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朗读《中国少年说》的时候,如果能做到“连贯而有气势”,就能读出中国人的壮志豪情。
B.为了提高阅读速度,在阅读过程中有时遇到不理解的词语可以不去管它,继续往下读。
C.“有了太阳,地球上的庄稼和树木才能发芽 长叶 开花 结果;鸟 兽 虫 鱼才能生存、繁殖。”这句话中横线处都应该使用逗号。
D.讲民间故事时可以变换一些情节的顺序,也可以添加一点内容适当地丰富故事的细节。
2、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
A.抗日战争时期,国家夜不闭户,百姓生活苦不堪言。
B.钱学森为了祖国的航天事业处心积虑,奋斗终生。
C.这场别出心裁的元旦晚会赢得师生一致好评。
3、下面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龟裂(guī)削弱(xuē)
B.待会(dài)悄然(qiǎo)
C.勉强(qiǎng)着力(zhuó)
D.美差(chāi)衣冠(guàn)
4、七夕节又称作女儿节、乞巧节,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之一,在2006年5月20日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牛郎织女”的传说为这个节日增添了浪漫的色彩,也承载了不少文人墨客的情思和遐想。请你查阅资料,将下列诗歌补充完整。
秋夕
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
轻罗小扇扑流萤。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鹊桥仙·纤云弄巧
宋·秦观
纤云弄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5、用成语替换画线部分,保持句子的意思不变。
(1)像这样前怕狼后怕虎,我们必然一事无成。( )
(2)他本想为自己开脱,但管理员却打开天窗说亮话,说他其实就是想偷书。( )
(3)正所谓吃水不忘挖井人,面对别人的付出,我们一定要想着回报。( )
6、将诗句补充完整。
(1)“月落乌啼霜满天,__________。”诗句中最能代表作者心情的字是____________。
(2) 风一更,雪一更,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论语》中形容学习勤奋、进取心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宋代理学家朱熹告诉我们读书时“三到之中,____________。”本学期,我还掌握了一些提高阅速度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
7、古诗默写。
(1)月出惊山鸟,_________。
(2)_________ ,唯见长江天际流。
(3)活泼可爱的孩子给了诗人许多创作的灵感,在范成大笔下,他们学着大人的样子劳作: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古往今来,人们常借诗句来表达爱国之情。爱国是陆游的殷殷呼号:_________,南望王师又一年;爱国是王之涣站在黄河岸边,发出的“羌笛何须怨杨柳,_________”的感慨。
8、近义词。
苍劲—( ) 悠然—( ) 消逝—( ) 扩展—( )
汇集—( ) 悲怆—( ) 惊心动魄—( )
9、阅读理解
威尼斯的小艇
①威尼斯是世界闻名的水上城市,河道纵横交叉,小艇成了主要的交通工具,等于大街上的汽车。
②威尼斯的小艇有二三十英尺长,又窄又深,有点像独木舟;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像挂在天边的新月;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
③我们坐在船舱里,皮垫子软软的像沙发一般。小艇穿过一座座形式不同的石桥。我们打开窗帘,望望耸立在两岸的古建筑,跟来往的船只打招呼,有说不完的情趣。
④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很多,他操纵自如,毫不手忙脚乱。不管怎么拥挤,他总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遇到极窄的地方,他总能平稳地穿过,而且速度非常快,还能作急转弯。两边的建筑飞
⑤商人夹了大包的货物,匆匆地走下小艇,沿河做生意。青年妇女在小艇里高声谈笑。许多孩子由保姆伴着,坐着小艇到郊外去呼吸新鲜的空气。老人带了全家,坐着小艇上教堂去做祷告。
⑥半夜,戏院散场了,一大群人拥出来,走上了各自雇好的小艇。簇拥在一起的小艇一会儿就散开了,消失在弯曲的河道中,远处传来一片哗笑和告别的声音。水面上渐渐沉寂,只见月亮的影子在水中摇晃。高大的石头建筑耸立在河边,古老的桥梁横在水上,大大小小的船都停泊在码头上。静寂笼罩着这座水上城市,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地入睡了。
【1】文章第二自然段用人们熟悉的事物( )( )( )作比,能拉近小艇与读者的距离,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小艇( )( )( )这三个外形特点。
【2】文章第四自然段的中心句是( ),围绕中心句,从( )( )( )这三个方面进行具体描写,属于( )描写(静态描写、动态描写)。
【3】文章第六自然段的画线句子,属于( )描写(静态描写、动态描写),表达效果是( )。
10、课内阅读
圆明园中,有( )的殿堂,也有( )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有如漫游在天南地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1】我会在括号中填合适的词。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景观(_____________) 仿照(_____________) 仿佛(______________)
【3】用“~~~~~”划出文中的排比句。
【4】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风景名胜(______): A.超过 B.优美的地方 C.能担任、能承受
(2)举世闻名(______):A.用鼻子嗅 B.知道 C.有名望
(3)武陵春色(______):A.情景、景象 B.颜色 C.脸上表现的神情
【5】本文是从__________ 、 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三个方面来描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的。
【6】本文标题为“圆明园的毁灭”,为什么在内容上却用大量的笔墨描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充满气泡的建筑》,完成习题。
充满气泡的建筑
①为迎接2008年奥运会而修建的北京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是一个充满了魔幻色彩的气泡王国。它是迄今为止世界上规模宏大、构造复杂、技术最全面的膜结构工程。它的外层结构由1437块ETFE(四氟乙烯)膜材料组成,营造出极具魅力的视觉效果:无论站在场馆内外任何角度,都能看到一个个紧密相连的半透明的水泡,却看不到一根多余的钢梁。
②那些水泡和钢梁融为一体,是基于怎样的设计原理?其实,这个淡蓝色的方型建筑,隐藏着自然界中一个关于气泡的秘密。早在一百多年前,英国物理学家罗德·开尔文就提出了这个“气泡理论”:由14边形的三维结构球体组成的结构,接触界面最小。这一理论最终帮助“水立方”形成了复杂的节点,成为其庞大钢结构体系的依托。
③“水立方”的建筑规模宏大。A.它的建筑面积约8万平方米,高约30米,外层膜结构共由3000多个气枕组成,覆盖面积达到10万平方米,展开面积达26万平方米。
④尽管“水立方”是一个全封闭的室内场馆,但巧妙的设计让它能够自如地“呼吸”:在屋顶设置了自然排风机,8个自然通风口可实现馆内外空气流通,这样就能将建筑空间中的热量散发出去,实现自然通风,保证17000人观赛时的透气问题。
⑤“水立方”的外膜材料是一种新型的环保节能材料,它具有自洁功能,本身比较光滑、不易沾染灰尘。除了遇上沙尘暴等极端天气,一般情况下,自然降雨就足以使之清洁如新。
⑥“水立方”的外膜材料具有不浸水性,雨水滑过,不留水痕。与此同时,“水立方”专门设计的雨水回收系统,一年回收的雨水量为1万吨左右,相当于100户居民一年的用水量。
⑦在“水立方”的表面,散落着许多闪闪发光的亮点,这些亮点是可以控温的镀点。B它们就像小小的遮阳伞,起到隔离、反射光线的作用,把刺眼的光线和多余的热量挡在场馆之外。阳光负荷很少的北面,镀点密度疏一些,而在西面和东面,由于入射阳光较强,镀点密度就相对高一些。要想让“水立方”保持凉爽的温度,这些小小遮阳伞的分布就必须十分精确。设计者以北京市近30年的气候资料为基础进行精密计算,终于确定了每一张薄膜上所需键点的面积。
【1】文章围绕“水立方”的特点,主要抓住其视觉效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雨水回收、温控设计等方面来说明。(填序号)
A.透气通风 B.建筑规模 C.设计原理 D.有自洁功能
【2】“水立方”的外膜材料具有哪些优点?下面哪一项表述不正确( )
A.能自然通风散热
B.具有自洁功能,本身比较光滑、不易沾染灰尘
C.是一种新型的环保节能材料
D.具有不浸水性,雨水滑过,不留水痕
【3】文中画“ ”句子中,A句主要采用了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B句采用了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
A.打比方 B.列数字 C.作比较 D.举例子
【4】第②段中画“﹏﹏”中“关于气泡的秘密”在文中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最后一句话中的“精密”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选段,完成下列各题。
南平市环保局向社会发布2017年度南平市环境公报。其中,公报了2017年南平市境内3条主要河流水质抽检评价结果——总体水质状况优级,水质类别为二类,与上年持平。主要河流一类到三类水质比例为100%,与上年持平,其中一类到二类水质比例为92.6%,较上年上升了7.4个百分点。值得一提的是,闽江南平段水质、富屯溪水质等多条我市境内主要河流水质状况比上一年有较大提升,如闽江南平段一类到二类水质比例为100%,较上年提高了20个百分点。此外,南平还完成123个小流域断面的监测,结果与2016年普查水质相比,一类到三类水质比例上升4.1个百分点,四类水质比例上升1.6个百分点,五类及劣五类水质比例下降5.7个百分点,且2017年水质自动站监测结果以二类水质为主。与此同时,全市14个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与上年持平。
选自《闽北日报》(有删减)
【1】我市小流域断面的监测结果五类及以下水质与2016年相比,有何变化?( )
A.提高
B.降低
C.有高有低
D.与去年持平
【2】根据材料所提供的信息,下面选项错误的是( )
A.闽江南平段总体水质比上年提高了20个百分点。
B.2017年南平市境内3条主要河流水质状况与上年持平。
C.小流域断面的监测结果说明南平小流域河流的水质变好。
D.南平市全市生活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居民可以放心饮用。
【3】文中反馈的监测结果,不包含下列哪个方面的检测( )
A.地下饮用水的水质达标率
B.小流域断面的监测结果
C.主要河流水质抽检评价结果
D.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
13、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给垃圾分类
材料一:
生活垃圾投放指南
材料二:
我们在生产生活中产生的大量垃圾,正在严重侵蚀我们的生存环境,垃圾分类是实现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避免“垃圾围城”的有效途径,通过分类收集,不仅能减少垃圾给环境带来的污染,节约垃圾无害化处理费用,更能“变废为宝”,使资源得到重复利用。有人将垃圾称为“放错地方的宝藏”,据保守估计,我国城市每年丢弃的可回收物价值在300亿左右。
【1】生活垃圾可分为哪几类来投放?( )
A.可回收物、餐厨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
B.可回收物、生活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
C.可回收物、餐厨垃圾、工业垃圾、其他垃圾
D.生活垃圾、餐厨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
【2】根据材料二,关于实施垃圾分类的好处,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减少垃圾给环境带来的污染
B.节约垃圾无害化处理费用
C.使资源得到重复利用
D.使人们投放垃圾更为便捷
【3】下列关于垃圾分类的做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旧报纸和用过的卫生纸放进同一个垃圾桶。
B.废电池和旧家电一起放进“可回收物”的垃圾桶。
C.打碎的陶瓷碗片放进“其他垃圾”的垃圾桶。
D.吃剩下的蔬菜和喝剩下的矿泉水瓶放进同一个垃圾桶。
14、课内阅读
《西风胡杨》节选
胡杨,是最无私的树。胡杨是挡在沙漠前的屏障,身后是城市,是村庄,是青山绿水,是并不了解它们的芸芸众生,可它们不在乎。它们将一切浮华虚名让给了牡丹,让给了桃花,让给了所有稍纵即逝的奇花异草,而将这摧肝裂胆的风沙留给了自己。
胡杨,是我平生所见最悲壮的树。胡杨生下来千年不死,死后千年不倒,倒下去千年不朽。在塔里木和内蒙古的额济纳旗,我都看见了大片壮阔无边的胡杨林,它们生前为保卫所挚爱的热土战斗到最后一刻,死后枝丫奇屈的身躯仍坚定地挺立着。
【1】胡杨有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胡杨的无私时,描写奇花异草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是如何描写胡杨的悲壮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摇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所以,我总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呢?”母亲说:“还早呢,花开的时间太短,摇不下来的。”可是母亲一看天上布满阴云,就知道要来台风了,赶紧叫大家提前摇桂花。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摇呀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
桂花摇落以后,挑去小枝小叶,晒上几天太阳,收在铁盒子里,可以加在茶叶里泡茶,过年时还可以做糕饼。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1】这个文段选自《______》。这段话讲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给下面的词语找反义词。
大(______) 早(______) 短(_______)
乐(_______) 香(______) 前(______)
【3】桂花有什么用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划出桂花落下来时像下雨一样的句子。
【5】“好香的雨”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一个“浸”字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课外阅读练习。
“沙漠之舟”骆驼
它那高高的背,仿佛一座凸起的小山;那四条大长腿,走路并不笨拙,脚上还长着厚厚的大肉垫。它日夜兼程走在浩瀚的沙海中,连续多少个昼夜都不喝一滴水,只要吃上一些粗糙的沙漠植物,就很满足了。不问路途的遥远,哪管酷暑严寒的威胁,就凭它这足够的耐心,就能战胜一切困难!
你知道它是谁吗?他就是号称“沙漠之舟”的骆驼!
你知道为什么人们称它是“沙漠之舟”吗?那是由于它的身上具备了许许多多战胜各种恶劣环境的特殊构造和功能。
就说在漫无边际的沙漠里行路吧!人们一脚下去,踩出一个大深窝,拔出脚来有事多么的吃力艰难。可是这对骆驼却算得了什么!它那厚厚的肉脚垫,从来都不会陷入沙窝。
沙漠里常常起风。刮起风来昏天黑地,迷了眼睛,更看不清前面的方向。可是这对骆驼来说实在不成问题,因为它长有长长的眼睫毛,完全能够阻挡细沙。还有它的鼻子,总是一张一合,这样闭合又有什么样的灰尘能侵入呢?
特别是它背上的那座“小山峰”,那是贮存食物和水分再好不过的仓库。难怪它不吃不喝,时间过去了多么久也饿不死,原来,那驼峰就是它生命的后盾啊!
骆驼脚大、身高,适合在充满艰难险阻的大沙漠里行走。称它为“沙漠之舟”,多么恰如其分啊!
1.结合上下文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
(1)人烟稀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漫无边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近义词:酷暑——( ) 自豪——( )
反义词:忠实——( ) 笨拙——( )
3.骆驼为什么不会陷入沙窝?
4.骆驼为什么可以在很长时间里不吃不喝?
5.想一想人们为什么称骆驼为“沙漠之舟”?
17、转眼间三十四年过去了。当年那个沮丧的孩子,已是一位著名的建筑设计师了,我再没有钓到过像三十四年前那个夜晚所钓到的那样大的鱼。但是,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却不止一次地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当我一次次地面临道德抉择的时候,就会想起父亲告诫我的话: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一个人要是从小受到像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这样严格的教育的话,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
1.我知道加点字的读音,写在后面的括号里。
转身(______) 似乎(______) 难过(______)
转动(______) 似的(______) 遇难(______)
2.我知道这些词语的近义词。
抉择—— 告诫—— 实践——
3.照样子,写出表示时间过得快的词语。
转眼间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4.联系上下文,理解下面两个词语的意思。
沮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诱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但是,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却不止一次地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这句话中的“鱼”用上引号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了短文,我的启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阅读。
默读父亲
①我是父亲最小的儿子。“爹疼满崽”这句话便成了父亲爱的天平向我倾斜时搪塞哥哥姐姐们的托词了。在我10岁那年,我生病躺在了县医院的病床上,我突发奇想让父亲给我买冰棍吃。父亲拗过我,便只好去了。 那时候冬天吃冰棍的人极少,大街上已找不见卖冰棍的人。整个县城只有一家冰厂还卖冰棍,冰厂离医院很远,父亲找不到单车,便步行前往。半晌,父亲气喘吁吁、满头大汗跑回来。一进屋,便忙不迭解开衣襟,从怀里掏出一根融化了一大半的冰棍,塞给我,嘴里却喃喃地说道:“怎么会化了呢?人家卖冰棍的都用棉被裹着呢!”
②初二那年,我的作文得了全省中学生作文竞赛一等奖,这在小镇上可是开天辟地头一遭的事儿。学校为此专门召开颁奖会,还特地通知父母到时一起光荣光荣。等到要参加颁奖会的那天,父亲一大早便张罗开了,还特地找出一件不常穿的中山装穿上了。可当父亲跨出家门要上路时,任性而虚荣的我却大大地扫了父亲的兴:“爸,有妈跟我去就成了,你就别去了。”父亲充满喜悦的脸一下子凝固了。那表情就像小孩子欢欢喜喜跟着大人去看电影却被拦在了门外一般,慌张而又绝望。迎着爸妈投过来的疑惑的眼神,我好一阵子没说话,只是任性地待在家里不出门。父亲犹疑思忖了半刻,用似乎极其坦然却终究掩饰不住失落的有些颤抖的声音说:“那爸就不去了。”父亲已经破译出了我心底的秘密:我是嫌看起来木讷、敦厚且瘦黑而显苍老的父亲丢我的脸啊! 看着父亲颓然地回到屋里,我这才放心地和妈妈兴高采烈地去了学校。可是,颁奖会结束后,却有一个同学告诉我:你和妈妈风风光光地坐在讲台上接受校领导授奖和全校师生羡慕的眼光时,你爸却躲在学校操场一隅的一棵大树下,自始至终注视这一切呢!顿时,我木然,心里漫上一阵痛楚……
③父亲做的最让我感动的事,发生在我17岁初入大学的那年。我刚入大学的时候,寝室里住了4个同学,除了我,他们每个人都有一台袖珍收录机,用来听听节目、学学英语,很让人眼馋。后来,与其说是对别人的羡慕,倒不如说是为了维护自己的“自尊”,我走了60里地回到家,眼泪汪汪地跟父母说:“我要一台收录机。”父亲听了,一个劲儿地叹气,母亲则别过头去抹泪。我心一软,两手空空连夜赶回学校。过了一段时间,父亲到学校找到我,将我叫到一片树林里,说:“孩子,你不要和人家攀比,一个人活的是志气。记住,不喝牛奶的孩子也一样长大。”我正掂量着父亲这句话,父亲已从怀里掏出一样东西放在我手上;我伸开手来,正是一台我心仪已久的袖珍收录机。事后才知道,这是父亲进城卖了500毫升血给换来的。“不喝牛奶的孩子也一样长大”,就是父亲这句话,让我在以后的日子里一次又一次地找到了做人真正的自尊,也让我得以活出了一个男人的伟岸。
④父亲没能活到60岁便病逝了。记得父亲临终的时候,他将枯槁的手伸向了我,我将手放在父亲的手心里,父亲极力想握紧我的手,但已无能为力了。是的,父亲虽然没能扶携和目送着我走更长更远的路。但是,父亲一生积攒的种种力量早已渗透到我生命中了——我的生命只不过是父亲生命的另一种延续。
【1】这篇文章写的主要人物是父亲,作者是通过哪几个场景来描写父亲对“我”的疼爱的?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完成表格。
时间 | 场景 |
“我”10岁那年 | _______ |
“我”上初二那年 | _______ |
“我”17岁初入大学那年 | _______ |
父亲病逝那年 | _______ |
【2】根据你对文章的理解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在打“×”。
(1)“顿时,我木然,心里漫上一阵痛楚……”这是心理描写,表现了作者为自己不理解父亲的心意而内疚、后悔的心理。( )
(2)“不喝牛奶的孩子也一样长大。”父亲这句话的意思是:没有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同样可以成长、成才,人活着要有志气!( )
(3)“记得父亲临终的时候,他将枯槁的手伸向了我,我将手放在父亲的手心里,父亲极力想握紧我的手,”这句话通过动作描写说明父亲已经极其瘦弱,他舍不得离开人世。( )
【3】对于第④段中的画线句,你的理解是:______。
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是:______。
【4】文中哪个场景让你感受最深刻?请把你的感受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
19、课内品读。
忽然,一只藏羚羊从对面的草坡上飞奔而下,一直奔到狭窄的路中央,“扑通”一声跪了下来。司机紧急刹车,才避免了一场悲剧的发生。司机和一位科考队员走下车来,准备将它赶走。
令人奇怪的是,任凭他俩怎么吆喝,那只老羚羊纹丝不动地跪在车前,并用一种乞求的眼神盯着他俩。车内其他人也都感到好奇,纷纷走下车来。
这时,有两行浊泪从老羚羊的眼眶里涌了出来,然后,他缓缓站起身来,一步一回头地往草坡上走。
……
全体科考队员噙着眼泪,默默地注视着,待两只羚羊逐渐没入草丛中,才缓缓离去。
(1)请解释文中加点字或词。
乞求:
噙:
(2)请你从文中找出描述藏羚羊急迫心情的词语。
(3)这篇文章描述了老羚羊的无助和对小羚羊的关怀。你能从选文中中出来有关词语描述这一情节的词语吗?
(4)你能体会出当时科考队员的泪水是怎样的一种泪吗?
20、将下列句子改为陈述句。
①我怎么能忘记老师的关爱呢?
②春天一到,冰不就化开了吗?
21、难道巴迪的诗写得不精彩吗?(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
22、把下列句子改成陈述句。
(1)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外公,这不是您最宝贵的画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妙笔生花(30分)
题目:____________的变化
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可以补充人、事、景、物等。(2)写一篇字数不少于400字的记叙文。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