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拉萨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四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9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7题,共 35分)
  • 1、下面词语中加点的“疏”和诗句“篱落疏疏一径深”中的“疏”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导交通

    B.志大才

    C.古书注

    D.密有致

  • 2、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溺”字的第六笔是竖折折钩

    B.“降”字的第五笔是点

    C.“驾驶”两个字都是形声字

    D.“竭”字共十四笔

  • 3、下面句子画线的标点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他神情有点儿紧张,勇敢地开口了:“同志,买,买,买……

    B.它决定要出去玩玩,就会出走一天一夜,任凭谁怎么呼唤它也不肯回来。

    C.“这是琥珀,孩子。”他高兴地说“有两个东西关在里面呢。”

    D.它的旧主人告诉我养鹅等于养狗,它也能看守门户。

  • 4、下面词语所表达的情感与其他两项不同的一项是( )

    A.领头羊

    B.纸老虎

    C.铁公鸡

  • 5、下列不是用来形容人物外貌的词语是(  )

    A.白发苍苍

    B.精忠报国

    C.眉清目秀

    D.浓眉大眼

  • 6、《观潮》一课称钱塘江大潮为天下奇观,下列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作者按照潮来前、潮来时、潮头过后的顺序描写大潮的“奇”。

    B.“潮来前”从江面很平静,在雨后的阳光下,笼罩着一层蒙蒙的薄雾体会到大潮的“奇”

    C.“潮来时”从大潮雷霆万钧的声势,惊心动魄的气势及形态的变化上,可以体会到大潮的“奇”

    D.“潮头过后”从余波的漫天卷地,风号浪吼可以体会到大潮的“奇”。

  • 7、下列词语和人物搭配不恰当的一组是

    A.精忠报国( 岳飞 )

    B.铁面无私( 包公 )

    C.大义凛然( 王戎 )

    D.大义凛然( 关羽 )

二、填空题 (共1题,共 5分)
  • 8、按要求填空

    (1)当我们不认识字时,可以通过查部首来解决,先查____部,再查____画,读音是___, 可以组词为____

    (2)“中加点字的读音是___,我能写出它的近义词_____,它的反义词____。我还能用空隙造句:_____

三、古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9、课堂回放

    1

    把诗句补充完整,并完成后面习题。

    ________,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________

    2《题西林壁》是________朝诗人________________后的总结,借________说理,富有理趣。题目的意思是:________。

    3苏轼的诗还有很多,全是苏轼的诗的一组是_____

    A. 《望庐山瀑布》《饮湖上初晴后雨》

    B. 《惠崇春江晓景》《饮湖上初晴后雨》

    C. 《春晓》《饮湖上初晴后雨》

    4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题西林壁》中的诗句________,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5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

    A. 从正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从其他面看庐山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

    B. 横看山岭连绵起伏,侧看山峰耸立,庐山的远近高低都不相同啊。

    C. 庐山不管从哪个方向看都是高低起伏,错落有致。

四、现代文阅读 (共5题,共 25分)
  • 10、疏通

    清晨,小街上人来人往,像畅流的小溪。忽然,两辆自行车撞在一起,两个小伙子争吵起来,互不相让,像一块大石头横在小街中,小溪流缓慢了,渐渐停止了。

    ”一个大汉猛按车铃,厉声高喊。“ ”一个姑娘急得满脸通红,直跺红皮鞋。“ ”一个中年男子长叹了一声……有几个人干脆掉转车头,绕道而走了。

    人越聚越多。这时,人群中走出一位老大爷,头发斑白,神情安详,声音洪亮:“一大清早就吵架,不怕一天不顺当?快走吧!”不知怎么的,两个争吵的小伙子一下子松开了手。老大爷站在街当中,高声喊道:“东去的,右边走!前面的,别停住!快走!”

    人群开始缓缓移动,渐渐地加快。一会儿,小街畅通无阻,响起了一曲悦耳的欢歌。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忽然—( )       缓慢—( )        洪亮—( )       悦耳—( )

    【2】文章记叙了一天________(时间),_________(地点)因为________________而拥堵起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知埋怨,一位_________却主动疏通交通,让这里重新_______________

    【3】下列句子应该填在文中哪一空白处(填序号)

    A.“唉!小街太窄了!”     B.“喂!快走啊!”     C.“急死人了!”

    【4】小街又响起欢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题目“疏通”有两层意思: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阅读理解。

    小爬虫的道理

    ①那天我正伏案写作。“丁”的一声,一枚绿豆大小的圆形从天而降,落在桌面上。

    ②我停下笔,正要伸手掂(diān)起那枚“小绿豆”,不料它却突然伸展成椭(tuǒ)圆形状,十几只白色的小足在空中快速地挥舞着——这分明是一只小爬虫呀。

    ③小爬虫仰躺在书桌上,一个劲儿朝空中乱踢着。我一时童心大起,拿过尺子一量:五毫米。我用尺子轻轻一拔,希望将它弄近一点,谁知刚碰到它的背壳,它立刻缩成一团。

    ④我好奇地看着它小心地展开身体。它那小足不断地蹬(dēng)着,聚集着力量使自己“庞大”的身躯翻转过来。但不知是用力不当还是别的原因,它只能平躺或是侧向某一边,却无法使整个身体翻转站立。(       )每次老以失败告终,(       )它毫不气馁(něi),一阵激烈的努力过后,稍稍停歇几分钟,便又开始使出浑身解(xiè)数来实现自己的愿望。

    ⑤我揉(róu)了一下发胀(zhàng)的眼睛,如此脆弱的生命却具有如此强大的毅力是我始料不及的。我站起来,打开窗户看看外面的蓝天白云,对这只小爬虫能够翻身站起来已经不抱任何希望了。

    ⑥我返回书桌,令我惊奇的是,这只原来还仰躺在桌面上奋战的小爬虫竟然已经翻身站起,并在书桌上敏捷地爬着。我好奇地把它的身体又一次翻过来,看它怎样“东山再起”。

    ⑦小爬虫不断地挥动着小足。时间缓缓地溜走,慢慢地,它挪(nuó)近了那把尺子,十几只小足一拥而上紧紧抓住尺子的边沿,接下来自然得像什么事也没发生过似的,沿着尺子快速地爬开去。

    ⑧我将尺子翻转过来,那小虫竟然能背朝下贴着尺面爬行。

    ⑨我轻轻放下尺子,不用细想也能明白,这只可爱的小生命是怎样为实现自己的愿望而坚持不懈(xiè)地努力的。

    ⑩一把尺子,一张薄纸,一片树叶,甚至平面上的一个折(zhé),点都可能给它提供成功的机会!它需要的:只是永不放弃的努力而已。为了生存,它正是这样永不懈怠(dài)地奋斗着!

    【1】第4自然段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应该是( )( )

    【2】第6自然段加点的短语“东山再起”指的是(       

    A.东边的山再次升起来。

    B.回到原来的状态。

    C.太阳从东边升起。

    【3】请联系上下文,解释下面的词语。

    始料不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进行了连续的观察。比如:“我停下笔、我一时童心大起,拿过尺子一量”等。请你再找出两处体现作者连续观察的词句,摘抄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者观察得很仔细,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来?请找出两处摘抄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课外阅读。

    童心的天堂

    黄小平

    早晨,阳光下,一个孩子蹲在一棵小草前,凝视着草叶上的一颗露珠(lù lòu)。

    母亲走过来,看孩子在干什么。

    “妈妈,这草叶上的露珠怎么会越来越小呢?”

    “被阳光蒸发了。”

    “最后,整个露珠都会蒸发掉吗?”

    “孩子,会的。”

    “多美的露珠啊!就这样消失了,多可惜呀。”

    只见孩子伸出手掌,小心地盖在露珠的上方。

    “孩子,你在做什么呢?”

    “我在为露珠遮挡蒸发它的阳光。”

    “这样做是没用的,最后露珠都会消失的。”

    孩子说了一句话,令母亲回味了许久:“妈妈,这样至少可以为露珠遮住一些阳光,让露珠多美丽一会儿。”

    冬天,母亲和孩子堆着雪人:眼睛、鼻子、嘴巴、耳朵,都有了。

    孩子似(sì shì) 乎还不满意,绕着雪人转起了圈(quān juàn)儿。

    母亲问,还差(chā chà)点什么呢?

    孩子突然解开棉衣的纽扣。

    母亲赶忙劝阻,说解开纽扣会冻着( zháo  zhe)的。

    孩子说,这么冷的天气,雪人一点衣服也没穿,更会冻着,让雪人披上棉衣,会多暖和(hé huo)一些。

    说完,孩子把从身上脱下的棉衣,披在了雪人的身上。

    深秋,叶子纷纷从树梢落下来。

    “妈妈,现在怎么不刮风呢?”

    “现在刮风不是很冷吗?可为什么想要刮风呢?”

    __刮风,这些落叶__可以乘着风轻轻地落到地上,就不会摔得那么疼了。”

    “孩子,见别人摔倒了,当你懂得去疼别人时,你的心就是垫在地上的棉絮,摔倒的人,就不会感到那么疼了。”

    “妈妈,今后我要多疼别人,让大地多垫些棉絮。”

    (选自《好家长》)

    1选出文章括号中正确的读音。

    2在文章括号中填写恰当的关联词语,并用关联词造句。

    3草叶上的露珠为什么会越来越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简要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章最后一句:“今后我要多疼别人,让大地多垫些棉絮。”谈谈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阅读理解

    《巨人的花园》

      不久,北风呼啸,隆冬来临,刺骨的寒风吹起雪花。巨人孤独地度过了漫长的严冬。春天终于来了,村子里又开出美丽的鲜花,不时传来小鸟的欢叫。但不知为什么,巨人的花园里仍然是冬天,天天狂风大作,雪花飞舞。巨人裹着毯子,还瑟瑟发抖。他想:今年的春天为什么这么冷,这么荒凉呀……”

    !是这么回事呀!”巨人终于明白,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他不禁抱住了那个孩子:唤来寒冬的,是我那颗任性、冷酷的心啊!要不是你提醒,春天将永远被我赶走了。谢谢你!” 

      小男孩在巨人宽大的脸颊上亲了一下。巨人第一次感到了温暖和愉快。于是,他立刻拆除围墙,把花园给了孩子们。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热情_________  寒冷_________

    2填空:巨人终于明白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个童话故事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一年级起,我们已学过了很多的童话故事,童话故事深受同学们的喜爱,通过本学期这几篇童话故事的学习,你能说说章话故事有什么特点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妹妹扮演的角色

    ①学校准备排练一部短话剧。告示一贴出,妹妹便兴高采烈地去报名当演员。定角色那天,妹妹一回到家,我便小心翼翼地问她:“你被选上了吗?”

    ②“是啊!”她愉快地回答。

    ③“告示中说,短话剧里只有4个人物:父亲、母亲、女儿和儿子。你的角色是什么?”

    他们让我演狗!”妹妹大声说着转身跑上了楼,我却呆呆地站在那里。

    ⑤接下来的日子里,妹妹总是积极参加每次排练。我心里可真纳闷:一只狗有什么可排练的?但妹妹却练得很投入,还买了一副护膝。据说这样她在舞台上爬时,膝盖就不会疼了。妹妹还告诉我,她的动物角色名叫“豆豆”。我注意到,每次排练归来,妹妹眼里都闪着兴奋的光芒。

    ⑥演出那天,我翻开节目单,找到妹妹的名字:“珍妮——豆豆(狗)”。我偷偷环视四周,发现整个礼堂都坐满了,其中有很多熟人和朋友,我赶紧往椅子里缩了缩。有一个演狗的妹妹,毕竟不是很有面子的事。幸好,灯光转暗,演出开始了。

    ⑦先出场的是“父亲”,他在舞台正中的沙发上坐下,召集家人。接着“母亲”“女儿”和“儿子”先后出场。在一家人的谈话声中,妹妹穿着一套黄色的、毛茸茸的狗道具,手脚并用地爬上了场。

    ⑧但这可不是简单地爬,“豆豆(妹妹)”蹦蹦跳跳、摇头摆尾地跑进客厅,先在地毯上伸个懒腰,然后才在沙发旁安顿下来,开始呼呼大睡。一连串动作,惟妙惟肖。显然,很多观众也注意到了,四周传来轻轻地笑声。

    ⑨接下来,剧中的父亲开始给全家讲故事。他刚说到“夜晚,四周安静极了,就连老鼠……”“豆豆”突然从睡梦中惊醒,机警地四下张望,仿佛在说:“老鼠?哪儿有老鼠?”神情和我家的小狗一模一样。我用手掩着嘴强忍住笑。

    ⑩剧中的父亲继续讲:“突然,轻微的响声从屋顶传来……”昏昏欲睡的“豆豆”又一次惊醒,好像察觉到异样,仰视屋顶,喉咙里发出呜呜的低吼。太逼真了!妹妹一定费尽了心思。此时,我已经不再注意主角们的对白,我的全部心思都放到了妹妹身上。妹妹的表演使得台下的笑声此起彼伏。我也情不自禁地为她使劲地鼓掌。

    那晚,妹妹的角色没有一句台词,却抓住了所有观众的心。后来,我问妹妹怎么可以演得那么好,她笑着说:“如果你用演主角的态度去演一只狗,狗也会成为主角。”

    【1】按照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用简练的语言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

    【2】短文通过对“我”的神态和动作的描写,反映出了“我”的心情。读读第⑥和第⑩自然段画波浪线的句子,想想“我”的心情如何,用合适的词语写下来。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3】认真阅读短文,选择合适的选项。

    (1)读读第④自然段画横线的句子,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妹妹说这话时的心情是:(______

    a.委屈              b.兴奋              c.生气

    (2)短文第⑧自然段写了妹妹表演时一连串的动作,这是为了说明:(_______

    a.妹妹身体灵活       

    b.妹妹表演得活灵活现 

    c.小狗特别可爱

    (3)“如果你用演主角的态度去演一只狗,狗也会成为主角。”对这句话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______

    a.如果给狗加上一些生动活泼的语言,狗也会成为主角。

    b.不论我们处在何种角色的位置,只要我们不看轻自己,积极努力,就会获得认可和赞美。

    c.当演员,演话剧,就要演主角,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五、语言表达 (共1题,共 5分)
  • 15、按要求,写句子。

    1.鹅吃饭时,吃一口冷饭,喝一口水,然后再到别处去吃一口泥和草。(用加点词语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不讨厌打雷,因为打雷只不过是让大地苏醒,让春天快些回来。(照样子,发挥想象补写句子)

    我不讨厌下雨,因为下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下面的词语中任选一个或两个,写一写“树上的小鸟”。

    顿时 忽然 一会儿功夫 过了一会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修改病句 (共3题,共 15分)
  • 16、修改病句。

    (1)王二小不但壮烈牺牲了,而且他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

    (2)联欢会上,同学们唱了许多动听的歌曲和舞蹈。

    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修改下面的语段。

    《中国古代神话》是2013年华夏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袁珂写的。从世界是怎样开始的,黄帝和蚩(chī)尤的战争,帝俊、帝喾(kù)和舜(shùn),羿和嫦娥的故事,鲧(ɡǔn)和禹治理洪水,夏以后的传说等几个方面对支离破坏的中国神话做了全面、完善,通俗的讲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下面的句子有两处错误,读一读,请修改。

    《爬山的脚》的作者是叶圣陶写的。作者细致地描述了爬山是如何一步一步往上爬的,激动了我们留心观察周国事物的兴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19、习作

    题目:我最好的朋友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不要出现真实姓名,可以用小丽、小勇等代替。

    ②选择你们之间印象最深刻的事情,写清楚事情的经过和当时的感受,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完成后认真修改。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95
题数 1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古诗阅读
四、现代文阅读
五、语言表达
六、修改病句
七、书面表达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