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吕梁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四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9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7题,共 35分)
  • 1、下面划线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是(    

    A. )盖      duò     bēn)地裂

    B. )气      kēng)锵    应接不xiá

    C. )岸            sōu)肠刮肚

  • 2、下面对作者抒发的情感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抒发了诗人对梅花傲雪怒放的赞美之情。

    B.《宿新市徐公店》描绘了一幅明丽的乡村春景图,体现了诗人闲适的心境。

    C.“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一句表明诗人很不喜爱躺在溪边剥莲蓬的小儿子。

    D.“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表达了作者对辛勤劳作之人的赞美,对不劳而获者的不满。

  • 3、选择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组(  )

    A. (shā)  (zhěng)   (fang) (què)

    B. (shī)  (liàng)  (róng) (dāi)

    C. (yǎ)  ( hàn)   (nèn)   (lèng)

  • 4、下列词语与读书求学无关的一项是(  )

    A.悬梁刺股     牛角挂书

    B.临危不惧     彬彬有礼

    C.韦编三绝     囊萤映雪

    D.手不释卷     废寝忘食

  •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他和我热情地握手。

    B.一股清晰的海风冲进屋里。

    C.他画了一幅画和一道数学题。

    D.我估计他一定不会做这道题。

  • 6、张华想写“崇山jùn岭”这个词,他在字典中查“jùn”字正确的应该是(       

    A.骏

    B.峻

    C.竣

    D.俊

  • 7、下面句子修辞手法正确的序号是( )

    (1)一粒豆子钻进了一个裂缝里,成了一个囚犯。

    (2)豌豆花像紫色的小蝴蝶。

    (3)一转眼,我们都上四年级了。

    (4)难道我们永远就在这儿坐下去吗?

    A.比喻 拟人 反问 夸张

    B.拟人 比喻 夸张 反问

    C.比喻 拟人 夸张 反问

二、填空题 (共1题,共 5分)
  • 8、给下列字先加部首,组成新字再组词。

    ____( )       ____( )

    ____( )          ____( )

三、古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9、请先把古诗补充完整,再答题。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

    __________________,麦花雪白菜花稀。

    __________________,惟有蜻蜓蛱蝶飞。

    【1】把诗文补充完整。

    【2】这是_______(朝代)诗人_________的作品。读诗文的前两句时,你的眼前浮现了怎样的画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共5题,共 25分)
  • 10、阅读。

    母亲对儿子说

    喔,孩子,我来告诉你:

    生活对我并不是一架水晶梯。

    它上面钉着图钉,

    有碎片,有裂缝,

    那儿的地上没有铺地毯——

    是光秃秃的。

    但是所有的时刻,

    我都在向上攀登。

    在到达楼梯平台前,

    要绕过许多拐角,

    有时在黑暗中摸索,

    那儿没有一丝光线。

    孩子,你千万不要后退,

    不要发现有艰险就停步不前。

    现在你不要跌落下去——

    因为我还在前进,宝贝,

    我还在攀登,

    生活对我并不是一架水晶梯。

    【1】这首诗中有一对反义词:________——________

    【2】诗中的“图钉”“碎片”“裂缝”分别代表生活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但是所有的时刻,我都在向上攀登”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时在黑暗中摸索”中的“黑暗”指的是_____________

    【5】这首诗中母亲对儿子主要说了什么?表达了母亲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阅读理解。

    七月的天山

    七月的新疆,最理想的是骑马上天山。

    进入天山,戈壁滩上的炎暑就被远远地抛在后边,迎而送来的雪山寒气,会使你感到像秋天似的凉爽。蓝天衬着高耸的巨大的雪峰,太阳下,雪峰间的云影就像白锻上绣了几朵银灰色的花。融化的雪水,从高悬的山涧、从峭壁断崖上飞泻下来,像千百条闪耀的银链,在山脚下汇成冲激的溪流,浪花往上抛,形成千万朵盛开的白莲。每到水势缓慢的洄水涡,都有鱼儿在欢快地跳跃。这个时候,饮马溪边,你骑在马上,可以俯视阳光透射到的清澈的水底,在五彩斑斓的溪水和石子之间,鱼群闪闪的磷光映着雪水清流,给寂静的天山增添了无限的生机。

    再往里走,天山显得越来越美。沿着白皑皑群峰的雪线以下,是婉蜒无尽的翠绿的原始森林,密密的塔松像撑开的巨伞,重重叠叠的枝娅,漏下斑斑点点细碎的日影。骑马穿行林中,只听见马蹄溅起漫流在岩石上的水声,使密林显得更加的幽静。

    走进天山深处,山色逐渐变得柔嫩,山形也逐渐变得柔美。这里溪流缓慢,萦绕着每一个山脚。在轻轻荡漾着的溪流的两岸,满是高过马头的野花,五彩缤纷,像织不完的锦缎那么绵延,像天边的霞光那么耀眼,像高空的彩虹那么绚烂。马走在花海中,显得格外矫健;人浮在花海上,显得格外精神。在马上你用不着离鞍,只要稍一伸手就可以捧到满怀心爱的鲜花。

    虽然天山这时并不是春天,但是有哪一个春天的花园能比得过这时天山的无边繁花呢?

    1我们从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词句中可以看出作者观察位置的变化。

    2密密的塔松像撑开的巨伞,重重叠叠的枝娅,漏下班斑点点细碎的日影。这句话把____比作______,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

    3走进天山深处,山色逐渐变得柔嫩,山形也逐渐变得柔美。这句话中的“柔嫩”和“柔美”能不能互换?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短文的第三自然段,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夜游雁荡山

    暮色浓浓,景物朦胧。这浓,浓得像从天上垂下来的巨大黑纱;那朦胧,又使人感到神秘。

    我站在灵峰招待所门口,抬头看山峰,不禁连连叫绝!刚才阳光还未退去,我只感到山峰像刀削斧劈,十分奇特,现在更出奇了。你说暮色浓浓,山峰却轮廓分明;你说景色分明,却又朦朦胧胧。那就先看看合掌峰吧。站在灵峰寺右角看它像一只雄鹰,再看它那锋利的嘴,假如有人去偷神殿的圣器,它一定会扑过去啄他;它那剑翅的神态,仿佛丢一块石头过去,它就会展翅向你扑来。

    我一边看一边想,这奇妙的景色不正是来自朦胧吗?如果不是暮色,那山峰所化成的形象就不会这样逼真。我怀着浓厚的兴趣,随着人们走到塔头岭看双笋峰。向西看,山峰像一个梳了发髻的老妇,那眉毛、眼睛、鼻子和没有牙齿的干瘪的嘴巴都十分逼真。她仿佛要与我诉说家务,讲讲儿媳妇的贤惠,儿子的孝顺,邻居的和睦;要与我讲讲现在的生活好起来了,还想多活几十年。再向东南方走过去,老妇隐去了,出来一位老头。这是一位蓄了长须的老头,他立在高山上欣赏大自然的美景。月亮出来了,云有时把月亮遮得忽明忽暗的,光线的变化使老头的胡须仿佛微微飘动了。顺着山坡下去,老头归去了,出来一个老僧,在拱着手拜月。故而当地人称这三景是婆婆峰、老头峰、僧拜峰。

    月光把山地铺了一层银,我小心地踏着银光,唯恐把这月光踏碎,破坏了这朦朦胧胧的美。我去看金鸡峰。峰的形状像一个顽皮的小孩,他躲在暮色里探头探脑地窥视对面的山峰,仿佛在和谁捉迷藏。又走了几步,只见一只犀牛正伸长脖子在望月亮,这就是犀牛峰了。

    我意犹未尽,只听见有人大叫:回去了,回去了!就不自觉地跟了过去,见许多人上了车,我看看车头上的字,都是温州市、乐清县几个单位的。他们特地来夜游雁荡山的,我本是因为时间紧才不得已夜游雁荡山,想不到雁荡山的夜景是这么的迷人。

    【1】写近义词。

    窥视——____   小心——____   迷人——____

    【2】“我一边看一边想,这奇妙的景色不正是来自朦胧吗?”与这句话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我一边看一边想,这奇妙的景色不是来自朦胧。

    B.我一边看一边想,这奇妙的景色正是来自朦胧。

    【3】作者夜游雁荡山时看到了哪几个景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走到塔头岭看双笋峰,为什么山峰一会儿像老妇,一会儿像老头,一会儿像老僧?

    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文中画线的句子,从中可以体会出( )

    A.作者因为天黑了,走山路时特别小心。

    B.月色朦胧下的景色实在太美,作者唯恐破坏了这自然的美景,珍惜小心的心情。

  • 13、阅读下面的植物观察记录表,回答问题。

    时间

    状态

    3月24日

    我们种下了几粒长得比较饱满的凤仙花种子。

    4月3日

    三粒种子发芽了,嫩绿的芽上戴着一顶褐色的帽子。

    4月5~6日

    继续每天浇少许水,并给它晒太阳,又有两粒种子发芽了。

    4月14日

    长出了嫩绿色的新叶,有明显的叶脉,叶边呈锯齿形。

    5月1~7日

    分枝上的叶子越来越多。

    5月28日

    叶与茎之间出现了许多花芽。

    6月4日

    第一朵凤仙花开了,花瓣呈淡红色,漂亮极了。

    【1】这个观察记录表的观察对象是____

    【2】从种下那一天开始算起,植物发芽是第____天,长出新叶大致需要____天,大约____天后开花了。

  • 14、课内阅读。

    周恩来和同学一路上左顾右盼,忽然发现巡警局门前围着一群人。他们凑了过去,只见人群中有个女人正在哭诉着仟么。一问才知道,这个女人的亲人被外国人的汽车轧死了,她原本指望巡警局给她撑腰,惩处这个外国人,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外国人,反而训斥她。 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但这是在被外国人占据的地盘里,谁又敢怎么样呢? 大家只能劝慰这个不幸的女人。

    此时的周恩来才真正体会到“中华不振”这四个字的沉重分量。怎么把祖国和人民从苦难和屈辱中拯救出来呢? 这个问题像一团烈火一直燃烧在周恩来心中。 所以,当修身课上魏校长提出为什么而读书这个问题时,就有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响亮回答。

    【1】选文中“女人”哭诉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她原本指望巡警局给她撑腰,惩处那个肇事的外国人,结果________________

    【2】选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简要地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对“中华不振”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A.当时中国很久都没有听到振奋人心的好消息了。

    B.当时中华民族贫穷落后,中国人民面对帝国主义的暴行只能忍气吞声,敢怒不敢言。

    C.当时中国人民因为吃不饱,穿不暖,所以精神都萎靡不振。

    D.中华民族受外国人的欺侮,都振作不起来了。

    【4】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你又是为什么而读书呢?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语言表达 (共1题,共 5分)
  • 15、读下面的片段,试着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

    学会安慰别人

    一个人遇到不顺心的事,如果有人安慰一下,他的心情肯定会好一些。那么,当遇到下列情况时,你会怎样安慰别人呢?

    (1)你的同桌,因为粗心,这次考试数学只得了七十分。看到他难过的样子,你会这样安慰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看到好朋友不小心把新买的玩具弄坏后伤心的样子,你会这样安慰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修改病句 (共3题,共 15分)
  • 16、下面的句子有两处错误,读一读,请修改。

    《爬山的脚》的作者是叶圣陶写的。作者细致地描述了爬山是如何一步一步往上爬的,激动了我们留心观察周国事物的兴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修改病句。

    1.爷爷给我讲了许多过去的往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北京的秋天是一个美丽的地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妈妈总是经常教育我要做诚实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仿佛听见它们在小声说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今天的作业基本上全部做完了。(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科学家经过多次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虽然一根极细的电线,它也能灵巧地避开。(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修改病句。

    奶奶总是喜欢回忆过去的往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19、写作乐园。

    面对危险,哈尔威船长忠于职守、舍己救人;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许多医护工作者、公安干警驻守在抗疫一线,他们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你身边有没有这样无私奉献、令你感动的人?请写一写,介绍一下他(她)吧!

    要求:1.题目自拟,不少于350字

    2.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情等描写

    3.用具体事例突出人物的性格特点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95
题数 1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古诗阅读
四、现代文阅读
五、语言表达
六、修改病句
七、书面表达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