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它身上,我用小刀刻了一道小印,每天早上我都跑到它身边,比一比,看看我长没长。”这句话放在下面哪两句之间比较合适?( )
①院内有一棵我和爸爸一起种下的小白杨。②我天天来看它,盼它快快生长。③有一天,我忽然发现一个怪现象:我前头比那道印矮了一截。④呀,我的个子怎么倒着长?⑤妈妈听了直笑,说:“傻孩子,你怎么能和小白杨比着长?”⑥可是我还是想快些长大,像个大人样,到那个我还没有到过的世界闯一闯。
A.①②之间
B.②③之间
C.③④之间
D.④⑤之间
2、“门泊东吴万里船”中“泊”的意思是( )
A.停留( )
B.停船靠岸( )
C.停放( )
3、下面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带刺的朋友》一文中,因为刺猬偷枣,所以作者不喜欢它。
B. 《大自然的声音》这篇课文具体写了风、水、动物和乐器所发出的声音。
C. 《司马光》这篇课文选自《宋史 .司马光传》。
4、下列选项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填序号)
A.湿润 以经 留意
B.郊外 主持 放弃
C.麻鹤 或者 口干舌燥
5、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______)的疾病 (______)的效果 (______)地划着
(______)地走过 (______)地死去 (______)地听到
6、看拼音写词语。
ténɡ tònɡ shòu zuì jì rán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
7、照样子,写一写。
1.匆匆忙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扯了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点一点地变长 ___________地向前走 ___________地吃饭
4.例:教室 宽敞明亮的教室 一间宽敞明亮的教室
地方 __________地方 __________地方
8、看拼音,写词语。
(1)天阴沉沉的,先是guā fēng,后又下起了bào yǔ
,看来这场lǚ xíng
是要取消了。
(2)音乐会上。小伙伴们有的yǎn zòu,有的tiào wǔ
,实在太yǒu qù
了。
(3)我zǒng shì喜欢guān chá zhī zhū
结网,má què
低飞。
9、课外阅读。
自然界的时钟
公鸡报晓,是人们所热知的。其实,留心看看大自然里的生物活动,你会
发现,自然界是一座奇妙的活时钟。
仔细观察一下各种花开放和凋谢的时间,你会发现它们各有一张时间表。做啤酒的蛇麻草在黎明三点左右开放,到八九点钟就凋谢了;牵牛花大约在清展四点打开喇叭,快中午时使收拢了;五点钟野蔷藏放开笑脸;六点钟蒲公英和龙葵向你含笑点头;七点钟的芍药开始争妍斗丽;到了太阳当顶的中午,美丽的午时花才显示它的美貌;下年六点钟□丝瓜花悄悄地打开花瓣□日落西山以后夜来香不声不响地开始吐香□月季在皎洁的月夜里□好像美女揭开了面纱……
植物知道时间,小动物也是这样。东方欲晓,百鸟就开始鸣了。日落西山,乌入林,鸡上窝,躲在地洞里的老鼠却蠢蠢欲动了。猫头鹰似乎知道老鼠的底细,它白天睡觉,夜间到田野中巡逻捕鼠,不用小闹钟叫唤,到时它自然就醒了。
不仅如此,连没有手表的昆虫也知道花儿开放和谢的时间:辛勤的蜜
蜂一早飞向牵牛花,中午飞向午时花。至于夜蛾,它们是夜来香的客人,每天
晚上,总是准时去拜访它。
有人认为太阳的出没和潮汐的涨落为生物报了时,但这只是生物有规律
活动的外在条件。在动植物生命的内部还有一个像钟表一样的机构,生物用
它计量着时间。这个神秘的生命之钟,就叫“生物钟”。正是靠着生物钟,花
草才能感知时间,昆虫才能按时“赴约”。
【1】在文中“□”里填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2】从短文第二自然段中找出两对反义词,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短文第二自然段使用的修辞手法有(多选)
A. 比喻 B. 拟人 C. 排比 D. 反问
【4】短文共有 个自然段。第二自然段写了 的时间表;第三自然段写了 的时间表,其中第一句话起 的作用;第四自然段写了 的时间表。
10、阅读乐园。
停电以后
夜幕降临了,小明正在明亮的台灯下专心致志地做作业。突然,灯熄灭了,四周漆黑一片。唉!断电了,要知道断电给居民带来了多少不便呀。
小明看着伸手不见五指的屋子,只好无可奈何地摇了摇头,顿时,楼里格外热闹,有的说马上请修理工来抢修,有的说赶快找蜡烛点上吧。小明的奶奶点了根蜡烛,给小明照明,小明伸出头向邻居的小红家一瞧,看见小红家一片漆黑,他想:“今天小红一个人在家,她胆子很小,最怕黑了,那可怎么办呢?对!把奶奶点的蜡烛给小红。”于是小明便拿着点燃的蜡烛,小心翼翼地来到小红家。敲开了门,在烛光下,看见小红一张紧张的脸,就知道她被“黑暗的世界”吓坏了,小红看到蜡烛兴奋不已。接过蜡烛连声说:“谢谢……谢谢……太谢谢了。”小明笑着说:“看你,吓坏了吧!不用谢。小心别把蜡烛弄翻了。”
一根蜡烛的光虽然是微弱的,但小明那种助人为乐、先人后己的好品质却把整个房间,整幢楼都照得无比明亮!
1.解释下面词语。
无可奈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专心致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内阅读。
带刺的朋友(节选)
我还没清楚是怎么回事,树上那个家伙就噗的一声掉了下来。听得出,摔得还挺重呢!
我恍然大悟:这不是刺猬吗?
很快,它又慢授地活动起来了,看样子,劲头比上树的时候足多了。它匆匆地爬来爬去,把散(sǎn sàn)落的红枣逐个归拢到一起,然后就地打了一个滚儿。你猜怎么着,归拢的那堆红枣,全都扎(zhā zā zhá)在它的背上了。立刻,它的身子“长”大了一圈。也许是怕被人发现吧,它驮着满背的红枣,向着墙角的水沟眼儿,急火火地跑去了……
我暗暗钦佩:聪明的小东西,偷枣的本事可真高明啊!
【1】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用“ ”在选文第三自然段画出描写刺猬偷枣动作的词语,从这些动词可以体会到刺猬偷枣时动作的 和方法的 。
【3】这段文字主要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课文写的是刺猬为什么不直接以“刺猬”为题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内阅读
带刺的朋友(节选)
秋天,枣树上挂满了一颗颗红枣,风儿一吹,轻轻摆动,如同无数颗飘香的玛瑙晃来晃去,看着就让人眼馋。
一天晚上,新月斜挂,朦胧的月光透过树枝,斑斑驳驳地洒在地上。我刚走到后院的枣树旁边,忽然,看见一个圆乎乎的东西,正缓缓地往树上爬……
我非常惊讶,赶忙贴到墙根,注视着它的一举一动。
“是猫,还是别的什么?”我暗暗地猜测着。
那个东西一定没有发现我在监视它,仍旧诡秘地爬向老树杈,又爬向伸出的枝条……
挂满红枣儿的枝杈慢慢弯下来。
后来,那个东西停住脚,兴许是在用力摇晃吧,树枝哗哗作响,红枣噼里啪啦地落了一地。
我还没弄清楚是怎么回事,树上那个家伙就“噗”地一声掉了下来。听得出,摔得还挺重呢!
我恍然大悟, 这不是刺猬吗?
【1】照样子,写词语。
圆乎乎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一举一动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仍旧_________ 非常_________ 兴许_________
【3】我为什么称刺猬为“那个东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______”画出文中的一个反问句,并将这句话换一种说法,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富饶的西沙群岛》片段,完成后面的练习。
鱼成群结队地在珊瑚丛中穿来穿去,好看极了。有的全身布满彩色的条纹;有的头上长着一簇红缨;有的周身像插着好些扇子,游动的时候飘飘摇摇;有的眼睛圆溜溜的,身上长满了刺,鼓起气来像皮球一样圆。各种各样的鱼多得数不清。正像人们说的那样,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1】这段共有_____句话,第一句话写出了鱼_____、鱼_____的特点。这段描写运用到的修辞手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描写鱼眼睛的词语是______,请再写出两个描写外貌的ABB式结构的词语______、______。描写鱼数量多的三字词语有_______,四字词语有_______、________。
【3】用上句中加点的词语写下一段描写荷花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段落中画线句子理解正确的是( )。
A.西沙群岛的海里面有水占一半,鱼占一半。
B.这是一种考张的说法,为了说明西沙群岛的海里面鱼非常多。
14、阅读理解
美丽的秋天
秋,是四季最凉爽的季节,也是个如诗如画、多彩多姿的季节。
走进田野,金黄色的稻穗弯下了腰,轻吻着大地。农民们手挥镰刀,将一株株稻穗割下来,虽然忙得汗流浃背,却仍面带笑容。走过了田野,踏进晒谷场,放眼望去,堆积如山的谷子呈现在眼前,这都是农民辛劳的成果。可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走到郊外,悦耳的鸟鸣声此起彼落地传来。这里的叫声刚落下,那里的叫声又响起来,好不热闹。抬头一看,天空中,飘着三三两两的白云。深吸一口,淡淡的花香,已隐隐传来。盛开的菊花衬托着红红的枫叶,像一幅美丽的图画。
夜晚来临了,树木下,草丛里,虫儿的音乐会开始了。青蛙大声高唱着,仿佛它是一位歌王。飞舞的萤火虫,提着一盏盏小灯笼,在野草间穿梭着。
秋天,是个诗情画意的季节,它带给人们一段美好的时光和收获的喜悦。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凉爽________ 呈现________ 辛劳________
【2】注意带点的字,照样子写词语。
堆积如山 挥汗如________ 守口如________ 度日如________
如诗如画 多彩多姿________
【3】选择合适的方法,理解文中带点词语意思。
①理解“此起彼落”,我选用的方法是________,它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
②理解“诗情画意”,我选用的方法是________,它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
【4】读短文的时候,你注意到下面加点的部分了吗?再照样子写一句。
①走进田野,金黄色的稻穗弯下了腰 , 轻吻着大地。
_______
②飞舞的萤火虫,提着一盏盏小灯笼 , 在野草间穿梭着。
_______
15、课外阅读。
美丽的___________
清晨,溪水映照着灿烂的朝霞,像浮动的彩色绸带。我喜欢在溪边读书,清新湿润的空气滋润着我的喉咙,淙(cónɡ)淙流水伴随着我的琅(lánɡ)琅读书声。
中午,我也要到溪边站上一会儿。微风吹来,水面上泛起层层波纹。倒映在溪中的景物,一会儿聚拢,一会儿散开,又聚拢,又散开……等到水波平静时,树、草的倒影更绿、更鲜了。
晚上,月亮静静地躺在水底,星星在水底眨着眼睛,云彩也高兴地跑到水里来了,给溪水增添了不少美。
小溪好像把我带进了一个神话世界。
【1】把短文的题目补充完整,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聚拢——(_______) 增添——(_______)
【3】我能用波浪线画出短文中的一个比喻句。这个句子是把______比喻成______。
【4】短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喜欢什么时候的溪水?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小敏连忙放下手中的书,跑出屋子。
( )她发现妈妈洗的衣服还挂在院子里的竹竿上。
( )有一天,小敏坐在窗前看书,突然下起了大雨。
( )妈妈回来后,把小敏紧紧地搂在怀里,笑了。
( )一件件衣服被小敏抢收回家。
17、品味探究。
父亲上上下下地望了又望,用鼻子闻了又闻。他喃喃地说:“林子里有不少鸟。”父亲怎么知道林子里有不少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写句子。
(1)老师皱起了眉,摇了摇头说:“小圆,你不能这样做!”(注意加点的部分,照样子把句子补充完整)
父亲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真是气死我了!”
(2)走在街上的,是来来往往、形态各异的人:有的骑着马,有的挑着担,有的推着独轮车,有的悠闲地在街上溜达。(照样子,先总写后分写,并用上加点的词,从下面的话题中选择一个仿写)
热闹的操场 公园的早晨 元宵节的晚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修改句子。
(1)我们非常盼望在见到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妈妈到超市里买了很多蔬菜,有西红柿、菠菜、苹果和茄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修改病句。
(1)春天过去了,还会再来。
_________
(2)在诗词大会上,获得了第一名。
_________
(3)他这道题可能一定写错了。
_________
21、习作。
在想象的世界里,什么都有可能发生,一切都变得那么奇妙。从下面这些题目里选一个写想象故事。要大胆地想象,创造属于自己的想象世界。不少于200个字。
神奇的魔毯 会飞的土豆 小草的烦恼 我可以飞 小乌龟的飞毛腿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