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宜兰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五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1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3题,共 15分)
  • 1、字音拼读。

    (yǔn yún)   (yì sì)   (zhǐ zǐ)   (lái cài)

    虫居(qī xī)   (rú xū)   (chī zhī)   (dōu ér)

    (téng yíng)   (tuǒ suí)   (dūn dùn)   (sì cì)

  • 2、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今年春节,这个市的消防官兵放弃休假,始终坚守在工作岗位上。

    B.新华书店给这所小学送去了各类图书近三百余本。

    C.这些蔬菜长得这么好,是因为老伯伯精心管理。

    D.我们学校最近举办了一场演讲大赛。

  • 3、下列诗句按照敬亭山、泰山、庐山、天门山的顺序,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①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②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③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④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A.③①②④

    B.③②①④

    C.②①④③

二、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4、形近字组词。(后两列先写出形近字,再组词)

    _____   碌_____   噪_____

    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   ________ ________

  • 5、比一比,再组词。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稍______

  • 6、根据语境看拼音写词语。

    北大荒原来是个cùn cǎo bù shēng( )的地方,人们miǎn qiǎng( )维持着生活。经过几代人的努力,这里成了盛产liáng shi( )的绿洲。如今,这个dì qū( )可以看到zhuī zhú( )的羊群和成片的瓜果。

  • 7、根据原文填空。

    1.“________,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________,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出自_____写的《_________》。

    2.《鸟的天堂》写了作者____次经过鸟的天堂。第一次是在______,所以只看到了___,没有看到_____;第二次是在_____,看到了_____,所以他赞叹说:_______

    3.《四季之美》是按照_______的顺序来描述景物的。春天最美是_____,夏天最美是_______,秋天最美是________,冬天最美是______

    4.《慈母情深》一文写出了___。我还能写出两句关于这个主题的诗句:___________

  • 8、课文大影院。

    1《嫦娥奔月》是按照________的顺序来写的,请你简洁概括,把故事的提纲补充完整。

    后羿射日,为民除害——________________——后羿寻妻,乡亲思念

    2乡亲们为什么非常想念嫦娥?下列选项正确的是(多选)(   )

    A. 嫦娥心地善良,经常接济生活贫苦的乡亲们。

    B. 嫦娥变成了仙女,在月亮里生活非常寂寞。

    C. 嫦娥经常凝望地下的老百姓。

    D. 为了不让逢蒙吃下仙药,危害老百姓,嫦娥忍受着与后羿分离的痛苦,吃下了长生不老药而奔月,独自一人在月亮上生活。

    3通过学习《读书莫放拦路虎》,我知道拦路虎在文中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读书时,遇到拦路虎我们不能绕着走,要养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好习惯。

三、现代文阅读 (共11题,共 55分)
  • 9、课外阅读

    战胜命运的孩子

      有两个孩子:一个喜欢弹琴,想当音乐家;一个爱好(hǎo hào)绘画,想当美术家。

      然而不幸得很!想当音乐家的孩子,突然耳朵聋了;想当美术家的孩子,突然眼睛瞎了。两个孩子非常伤心,痛哭流涕(tì dì ),埋(mái mán )怨命运对他们太不公平。

      恰巧,有位老人打他们身边经过,听见了他们的怨恨。老人走上前去,先对耳聋的孩子比划着说:“你的耳朵虽然坏了,但眼睛还是亮的,为什么不改学绘画呢?”接着,他对眼睛瞎的孩子说,“你的眼睛尽管坏了,但耳朵还是灵敏的,为什么不改学弹琴呢?”

      两个孩子听了,心里一亮。他们擦干眼泪,开始新的追求。

    说也奇怪,改学绘画的孩子渐渐地感到耳聋反而更好。因为他可以避免一切喧嚣的干扰,使精力高度专注。改学弹琴的孩子,慢慢地也觉得失明反倒(dào dǎo)有利。因为他能够免除许多无谓的烦恼,使心思无比集中。

      果然,耳聋的孩子后来成了美术家,名扬四海;眼瞎的孩子后来成了音乐家,饮誉天下。

      一天,美术家和音乐家又遇见了那位老人,他俩非常激动,拉住老人连连道谢。

    老人笑着说:“不用谢,事实证明:只要努力,当命运堵塞了一条道路的时候,它,常常还留下另一道路的!”

    1把括号里不正确的注音划掉。

    2写出下面词语中的近义词。

    埋怨_________ 灵敏_________   干忧_________   烦恼__________

    3失聪的孩子成了美术家,失明的孩子成了音乐家,他俩成功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听了老人的话,孩子们心里一亮”中的”亮”在这里指____________ 。失聪的孩子学绘画可以成为____________,失明的孩子学弹琴可以成为__________

    5这两个孩子开始有什么怨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仔细读一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老人说的话,在联系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谈谈对这段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阅读类文,完成练习。

    论读书(节选)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人之才智但有滞碍,无不可读适当之书使之顺畅,一如身体百病,皆可借相宜之运动除之。滚球利睾(gao)肾,射箭利胸肺,慢步利肠胃,骑术利     头脑,诸如此类。如智力不集中,可令读数学,盖演题须全神贯注,稍有分散即须重演;如不能辨异,可令读经院哲学,盖此辈皆吹毛求疵之人;如不善求同,不善以一物阐证另一物,可令读律师之案卷。如此头脑中凡有缺陷,皆有特药可医。

    【1】“智力不集中”的人可读___________

    【2】和画“        ”的句子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B.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C.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D.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3】短文主要写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画“ ”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现代文阅读。

    一天,牛郎去喂牛,那头( )老的牛又讲话了,眼眶里满是泪花。它说:我不能帮你们下地干活了!咱们快分手了。我死了以后,你把我的皮剥(bāo bō)下来留着,碰到紧要的事,你就披上我的皮……”老牛话没说完就死了。

    【1】用“/”划去括号里不恰当的字、音。

    【2】用一句话概括这一段话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了这一段话,你会联想到文中的哪些情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课外阅读。

    父亲

    虽然我是家里唯一的女孩,但是父亲好像从来没有显出特别的喜欢来。看到别人的父亲关怀女儿,便认为我这只知道春耕秋收的农民父亲不懂得什么叫“爱”。

    小学和初中在父亲的不经意间过去了,父亲不关心我的学习亦如我不关心他的收成。学习和收成原本没有太大的联系。可是,我考上了县一高,这意味着父亲的大半年收成都得被我一个人花掉。母亲望着父亲幽幽地说:“要不,别让妮子上了?”父亲脸上刀刻似的皱纹突然生动地一跳:“哪能!就算砸锅卖铁也要供她读书!”听到这句话的我,第一次被父亲感动了。

    在一个骄阳似火的夏日,父亲一头挑着我的行李,一头挑着一筐桃子送我上学。我跟在父亲身后,望着颤悠悠的扁担和父亲那被扁担磨出老茧的双肩,我又一次被感动了。我默默发誓:不学出个样子来,无颜面对父亲。等翻过两座山,骄阳更加炽烈,我找到小树荫劝父亲休息一会儿。【A】我随手抓起两个桃子,还不及放到嘴里,便被父亲劈手夺去,他瞪我一眼说:“这是卖的。有你吃的。”说着他从兜里掏出几个歪裂的小桃子,在衣服上蹭了蹭递给我:“这不一样吃吗?”他停了停又说:“住校可不比家里,你一定要吃饱。星期天不要往回跑,钱和干粮我会给你送去。”接着他自个儿笑了:“没想到俺妮子还挺聪明。我寻思把桃园好好侍弄侍弄,兴许能挣几个钱,你要有本事啊,考个大学让爹光荣光荣。”这是父亲对我说得最多的一次,看得出他很高兴。到学校门口,父亲让我一个人进去,他则去卖那筐桃子。等我报到完去找他,他已经走了。我想他肯定是饿着肚子走的,翻山越岭得走二十里地啊!

    三年高中,我很少回家,父亲总是隔三岔五地给我送干粮和桃子。【B】冬天天短,父亲每次来得起大早,见到我,往往是胡须上结了一层白霜,掏出母亲烙的白面饼,硬邦邦的全是冰碴儿。中午,我们爷儿俩把饼泡在开水里,就着咸菜,吃得有滋有味。夏日,父亲捎带着卖桃,二十里的山路把父亲的脸晒成了酱紫色。赶到学校已是中午,我把晾好的白开水递过去,父亲一口气就喝一大缸子。

    他向来都是当天来当天走。三年里,他走了他原来几十年走过的路程。这个朴素的农民父亲把他深沉的“爱”都隐藏在他脚下的路程里。

    【1】请根据短文内容梳理出两件“我”被父亲感动的事。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2】画横线的句子是对父亲的两处细节描写,请任选一处说说你的体会。

    我选_____处,我的体会: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对短文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次被父亲感动了”说明父亲过去不关心“我”,直到“我”考上县一高才开始关心。

    B.“不学出个样子来,无颜面对父亲”说明“我”被父亲的付出和深沉的爱所打动,自己则由于成绩不好而愧对父亲。

    C.短文首尾呼应,开头写“我”曾经认为父亲不懂“爱”,与结尾“我”懂得了父亲爱“我”的方式相照应,表达了“我”对父亲的感激之情。

    【4】生活中,你的父母肯定也有打动你的细节,请联系生活,简单写写当时的场景吧。

    ____________________

  • 13、 经典语段赏析。

      那座山正当顶上,有一块仙石,其石有三丈六尺五寸高,有二丈四尺围圆。四面更无树木遮阴,左右倒有芝兰相衬。盖自开辟以来,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感之既久,(suì  shuì)有灵通之意。内有仙胞,一日迸裂,产一石卵,似圆球样大。因见风,化作一个石猴。那猴在山中,却会行走跳跃,食草木,饮涧泉,采山花,觅树果;与狼虫为伴,虎豹为群,(zhāng  zāng)鹿为友,(mí  mì)(yuán  yuān)为亲;夜宿石崖之下,朝游峰洞之中。

    1.为带线的字选择正确读音,打“√”。

    2.用“_________”在文中画出石头变猴的原因。

    3.用“ ”画出石猴日常生活情况。

    4.以你的看法,你认为石猴生活得怎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形近字组词。

    猴(   )   阴(   )   渴(   )   楷(   )

    候(   )   阳(   )   喝(   )   皆(   )

    河(   )   豌(   )   婉(   )   违(   )

    呵(   )   碗(   )   蜿(   )   苇(   )

    说说孙悟空在你心中的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外阅读《西游记》,感受书中的人物性格特点,同学之间进行交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秋  思

    梁  衡

      十月里有机会到吕梁山中去,一进到山的峰谷间,秋浓如酒,色艳醉人。长年生活在城市里的人,真不知道大自然原来是这样地换着时装。这山,原该是披着一件绿裳的吧,而这时,却铺上了一层花毯,那绒绒的灌木,齐齐的庄禾,蔚蔚的森林,成堆成簇,如烟如织,一起拼成了一幅五光十色的大图案。

      这花毯中最耀眼的就是红色。坡坡洼洼,全都让红墨浸了个透。你看那殷红的橡树,干红的山楂,血红的龙柏,还有那些红枣、红辣椒、红金瓜、红柿子等,都珍珠玛瑙似的闪着红光。最好看是荞麦,、从根到梢一色娇红,齐刷刷地立在地里,远远望去就如山腰里挂下一方红毡。点缀这红色世界的还有黄和绿。山坡上偶有几株大杨树矗立着,像金色的大扫帚,把蓝天扫得洁净如镜。镜中又映出那些松柏林,在这一派暄热的色彩中泛着冷绿,更衬出这酽酽的秋色。金风吹起,那红波绿浪便翻山压谷地向天边滚去。登高远望,只见紫烟漫漫,红光蒙蒙,好一个热烈、浓艳的世界。

      我奇怪,这秋色为什么红得这样深浓。林业工作者告诉我,这万山一片在春之初本也是翠绿鹅黄,一色新嫩。以后栉风沐雨,承受太阳的光热,吸吮大地的养分,就由浅而深,如黛如墨;再渐黄而红,如火如丹。就说这红枣吧,春天里繁花满枝,秋时能成果的也不过千分二三,要经过多少场风吹雨打、蜂采蝶传,才得收获那由绿而红、一粒拇指肚大的红枣。这其中浓缩了造物者多少的心血。那满山火红的枫叶则是因为她的叶绿素已经用完,显红色的花青素已经出现。这是一年来完成了任务的讯号,是骄傲与胜利的标志。

      本来,四时不同,爱者各异。人们大都是用自己的心情去体贴那无言的自然。所以春花灼灼,难免林小姐葬花之悲;秋色似火,亦有欧阳修夜读之凉。其实顺着自然之理,倒应是另一种感慨。芳草萋萋,杨柳依依,春景给人的是勃发的踊跃之情,是幻想,是憧憬,是出航时的眺望;天高云淡,万山红遍,秋色给人的是深沉的思索,是收获,是胜利,是到达彼岸后的欢乐。一个人只要献身于一种事业,一步步地有所前进,他的感情应该和这大自然一样充实。我站在秋的山巅,遥望那远处春天曾走过的小路,不觉想起保尔在晚年关于年华的那段名言:“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每个人只有一次。这仅有的一次生命应当怎样度过呢?每当回忆往事的时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解放而进行的斗争。’”我想,不管是少年、青年还是中年人,都请来这大自然的秋色中放眼一望吧,她教你思考怎样生活、怎样创造人生。

    (1)查字典给下列词语中加线的字注音并解释。

      ①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要求填空。

      ①文中的保尔指的是苏联作家________________的名著《 》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

      ②将文中保尔在晚年关于年华的那段名言中空缺的部分填写完整。

    (3)作者笔下的秋色有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4自然段中划线的句子,描绘了春和秋的特点及带给人的不同感受,请你仿照划线句子的句式,写一段描绘的文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5、课外阅读。

    白露(节选)

    ①大雁归来,燕子南飞,鸟儿们开始收藏过露冬的食物。微微带着些凉意的空气中,从早到晚都浮动着桂花的清香。秋意渐浓,已是白露时节。一早起来,院外的桂树上满是晶莹的露水。

    ②露水煮“白露茶”是一绝。白露节采的茶,名为“白露茶”,香而醇,不同于春茶的嫩而弱,夏茶的涩而苦。水要三沸。三沸后就不要再煮了。煮好的茶倒在小壶里,壶小则香味不散。壶最好是宜兴的紫砂壶,紫砂才能真正体现出好茶的色香味。

    ③更多的人收集了露水是来饮用的。陆羽《茶经》上说:煮茶的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红楼梦》里的妙玉用梅花上的雪来煎茶。而最讲究的茶客,是用露水煮茶。

    ④人们把新打下的粮食以及刚刚采摘的瓜果蔬菜,连同白露米酒,一起放在桌上,同时祈祝来年五谷丰登。这时,全家人立即围着八仙桌坐好。在享用丰盛的大餐前,儿孙们要给自家的老人送上早早备好的拐杖。拄了手杖的老人,鹤发童颜,行走在村子里,会得到不一样的尊重。传统的白露节,就是这样过的。

    【1】填空。

    不同时间的茶有不同的特点,春茶__________________,夏茶__________________,“白露茶”

    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文章内容,按最讲究的饮用方法为先,给以下煮茶的水的品质排序。

    江水露水井水山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以下信息中,符合文章内容的是( )

    A.“白露”是初秋的节气,因桂树上结有露水而得名。

    B.用宜兴的大型紫砂壶,能煮出最具色香味的好茶。

    C.传统的白露节,拄了手杖的老人会得到格外的尊重。

    【4】快速地抓住文章第③④自然段中的关键信息,概括每段话的主要意思。

    第③自然段:____________________

    第④自然段: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文章,说说“白露”在你心中是个怎样的日子?结合文章内容向家人介绍“白露的一种独特的风俗”。

    _____________________

  • 16、课外阅读。

    汉字与中国心

    ①1998年春,在美国纽约时,一位美国青年问我:为什么中国人的凝聚力那么强?

    ②我戏答曰:第一,我们都吃中餐;第二,我们都讲中文,用汉字。

    ③汉字,确实是人类一绝。其形声义俱全,信息量远远大于拼音文字。汉字又整齐灵动,特别适宜表达一种微妙的、诗意的情感。一些普通的字词,往往联结着久远的文化底蕴:例如中华”“神州”“大地”“海内”“天涯”“芳草”“知己……都能使受过中华文化教育的人浮想联翩,心潮难已,这是通过翻译稿读中国文学作品的人所无法体会的。

    ④最能体现汉字这些特点的首推中国的古典诗词。一个中国的孩子,甚至在牙牙学语的时候,就能够背诵许多古典的诗词了。(       )吟爆竹声中一岁除;(          )吟清明时节雨纷纷;(       )吟明月几时有;(     )吟劝君更进一杯酒;(        )吟漫卷诗书喜欲狂;(          )吟大江东去;激越时吟凭栏处,潇潇雨歇……古典诗词已经规定、铸就了中国人的心理结构和表达方式。

    ⑤我曾经对于文字改革持激烈的反对态度。现在,人们渐渐明白汉字是不应该也不可能废除的。

    【1】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1)半开玩笑地回答。       ( )

    (2)比喻像潮水一样起伏的心情,难以抑制。       ( )

    (3)铸成,造就。       ( )

    【2】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到文中的括号里。

    A.中秋时          B.清明时       C.过年时

    D.喜悦时          E.慷慨时          F.送别时

    【3】下面哪一项不是汉字的特点?(        

    A.形声义俱全,信息量远远大于拼音文字。

    B.又整齐又灵动,适宜表达一种微妙的、诗意的情感。

    C.一些普通的字词,往往联结着久远的文化底蕴。

    D.汉字好记好学,是世界上使用最多的文字。

    【4】你怎么理解汉字与中国心的关系?

    _______________

  • 17、阅读一封信,回答问题。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

    先生:

      你征求我对远征中国的意见。你认为这次远征是体面的,出色的。多谢你对我的想法予以重视。在你看来,打着维多利亚女王和拿破仓皇帝双重旗号对中国的远征,是由法国和英国共同分享的光荣,而你很想知道,我对英法的这次胜利会给予多少赞誉。

      既然你想了解我的看法,那就请往下读吧:

    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有一个世界奇迹。这个奇迹叫圆明园。艺术有两个起源,一是理想,理想产生欧洲艺术;一是幻想,幻想产生东方艺术。圆明园在幻想艺术中的地位就如同巴特农神在理想艺术中的地位。一个几乎是超人民族的想象力所能产生的成就尽在于此。和巴特农神庙不一样,这不是一件稀有的、独一无二的作品:这是幻想的某种规模巨大的典范,如果幻想能有一个典范的话。请你想象有一座言语无法形容的建筑某种恍若月宫的建筑,这就是圆明园。请你用大理石,用玉石,用青铜,用瓷器建造一个梦,用雪松做它的屋架,给它上上下下缀满宝石,披上绸缎,这儿盖神殿,那儿建后宫,造城楼,里面放上神像,放上异兽,饰以琉璃,饰以珐琅,饰以黄金,施以脂粉;请同是诗人的建筑师建造《一千零一夜》的一千零一个梦,再添上一座座花园,一方方水池,一眼眼喷泉,加上成群的天鹅、朱鹭和孔雀。总而言之,请你假设人类幻想的某种令人眼花缭乱的洞府,其外观是神庙,是宫殿,那就是这座园林。为了创建圆明园,曾经耗费了两代人的长期劳动。这座大得犹如一座城市的建筑物是世世代代的结晶。为谁而建?为了各国人民。因为,岁月创造的一切都是属于人类的。过去的艺术家、诗人、哲学家都知道圆明园;伏尔泰就谈起过圆明园。人们常说:希腊有巴特农神庙,埃及有金字塔,罗马有斗兽场,巴黎有圣母院,而东方有圆明园。要是说,大家没有看见过它,但大家梦见过它。这是某种令人惊骇而不知名的杰作,在不可名状的晨曦中依稀可见,宛如在欧洲文明的地平线上瞥见的亚洲文明的剪影。

    这个奇迹已经消失了。

    有一天,两个来自欧洲的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洗劫财物,另一个强盗放火。似乎得胜之后,便可以动手行窃了。他们对圆明园进行了大规模的劫掠,赃物由两个胜利者均分。我们看到,这整个事件还与额尔金的名字有关,这名字又使人不能不忆起巴特农神庙。从前他们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不同的只是干得更彻底,更漂亮,以至于荡然无存。我们把欧洲所有大教堂的财宝加在一起,也许还抵不上东方这座了不起的富丽堂皇的博物馆。那儿不仅仅有艺术珍品,还有大堆的金银制品。丰功伟绩!收获巨大!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这是看得见的,另一个装满了箱箧。他们手挽手,笑嘻嘻地回到欧洲。这就是这两个强盗的故事。

    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人在我们眼中是野蛮人。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

    将受到历史制载的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另一个叫英吉利。不过,我要感谢你给了我这样一个抗议的机会。治人者的罪行不是治于人者的过错;政府有时会是强盗,而人民永远也不会是强盗。

    法兰西吞下了这次胜利的一半赃物,今天,帝国居然还天真地以为自己就是真正的物主,把圆明园富丽堂皇的破烂拿来展出。我希望有朝一日,解放了的干干净净的法兰西会把这份战利品归还给被掠夺的中国,那才是真正的物主。

    现在,我证实,发生了一次偷窃,有两名窃贼。

    先生,以上就是我对远征中国的全部赞誉。

     维克多·雨果

    1861年11月25日于高城居

    1“这个奇迹已经消失了”中的“奇迹”指的是(   )

    A.巴特农神庙 B.圆明园 C.巴黎圣母院 D.埃及金字塔

    2这是雨果写给巴特勒的一封信。信分三大部分:一是交代背景,告诉读者为什么要写这封信;二是赞美圆明园是举世无双的杰作和堪称幻想艺术的崇高典范;三是(   )

    A.描述英法联军的无耻行径

    B.介绍了一次偷盗行为和两个小偷

    C.描述了文明对野蛮所干的勾当

    D.描述和讽刺了英法联军的无耻行径,痛斥了强盗对文明的摧残和毁灭

    3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雨果用大量笔墨赞美圆明园的艺术价值,更加突出了英法联军的野蛮。____________

    (2)“先生,以上就是我对远征中国的全部赞誉”是一个表达赞美的句子。____________

    (3)王蒙曾说:“我们纪念雨果,因为他代表文学的良心。”从这封信中,我们也能感受到这一点。    _______

    (4)透过这封信我们可以看到雨果那伟大的灵魂,他站在人类文明的高度进行了理性的思考与客观公正的表达。  ________

    4法国作家雨果的这封信,加深了我们对课文《__________________》的理解。我想对信中那些“窃贼”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阅读世界。

    松鼠(节选)

    松鼠不躲藏在地底下,经常在高处活动,像飞鸟一样住在树顶上,满树林里跑,从这棵树跳到那棵树。它们在树上做窝,摘果实,喝露水。只有树被风刮得太厉害了,才到地上来。在平原地区是很少看到松鼠的。它们不接近人的住宅,也不待在小树丛里,只喜欢住在高大的老树上。在清朗的夏夜,可以听到松鼠在树上跳着叫着,互相追逐。它们好像很怕强烈的日光,白天躲在窝里歇凉,晚上出来奔跑、玩耍、吃东西。

    【1】选文主要是从哪些方面介绍松鼠的( )(多选)

    A.生活规律

    B.高超的搭窝技巧

    C.活动范围

    D.外形特点

    【2】根据选文内容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松鼠只喜欢住在高大的老树上。_______

    (2)平原地区的人们绝对见不到松鼠。_______

    (3)每个夜晚,松鼠都会在树上跳着叫着,互相追逐,而白天则躲在窝里歇凉。_______

    【3】读了选文,我知道了松鼠的一些生活习性。

    (1)把窝搭在___________。 (2)吃_____________

    (3)动作______________

    【4】想一想,写一写。

    (1)看到了树上的果子,松鼠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狂风刮过树林,松鼠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9、学了《匆匆》我懂得了   ;读了《人类的朋友》我明白了   ;通过《一诺千金》我认识到了 的重要性。

     

四、句型转换 (共3题,共 15分)
  • 20、把下列句子改成直述句。

    许世友说,他活着不能伺候娘,死后也要埋在娘的身边。

    ____________________

  • 21、按要求写句子。

    1.我看秦王没有诚意,就把和氏璧送回赵国去。(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秦王我都不怕,还会怕廉将军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2、把下列句子改成“被”字句。

    1.我用最漂亮的花体字把诗认认真真地重新誊写了一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把珍珠鸟放在一个简易的笼子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猎人海力布从老鹰爪下救回了小白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3、习作。

    你一定喜欢漫画吧!请发挥想象,用你手中的笔为你的一位老师画一张漫画像,画之前想一想这位老师有什么突出的特点,比如衣着、外貌、性格、爱好……再选择一两件最能表现这些特点的具体事例来写。题目自拟,400字左右。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15
题数 2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