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5分)
A、诺言 B、谣言 C、美言 D、格言 E、直言 F、名言 G、留言
(1)没有事实根据的话叫( );含义深刻、广为流传的话叫( );毫无顾忌的话叫( );代人说的好话叫( );临走时写下的话叫( );含有教育意义的叫( );应允别人的话叫( )。
A、衰弱 B、软弱 C、瘦弱
(2) 由于营养极度缺乏,班长( )的身体一天比一天( ),他对我说:“在困难面前,我们绝不能( )。
2、“只有用心才能看得清,用眼睛看不见本质的东西。”这是( )告诉小王子的秘密。
A. 玫瑰花 B. 狐狸 C. 蛇 D. 飞行员
3、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不但……而且…… 虽然……但是……
因为……所以…… 如果……就……
(1)走马灯( )不“走”,( )我们还是叫它走马灯。
(2)( )年快过完了,准备过年输的钱也输得差不多了,明天还有事,( )大家都没有赌兴。
(3)送麒麟的人( )敲锣打鼓,( )唱一些吉利的歌。
(4)( )到了十六,店铺( )开始正常营业。
4、根据意思写出对应的词语。
( ):不能数尽。形容数量极多。
( ):忽然一下子明白醒悟过来。
( ):因喜欢做某件事而不知疲倦。形容对某事特别爱好而沉浸其中。
( ):水面辽阔无边。
( ):清澈透明。
( ):柔和美好。
( ):①(植物)开始发芽。②(事物)开始发生。
5、字段公公来帮忙。(查字典,填空。)
“赢”字,先查部首(____) ,再查(____)画。按音序查字法,先查大写字母(____) ,可以组词为(___)。
6、根据解释写词语
1、说话絮絮叨叨。(______)
2、江河中水浅礁石多、水流湍急、行船危险的地方。(_____)
3、音乐、戏曲、歌曲等的调子。(______)
7、填反义词:
大( )无( ) 大( )大( ) 口( )心( ) 天( )地( )
出( )入( ) 一( )-( ) ( )应( )合
8、品读句子,完成练习。
1.看着那高等的车夫,他计划着怎样杀进他的腰去,好更显出他的铁扇面似的胸与直硬的背。扭头看看自己的肩,多么宽,多么威严!杀好了腰,再穿上肥腿的白裤,裤脚用鸡肠子带儿系住,露出那对“出号”的大脚!
(1)第一句话是对祥子的_______描写,表现了他____、_______、_______的心态。
(2)第二句话描写了祥子的_______,主要是从他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展开的。
(3)从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可以看出祥子的强壮,从这段描写可以看出祥子无疑可以成为__________的车夫。
2.“是的,到城里以后,他还能头朝下,倒着立半天。这样立着,他觉得,他就很像一棵树,上下没有一个地方不挺脱的。”作者运用______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的写出了祥子的_________的精神。
3.他把两眼睁的的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
(1)“他”指的是______,被称为“______”。此时他的样子可以用四字词语________来形容。
(2)这句话主要运用了______和_____描写,刻画了他___________形象。此时,他的心里是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
4.“大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你莫不是还有两个亲人不曾见面?”他就把头摇了两三摇。把“把头摇了两三摇。”换成“摇了摇”好不好?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
9、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汉字之忧:《汉字听写大会》的走红,让不少选手和观众惊呼自己“不会写字”,也再次引发了人们对汉字文化传承断裂这一现象的忧虑。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司长说:“很多人说汉字有危机了,我觉得不是汉字危机,而是汉字的书写能力下降了,正确规范使用汉字的能力下降了。”
现实之痛:汉字危机,并非危言耸听。 用惯了电脑和手机,好多人常常会“提笔忘字”;不少中小学生在作文中,不分场合滥用网络语言;日常生活中,我们也经常会看到各种店铺的招牌、广告牌上的错别字层出不穷的现象。(如下面的图片所示)
一些商家,为了获得关注,把成语乱改为广告词,更是家常便饭。(如下表所示)
药品广告 | “咳”不容缓 | 应是:刻不容缓 |
山地车广告 | “骑”乐无穷 | 应是:其乐无穷 |
补品广告 | “鳖”来无恙 | 应是:别来无恙 |
【1】辨析字形:将图中的错别字改正过来,填在括号里。
(____)改为(____) (____)改为(____) (____)改为(____)
【2】整体感知:阅读“汉字之忧”。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司长认为,“汉字危机”其实是( )
A.汉字文化传承出现了断裂,让人忧虑
B.汉字书写和正确规范使用汉字的能力下降了
C.越来越多的人患上了“失写症”
【3】提取信息:细读“现实之痛”,用简要的语言概括“汉字危机”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写出三点)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发表看法:保护汉字,迫在眉睫。作为小学生,你可以为捍卫汉字做哪些努力?
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院长是一位六十来岁的长者,满头花白的头发。他用一种让人坐立不安的目光打量了我三十秒之后,走进休息室叫了个人出来。①我一看,马上露出了感激的笑容,这不就是那位拾金不昧的黑大哥吗?
院长叫黑大哥确认是不是我,黑大哥点了点头。接着,院长从办公桌的抽屉里抽出一张纸,递了过来。
天哪,是一张四十美元的罚单!上面赫然写着由于我在教学楼白净的墙上贴了那几张寻物启事,弄脏了墙壁,影响极其不好,因此作出罚金如此之高的处罚。要知道那表最多也就值两百元人民币。
院长递给我一本校规手册,并告诫我几句关于遵守校规和爱护名誉的话,我连忙点头称是。
我顿时明白了,告发我的就是那位把表还给我的黑大哥!②我用一种极其困惑的眼光看了他一眼,他给我的居然是一种遗憾的笑容,还笑着解释了一句:“这是公德,这是规则!”他居然还笑得出来,真不仗义!
③之后,我愤愤不平地去学校管理处缴纳罚金……
【1】在不改变句子意思的情况下,给文中下列词语换一种说法。
极其——______告诫——______ 居然——______
【2】文中①②③句通过对“我”的______描写,写出了“我”的心理及思想感情的变化:______——______——______,既表现出“我”对______的不理解,也可以看出“我”对______的不满。
【3】“我”为什么会受到处罚?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课文选段,回答问题。
“是啊,莺儿,你要好好保存!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经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1】给下列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表示。
保存(cún chún) 骨气(gú gǔ) 秉性(bīn bǐng)
【2】用横线画出文中的排比句;用波浪线画出文中的比喻句。并分别仿写一个这样的句子。
【3】梅花与______、______并称为“岁寒三友”。你能写出一首描写梅花的诗句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中的“他们”是指_______________。你能写出几个这样的人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品读句子,完成练习。
①对比之下,我感到这些广阔世界的大月亮,无论如何比不上我那心爱的小月亮。
②荷塘月色的奇景,就在我的窗外。然而,每逢这样的良辰美景,我想到的却仍然是故乡苇坑里的那个平凡的小月亮。
【1】句①和句②分别把______、______与“小月亮”进行对比,突出了_______。
【2】用这种通过对比表达内心独特情感的方法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
13、课外阅读。
打开心中的那把锁
一代魔术大师胡汀尼有一手绝活儿,他能在极短的时间内打开无论多么复杂的锁,从未失手。他曾为自己定下一个富有挑战性的目标:要在60分钟之内,从任何锁中(挣脱 挣扎)出来。条件是让他穿着特制的衣服进去,并且不能有人在旁边观看。
英国一个小镇的居民决定向伟大的胡汀尼挑战,有意考验他。他们特别打制了一个(坚固 结实)的铁牢,配上一把看上去非常复杂的锁,请胡汀尼来看看能否从铁笼中出去。
胡汀尼接受了这个挑战。他穿上特制的衣服,走进铁牢中。牢门“哐啷”一声关了起来,大家遵守规则转过身去不看他怎样打开锁。胡汀尼从衣服中取出自己特制的工具,开始工作。
30分钟过去了,胡汀尼用耳朵紧贴着锁,专注地工作着。45分钟过去了,一个小时过去了,胡汀尼头上开始冒汗。最后,两个小时过去了,胡汀尼始终听不到期待中那锁簧弹开的声音。他(精疲力竭 筋疲力尽)地将身体靠在门上坐下来,结果牢门却顺势而开。原来,牢门根本没有上锁,那把看似很厉害的锁只是个样子。
小镇居民故弄玄虚,考验了这位大师。门没有上锁,但胡汀尼心中的门却上了锁。
曾经有一位撑杆跳的选手,他一直苦练却无法越过某一个高度。他失望地对教练说:“我实在是跳不过去。”教练问:“你心里在想什么?”他说:“我一冲到起跳线时,看到那个高度,就觉得我跳不过去。”教练告诉他:“你一定能跳过去。把你心从竿上‘摔'过去,你的身子也一定会跟着过去。”
他撑起竿又跳了一次,(果然 竟然)越过了。
其实,只要打开心中的那把锁,便可以突破阻挠,粉碎障碍,很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1】在文中的括号内选择合适的词语画上“_________”。
【2】结合上下文,说说“故弄玄虚”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_______”画出揭示短文中心的语句。
【4】认真读短文,完成练习。
胡汀尼是一位___________,他的绝活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然而面对英国某小镇的居民的挑战,他___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曾经有一位撑杆
跳的选手一直无法越过某一高度,但最终他越过了,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说说下面句子的含义。
教练告诉他:“你一定能跳过去。把你的心从竿上‘摔’过去,你的身子也一定会跟着过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晏子见了楚王。楚王瞅了他一眼,冷笑一声,说:“难道齐国没有人了吗?”晏子严肃地回答:“这是什么话?我国首都临淄住满了人。大伙儿把袖子举起来,就是一片云;大伙儿甩一把汗,就是一阵雨;街上的行人肩膀擦着肩膀,脚尖碰着脚跟。大王怎么说齐国没有人呢?”楚王说:“既然有这么多人,为什么打发你来呢?”晏子装着很为难的样子,说:“您这一问,我实在不好回答。撒个谎吧,怕犯了欺骗大王的罪;说实话吧,又怕大王生气。”楚王说:“实话实说,我不生气。”晏子拱了拱手,说:“敝国有个规矩:访问上等的国家,就派上等人去:访问下等的国家,就派下等人去。我最不中用,所以派到这儿来了。”说着他故意笑了笑,楚王只好陪着笑。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打发—— 规矩——
(2)《晏子使楚》中的“使”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把下面的句意概括成成语,写在括号里。
①街上的行人肩膀擦着肩膀,脚尖碰着脚跟。( )
②每天每月都有新的变化,形容进步、发展很快。( )
(4)“瞅”字表示“看”的意思,请你再写出3个含有“看”的意思的词。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5)用“( )”画出文中的一个反问句,并改写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中画“ ”的句子是楚王嘲笑晏子的话,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中画“_____”的句子是晏子反击楚王的话,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请你用一两句话评价一下晏子这个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选文,完成练习。
普通感冒和流行性感冒
普通感冒就是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常见病原体为病毒,少数是细菌。全年皆可发病,但冬、春季多发。普通感冒可通过含有病毒的飞沫或被污染的手和用具传播,多为分散发病,可在气候突变时流行。
受凉、淋雨、过度疲劳等都能诱发普通感冒。此时,全身或呼吸道局部防御功能降低,原来已存在于上呼吸道或从外界侵入的病毒和细菌就可迅速繁殖,从而致人发病,尤其是老幼病弱或有慢性呼吸道疾病如鼻窦炎、扁桃体炎的人更容易患病。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发病率高,易暴发流行。流感的传染源主要是流感患者,病毒具有较强的传染性,通过接触和飞沫方式传染。流行病学资料显示,流感发病有较明显的季节性,北方一般是冬季,南方多在冬、夏两季。其特点是短时间内突然出现大量感冒病人,两到三周内达到高峰,主要发生于学校、单位、工厂及公共娱乐场所等人群集中的地方。后期呼吸道并发症增多,尤其儿童及老年人并发肺炎,病死率较高,一次流行约6~8周,流行后人群重新获得一定的免疫力。
对易感人群尚未发病者,预防流感的基本措施是接种疫苗。应用与现行流行株一致的灭活流感疫苗接种,可获得60%~80%的保护效果。预防流感很重要,尤其是在冬季,如果发现流感病人,除了马上把病人送往医院外,还要及时做好隔离工作,加强环境消毒,减少公共活动,以防止疫情进一步扩散。
【1】短文介绍了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两方面的知识。
【2】根据短文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 流行性感冒通过接触及飞沫方式传播。( )
(2) 有慢性呼吸道疾病如鼻窦炎、扁桃体炎的人在气候突变时容易患感冒。( )
(3) 流行性感冒的特点是人群集中的地方突然出现大量感冒病人。( )
(4) 接种疫苗之后就不会再得感冒了。( )
【3】文中画线句运用了________的说明方法,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流感发病有较明显的季节性,北方一般是冬季,南方多在冬、夏两季。”这句话中加点的词语可以删除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有人说:“流感就是普通感冒。即使得了,也没什么。休息几天就好了!”这种说法对吗?请结合短文内容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
【6】秋末冬初,上六年级的小芳预防感冒应该注意些什么?
(1)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
16、课外阅读。
传说仓颉创造了文字。仓颉在野外的泥地上看到了鸟的足迹,它们有直有斜有交叉,富有变化,而且每个线条都那么均匀、那么优美。于是他模仿鸟的足迹创造了字的笔画。这是造字的开始。后来,他又根据龟纹、虫蛇、黍稷、山川、草木等的形状或动态,创造了文字。
当仓颉把造的字写给人们看时,大家高兴极了,七嘴八舌地议论着,说这个字躯干弯曲,末梢放纵;那个字两边修长,躯干矮短;这个字外部轻灵,内部紧凑:那个字不方不圆,若行若飞;这个字如龙蛇盘绕,那个字似鹰隼雄立……还有的人评论说,远看这些字,有如鸿鹄群游,___________________;近看这些字,好像布阵排兵,___________________。
就这样,人类最早的文字之一——汉字诞生了。
【1】在横线上填上正确的词语。(填序号)
A.井然有序 B.迂回绵延 C.蜿蜒曲折
【2】选文最后一段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
A.表示解释说明。 B.表示话题的转折。
【3】画“﹏﹏”部分主要运用了______的修辞手法,写出了人们对仓颉所造汉字的高度评价。你还能在下面横线上续写两句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老师的教诲
小学的学习生活给我留下了许许多多美好的回忆。我忘不了那美丽的校园,忘不了那情投意合的同学,更忘不了郑老师对我的教导。
记得有一段时间,我由于连续几次考出好的成绩,受到老师和同学的称赞,有些飘飘然了,产生了骄傲的情绪。于是,我上课不专心了,作业也马虎了。
有一次上活动课时,我们正玩着拐脚捉人的游戏,郑老师忽然把我叫到她跟前,领我到操场边坐下。“怎么,最近是不是有些自满啦?”郑老师亲切地问我。我惭愧地低下了头,脸上滚烫滚烫的,心里想:这下完了,肯定要被郑老师批评一顿了。谁知道郑老师不但没有批评我,反而亲切地给我讲起了“龟兔赛跑”的故事。她还教导我说智慧是宝石 如果用谦虚镶边就会更加灿烂夺目 中国有句古话满招损谦受益要记住这句话不要忘记兔子是怎么输给乌龟的呀
听了老师语重心长的话语,我说:“老师,您的教诲,我终生难忘。”此后,“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的道理永远铭刻在我心中。
(1)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
“教诲”的近义词是( ),“骄傲”的反义词是( )。
(2)用“ ”在文中画出一个排比句。
(3)给短文第3自然段中没有标点符号的地方加上标点符号。
(4)写出短文第2自然段的段落大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与第1自然段中“更忘不了郑老师对我的教导”相照应的句子是哪一句?请用“_______”在文中画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为什么“我”终生难忘老师的教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_____________
我喜欢花草树木,但在众多的花草树木里,我更爱榆树。
每当春暖花开的时节、那满山遍野的榆树,就好像与鲜艳的桃树争艳斗美似的,柔软碧绿的枝条上挂满了微红的小骨朵。在春风的吹拂下,骨朵中间吐出嫩嫩的、圆圆的、惹人喜爱的榆树英。
榆树的生命力是很强的。人们捋完它的叶,扒光它的皮,你认为它再也不能活了吗?不!榆树只要有根,就能战胜死亡,倔强地生长。
榆树从不夸耀自己。在百花争艳的公园里,它并不招引游客,但它像哨兵一样,往往生长在公园四周,似乎在为百花挡风、驱赶寒冷。
榆树在不见人烟、一望无际的沙丘上,也能顽强地生长,它经得起寒冷、暑热和干旱,能在那里愉快地安家落户。
榆树的品格勇敢、坚强,我赞美榆树!
【1】给短文加上标题,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2】第1自然段在全文起_____________作用,最后一个自然段起_____________作用,这两句是_____________关系。
【3】用“______”画出一个比喻句,用“﹏﹏”画出一个拟人句。
【4】哪句话能正确概括短文的中心?( )
A.歌颂了榆树谦虚、勇敢、坚强的品格。
B.说明榆树的生命力强。
C.说明榆树经得起寒冷、暑热、干旱。
【5】把最后一个自然段的两个分句用关联词连接。(不改变句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换一扇窗,风景更美
一个美国的小男孩天生就有一只奇丑无比的大鼻子,因为这只大鼻子,他在学校几乎成了每个同学嘲笑的对象。他因此而成天闷闷不乐,不爱和同学打交道,不愿参加班上的集体活动,只是常常趴在教室的最后一扇窗户看风景。
他的老师玛丽亚发现了小男孩的忧郁。一次课后,她走到小男孩身边问:“你在什么呢?”
“我看见一些人正在埋葬那条可爱的小狗。”男孩子悲伤不已。
“那我们到前面的一扇窗户边去看看吧。”玛利亚牵着小男孩的手到另外一扇窗户边,“孩子,你看到了什么?”
窗外是一大片玫瑰花,开得芬芳而灿烂,小男孩的悲伤顿时一扫而光。
“孩子,你开错了窗户了。”玛丽亚抚摸着小男孩的头说,“你知道吗?在老师的心目中,你的鼻子是最可爱的。” “但大家都笑我啊。”小男孩深感委屈。
“那是因为你没有换一扇窗户.把你鼻子最可爱的一面展示给大家看啊。”
恰好学校有一个小型话剧演出,一个角色很符合小男孩。在玛丽亚的指导下,小男孩鼓起勇气参加了,并获得了成功。因为他的大鼻子,人人都记住了这个校园里的小明星。后来,小男孩参加美国在线节目的演出,也名声大振。再后来,他进入好莱坞,成了最受欢迎的明星之一。 这个小男孩叫斯格特,20世纪美国最著名的滑稽明星之一。
是的,当我们因某些缺陷而愁闷苦恼时,我们是否想到要换一扇窗?换一扇窗,你会看到别样的风景。换一种思考和行动方式,你将开启的是成功的大门。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一扫而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名声大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短文内容想一想,填一填。
小男孩在最后一扇窗看到的是 ,心情 。
玛利亚老师带他在另外一扇窗里看到的是 ,小男孩的悲伤顿时 。
【3】短文最后一段话中的“换一扇窗”指的是 ,“别样的风景”指的是 。最后一句是短文的 句,起到 的作用。
【4】短文讲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故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________道理。
20、不改变句意,修改下面的病句。
你去劝劝他,过去的往事就不必再提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按要求改写句子。
1.十万支箭,三天怎么造得成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周瑜大吃一惊,长叹道:“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
(2)各享成家之福,何不拜我为王?(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
(3)倘或又跳出一只大虫来,我却怎地斗得他过?(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
23、作文。
题目:我最喜欢的汉字。
要求: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特别是中国的汉字,孩子们,你在学习中一定与文字发生了许多有趣的故事吧!选自己喜欢的汉字写一篇文章,字数不超过5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