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广元市2024年届高三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二模)语文试卷(解析版)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对下面这首诗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天真的预示

    [英]布莱克

    一颗沙里看出一个世界,

    一朵野花里有一座天堂把无限放在你的手掌上,

    永恒在一刹那里收藏。

    A.第一句是说以小见大,"窥一斑而知全豹"。

    B.第二句是说一个个体生命里藏着偌大的自由与自信。

    C."无限"与"永恒"在自己的手中创造。

    D."天真"预示着美好,希望与永恒靠大家努力才能实现。

  • 2、下列语句的表述,得体的一句是(  

    A.我们家家教一向很严,令尊总是教导我们清清白白做人,踏踏实实做事。

    B.小王对朋友说:“以后有什么问题随时来请教我,我一定会鼎力相助的。”

    C.昨日下午用餐时不慎将一本《中学生》遗失,请拾到者璧还,不胜感激。

    D.毕业之后,学生常感念师恩,值此佳节之际,祝恩师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几十年来,中华儿女围绕“铁人精神”为强大的精神动力,以“铁人”为榜样,在祖国的建设大业中兢兢业业,无私奉献,造就出无数令世界震惊的奇迹。

    A.中华儿女围绕“铁人精神”为强大的精神动力,以“铁人”为榜样,在祖国的建设大业中兢兢业业,无私奉献,创造出无数令世界震惊的奇迹。

    B.中华儿女以“铁人”为榜样,以“铁人精神”为强的精神动力,在祖国的建设大业中兢兢业业,无私奉献,创造出无数令世界震惊的奇迹。

    C.中华儿女以“铁人”为榜样,以“铁人精神”为强大的精神动力,在祖国的建设大业中兢兢业业,无私奉献,造就出无数令世界震惊的奇迹。

    D.中华儿女以“铁人精神”为强大的精神动力,以“铁人”为榜样,在祖国的建设大业中兢兢业业,无私奉献,造就出无数令世界震惊的奇迹。

  •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屠呦呦科研团队研究出了用青蒿素治疗疟疾的方法,使全球数亿人受益。

    B. 针对近来频频发生的校园暴力事件,几个学校的领导进行了深刻反思。

    C. 家长要让孩子接受“吃苦教育”,以此提高孩子自食其力的能力和独立自主的精神。

    D. 一堂堂看似普通的体育课,不仅潜移默化地影响青少年的体育价值观,更直接地关系到他们的身体健康。

  • 5、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幅度 神经 逃逸塔 紧张有序

    B.矫健 巨型 离心机 此伏彼起

    C.瞬间 枢钮 整流罩 不堪设想

    D.洪亮 苍穹 发令键 疾速下降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好东西在哪里

    黄建国

    胡军胜在外头打了两年工,然后回来了。他对人说:“城里好是好,但好东西全是别人的。好吃的好喝的是别人的,女人是别人的,轿车是别人的,连拉屎尿尿的地方都是别人的。好有什么用?不如回到村子里,我是我自己的。”话虽这么说,可过了几天之后,胡军胜觉得梅庄其实很没有意思。

    梅庄跟其他村庄一样,早上天一亮,家家打开头门,用扫帚在门前划拉几下,接着,你出来我进去,一整天忙忙碌碌的不知干些啥名堂;太阳一落山,暮色四合,家家门户紧闭,街上一片漆黑又悄无声息,好像整个村庄钻到地底下去了,好像地球上没有这个村庄了。所以,胡军胜觉得梅庄真的很没有意思。

    上午十点多钟,胡军胜走出家门,穿过街道,离开村子径直到北边的阳峪岭去。他想在那儿寻一阵子清净。事实上家里也够清净的,麦子已经下种,又没有别的事情可做。不过,胡军胜不喜欢家里的感觉,因为他父亲胡庄庄总吊着个长脸在院子里走来走去,不时为布尔山羊的事唉声叹气,让人不舒服。

    节令已过寒露,搭眼望去,四周一片乱糟糟的。果园的树叶还没有落尽,玉米杆横七竖八地散落在地里,麦苗只探出一点黄芽,连土坷垃都遮不住。胡军胜不看地上,看天空。他看见空中有一只鸟在飞,他仰起脸朝它吹了一声口哨。

    翻过底角沟,又过一道梁,沿着一条弯曲的小路就到阳峪岭的最高处了。胡军胜找到一个合适的斜坡半躺下去,用胳膊肘支着头,眯起眼打量梅庄。他从来还没有隔开这么一段距离认真地打量过梅庄呢。冬天尚未到来,太阳依然温暖,明亮的光线如同绸缎一样又柔软又光滑。从眼缝望出去,梅庄渐渐模糊,变成了一条黑色的细线;睁大眼,它又清清楚楚了。哎,这个梅庄哎。在深而远的天空下,在岭坡平缓的地方,梅庄被树木遮盖着,不像一头牛,也不像一只羊,而像一块贴在地上的膏药。哎,膏药,胡军胜说,真的像膏药。胡军胜想,梅庄夜晚的街道太黑太静了。胡军胜想,梅庄应该有点什么事,它不能老没有事。胡军胜这么想着,睡着了一会儿。

    胡军胜呼的一声坐起来。胡军胜揉揉眼走下阳峪岭。胡军胜推开他家果园房庵的门。胡军胜愣住了。屋子里烟雾缭绕,四五个半大不小的孩子围在一起玩扑克牌。胡军胜惊讶地说:“你们干什么?”很显然那是几个逃学的初中学生,个个嘴里叼着烟,扭过头,表情怪异地对胡军胜笑。一个说:“上午的课没意思,老师胡讲呢。”另一个说:“我们死活念不进脑子里去。”胡军胜像他父亲那样哦了一声,说:“你们,看看这梅庄,像一块膏药。我以前没有用功念书,不然,城里的好东西就有我一份了。你们,自毁前程啊。”几个初中生哗的一声笑起来,说:“考不上学的人一茬子呢。我们跟你一样。管屎那么多。”胡军胜也笑了。但胡军胜忽然一挥胳膊吼了一声:“出去!”他又说:“都滚出去!”他从墙角扛起一根木椽走出来,他是到房庵里去取那根木椽的。

    下午,胡军胜在他家门前的街道边竖起一根木杆,然后找到村上的电工梅跃进说:“

    扯二十米电线,接一只电灯挂起来。“

    梅跃进眨巴着眼睛说:“我不明白你的意思。”

    胡军胜说:“村子里应该有点事。夜晚太黑了,没一点人气。”

    梅跃进绕着胡军胜转了一圈,上下打量着他说:“你给街上扯电灯,让梅庄变得亮堂?”“我不想让黑夜淹没了村子,看上去像一块膏药。”

    “胡军胜哎,你进城打工两年,叫人认不得你了。”

    “城里没有黑夜,街道和广场彻夜通明。”

    “地方不一样哎。”

    “好地方都这样。依我看,梅庄应该发生点什么事情。”

    “好,你弄嘛。”电工梅跃进说,“我现在就给你接线。你哪怕在灯下耍猴呢。不过,电线得从你家电表里走。”

    这时候,胡军胜的父亲胡庄庄突然冲了过来。他说:“我不同意!”左手在屁股上拍打了两下。他右手牵着一只布尔山羊,刚从双庙镇赶集回来。这只羊让他伤透了脑筋,五个月前两千多元买进,今天买主只出到三百元。他两眼通红,愤怒地瞪视着胡军胜。

    胡军胜对他父亲说:“这是我自己的事,你回。”

    “我不同意!”胡庄庄说。他倒了一下手,右掌又拍打在屁股上。“鳖大头才耗财呢!”

    但是,胡军胜的父亲胡庄庄没有能够阻止胡军胜。当天晚上,梅庄的街道上亮起了一盏黄灿灿的电灯,一群猴子追逐打闹到小半夜。

    不久,梅庄果然发生了一件天大的事情:一只布尔山羊被吊死在灯下的木杆上。

    (选自《金麻雀获奖作家文丛·黄建国卷》)

    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A. 小说在人物关系的参照之中塑造胡军胜的形象。如他对逃学孩子的呵斥,梅跃进对他的评价,父亲的反对等,具体地表现了他的个性。

    B. 小说多处运用心理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如“觉得梅庄其实很没有意思”“觉得梅庄真的很没有意思”等,表明他对家乡现状的绝望。

    C. 小说叙事简洁,描写生动,语言质朴,多用口语,又掺入方言,如“管屎那么多”“鳖大头才耗财呢!”等,呈现出鲜明的乡土色彩。

    D. 小说结尾写“果然发生了一件天大的事情” ——吊死布尔山羊,呼应上文,暗示胡军胜试图改变一潭死水的梅庄的愿望落空,耐人寻味。

    2小说中的胡军胜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简要分析。

    3小说以“好东西在哪里”为题,有什么好处?请结合小说内容简要分析。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按要求填空。

    (1)_________,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2)__________________;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3)当曾皙问孔子为什么“哂由”的时候,孔子给出的答案是“__________________”。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琵琶行》中先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琵琶女具体的演奏动作和曲目,接着用比喻的手法写琵琶声像雨声,像人语。

    (2)《氓》中写女主人公不为兄弟所理解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见她当时所受到的精神压力和由此而产生的内心矛盾。

    (3)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写自己在刘备“三顾茅庐”前暂且保全性命、淡泊名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三峡》中,郦道元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三峡春冬之时的景色,色彩鲜明,动静结合。

    (2)“月”这一意象在白居易的《琵琶行》中多次出现:借“月”渲染离别时的姿惨气氛的是“____________”,以“月”烘托琵琶女高超的演奏技艺的是“____________”,用“月”表现琵琶女独守空船的孤独寂寞的是“____________”。

  • 10、名句默写。

    (1)《赤壁赋》中概括了曹操军队在攻破荆州顺流而下时军容盛状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赤壁赋》中写作者引吭高歌,吟诵古代咏月的诗歌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用 “________________,往往有得,________________”, 表明古人游赏有所收获不是随意的, 而是经过深思而悟出来的。

  • 1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在《离骚》中为了保持自己的清白,宁愿牺牲自己的生命,且这一点也正为前贤圣人所推崇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

    (2)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回忆刘裕北伐胜利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

    (3)《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_______________。”两句,表现了辛弃疾希望一战获胜,收复中原,既了却君王统一国家,又使自己名垂青史的愿望。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李八秘书赴杜相公幕

    杜甫

    青帘白舫益州来,巫峡秋涛天地回。石出倒听枫叶下,橹摇背指菊花开。

    贪趋相府今晨发,恐失佳期后命催。南极一星朝北斗,五云多处是三台

    【注】①杜相公:杜鸿渐。杜鸿渐时任黄门侍郎同平章事,兼剑南节度使,征李秘书入府为僚。此诗是杜甫在夔州送李秘书时所作。②五云:这里指京师瑞气,古人认为,“太平之时,云则五色而为庆”。③三台:星宿名,这里以星宿比喻杜相公。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青帘白舫”色彩鲜明,倒置于句首,渲染了官船的煊赫与威严。

    B.诗中的“回”字极有气势,写出了空间的辽阔及秋天巫峡的高峻。

    C.“枫叶下”“菊花开”展现了一派红叶飘飞、金菊盛开的动态景象。

    D.诗人以“五云”喻指京师长安是个好地方,流露出对长安的向往。

    【2】此诗曾有“剑南节度使杜鸿渐入朝,辟李秘书入幕,杜盖先行,李追赴之也”的注释,有人据“李追赴之”认为杜诗颈联有讽刺李秘书趋炎附势之意。你对此说有何看法?请谈谈你的理由。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重到沭阳图记

    袁枚

    古之人往往于旧治之所三致意焉。盖贤者视民如家,居官而不能忘其地者,其地之人,亦不能忘之也。(1)余宰沭阳二年,乙丑,量移白下。今戊申矣,感吕峄亭观察三札见招,十月五日渡黄河,宿钱君接三家。钱故当时东道主,其父鸣和癯而髯,接三貌似之,与谈乃父事,转不甚晓。余离沭时,渠裁断乳故也。

    夜阑置酒,闻车声啍啍,则峰亭遣使来迎。迟明行六十里,峄亭延候于十字桥,彼此喜跃,骈辚同驱。食倾,望见百雉遮迣,知沭城新筑。(2)衣冠数十辈争来扶车。大概昔时骑竹马者,俱龙钟杖藜矣。

    越翌日,入县署游观,到先人秩膳处,姊妹斗草处,昔会宾客治文卷处,缓步婆娑,凄然雪涕,虽一庖湢、一井匽,对之情生,亦不自解其何故。有张、沈两吏来,年俱八旬。说当时决某狱,入帘荐某卷,余全不省记。憬然重提,如理儿时旧书,如失物重得。邑中朱广文工诗,吴中翰精鉴赏,解、陈二生善画与棋,主人喜论史鉴,每漏尽,口犹澜翻。余或饮,或吟,或弈,或写小影,或评书画,或上下古今,或招人来,或呼车往,无须臾闲。遂忘作客,兼忘其身之老且衰也。

    居半月,冰霰渐飞,岁将终矣,(3)不得已苦辞主人。主人仍送至前所迎处,代为治筐箧,束缰靷毕,握手问曰:“何时再见先生?”余不能答,非不答也,不忍答也。嗟乎!余今年七十有三矣,忍欺君而去再来乎?忍伤君而云不来乎?然以五十年前之令尹,朅来旧邦,世之如余者少矣;四品尊官,奉母闲居,犹能念及五十年前之旧令尹,世之如吕君者更少矣。(4)离而合,合而离,离可以复合,而老不能再少。(5)此一别也,余不能学太上之忘情,故写两图,一以付吕,一以自存,传示子孙,俾知官可重来,其官可想,迎故官如新官,其主人亦可想。孟子曰:闻伯夷、柳下惠之风者,奋乎百世之下,而况于亲炙之者乎?提笔记之,可以风世(注),又不徒为区区友朋聚散之感也。

    (选自《小仓山房诗文集》,有删节)

    (注)风世:劝勉世人。

    1理解该句的意思,思考该句体现了作者怎样的观点。

    2该句写了怎样的景?其中蕴含着作者怎样的感情?

    3这句话所写景象包含作者怎样的感情?

    4把握该句的大意,体会其中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感情。

    5理解该句的意思,揣摩其中表明了作者怎样的观点。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四品官员吕峄亭在家闲居期间,连续写信邀请老县令旧地重游,袁枚因此再到沭阳。

    B.当年袁枚离开沭阳时,钱接三才断奶,因此谈及其父钱鸣和的往事,接三不太清楚。

    C.八十多岁的张、沈两吏是袁枚的老同事,还能依稀记得些许往事,多数事已忘记了。

    D.吕峰亭在寒冬时节送客至十字桥,宾主作别时,袁枚觉得自己有生之年很难再来了。

    7文中“可以风世”的内容有哪些?请简要概括。

    8本文的景物描写极其俭省,但富于表现力。请从文中找到景物描写的地方,简要分析。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古人云:“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又说:“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节俭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但在校园中,我们时常看到有人丢弃食物,馒头只吃一半就扔掉,菜刚吃一点就倒掉,面包只吃一半就抛给流浪猫……若要问他们,有的说:“家里富有,吃穿不愁,何须在乎这一点。”有的说:“大家都浪费,我何必装节俭。”如果有人节俭,反而被人认为是穷酸。诸如此类,不胜枚举。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

    请结合材料内容,面向本校(统称“思俭中学”)同学写一篇倡行节俭、反对浪费的倡议书,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高考模拟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