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照样子写一写。
热得满头大汗 疼得________________ 笑得_______________
小路弯弯的 苹果________________ 杨树_______________
2、给下面的句子加上标点。
(1)从前有一片雾(______)他是个淘气的孩子(______)
(2)从前有一片雾(______)他多么淘气啊(______)
(3)从前有一片雾(______)你知道他有多淘气吗(______)
3、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直——(_____) 忙——(_____) 难——(_____)
下沉——(______) 热闹——(______) 结束——(______)
4、按照课文内容填空。
1.寒号鸟非常_____,天晴就睡大觉,所以在寒冷的夜里被_____了 。
2.种葫芦的人不懂______和小葫芦之间的联系,有了蚜虫不治,所以小葫芦都______。
3.跟别人商量事情的时候,要把自己的_______说清楚。
4._________绝,_____径_____踪灭。孤舟蓑笠翁,_____钓寒_____。这首诗写了____季的景色。
5、我会填名句。
1.欲穷__________,更上_________。
2.________不欲,勿施__________。
3.__________高声语,恐惊_____________。
4.一九二九__________,三九四九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本无价,____________皆有情。
6、看拼音,写词语。
yú shì wú lùn àn biān
fáng wū yí qiè sàn bù
7、根据课文内容判断对错。
(1)《夜宿山寺》是唐代诗人李白写的。____
(2)《敕勒歌》是汉朝民歌。____
(3)《雾在哪里》里说“雾是个又可爱又听话的孩子”。 ____
(4)《雪孩子》这篇课文中,雪孩子给小白兔带来了快乐。____
8、下面哪幅图表现出了小蝌蚪“追上去”的动作?用“√”选出,不是打“×”。
【1】
(______)
【2】
(______)
9、判断对错。
【1】“巨石”中的“巨”第二笔是竖折。______
【2】“足迹”中的“迹”第三笔是捺。______
【3】《梅花》是唐代诗人王安石写的。______
【4】“欲穷千里目”中的“欲”是想要的意思。 ______
【5】“公园、原因、圆形、队员”这一组词语里没有错别字。 ______
10、判断。(用“√”或“×”表示)
【1】“这件衣服,勾起了奶奶的回忆。”句中的“忆”,用部首查字法,先查部首“忄”,再查除部首剩下的两画。“忆”在句中的意思是回想、思念。(______)
【2】“毛毛雨、阵雨、雷雨、暴雨”都是描写雨的词语。(______)
【3】错点“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大小寒。”这句话出自《二十四节气歌》。(______)
【4】《大象的耳朵》一课,讲了大象听了小兔子、小羊、小鹿、小马,还有小老鼠的建议,最终把自己本来耷拉的耳朵竖起来的故事。(______)
11、课外阅读。
丢掉尾巴的狐狸
一只狡猾的老狐狸,是偷鸡捉兔的老手,它能在一里以外嗅(xiù)到猎物的踪迹。一次,它不慎落到陷阱中被捉。侥(jiǎo)幸的是,它得以逃脱,代价则是丢了自己的尾巴。
这狐狸丢了尾巴觉得很没面子,便想让其他狐狸都没有尾巴。一天,狐狸聚众开会,它发言说:“我们要这没用的负担干什么?尾巴只能打扫泥泞(nìng)的小路,此外没有什么用处,不如割掉它。请相信我,下个决心吧。”
“你的意( )是不错,”一只狐狸说,“只不过想请你转身过去,让我们回答你的( )议。”话音刚落,狐狸中一片嘘(xū)声,这可怜的丢尾狐狸没有了听众,想除掉所有狐狸尾巴的诡(guǐ)计只能是空想。
【1】选择恰当的字填入文中的括号里。
见 建
【2】说老狐狸是偷鸡捉兔的老手,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
【3】老狐狸的诡计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看完短文,你想对这只老狐狸说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
朱德同志也跟战士们一块儿去挑粮。他穿着草鞋,戴着斗笠,挑起粮食,跟大家一块儿爬山。白天挑粮爬山,晚上还常常整夜整夜地研究怎样跟敌人打仗。大家看了心疼,就把他那根扁担藏了起来。不料,朱德同志又找来一根扁担,写上“朱德的扁担”五个字。
大家见了,越发敬爱朱德同志,不好意思再藏他的扁担了。
【1】选文第1自然段中表现朱德同志工作忙的词语是(______)。表示“没想到,没有预先料到”的词语是(______)。
【2】战士们为什么要把朱德同志的扁担藏起来?在文中用“ ”画出来。
【3】朱德同志为什么要在自己的扁担上写上“朱德的扁担”五个字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什么大家越发敬爱朱德同志了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理解
放小鸟
姑妈送我一只小鸟,绿色的羽毛,黄色的嘴巴,一双翅膀扑棱扑棱的,非常可爱。我把它放进笼子里,喂它食吃,给它水喝,可它一动不动。我很着急,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突然,小鸟朝着窗外叫起来。我抬头看去,原来窗外有一群鸟儿欢叫着、嬉戏着,那声音听起来多美妙呀!我想,小鸟一定是想妈妈想小伙伴儿了。
我看了看笼子里的小鸟,决定放它回家。
我打开笼子,小鸟对着我拍拍翅膀,像是在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然后欢叫着飞向林中。
【1】小鸟是什么样子的呢?请用“_____”在文中画出来。
【2】“我把它放进笼子里,喂它食吃,给它水喝,可它一动不动。”小鸟为什么“一动不动”?请在括号里打上“√”。
(1)小鸟生病了。 ( )
(2)小鸟不喜欢我。( )
(3)小鸟想念妈妈和同伴了。( )
【3】小鸟对着我拍拍翅膀,像是在说什么呢?发挥你的想象,写在文中横线上吧。
【4】你想对小作者说点儿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与理解。
风来了,小雨点儿想妈妈了,于是他就问风婆婆:“风婆婆,风婆婆,我妈妈在哪里?”风婆婆指着一朵云说:“可能在那儿吧。”小雨点飘啊飘,飘到了云层上问:“云阿姨,云阿姨,你是我妈妈吗?”云层回答:“不是孩子,你往下落就会找到妈妈。”小雨点沙沙沙,不一会儿就滚落到地上。这时一个温暖的声音响起:“孩子,你终于回到妈妈怀里啦。”小雨点听到妈妈熟悉的声音“哇”的一声哭了:“妈妈我好想你啊。”
【1】小雨点想找妈妈,她都向谁询问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照样子写一写。
例:(温暖的)声音。
________的雨滴 ________的云朵 _________的风 ________的妈妈
【3】你知道谁才是小雨点的妈妈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课内阅读。
从前,有个人种了一棵葫芦。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开出了几朵雪白的小花。花谢以后,藤上挂了几个小葫芦。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啊!那个人每天都要去看几次。
有一天,他看见叶子上爬着一些蚜虫,心里想,有几个虫子怕什么!他盯着小葫芦自言自语的说:“我的小葫芦,快长啊,快长啊!长的赛过大南瓜才好呢!”
【1】第一自然段共有(________)句话。
【2】那个人每天都要去看几次是因为_______________
【3】请把小葫芦的生长顺序排一排。
开花 长叶 生根 结果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4】给句子换个说法,意思不变。
有几个虫子怕什么!_____________
16、我会写句子。
小燕子的尾巴像__________________。
飞机的形状像____________________。
伞的形状像__________________。
17、造句
活-(快活)-鱼儿在水里快活地游来游去。
容-( )-( )
读-( )-( )。
路-( )-( )。
18、照样子,写句子。
例:我爱老师。我爱妈妈。
我爱老师和妈妈。
①花大禹仔细观察水流。大禹仔细观察地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书包里有文具盒。书包里有语文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写句子。
1.连词成句,并加上标点。
又高又大 都是 的 房前屋后 树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把句子写具体。
柳条上长出了叶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给句子换种说法,意思不变。
坐在井底的青蛙怎么会知道天到底有多大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写话。
提示:图片上画的是谁?它去干什么了?天气怎么了?它又是怎么做的?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