教职工意气风发,劲头十足;③我们这些“丑小鸭”一个个变成“小天鹅”,哪一样不包含着校长的心血啊!这不,他又在思考着学校的什么大事呢。我看看站在身旁的王丽,④她正歪着头对我笑,好像在说:“校长乱丢烟蒂,你敢说吗?”我想到值日生的职责,便鼓起勇气,走到校长面前,说了声“校长您早”,接着又结结巴巴地轻声说:“校长,这烟蒂是您丢的吧?”一边问,一边弯腰去捡烟蒂,不料,校长已经把它拾起来了。我偷头看了他一眼,⑤只见他脸红红的,好像做了错事的小学生,认真对我说:“谢谢你提醒了我……”
我心慌意乱地走出办公室,王丽一个劲儿地说:“你真是个称职的值日生。”可她不知道当时我的心里有多乱。
早操结束后,校长开始讲话了,我心里紧张极了,头埋得低低的,不敢正视校长。⑥操场上回荡着校长洪钟一样的声音:“今天,我要向全体师生作自我批评……”什么?校长作自我批评?我真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我要表扬咱们的值日生,她提醒了我……”我蓦然地抬起头来,看到校长的神情是那么严肃,那么认真,我的眼睛湿润了。
【1】文中画横线的6个句子,只有3个是比喻句,这3个比喻句是第 ________ 、________ 、 ___________句。
【2】照样子,再写出五个重叠词。
例:急急忙忙 ( )( )( )( )( )
【3】写出第二段的段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文中找出三个成语写下来,再写出三个你从课外写到的成语。
( )( )( )( )( )( )
【5】填空。(在括号里选用文中的重点词句作答,在横线上用自己的话回答)
短文人物心理活动描写细致生动。提出批评前,“我”内心( ),不敢“说”也不忍 “说”是因为( );提出批评时,“我”( )问,大胆“说”是因为( );提出批评后,“我”( )地走出办公室,直到校长早操讲话时,“我”心里( );受到表扬后,“我”( ),是因为( )。
【6】短文最确切的中心思想是:( )
A.赞扬一位治校有方的校长勇于接受批评、改正错误的优秀品质。
B.赞扬校长治校有方。
C.赞扬“我”忠于职守、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
D.赞扬校长治校有方和“我”忠于职守、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
12、阅读感悟
金蝉脱壳(节选)
刚出壳的蝉儿除了背上那一层保护甲外,全身都是灰白色的,折叠的翅膀也只有一点点。但是,很快就发生了奇迹般的变化。又小又嫩的翅膀逐渐大了起来,很快盖住身子,像两把扇子长长地拖在身后。蝉儿的肚子在不停地颤动着,每颤动一次,身上的颜色就由浅而深地变化一次,渐渐地变成了深绿色,变成了棕黑色。翅膀上出现了排列整齐、图案精巧的斑纹。蝉触角也显现出一道道灰白色的光环。
【1】从金蝉脱壳的过程看,这段话介绍的是 ( ) 的情景。
A. 脱壳前 B. 脱壳时 C. 脱壳后
【2】从作者写的语句看出,发生变化最大的是蝉儿的( )
A. 翅膀与颜色 B. 翅膀与肚子 C. 肚子与触角
【3】与这段话内容不相符的一个说法是 ( )
A. 蝉儿身上颜色的变化是逐渐的。
B. 出壳的蝉儿全身没有一处不是灰白色的。
C. 出壳的蝉儿触角渐渐显出一道道灰白色的光环。
【4】这段话是围绕哪个句子写的,用“ ”画出。
13、课内语段阅读检测。
牧场之国(节选)
一条条运河之间的绿色低地上,黑白花牛,白头黑牛,白腰蓝嘴黑牛,在低头吃草。有的牛背上盖着防潮的毛毡。牛群吃草时非常专注,有时站立不动,仿佛正在思考着什么。牛犊的模样像贵夫人,仪态端庄。老牛好似牛群的家长,无比威严。极目远眺,四周全是碧绿的丝绒般的草原和黑白两色的花牛。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1】选段先介绍了牛的_________;然后与牛群吃草时的样子,突出了其_____________;而在介绍牛犊和老牛时,则分别写出了它们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的特点。
【2】选段在描写牛群、牛犊和老牛时主要使用了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突出其特点,突出荷兰是一个_____________之国。
【3】“这就是真正的荷兰。”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四次;第一次出现在本段末尾,起_____________的作用;第二次出现在第3自然段开头,起_____________的作用;第三次出现在第4自然段末尾,起_____________的作用;最后一次出现在文章末尾,起_____________的作用。
14、阅读理解。
唐伯虎画雀(民间故事)
唐伯虎是江南很有名的才子,你一定在戏里看过他点秋香的故事吧?不过,我讲的这个故事发生那会儿,他还没去点秋香呢!
话说有一回,那唐伯虎坐在一条小船上看风景。小船摇到江中,他吩咐船夫停下手中的浆,让那小船顺水漂流。
那时正是盛夏,天气炎热﹐船夫放下橹,从怀里掏出一把扇子,坐下来扇风歇息。
船夫那把扇的扇面是一张白纸,唐伯虎看着觉得美中不足,因为你知道,唐伯虎是个画家嘛。
他对船夫说:“你的扇子扇风是极好的,只可惜扇面白纸一张,没有趣味。”船夫听唐伯虎这么说,就顺水推舟笑道;“白纸空白,是在等公子你画画哩!”
唐伯虎便解开行囊,取出墨砚和毛笔,就着江水磨了墨,然后从船夫手中接过扇子。正思量画什么呢,江边树上飞起来几个麻雀,唐伯虎一笑,拿起笔画起来:“雀子飞来自在﹐雀羽扇风清凉,就画它吧。”
船夫看他拿毛笔在白扇面涂一个墨团儿,又涂一个墨团儿,不一会工夫,就涂了七个黑乎乎的墨团儿。
船夫越看就越心疼,越心疼就越生气:“让你画画儿,谁知你拿来涂墨团儿玩!你又不是三岁小娃娃,为何硬生生糟蹋我白净净的好扇子?”
唐伯虎本来一脸得意,听了这话心生内疚:“你再看看,真的不合心意么?”船夫怒火遮住了眼睛,哪有心思细看:“不合意不合意,你涂污我的好扇子,快还我一把来!”
“没事没事,你不喜欢,我把它们拿走好了。”
唐伯虎搁下笔,伸出食指点住一个墨团儿,慢慢朝边上推,推到扇边上,用力一掉,“呼——扑”,只见一只小麻雀从扇面滚出来﹐落在水里,扑棱着飞走了。
唐伯虎画在扇面上的七个墨团儿,原来是七只麻雀,一只一个样子,一只一个神态,一只只都像是活的。
船夫看傻眼啦,他睁着眼,张大嘴﹐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一动也不能动,就好像变成了雕像,一时间凝固了似的。
唐伯虎掉走一个,又掉一个,不一会儿,画在扇面上的七只麻雀便全都掸落水面,拍着翅膀,沾着水飞起来,混到江边的雀群里,飞进绿树丛中,认不出来了。
那船夫这才晓得刚才的画儿是千金难得的宝贝,急得又搓手又跺脚:“唉!唉!唉!都怪我没留心细看,这下七个全飞了——公子你再给画几只吧!”
“不画了,好风景都在造化中。”唐伯虎收起毛笔和砚台,把白纸扇还给船夫﹐不再说话﹐继续看风景。
船夫接过白纸扇,再扇风时,
【1】请根据短文内容,照样子补充下面的示意图。
【2】请你用“ ”画出故事里不可思议的一处描写,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3】文中加点的部分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____等四字词语替换。
对比文中加点部分及可以替换的四字词语,你更喜欢哪种表达?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为短文补充一个充满想象力的结尾,试着在文中的横线上写一写。
15、课内阅读。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吸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 , 。
【1】把选段内容补充完整。
【2】画线句子运用象征的手法,用潜龙、_______、_______这些事物写出了少年中国的________,表达了_______。
【3】把下面句子与其象征意义连一连。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 象征少年中国的发展不可限量。
河出伏流,一泻汪洋。 象征少年中国顶天立地。
天戴其苍,地履其黄。 象征少年中国的灿烂前程。
【4】为了振兴我少年中国,实现强国梦,百余年间中国各行各业涌现出了无数卓越的人物。请你查阅资料,任选一位人物,写一写他(她)的事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说鼠
老鼠,北方俗称耗子,大概是人类最熟悉也是最痛恨的动物。按照动物学分类,鼠是啮齿目动物,是一个庞大的家族,不算差别较大的袋鼠和松鼠,其种类就超过180多种。老鼠对气候及自然环境的适应性极强,所以,地球上老鼠的数量大大超过人类。
老鼠无犬齿,门齿却很发达,且无齿根,终生不断生长,需常常啮物以不断磨短,所以尤爱啃“硬骨头”。故老鼠对建筑物、仪器、电缆、图书、文物、家具、乃至桥梁、堤坝的破坏及危害极大。老鼠的食物主要还是以植物为主。据统计,一只老鼠每年要吞食和糟蹋十几公斤粮食。全世界每年被老鼠消耗的粮食可够全球人类吃两个月。无怪乎俗语要说“老鼠过街,人人喊打”了。
对人类来说,老鼠最可怕、最危险的危害是它们能传染多种致命的疾病。在上几个世纪中,鼠疫数次流行曾使几千万人死亡。如今,老鼠配合跳蚤使鼠疫和埃波拉出血热在印度和非洲又大施淫威,夺去了成千上万人的生命,人类又一次面临着瘟疫的威胁。
人类与老鼠的斗争历来就没有停止过,利用老鼠的天敌消灭老鼠是最有效的方法。老鼠有三大天敌:猫头鹰、蛇和猫。猫头鹰昼伏夜出捕食老鼠,是著名的捕鼠能手。蛇更是老鼠克星,如果住宅内有一条家蛇,那么,老鼠必将销声匿迹。老鼠见了猫,其机警、灵活、狡猾瞬间全变成“仓皇逃窜”,最后“束手就擒”,成为猫的美餐。
鼠年说鼠,当然也要说说老鼠的益处。老鼠能够预感某些灾害性天气和天灾,如洪水、地震等。由于老鼠身体器官、生理功能和灵长类动物较接近,因此医学家和科学家常用鼠做各种实验。对于我们无所不吃的中国人来说,鼠肉也是一个可待开放的食物资源。鼠肉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的营养佳品。什么动物一旦能被人类作为一种偏爱的食物,那么它们就有灭顶之灾的危险。希望有朝一日老鼠会成为稀有动物。我们拭目以待。
【1】文章介绍了:老鼠的家族、____________ 、老鼠的天敌、_________。
【2】请你说说文章中画横线句子主要采用了哪几种说明方法?(写出两种即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使用“老鼠过街,人人喊打”这句俗语有什么好处?(建议分点作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依据文意,以下选项中说法正确的一项( )
A.最后一小节中的“稀有动物”写出了作者希望大家平时要保护老鼠。
B.老鼠无犬齿,门齿却很发达,且无齿根,终生不断生长,需常常啮物以不断磨短,所以要经常啃咬硬物,来让门齿不至于过长。
C.社区环卫大爷介绍说消灭老鼠最有效的办法是毒饵消灭。
D.老鼠,北方俗称耗子,可以肯定地说它是人类最熟悉也是最痛恨的动物。
17、课外阅读。
晏子使楚
春秋末期,齐国和楚国都是大国。
有一回,齐王派大夫晏子去访问楚国。楚王仗着自己国势强盛,想乘机侮辱晏子,显显楚国的威风。
楚王知道晏子身材矮小,就叫人在城门旁边开了一个五尺来高的洞。晏子来到楚国,楚王叫人把城门关了,让晏子从这个洞进去。晏子看了看,对接待的人说:“这是个狗洞,不是城门。只有访问‘狗国’,才从狗洞进去。我在这儿等一会儿。你们先去问个明白,楚国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国家?”接待的人立刻把晏子的话传给了楚王。楚王只好吩咐大开城门,迎接晏子。
晏子见了楚王。楚王瞅了他一眼,冷笑一声,说:“难道齐国没有人了吗?”晏子严肃地回答:“这是什么话?我国首都临淄住满了人。大伙儿把袖子举起来,就是一片云;大伙儿甩一把汗,就是一阵雨;街上的行人肩膀擦着肩膀,脚尖碰着脚跟。大王怎么说齐国没有人呢?”楚王说:“既然有这么多人,为什么打发你来呢?”晏子装着很为难的样子,说:“您这一问,我实在不好回答。撒谎吧,怕犯了欺骗大王的罪;说实话吧,又怕大王生气。”楚王说:“实话实说,我不生气。”晏子拱了拱手,说:“敝国有个规矩:访问上等的国家,就派上等人去;访问下等的国家,就派下等人去。我最不中用,所以派到这儿来了。”说着他故意笑了笑,楚王只好陪着笑。
楚王安排酒席招待晏子。正当他们吃得高兴的时候,有两个武士押着一个囚犯,从堂下走过。楚王看见了,问他们:“那个囚犯犯的什么罪?他是哪里人?”武士回答说:“犯了盗窃罪,是齐国人。”楚王笑嘻嘻地对晏子说:“齐国人怎么这样没出息,干这种事儿?”楚国的大臣们听了,都得意洋洋地笑起来,以为这一下可让晏子丢尽了脸了。哪知晏子面不改色,站起来,说:“大王怎么不知道哇?淮南的柑橘,又大又甜。可是橘树一种到淮北,就只能结又小又苦的枳,还不是因为水土不同吗?同样的道理,齐国人在齐国安居乐业,好好地劳动,一到楚国,就做起盗贼来了,也许是两国的水土不同吧。”楚王听了,只好赔不是,说:“我原来想取笑大夫,没想到反让大夫取笑了。”
从这以后,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
【1】把下列句子换个说法,意思不变。
(1)可是橘树一种到淮北,就只能结又小又苦的枳,还不是因为水土不同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这以后,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篇短文记叙了春秋时期,齐国的晏子出使楚国时,楚王______次侮辱他,想_______,晏子巧妙回击,维护了_____的尊严的故事。
【3】文中三次写楚王的“笑”,每一次分别反映了楚王怎样的心理?
A.不怀好意,笑里藏刀 B.蔑视晏子 C.掩饰自己的尴尬
①楚王瞅了他一眼,冷笑一声,说:“难道齐国没有人了吗?”(____)
②说着他故意笑了笑,楚王只好陪着笑。(____)
③楚王笑嘻嘻地对晏子说:“齐国人怎么这样没出息,干这种事儿?”(____)
【4】短文中晏子与楚王几次斗智,分别采用怎样的方法?
A.贬低自己,贬低对方。 B.举例比较,贬低对方。 C.将计就计,顺水推舟。
①第一次斗智(____) ②第二次斗智(____)
③第三次斗智(____)
【5】你认为晏子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另一种“夹丝玻璃”不是用来防盗的。它非常坚硬,受到猛击仍没有一点儿损坏,即使被打碎了,碎片仍然藕断丝连地粘在一起,不会伤人。有些国家规定,高层建筑必须采用这种安全可靠的玻璃。
(1)根据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写出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把这段话分成两层,并写出层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夹丝玻璃”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阅读理解。
人们常常咏赞烂漫的樱花,雍容的牡丹,圣洁的白莲,我却要赞美貌不惊人的花生花。我觉得花生花虽平凡,却蕴藏着另一种美。花生花没有婀娜的姿态,看上去的确比不上樱花、牡丹、白莲。不过记得一位名人说过:“不是因为美丽才显得可爱,而是因为可爱才显得美丽。”我也并非初次看到花生花就觉得它是美的,我对它产生特殊的感情,是有一段经历的:
三年前,我和妈妈路过一块花生地,看见那星星点点的小黄花,我便想伸手去采一朵玩玩。□不要采□□妈妈制止我□□花生的花□不像桃花□梨花□花生的花□没有一朵是空花□开一朵花□地下就长一颗花生□你采掉一朵□就要少长一颗花生□□“是真的吗?”“妈妈还会骗你?孩子,桃花、梨花容易谢,即便结出果子,也高高地挂在枝头。可是花生花却很谦虚,它把果实埋在地下,不想让人知道花生结果子是自己的功劳。”
妈妈的话使我感到惊奇,同时也引起了我的深思,多么可爱的小黄花!千千万万朵小黄花默默地开、悄悄地谢,最后钻入土里长出千千万万颗花生。
从此,我对花生花产生了特殊的感情。每当看到它,我就联想到那些朴实无华、不慕名利、默默无闻地为人类贡献自己的千千万万个普通劳动者。
【1】给短文第2自然段的空白处加上合适的标点。
【2】文中说花生花“蕴藏着另一种美”,这“另一种美”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联系上下文说说你对“不是因为美丽才显得可爱,而是因为可爱才显得美丽”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这篇短文,你明白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写句子。
(1)永明同学太优秀了,比不上他。(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哪个战士的血肉之躯不是父母所生?(改为陈述句,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使用例句中的修辞手法写一个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根据“精神”的不同意思分别写句子。
指(人)品质:________________
指(植物)有活力又生气:_________________
22、按括号内文字要求把句子换种说法 (4分)
我坐在船里一遍又一遍地读那本书。(改为把字句)
现在台湾“光复”了,我们不可能不讲国语。(改为反问句)
23、习作。
在我们成长过程中,发生过很多让我们或喜悦、或幸福、或悲伤、或后悔的事,哪一件事让你最难忘?请动笔写一写吧!
要求: 题目自拟,注意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哟!450字以上。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