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面有关课文及诗句表达的情感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桂花雨》一文抒发了作者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以及对童年生活无比怀念的感情。
B.《搭石》一文赞美了搭石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之大。
C.“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高洁的志向。
D.《圆明园的毁灭》一文抒发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以及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无比愤慨。
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销毁 愈合 湖畔 糕饼
B.疗效 报刊 无限 妨碍
C.梳理 抑制 脊背 后诲
D.抛弃 搁置 繁殖 涨潮
3、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书,被人们称为人类文明的“长生果”。
B.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C.七八十台破缝纫机发出的噪声震耳欲聋。
D.少年时代的读书生活恰似一幅流光溢彩的画页。
4、写出下面各词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 )<——>诱惑<——>( ) ( )<——>巧妙<——>( )
( )<——>便宜<——>( ) ( )<——>居然<——>( )
( )<——>爱慕<——>( ) ( )<——>亲近<——>( )
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师恩难忘》的作者是_______,文章抒发了对老师的尊敬和感激之情。我想用这句诗或名言来赞美老师:____________________。
(2)农村生活多么令人向往啊!你看“牧童骑黄牛,_______________”,那是欢闹;“一曲高歌一樽酒,_____________”写的是宁静。
(3)《推敲》讲的是唐代诗人贾岛和韩愈一起斟酌《______》中的“_________,僧敲月下门”一句中用词的故事,我想用____(四字词语)来赞扬贾岛。后来,人们就把写诗和作文时_____________叫做“推敲”。
(4)“飞机在_______,鲜花伴着骨灰,_______无垠的大海。大海_________,寒风______,_______伟人的离去……”这段话中的“伟人”指的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____。
(5)霎时间,只见_______,电闪雷鸣,被点上眼睛的龙腾空飞去。游客们_______,无不佩服张僧繇神奇的点睛之笔。这段话选自寓言故事《___________》。此外,我知道______、______属于来自历史故事的成语。
6、补充词语并完成练习。
__所当然 气___败坏国___民____震天________
举世___名 ___名远___ 安居______ 生灵___炭
1.与画“——”的词语中“然”意思相同的一项是____
A.恍然大悟 B.悠然自得 C.庞然大物 D.果不其然
2.上面所给的词,形容十分慌张或恼怒的词语是____
下面与它意思相近的短语是_______
A.眼珠子都瞪掉了 B.鼻子都气歪了 C.一个巴掌拍不响
3.看到画“﹏﹏”的词语,我的脑海中浮现出了今年国庆七十周年天安门广场这样的情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我是“的”,我的后面是名词,我的前面应该填写什么呢?快来试一试吧!
( )的乐曲 ( )的天空 ( )的学校 ( )的鲜花 ( )的气味
( )的草地 ( )的男孩 ( )的渔夫 ( )的牛郎 ( )的白鹭
( )的太阳 ( )的榕树 ( )的树林 ( )的海洋 ( )的文物
( )的海力布( )的珍珠鸟( )的圆明园
8、重点句子品析
1.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儿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注意地看着,眼睛应接不暇,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手指(节选)
无名指和小指,体态秀丽,样子可爱。然而,能力薄弱也无过于他们了。无名指多用于研脂粉、蘸药末、戴戒指。小指的用处则更渺小,只是掏掏耳朵、抹抹鼻涕而已。他们也有被重用的时候。在丝竹管弦上,他们的能力不让于别人。舞蹈演员的手指不是常作兰花状吗?这两根手指正是这朵“兰花”中最优美的两瓣。除了这等享乐的风光事以外,遇到工作,他们只是其他手指的附庸。
手上的五指,我只觉得姿态与性格,有如上的差异,却无爱憎在其中。手指的全体,同人群的全体一样,五根手指如果能一致团结,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
【1】选文第一自然段写无名指和小指虽然能力________,但也有________的时候。
【2】选文中画线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文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你能成为五根手指中的一员,你最想成为哪根手指呢?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草船借箭》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的人连面对面都看不清。五更时分,船已经靠近曹军的水寨。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呐喊。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诸葛亮笑着说:“雾这么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雾散了就回去。”
曹操得知江上的动静后,就下令说:“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必有埋伏。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拨水军弓弩手朝他们射箭便是。”然后,他又派人去旱寨调来六千名弓弩手,到江边支援水军。一万多名弓弩手一齐朝江中放箭,箭好像下雨一样。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逼近曹军水寨受箭。
【1】从文中找出两组反义词。
( )——( ) ( )——( )
【2】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找出文中三个表现诸葛亮胸有成竹的词语: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4】诸葛亮为什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呐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阅读课文时,我们要会同原著进行对比,请找出下面文字在文中对应的语句。“箭如雨发”对应文中________________。“重雾迷江,彼军忽至,必有埋伏,切不可轻动”对应文中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白鹭》,完成下列各题。
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 ),减之一分则嫌( ) ,素之一忽则嫌( ) ,黛之一忽则嫌( ) 。
【1】依次填入文中四个空最恰当的一组词是( )
A.黑白长短
B.长白短黑
C.长短白黑
D.黑短白长
【2】白鹤太大而嫌生硬,即使如粉红的朱鹭或灰色的苍鹭,也觉得大了一些,而且太不寻常了。
本文重点是赞美白鹭,为何要在文中插入对白鹤、朱鹭、苍鹭的描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赏析有误的两项是_____和_______。
A.本文通过赞美白鹭,表现了作者爱寻常之美、爱平凡之美的思想感情。
B.作者开头说“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是从白鹭的外貌、形态特点着眼的。
C.作者在文章最后又说白鹭是“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写出了白鹭易被人忽视的内在的、质朴的美,这样由里及表,使文章更富有哲理。
D.文章第五自然段运用了一连串的排比句式,主要突出了白鹭匀称的体态和协调的色彩。
E.文章倒数第二自然段说“歌未免太铿锵了”,这是说其他鸟唱的歌太响亮了,作者借此来反衬白鹭宁静悠然的美。
12、课内阅读。
爸爸的微笑消失了,脸色变得严肃起来。他想了一会儿,对儿子和小女儿说:“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不管遇到 还是 ,不管遇到 还是 ,它总是那么 ,那么 ,不软弱,也不动摇。”
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而这,孩子们现在还不能理解。
1.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2.爸爸的话讲了白杨树的 、 、 三个特点。
3.读文中画线的句子,这样自问自答的句式我们称为 句,“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的含义是 。
13、课内短文。
城市的明眸
看变化了的青岛,就如看新妆的丽人,千娇百媚。而那一尊尊精美的城市雕塑,就像丽人的明眸(móu)。
那日,我到百花苑游览。似[sì]有若无的细雨使人倍感舒适。苍松翠柏掩映着的二十余座名人雕像都是在青岛留名的文豪,如闻一多、老舍、沈从文等。
东海路是条新辟(pì)的傍海大道,在蓝天碧海的衬映下,座座雕塑错落排列在道旁各个园区。那些园区光听名称就叫你觉出了不凡:海风、海韵(yùn)、海趣、海涛……在海风园和海韵园间,有宽广的五四广场。广场上矗(chù)立着大型雕塑“五月的风”,凭颜色可以看做火炬,而凭造型又极似旋[xuàn]风。这雕塑,一下子就将青岛人在发展变化中的气派和雄心表达出来了。
从五四广场往西,就是海韵园,稍稍一弯,又弯出了浪琴园和银都花园。而尽西头,便是尽现“明眸”之美的海涛园。
海涛园坐落于太平角六路,是名副其实的雕塑园。它的主体雕塑是一座名为“天地间”的青铜雕,在拍天海浪的衬托下,显得特别壮观。她的造型是一双巨足上立着一双巨手,两手之间托着一个圆球,意味深远,气派极了,雄伟极了。
海涛园最令人动心的自然是雄奇的“世纪长廊(láng)”,廊坊中十二根花岗岩圆柱巍然耸立,上端的花纹各不相同,下部的内容则包括了大禹(yǔ)治水、将相和、文成公主入藏、戚继光抗倭(wō)、郑成功收复台湾等十二则故事,让人深感“世纪长廊”的确立意不俗。
有意思的是,创作者在镌(juān)刻这些故事时,没忘记刻上一些意韵深远的诗句,在戚继光抗倭的那一则中,有“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壮言,在波涛汹涌的海边吟读,使人倍添豪情。
令我感动的还有一点:这个雕塑园区还设计了一个铜牌制作的盲文说明图,给那些看不见壮丽景观的人也装上一双“明眸”——能够通过触摸感受此间的美丽。
我之所以不厌其详地记下这一节,是这里着实使人迷恋,使人分[fèn]外感觉到青岛那似海的胸襟(jīn)。而造成这一感觉的,乃是建设者的聪明,是他们没忘为高楼林立的城市安上一双双明眸。恰恰是这双双明眸,倍加亮丽了青岛,让她永恒地展示着自己的个性。
【1】“城市明眸”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说它是城市的明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课文介绍了哪些雕塑园区?写的最详细的事哪个雕塑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内赏析苑。
滴水穿石的启示(片断)
现代著名书画家齐白石,在他数(shǔ shù)十年的艺术生涯中,始终没有停止过挥毫作画。他的画室里挂着用以自勉的条幅:“不教(jiāo jiào)一日闲过。”就是到了晚年,也仍(rēng réng)然坚持每天画三幅。正是因为白石老人坚持不懈地创作,他的技艺才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你看,古今中外所有成就事业的人,在前进的道路上,不都是靠着这种“滴水穿石”的精神,才“滴穿”一块块“顽石”,最终取得成功的吗?
【1】用“√”标出括号中正确的读音。
【2】文中“挥毫作画”的“毫”意思________,“坚持不懈”的“懈”意思是________。
【3】文中“不教一日闲过”的意思是________。在你的积累中,也表达这一意思的名句有________。
【4】读文中画“________”的反问句,把它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顽石”指的是________,“滴穿”指的意思是________。
15、课内阅读
《圆明园的毁灭》(片段)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为了xiāo huǐ( )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qīn lüè( )军fèng mìng( )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lǒng zhào( )了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为一片灰烬。
【1】根据文中的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2】用“﹏﹏”线画出作者高度评价圆明园的句子。
【3】细读短文二三句,你从“凡是”“统统”“任意”这三个词语中体会到__________。
【4】这段文字表达了作者______的感情,朗读时要读出________的语气。
【5】一直以来,“要不要重建圆明园”备受争议,据调查,有90%的人持反对意见,请你为他们阐述一下反对重建的理由:_______________。
16、阅读理解。
林冲棒打洪教头
(柴进与林冲正吃酒间,洪教头进来)林冲起身看时,只见那个教师入来,歪戴着一顶头巾,挺着脯子,来到后堂。林冲寻思道:“庄客称他做教师,必是大官人的师父。”急躬身唱喏道:“林冲谨参。”
那人全不睬着,也不还礼。林冲不敢抬头。柴进指着林冲对洪教头道:“这位便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林武师林冲的便是,就请相见。”林冲听了,看着洪教头便拜。那洪教头说道:“休拜,起来。”却不躬身答礼。柴进看了,心中好不快意。林冲拜了两拜,起身让洪教头坐。洪教头亦不相让,便去上首便坐。柴进看了,又不喜欢。林冲只得肩下坐了,两个公人亦各坐了。
洪教头便问道:“大官人,今日何故厚礼管待配军?”柴进道:“这位非比其他的,乃是八十万禁军教头。师父如何轻慢?”洪教头道:“大官人只因好习枪棒上头,往往流配军人都来倚草附木,皆道我是枪棒教师,来投庄上,诱些酒食钱米。大官人如何忒认真?”林冲听了,并不做声。柴进说道:“凡人不可易相,休小觑他。”洪教头怪这柴进说“休小觑他”,便跳起身来道:“我不信他。他敢和我使一棒看,我便道他是真教头。”柴进大笑道:“也好,也好。林武师你心下如何?”林冲道:“小人却是不敢。”洪教头心中忖量道:“那人必是不会,心中先怯了。”因此越来惹林冲使棒。柴进道:“且把酒来吃着,待月上来也罢。”
当下又吃过了五七杯酒,却早月上来了,照见厅堂里面如同白日。柴进起身道:“二位教头较量一棒。”林冲自肚里寻思道:“这洪教头必是柴大宜人师父,不争我一棒打翻了他,须不好看。”柴进见林冲踌躇,便道:“此位洪教头也到此不多时,此间又无对手,林武师休得要推辞。小可也正要看二位教头的本事。”柴进说这话,原来只怕林冲碍柴进的面皮,不肯使出真本事来。林冲见柴进说开就里,方才放心。只见洪教头先起身道:“来,来,来!和你使一棒看。”一齐都哄出堂后空地上。庄客拿一束杆棒来,放在地下。洪教头先脱了衣裳,拽扎起裙子,掣条棒使个旗鼓,喝道:“来,来,来!”柴进道:“林武师,请较量一棒。”林冲道:“大官人休要笑话。”就地也拿了一条棒起来道:“师父请教。”洪教头看了,恨不得一口水吞了他。林冲拿着棒,使出山东大擂,打将入来。洪教头把棒就地下鞭了一棒,来抢林冲、
两个教头在月明地上交手,使了四五合棒,柴进见林冲手轻,便叫道:“且住。”叫庄客取出锭银来,重二十五两,无一时,至面前。柴进乃言:“二位教头比试,非比其他,这锭银子权为利物。若是赢的,便将此银子去。”柴进心中只要林冲把出本事来,故意将银子丢在地下。洪教头深怪林冲来,又要争这个大银子,又怕输了锐气,把棒来尽心使个旗鼓,吐个门户,唤做把火烧天势。林冲想道:“柴大官人心里只要我赢他。”也横着棒,使个门户,吐个势,唤做拨草寻蛇势。洪教头喝一声:“来,来,来!”便使棒盖将入来。林冲望后一退,洪教头赶入一步,提起棒又复一棒下来。林冲看他步已乱了,被林冲把棒从地下一跳,洪教头措手不及,就那一跳里和身一转,那棒直扫着洪教头臁儿骨上,撇了棒,扑地倒了。
柴进大喜,叫快将酒来把盏。众人一齐大笑。洪教头那里挣扎起来?众庄客一头笑着扶了。洪教头羞颜满面,自投庄外去了。
——本文节选自《水浒传》第九回,有删改
【1】读画“______”和画“﹏﹏﹏”的句子,分析作答。
(1)从写法和表达效果的角度分析句子,补全下图。
(2)请综合概括画线句表现了林冲怎样的性格特点。
林冲的性格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文的主要内容是“林冲棒打洪教头”,然而真正写到林、洪两人交手的笔墨很少。你认为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人说“柴进道:且把酒来吃着,待月上来也罢。当下又吃过了五七杯酒,却早月上来了,照见厅堂里面如同白日”这几句话是闲笔,可以删掉,你怎么认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还知道哪些关于林冲的故事情节?请至少写出两个。
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课外阅读
手术成功了
一天放学,我回到家,打开鸡窝,高兴得叫起来:“成功了!成功了!”爸爸听了连声问:“什么成功了?”“试验成功了。”我一边说一边拉着爸爸来到鸡窝前,指着那只吃了塑料管的小鸡说:“鸡嗉里的塑料管‘消化’了。”“哪有这种事?”“不信你摸摸看。”爸爸一摸鸡嗉,更惊奇了,问我是怎么回事,我高兴地向爸爸讲起了事情的经过。‖
自从发现小鸡误吃了不能消化的塑料管后,我一直在想:能不能把小鸡嗉里的管子取出来呢?我左思右想,突然眼睛一亮:有了?医生能给病人剖腹取出瘤块,使病人康复,难道鸡嗉就不能剖开吗?我就借它做个试验吧。于是我第一次当了外科医生,我想好了动手术的步骤后,拿来消毒药水、剪刀、镊子、针线,并请小表弟做我的助手。
手术台就是小椅子。我让小表弟把鸡仰在椅子上,按住小鸡的脚和头部,不让它乱动。我先用剪子剪去鸡脖子下的毛,然后用棉花蘸上消毒药水擦洗要开刀的部位,又用一只手捏着鸡嗉上的皮,先划破鸡皮再刺破鸡嗉,这时,鸡“叽叽”地乱叫起来。看来小鸡痛苦的样子,我的手不知不觉地停了下来,但是为了小鸡的生命,为了试验,我还是硬起头皮,继续将口子划大,然后小心翼翼地将镊子伸进鸡嗉,夹住管子的一端,慢慢拔了出来。这时从刀口处冒出许多红色的血和气泡,小鸡发出无力的叫声,我心里一阵紧张,连忙用针线将伤口缝好。‖
手术后,我把“小病号”放在温暖的窝里。小鸡两眼眯着,缩着脖子,蹲在角落里,一动也不动。我既希望着又担心着。今天,我回来,看到小鸡不但没死,反而能找食吃了,这不是说明手术成功了吗?爸爸听到了我的介绍,忍不住哈哈地笑起来,夸我敢想敢干,将来可以当医生。‖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担心( ) 温暖( ) 紧张( ) 成功( )
【2】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
(1)康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左思右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我既希望着又担心着。”这句话中我希望什么?担心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按照指定的分段,简练归纳第二段段意。
第二段段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是怎样给鸡动手术的?(抓住要点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作者给鸡动手术为什么会取得成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阅读练习
零下十度
宋伯虎
①下午,我正坐在电脑前,忽然被出来的天气提示吓坏了,明天零下十度!怪不得刚坐一小会ル,就觉得寒冷像一条小蛇,顺着脚跟往上爬。原来是“山雨欲来”啊!
②我赶紧收拾东西往家赶,父亲好久没洗澡了。洗洗泡泡好防冻,我得带他洗澡去!刚到家,妻子就迎上我:“明天零下十度知道不?快带咱爸洗澡去!我刚才从超市给他捎来身保暖内衣,洗完换上。”父亲不在家,我打他手机。“我这就回去,听说明天降温,我到这边割点肉,明天加白菜粉丝炖着吃,补充营养不怕冷啊!”父亲在电话里对我说。
③父亲年纪大了,好举。我知道他喜欢泡澡,就让他蹲在池子边上,俩胳膊搭在阶儿上,边泡边聊天。渴了,就把带来的开水给他。泡够了,我就给他援背。我尽量把手掌平铺在他身上均匀用カ。父亲很享受我的“援功”,躺在那儿任凭我的摆布。他依然宽间的肩膀上还留有当年强壮的影子,肿松他的”将军肚”却在描述岁月的沧桑。等到照顾父亲洗过头打过肥皂穿好衣服,我才又返回澡堂。
④我喜欢和父亲泡澡,听他评书般地讲历史,讲国的历史,讲家的历史,也讲自己的历史。看他和我在一起时的满足感,体会我能帮父亲做点儿事的成就感,这些能使我感受到浓浓的天伦之乐。
⑤回到家吃过饭已经很晚了,我来到楼上看见母亲正在沙发上忙针线。“俺孙子的棉袄子短了点儿,怕冻着他的手,我给接长点儿。”母亲说。我赶紧给地倒杯热水,叮嘱她早点休息。
⑥被窝暖的,有阳光的味道。卖子得意洋洋地说是地的被子。我问:“爸妈的呢?”妻子嗔道:“还用你说!”
⑦可能是睡得太舒服了,第二天平展我起得晚一点。下楼来到院子,发现水盆里的冰厚厚的,水龙头也冻上了。昨天从澡堂里带来的湿毛中现在硬邦邦的。“用水都是从外面压水井里打上来的,自来水没法用了。”妻子说。我来到厨房,看见母亲平已把炉子生好,火苗儿正开心地往上。母亲、要子和我一会儿就把平饭做好了,等到儿子女儿和父亲晨练回米,我们一家人国着炉子享受母亲的拿手菜“猪内粉丝”。看得出来,都吃得倍爽!
⑧我去上班,女儿上学,我俩一路。“爸,不是说今天零下十度吗?不像担心的那么冷!”我的感觉也是这样,零下十度,不冷。
【1】当气温下降的消息传来时,一家人分别做了哪些事情?
我:______________ 妻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
父亲:____________ 母亲: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结尾说父女俩在上班、上学的路上不感到 “零下十度”那么冷,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品味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
怪不得刚坐了一小会儿,就觉得寒冷像一条小蛇,顺着脚跟往上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面对本文结构层次的划分,最合理的一项是( )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B.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5】其乐融融的家庭是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如果你是文中的孩子,你要感谢谁?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阅读课内语段,完成练习。
在清水田里时,有一只两只白鹭站着钓鱼,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______________的画面,田的大小好像是有心人为白鹭设计的___________。选自课文《白鹭》
【1】根据原文填写横线上的词句。
【2】短短两句话,画面感极强。先为这幅画面起个名字,然后选择文段中的一个字或一个词体会这样表达的巧妙之处,用自己的话说说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难道世界上糟糕的诗还不够多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下课了,同学们向操场跑去。(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22、按要求写句子。
1.我对托德说,啊,那好极了,我向他道歉。 (改为直接引语)
2.小溪哗哗地流向远方。(用上修辞手法,把句子写得生动形象)
23、习作。
在你心目中有什么特别喜爱的东西(物体)吗?你为什么喜爱它?喜爱到什么程度?你们之间有什么难忘的故事吗?……
请你拿起笔,结合本单元学过的写作方法,把它写下来。字数不少于4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