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古今说法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客官—顾客 店家—掌柜
B.钱庄—银行 客舍—旅馆
C.郎中—西医医生 墨客—文人
D.印信—印章 货郎—商贩
2、[理解]下列诗句中不能体现“爱国”这一主题的是( )。
A.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B.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C.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D.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
3、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南宋诗人林升《题临安邸》中写道: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这首诗充分流露出作者的爱国情操,其寓意不包括( )
A.赞美杭州西湖的迷人景色
B.预示了南宋的衰败
C.斥责南宋统治者不顾国家危亡,依然过着歌舞升平的腐朽生活
D.揭露南宋统治者偏安一隅、不思进取
4、按要求完成下面句子练习。(10分)
(1) 翻译诗句“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补充诗句:待到山花烂漫时,________________。
(3)“两股‘红流’分头向东城、西城的街道流去,光明充满了整个北京城。”一句中的“光明充满了整个北京城”象征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探究靓舞台。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们每个人都爱读书,最近你阅读的书籍有哪些?请归类分别填写在以下表格中。
类别 | 书名 | 作者 | 选择读它的原因 |
文学 |
|
|
|
作品 |
|
|
|
名人 |
|
|
|
传记 |
|
|
|
科普 |
|
|
|
6、积累与运用。
选择课外书时,可以从读一篇文章到读整本书,如学了《将相和》后,我们可以读司马迁的《_______________》;还可以从读整本书到读同一类书,如读了法布尔的《____________》后可以读______的《_____________》。
7、积累填空。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空悲切。”这句话的作者是________代的__________。
2.《观书有感》的作者是______代诗人_________。告诫人们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达到新境界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少年智则国智,__________,少年强则国强,_________,少年自由则国自由,_________,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____________则国雄于地球。
8、根据意思写词语,并选择其中一个造句。
①眉头舒展,眼含笑意。形容高兴愉快的样子。________
②虽然很好,但还有缺陷。________
③指结了婚,有了家业或建立了某项事业。________
④数数目时往往以五为单位,一五,一十,十五,二十……数下去,因此用“一五一十”比喻叙述时清楚有序而无遗漏。________
⑤不受任何约束,形容自由自在。________
⑥形容舍不得离开。________
造句:________
9、课外阅读。
奔跑的母亲
黑马!又见黑马!当她第一个冲过终点线时,整个赛场沸腾了。不可思议,在高手如云的国际马拉松比赛中,冠军竟然是个训练仅一年的业余选手——27岁的切默季尔,她因此一举成名。
切默季尔的全家都住在山区,除了种地一无所长。一年前,切默季尔还一筹莫展,为无法给四个孩子提供学费暗自伤心。当地盛行长跑运动,若是取得好名次,会有不菲的奖金。此刻她脑中灵光一闪:不如去练习马拉松!
马拉松是一项极限运动,坚强的意志和优良的身体素质缺一不可。她已近27岁,没有足够的营养供给,从未受过专业训练,凭什么取胜?可是除此之外别无他途。
丈夫最后也同意了她大胆的“创意”。第二天凌晨,天还黑着,她就跑上崎岖的山路。只跑了几百米,她的双腿就像灌了铅一般。停下喘口气,接着再跑。与其说是用腿在跑,不如说是用意志在跑。跑了几天,脚上就磨出无数的血泡。她也想打退堂鼓,可回家一看到等着读书的孩子,她又为自己的懦弱感到羞愧。不能退缩!
经过近一年的艰苦训练,切默季尔第一次参加国内马拉松比赛,获得了第七名的好成绩开始崭露头角。有位教练被她的执着深深感动,自愿给地指导,她的成绩更加突飞猛进。
终于,切默季尔迎来了内罗毕国际马拉松比赛。她一路跑来,如有神助,2小时39分零9秒之后,她第一个跃过终点线。那一刻,她忘了向观众致敬,趴在赛道上泪流满面,疯狂地吻着大地。
颁奖仪式上,有体育记者问她:“您是个业余选手,而且年龄处于绝对劣势,我们都想知道,究竟是什么力量让您战胜众多职业高手,夺得冠军?”
“因为我非常渴望那7000英镑的冠军奖金!”此言一出,场下一片哗然。她的话太不合时宜,有悖体育精神。切默季尔抹去泪水,哽咽着继续说:“有了这笔奖金,我的四个孩子就有钱上学了……”喧闹的运动场忽然寂静,人们这才明白,原来,孩子才是她奔跑的力量。瞬间,场下响起雷鸣般的掌声,那是人们对冠军最衷心的祝贺,也是对母亲最诚挚的祝福。
切默季尔成了肯尼亚的偶像,有人说她是长跑天才,有人说这是贫困造就的冠军,还有人说无需理由,这就是一个奇迹。是的,又一个体育奇迹: 不过缔造者并非职业运动员,而是——母亲!
(选文有删改)
【1】选文画横线的句子中“她因此一举成名”的“此”是指______。
【2】文中提到的切默季尔在走向成功的过程中克服的困难不包括( )
A.年龄偏大,身体营养不足。
B.家庭经济状况不好。
C.没有专业的训练条件。
D.没有高学历,文化水平低。
【3】切默季尔在赛后是怎么做的? 又说了些什么? 请你用“﹏﹏”在文中画出来。并写出你从中感受到什么。
______________
【4】最后一个自然段中“又一个体育奇迹”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
【5】为什么说这个体育奇迹的缔造者并非职业运动员,而是母亲?
_____________
10、课外拓展阅读。
__________
桃花心木是一种特别的树,树形优美,高大而笔直,从前老家林场种了许多,已长成几丈高的一片树林。所以当我看到桃花心木仅及膝(xī qī)盖的树苗,有点儿难以相信自己的眼睛。
种桃花心木苗的是一个个子很高的人,树苗种下以后,他常来浇水。奇怪的是,他来得并没有规律,有时隔三天,有时隔五天,有时十几天才来一次;浇水的量也不一定,有时浇得多,有时浇得少;他有时早上来,有时下午来,时间也不一定。我越来越感到奇怪。我忍不住问他:“到底应该什么时间来?多久浇一次水?桃花心木为什么(不明不白 无缘无故)会枯萎(wēi wěi)?如果你每天来浇水,桃花心木苗应该不会枯萎吧?”
种树的人笑了,他说:“种树不是种菜或种稻子,种树是百年的基业,不像青菜几个星期就可以收成。所以,树木自己要学会在土里找水源。我浇水只是模(mó mú)仿老天下雨,老天下雨是算不准的,它几天下一次?上午或下午?一次下多少?如果无法在这种不确定中汲(jí jī)水生长,树苗自然就枯萎了。但是,在不确定中找到水源、拼命扎根的树,长成百年的大树就不成问题了。”
种树人(语重心长 轻描淡写)地说:“如果我每天都来浇水,每天定时浇一定的量,树苗就会养成依赖的心理,根就会浮在地表,无法深入地下。一旦我停止浇水,树苗会枯萎得更多。幸而存活的树苗,遇到狂风暴雨,也会一吹就倒。”
种树人的一番话,使我非常感动。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在不确定中,就能学会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长。
现在,窗前的桃花心木苗已经长得与屋顶一般高,是那么优雅自在,显示出勃勃生机。
种树的人不再来了,桃花心木也不会枯萎了。
【1】给短文起一个恰当的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2】联系上下文,用“√”画出文中括号内恰当的词语。
【3】用“/”画去文中括号内不当的拼音。
【4】就桃花心木而言,“很少的养分”指__________,“巨大的能量”指_____________。就人而言,“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指在生活的不确定中能锻炼出___________。这是一种__________的表达手法。
11、阅读理解。
生命的养料
一个小男孩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不幸的孩子,因为患脊髓灰质炎而留下了瘸腿和参差不齐的牙齿,他很少与同学们游戏和玩耍,老师叫他回答问题时,他也总是低着头一言不发。
在一个平常的春天,小男孩的父亲从邻居家讨了一些树苗,他想把它们栽在房前。他叫他的孩子们每人栽一棵。父亲对孩子们说:“你们谁栽的树苗长得最好,我就给谁买一件最喜欢的礼物。”
小男孩也想得到父亲的礼物,但看到兄妹们蹦蹦跳跳提水浇树的身影,不知怎么地,萌生出一种阴冷的想法:希望自己栽的那棵树早日死去。因此浇过一两次水后,再也没去搭理它。几天后,小男孩惊奇地发现它不仅没有枯萎,而且与兄妹们种的树相比,显得更嫩绿。父亲为小男孩买了一件他最喜欢的礼物,并对他说,他长大后一定能成为一个出色的植物学家。
从那以后,小男孩慢慢地变得乐观向上起来。一天晚上,小男孩想起生物老师曾说过的话:植物一般都在晚上生长。为何不去看看自己种的那棵小树?当他轻手轻脚来到院子里时,却看见父亲用勺子在向自己栽种的那棵小树下泼洒着什么。原来父亲一直在偷偷地为自己栽种的那棵小树施肥!
几十年过去了,那个瘸腿的小男孩虽然没有成为一个植物学家。但是他却成为了美国总统,他的名字叫富兰克林·罗斯福。
爱是生命中最好的养料,哪怕只是一勺清水,它就能使生命之树茁壮成长。也许那棵树是那样的平凡,不显眼;也许那棵树是如此的瘦小,甚至还有点枯萎,但只要有这养料的浇灌,它就能长得枝繁叶茂,甚至长成参天大树。
【1】小男孩为什么会萌生“希望自己栽的那棵树早日死去”的想法?
____________________
【2】看到父亲悄悄地为自己种的小树施肥,如果你是文中的小男孩,你会想些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谈谈你对“爱是生命中最好的养料,哪怕只是一勺清水”是怎么理解的?
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对本文主要内容的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小男孩在父亲的帮助下,成为了一名出色的植物学家。
B.小男孩的父亲借种树让他变得乐观开朗。
C.小男孩被父亲兑现诺言的行为所感动,成为了美国总统。
D.小男孩童年时很自卑,在父亲爱的滋养下,最终成为了美国总统。
12、文本阅读。
黄山奇松
被誉为“天下第一奇山”的黄山,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闻名于世,而人们对黄山奇松,更是情有独钟。山顶上,陡崖边,处处都有它们潇洒、挺秀的身影。
黄山最妙的观松处,当然是曾被徐霞客成为“黄山绝胜处”的玉屏楼了。楼前悬崖上有“迎客”“陪客”“送客”三大名松。迎客松姿态优美,枝干遒劲,虽然饱经风霜,却仍然郁郁苍苍,充满生机。它有一丛青翠的枝干斜伸出去,如同好客的主人伸出手臂,热情地欢迎宾客的到来。如今,这棵迎客松已经成为黄山奇松的代表,乃至整个黄山的象征了。陪客松正对玉屏楼,如同一个绿色的巨人站在那儿,在陪同游人观赏美丽的黄山风光。送客松姿态独特,枝干蟠曲,游人把它比作“天然盆景”。它向山下伸出长长的“手臂”,好像在跟游客依依不舍地告别。
黄山松千姿百态。它们或屹立,或斜出,或弯曲;或仰,或俯,或卧;有的状如黑虎,有的形似孔雀……它们装点着黄山,使得黄山更加神奇,更加秀美。
【1】这段话描写得有详有略,其中详写_______ ,略写了_______、_______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 ( )
A. 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重点突出
B. 陪客松;迎客松、送客松;重点突出
C. 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有轻有重
【2】画线的句子中有两处引号,表示_______,两句都运用了_______的修辞手法,是写作者的_______。 ( )
A. 特殊含义;拟人;联想
B. 特殊含义;比喻;联想
C. 普通含义;拟人;联想
【3】短文的第二自然段运用了_______的写法,分别描写_______的迎客松、_______的陪客松及_______的送客松,让人读来十分有趣。 ( )
A. 写实;热情好客;耐心陪客、姿态优美
B. 虚实结合;热情好客;耐心陪客、姿态独特
C. 联想;姿态优美;耐心陪客、姿态独特
【4】“它们装点着黄山,使得黄山更加神奇,更加秀美。”这句话水到渠成地点明了黄山奇松的作用,表达了作者_______之情。 ( )
A. 对黄山奇松的留恋 B. 对黄山奇松的热爱、赞美 C. 对黄山奇松的惊讶
【5】可以将第三自然段分为_______层,这三层之间是 关系。 ( )
A. 三;总-分-总 B. 两;总-分 C. 三;总-分
13、阅读《鸟的天堂》选段,完成习题。
鸟的天堂(节选)
这一次是在早晨。阳光照耀在水面,在树梢,一切都显得更加光明了。我们又把船在树下泊了片刻。
起初周围是静寂的。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我们把手一拍,便看见一只大鸟飞了起来。接着又看见第二只,第三只。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我注意地看着,眼睛应接不暇,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了。一只画眉飞了出来,被我们的掌声一吓,又飞进了叶丛,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
【1】文中“大的,小的”写出了鸟的_____不一;“花的,黑的”写出了鸟的________很多;“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写出了鸟的_________各异。
【2】选文主要是作者对鸟的_____(静态/动态)描写。“鸟的天堂”里有许多鸟,可作者只具体写一只_______鸟,这就是点面结合的表达方法。
【3】作者第二次经过“鸟的天堂”是什么时间?他看到了怎样的景象?
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蹲下的不只是身子
多可爱的一个孩子,虎头虎脑的,牵着父母的手高兴地嚷着,跳着。很多人都为孩子的情绪所感染,长途的劳累在孩子的笑声中慢慢消失。
大家就站在目的地野生动物园的门前,排队购票入内。看到售票窗口的玻璃上写着“成人180元,小孩子半票,1.1米以下免票。”
我问站在前面的孩子的父亲:“他有多高?”
孩子的父亲说:“1.3米。”
“那得买半票了。”我说。
孩子的父亲并不做声,队伍慢慢移近窗口,只听到孩子的父亲在对孩子说:“进门的时候把身子蹲下来。”
孩子说:“爸爸,你放心,像公交车一样是不是?”
孩子的父亲在他的头上摸了摸。
进门检票了,孩子在进门的一刹那,突然把身子努力地“沉”下来,做出一副十分滑稽的样子,像只小小的唐老鸭移进了大门。
或许人太多了,售票员没有发现这位学鸭子走路的孩子。
孩子一进动物园,马上恢复了原样,又蹦蹦跳跳起来。
刹那间,我觉得十分难过,为那个孩子,也为孩子的父亲。为什么呢?在那么多人面前,毫无顾忌又顺理成章的。
孩子蹲下来的不只是身子,还有比金钱更宝贵的诚实。
【1】写出“顺理成章”的原意和在本文语境的意思。
【2】为文中划线字的“像”选择恰当的用法。
前一个“像”________ 后一个“像”________
A. 表比喻 B. 表比较 C. 表举例 D. 表猜测
【3】文章开篇概写小孩的外貌、动作有什么用意?
____________________
【4】“孩子的父亲在他的头上摸了摸”传达出的信息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
【5】以“诚实”为话题写一段话,注意表达的意思要完整。
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句子。
车船过后,一切又恢复了平静。最后一抹晚霞也渐渐消失了,整个天地都暗了下来。狗不叫了,圈里的牛也不再发出哞哞声,马也忘记了踢马房的挡板。
【1】这段话主要写什么? ________是怎样写的?__________
【2】照样子写一写“人群散去的滨海广场”的情景。_________
16、课外阅读。
莫高窟(节选)
莫高窟背靠鸣沙山,面对三危峰,上下五层,窟区南北全长1600多米。现存洞窟大小不一,上下错落,密布崖面。莫高窟现保存有洞窟492窟,壁画45000平方米,彩塑2415尊。洞窟的佛像造型精美、栩栩如生,大小不一,最高的43.5米,最小者高不盈尺。其中壁画是莫高窟艺术的精髓,规模宏大、题材广泛、艺术精湛无与伦比。壁画内容有佛像、佛教史迹、经变、神话、供养人等题材和装饰图案。窟中飞天壁画最为传神,飞天飞绕在上空,有的脚踏彩云,徐徐降落;有的昂首挥臂,腾空而上;有的手捧鲜花,直冲云霄;有的手托花盘,横空飘游……那迎风摆动的衣裙,飘飘翻卷的彩带,使飞天飞得多么轻盈巧妙、妩媚动人。
1.根据提示写词语。
(1)文中的“栩栩如生”可以替换为 、 等词语。
(2)我可以用“ ”“ ”这两个词语来形容飞天的姿态多。
2.莫高窟艺术的精髓是 ,而壁画中最为突出的是 。
3.本文列举了许多数字,请你用“ ”画出相关句子,并说一说这样写的好处。
4.用“ ”画出描写飞天姿态的句子,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17、阅读。
征服冰雪,绽放冬奥
材料一:
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即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计划于2022年2月4日星期五开幕,2月20日星期日闭幕。北京冬季奥运会设7个大项目,15个分项目,109个小项目,北京赛区承办所有的冰上项目;延庆赛区承办雪车、雪橇及高山滑雪项目;张家口赛区的崇礼区承办除雪车、雪橇及高山滑雪之外的所有雪上项目。
材料二:
2022年北京冬季奥会设有专门的APP供大家了解、参与这项激动人心的世界级赛事、以下为两张来自于APP的图表。供同学们参考:
部分比赛金牌争夺战日程表(金:表示当日金牌子夺) | |||||||||||
| 周五2.4 | 周四2.5 | 周日2.6 | 周一2.7 | 周二2.8 | 周三2.9 | 周四2.10 | 周五2.11 | 周六2.12 |
| |
开幕式 | 启动 |
|
|
|
|
|
|
|
|
| |
单板滑雪 |
|
| 金 | 金 | 金 | 金 | 金 | 金 | 金 |
| |
短道速滑 |
| 金 |
| 金 |
| 金 |
| 金 |
|
| |
钢架雪车 |
|
|
|
|
|
|
| 金 | 金 |
| |
冬季两项 |
| 金 |
| 金 | 金 |
|
| 金 | 金 |
|
材料三:
短道速滑是中国的传统优势项日,我国的第一枚冬奥会金牌就是杨扬在女子短道速滑项日中摘得的。之后,短道速滑队培养出多名世界名将,在五届冬奥会中共获得10枚金牌,
时间 | 项目 | 冠军姓名 | |
2002年 | 500米比赛;1000米比赛 | 杨扬 | |
2006年 | 500米比赛 | 王濛 | |
2010年 | 500米比赛;1000米比赛 | 王濛 | |
1500米比赛 | 周洋 | ||
3000米接力赛 | 全队参与 | ||
2014年 | 500米比赛 | 李坚柔 | |
1500米比赛 | 周洋 | ||
2018年 | 500米比赛 | 武大靖 |
【1】结合材料,判断以下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本届冬奥会精彩纷呈,我们可以在北京赛区看到钢架雪车项目的精彩比赛。( )
(2)本届冬奥会共分三个赛区,一共有7个大项目,15个分项目。( )
(3)小匝特别喜欢短道速滑项口,他可以在2月12日关注冠军争夺比赛。( )
(4)王蒙是祖国的骄傲,她是短道速滑队中夺得金牌最多的队员。( )
(5)短道速滑队很强大,从材料三的数据对比中,我们可以发现他们在冬奥会中取得的成绩一届比一届好。( )
【2】小匝想要了解冬奥会的历史,可以点击APP中的________(栏目)进行了解,如果想要深入了解比赛项目可以选择________(栏目)进行查阅。
【3】北京冬奥会来临之际,请你为它写一则宣传标语,吸引更多人的关注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阅读《风雨》,完成问题。
风雨(贾平凹)
①树林子像一块面团子,四面都在鼓,鼓了就陷,陷了再鼓;接着就向一边倒,漫地而行;呼地又腾上来了,飘忽不能固定;猛地又扑向另一边去,再也扯不断,忽大忽小,忽聚忽散;已经完全没有方向了。然后一切都在旋,树林子往(a)挤,绿似乎被拉长了许多,往上扭,往上扭,落叶冲起一个偌大的蘑菇长在了空中。哗的一声,乱了满天黑点,绿全然又压扁开来,清清楚楚看见了里边的房舍、墙头。
②垂柳全乱了线条,当抛举在空中的时候,却出奇地显出清楚,霎那间僵直了,随即就扑撒下来,乱得像麻团一般。杨叶千万次地变着模样:叶背翻过来,是(b)灰白;又扭转过来,绿深得黑青。那片芦苇便全然倒伏了,(c)断茎斜插在泥里,响着破裂的颤声。
③一头断了牵绳的羊从栅栏里跑出来,四蹄在撑着,忽地撞在一棵树上,又直撑了四蹄滑行,末了还是跌倒在一个粪堆旁,失去了白的颜色。一个穿红衫子的女孩冲出门去牵羊,又立即要返回,却不可能了,在院子里旋转,锐声叫唤,离台阶只有两步远,长时间走不上去。
④槐树上的葡萄蔓再也攀附不住了,才松了一下屈蜷的手脚,一下子像一条死蛇,哗哗啦啦脱落下来,软成一堆。无数的苍蝇都集中在屋檐下的电线上了,一只挨着一只,再不飞动,也不嗡叫,黑乎乎的,电线愈来愈粗,下坠成弯弯的弧形。
⑤一个鸟巢从高高的树端掉下来,在地上滚了几滚,散了。几只鸟尖叫着飞来要守住,却飞不下来,向右一飘,向左一斜,翅膀猛地一颤,羽毛翻成一团乱花,旋了一个转儿,倏乎在空中停止了,瞬间石子般掉在地上,连声响儿也没有。
⑥窄窄的巷道里,一张废纸, 。有一只精湿的猫拼命地跑来,一跃身,竟跳上了房檐,它也吃惊了;几片瓦落下来,像树叶一样斜着飘,却突然就垂直落下,碎成(d)。
⑦池塘里绒被一样厚厚的浮萍,凸起来了,再凸起来,猛地撩起一角,唰地揭开了一片;水一下子聚起来,长时间的凝固成一个锥形;啪地摔下来,砸出一个坑,浮萍冲上了四边塘岸,几条鱼儿在岸上的草窝里蹦跳。
⑧最北边的那间小屋里,木架在吱吱地响着。门被关住了,窗被关住了,油灯还是点不着。土炕的席上,老头在使劲捶着腰腿,孩子们却全趴在门缝,惊喜地叠着纸船,一只一只放出去……
【1】在文中的括号内填入恰当的数量词(一节 一处 一角 一片 一堆)。
【2】文中第②自然段具体写了哪些景物来表现风雨呢?
_____
【3】作者在描写风姿雨态时,运用了很多形象而精炼的词语,请从文中选择一个词语进行品味,说说它好在哪里。
_____
【4】请你仿照文章的描写方法,将第⑥段中划线部分的画面写具体。
_____
【5】文章最后一段写道:“孩子们却全趴在门缝,惊喜地叠着纸船,一只一只放出去……”如果你就是这些孩子们中的一员,你会做什么,又有怎样的感受?写下来。
_____
19、阅读理解。
故乡的烤红薯(节选)
谢冰莹
每到冬天,我便要回忆在故乡那种围炉烤红薯的快乐。一个最清晰的记忆,永远映在我脑海中的,是有一次晚上外面正下着大雪,二哥和三哥从书房里回来,看着我在烤红薯,他们也要吃。
“来,我们三个人同时来烤红薯,不许烤焦,也不许有一点儿生硬的,要把皮烤成金黄色,里面的肉放出香喷喷的气味。”
我说完,立刻找了三个大小差不多的红薯来,二哥把炉子里的红煤渣用竹棍子撬(qiào)开,把红薯埋得很深,上面还盖了一层薄薄的热灰,他这样做,是希望红薯快点烤熟;三哥也仿照他的方法;只有我,把红薯摆在火炉下面那个通风的地方,火力( )很大,( )不会损伤红薯的皮。
不久,红薯开始熟了一小部分,三个人同时留心变更靠火那面的位置,慢慢地闻到香味了,快到成熟的时候,由红薯的一端突然冒出几点酱色的糖浆出来,并且还吐着一缕缕热气。
“你们闻到香味了没有?这是我的红薯发出来的。”二哥夸耀地说。
“不!是我的红薯放出来的。”我首先抢着回答。
“哪里,都不是,是我的红薯放出来的清香。”三哥一面说,一面用手指着他的红薯上面那几个糖点。
“凡是红薯,一到烤熟了,都有香味的,你们吵吵闹闹的争什么?看谁的红薯烤得又快又好,谁就第一。”母亲的几句话,把我们争吵的问题转移了目标,三个人同时都静下来了。
半小时以后,三个人的红薯都熟了,结果是二哥得了第一,三哥第二,我是倒数第一,我几乎哭起来。母亲见形势紧张,连忙出来调解,要他们每人分给我一半吃,并且要他们承认方才那股清香是由我那个红薯上面发出来的,这才使我停止吵闹。
(选自《掌心里的故乡 味是故乡浓》北方文艺出版社)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快活——________ 炫耀——________ 调和——________
【2】文中的括号里应该填的关联词语是( )
A.因为……所以……
B.虽然……但……
C.只要……就……
【3】作者描写烤红薯的比赛,兄妹三人个是怎样做的?他们的成绩如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觉得作者为什么“每到冬天,我便要回忆在故乡那种围炉烤红薯的快乐”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缩写下面句子。
(1)紧跟在后边的象群惊恐地望着在淤泥里挣扎的老象。
(2)一个小苍蝇展开柔嫩的绿翅膀在太阳光里快乐地飞舞。
21、按要求写句子。
(1)纪昌成了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
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练到后来,那只小虱子在纪昌的眼里越来越大。
改成夸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扁鹊退了出去。
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缩写句子。
①北京西郊的圆明园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
_______________
②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________________
23、写作
我们现在已经是五年级的小学生了,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一定得到过长辈的关心爱护,心中也一定对他们充满了感激之情。那就请你写一写长辈对你关心爱护的事吧!
要求:要分段写出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和自身的感受,每段只写一个部分,尽量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题目自拟。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