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逆风而行”中“逆”字的意思是( )
A.不顺利
B.迎接
C.向着相反的方向,跟“顺”相对
D.背叛(pàn)者
2、人们常说“________________”所以我们要多关心别人,给别人带去温暖。( )
A.人心齐,泰山移
B.爱人若爱其身
C.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D.一时强弱在于力,万古胜负在于理
3、下列古诗文加点词语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中“坐”的意思是“坐下”。
B.“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中“擎”的意思是“举,向上托”。
C.“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中“潋滟”的意思是“迷茫的样子”。
D.“水迸,儿得活”中“迸”指的是“突然碎裂”。
4、[词语搭配]下列词语中,搭配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扬起双臂
B.打扮服装
C.吹着口笛
D.背诵课文
5、将下面句子补充完整。
(1)科学不是为了______,不是为了______ ,而是为人类_______________。
(2)问号是打开任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查字典,填空。(6分)
温 归 拔 福
(1)上面四个字按音序排列,第二个是________,它的部首是________,按笔画从多到少排列,第三个是________,它共有________画。
(2)“拔”在字典里有三种解释: ①抽出,拽出; ②吸出; ③挑选;④攻取;⑤超出,高出;⑥起动;⑦把东西放在水里泡。“拔刀” 的 “拔”的意思应选第________种解释; “出类拔萃” 的 “拔” 的意思应选第________种解释。
7、将下面句子补充完整。
________不拨不亮,________不辨不明。
______________,泰山移。
______________,其利断金。
一个篱笆三个桩,_______________。
8、看拼音写词语。
pái liè huāng yě zhǔn bèi jiù mìng
qiáng bì lǚ xíng guī zé yán liào
9、阅读课文语段,完成练习。
小城里每一个庭院都栽了很多树。有桉树、椰子树、橄榄树、凤凰树,还有别的许多亚热带树木。初夏,桉树叶子散发出来的香味,飘得满街满院都是。凤凰树开了花,开得那么热闹,小城好像笼罩在一片片红云中。
(摘自《海滨小城》)
【1】语段中哪句话能帮助我们理解这段话的意思?用“﹏﹏﹏”画出这个关键句。
【2】这段话围绕关键句,从树的种类多、______、______三个方面来写。
【3】仔细读读语段中画“ ”的句子,想一想,填—填。
①“热闹”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
②“一片片红云”在文中指______
【4】读了这段话,你有什么感受?快告诉我们吧!
___________________
10、 在这一片沉默下面(勇 涌)动着什么 萌生着什么 他们又似乎在忍(爱 受)着什么 不安 歉疚 懊悔 我不知道 然而 我意识到了孩子们心底那最珍贵的东西
【1】用斜线划去括号里不正确的字。
【2】给这段话加上标点。
【3】“最珍贵的东西“是指_________________。
11、课外阅读。
那倾斜着的伞
很小的时候,我便十分喜欢下雨。
每逢淅沥的雨声从窗外响起,外公便会来到校门口,打开那把墨绿色的大伞,向我招招手,我就一蹦一跳地跑向外公,钻进伞下,挽住外公的胳膊。于是我们便走进了那片雨的世界中。
抬起头,我惊讶地发现并没有顶的天空不知何时变为一片墨绿色,绿得那么深,绿得那样扣人心弦。望向外公,外公头顶原应是墨绿色的天空已经破了,一半是墨绿色,一半却是灰蒙蒙的。“外公,伞歪了。”外公抬头望了望,笑眯眯地说:“没歪啊。”我困惑了:“怎么搞的,明明是歪向我这边了呀!”外公笑而不语。
回到家里,我发现外公一边肩膀都湿透了。“外公,你肩膀都淋湿了,快擦干呀!” 你有没有被淋到呀 外公问 没有啊 那把大伞把我整个都包住了 外公开心地笑了起来 就这样,每次我们从雨中回来,外公的身子总是一半干一半湿的。
不知从何时起,撑伞的人已不是外公,而是我。仍然是那片雨的世界,仍然是我和外公,仍然是那把墨绿色的大伞,一切都和以前一样。
“丹丹,伞歪了。”传来外公微颤的声音。我抬起头,这才发现我头顶上的天空一半是墨绿色的,一半是灰蒙蒙的。我的心热了起来,不知不觉中,我正做着与外公当年所做的相同的事。这仍然是把倾斜的伞。回到家中,我接过外公递来的毛巾,看见外公嘴角微微一颤,已开始浑浊的双眼泪光点点。
那是把倾斜的伞,是把充满了温情的伞,我会永远珍惜它,爱护它。从此,我总盼着下雨。
【1】在第4自然段的空白处加上标点。
【2】在第3自然段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不解—(_______) 惊奇—(_______)
【3】读句子,联系上下文体会带点字的意思,选择正确的解释,画上“√”。
我的心热了起来,不知不觉中,我正做着与外公当年所做的相同的事。
热:①温度高。( ) ②使温度升高。( ) ③情意深。( )
【4】为什么“从此,我总盼着下雨”?
______________
【5】联系实际,谈谈读了本文后你的感想和体会。
______________
12、阅读。
好斗的公鸡
①要说起这只大公鸡的战绩,那真是三天三夜都讲不完。而且它很傲慢,从不搭理我们。
②自打10岁开始,寒暑假回老家时,我总能看见那个昂首挺胸、神情傲慢的“大将军”,用不屑的眼神扫视四周。但它确实有自傲的资本:数十次关乎公鸡之间的地位争夺战,它是第一;数十次击退“偷蛋贼”,成功保护母鸡的蛋不受损伤,它也是第一;就连跨物种之间的斗争,它还是第一。
③只记得那次,我去鸡圈门口蹲守“偷蛋贼”时,迷迷糊糊睡着了。睡得正香时,突然被一阵闹声吵醒,揉揉眼定睛一看,映入眼帘的情景令我目瞪口呆:在那只好斗大公鸡的带领下,所有公鸡与母鸡都在追赶着两个灰色的小身影。千钧一发之际,“大将军”狠狠啄掉它们一大撮儿毛,灰色的小东西霎时发出了刺耳的“吱吱”声。我进去查看,两个“偷蛋贼”已经奄奄一息了。我哭笑不得:天底下还有比这更奇怪的事吗?鸡追老鼠跑,还让鸡给抓住了?
④让我想不到的是,来年暑假发生的一件事更是令我瞠目结舌:那只大公鸡竟用自己的实力击败了与它同为“农村三霸”的大白鹅,并且还是散养鹅的头鹅。那天,它们刚从各自的散养区往棚舍走,头鹅不小心把大公鸡撞了个“狗啃泥”。大公鸡怒了,一口就啄向了头鹅的眼睛;头鹅不甘示弱,用扁平而又坚硬的嘴巴回击着。它们的战况愈发胶着:头鹅死死咬住大公鸡的翅膀,大公鸡则用尖利的嘴巴啄了头鹅的脖子。在它们一口又一口的争斗中,大公鸡宣告了胜利,头鹅自知不敌,只得灰溜溜地落荒而逃。
⑤大公鸡啊大公鸡,你可真是个好战的“大将军”啊!
【1】短文第3自然段“我哭笑不得”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
A.公鸡保护鸡蛋
B.公鸡抓住老鼠
C.公鸡神情傲慢
D.公鸡声音吵闹
【2】请将词语和对应的解释用直线连起来。
千钧一发 形容气息微弱临近死亡。
奄奄一息 千钧重量吊在一根头发丝上。比喻情况万分危急。
落荒而逃 形容战败后狼狈地逃走。
【3】读句子,完成练习。
让我想不到的是,来年暑假发生的一件事更是令我瞠目结舌。
(1)在文中找出与“瞠目结舌”意思相近的成语:________
(2)句子中“一件事”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
(3)“更是”一词在文章中起到__________作用。
【4】根据短文内容,判断下面的说法,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大公鸡独自追赶并抓住了“偷蛋贼”。( )
(2)头鹅撞倒大公鸡是它们发生争斗的主要原因。( )
(3)文中没有具体描写公鸡之间的地位争夺战。( )
(4)文章结尾把大公鸡称为“大将军”,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
【5】有读者认为文题一词“好斗”带有争强好胜的意思,表达了作者对公鸡的批评,你赞同吗?请联系短文内容简要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短文阅读。
①大约在一千九百年前的东汉时代,有个叫蔡伦的人,吸收了人们长期积累的经验,改进了造纸术。他把树皮、麻头、稻草、破布等原料剪碎或切断,浸在水里捣烂成浆;再把浆捞出来晒干,就成了一种既轻便又好用的纸。用这种方法造的纸,原料容易得到,可以大量制造,价格又便宜,能满足多数人的需要,所以这种造纸方法就传承下来了。
(1)蔡伦的造纸没有用到的原料是
A.树皮
B.麻头
C.玻璃
D.稻草
(2)读了选文,我们知道蔡伦的造纸的过程是
A.剪碎或切断——浸——捞——捣——晒
B.剪碎或切断——浸——捣——捞——晒
C.剪碎或切断——没——捞——晒——捣
D.剪碎或切断——捞——浸——晒——捣
(3)选文是围绕一个意思来写的,下列对这段话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
A.蔡伦改进了造纸术。
B.蔡伦造的纸原料容易得到。
C.蔡伦造出来的纸更好用。
D.蔡伦造纸的方法传承下来了。
(4)填空题。
读了文段,会让我们情不自禁地想起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造纸术、_____、_____和印刷术。
(5)问答题。
蔡伦改进后的造纸术有什么特点?请结合文章内容回答。
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文段,完成问题。
鱼成群结队地在珊瑚丛中穿来穿去,好看极了。有的全身布满彩色的条纹;有的头上长着一簇红缨;有的周身像插着好些扇子,游动的时候飘飘摇摇;有的眼睛圆溜溜的,身上长满了刺,鼓起气来像皮球一样圆。各种各样的鱼多得数不清。正像人们说的那样,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1】这段话主要讲了什么?请用“ ”画出文段中的关键语句。
【2】联系上下文想一想,“成群结队”这个词说明了________,第三句话中体现鱼种类多的词语是_________。
15、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船底鱼
①在辽阔的海洋中,生活着一种中小型的鱼——鱼印。鱼印的体型苗条匀称。它行动敏捷,善于游泳,性格活泼,并具有吸附在大型的鲨鱼、海龟、鲸的腹部或船底的习惯。所以,人们称它为船底鱼。
②鱼印吸附在物体上,在周游四海的过程中,遇上了饵料丰富的海区或者见到它的“船主”——大型鲨鱼捕食时吃剩下的一些残食,就悄悄地离开自己乘的“船”,去吃上一顿可口的美餐。然后,再寻找一条新“船”,继续前进。
③一旦找不到“船”,它便吸附在附近的礁石及其他固定的物体上,做短暂休息。这时,它细长的尾巴,似海藻随海流飘动,以此引诱鱼类,待有良机,继续吸附上新“船”。
④鱼印在大海中乘“船”周游,不但省力气,而且可以靠着船只或鲨鱼等大型海洋动物的威力免受敌害侵袭,真是一举两得的美事!
【1】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 )的海洋 ( )的美餐
( )的体型 ( )的尾巴
( )的性格 ( )的美事
【2】鱼印乘的“船”指的是_____________。鱼印离开乘的“船”去吃一顿可口的美餐。美餐,这里的“美餐”指的是__________。鱼印海中乘“船”周游,“一举两得”指的是___________。
【3】鱼印为什么又叫船底鱼?
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写句子。
1.“救命啊!救命啊!”红头拼命地叫起来。(将提示语改到前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跑得像兔子一样快。(照样子把句子补充完整)
操场上热闹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弟弟认认真真地写了一页作业和一幅画。(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写句子。
(1)我_____躺在_____泥土里。(把句子补充完整)
(2)赵州桥坚固。赵州桥美观。(用恰当的关联词语把两句话合成一句话)
_____
(3)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仿写句子,用不同的说法表述鲜花的开放。)
蔷薇_____。
(4)晶晶从小养成了讲卫生。(修改病句)
__________
(5)小燕子由南方飞来,为春光平添了许多生趣。(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
18、我会完成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任务。
小朋友,下图中的人的做法对吗?如果你当时正在公园里,你会怎样劝说他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修改下面的句子。
《清明上河图》画的是以前八九百年的古都风貌,以及普通百姓的生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修改病句。
一阵春风吹来,小草欢快的舞蹈,花儿点头微笑向我们,垂柳在溪边柔软的枝条摆动着,也来跟着凑热闹。
__________________
21、题目:自拟题目。
提示:你的生活中,肯定发生过许多触动你心灵的事,这些事或使你高兴,或使你难过,或让你感受到人间真情……回想一下,请以“一件 的事”为题写一写不少于3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