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面的句子运用的描写方法是( )
他用尽全身力气,更加顽强地往前爬,还有二十米,十米……近了,更近了。
A.心理描写 B.语言描写 C.动作描写 D.外貌描写
2、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比喻手法的一项是( )
A.雨来浑身光溜溜的像条小泥鳅,怎么也抓不住。
B.太阳好像负着重荷似的一步一步努力往上升。
C.芦花很像鸭绒,看着,心里就觉得暖和。
D.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
3、选词填空。(8分)
发现 发明
(1)李时珍( )旧的药物书有不少缺点。
(2)人们仿照青蛙的眼睛( )了电子蛙眼。
坚定 坚决
(3)我们同坏人坏事要作( )的斗争。
(4)运动员们迈着( )的步伐,走进了比赛场。
4、下列诗句中,不是表达诗人思乡之情的诗句是:( )
A.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B.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C.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D.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5、粮食是我们的生活 品,人人都要爱惜。 ( )
A.必须
B.必需
C.须要
D.需要
6、下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清平乐•村居》中“清平乐”是词牌名,“村居”才是词题。
B.《天窗》是作者陈醉云儿时最美好的回忆,突出了天窗给孩子带来的慰藉。
C.《琥珀》一文为我们介绍了琥珀的形成,体现出推理的过程。
D.艾青通过诗歌《绿》赞美了大自然的美。
7、“屏息凝视”中的“屏”应理解为( )
A.遮挡 B.条幅 C.排除 D.抑止
8、查字典填空。
“端”用音序查字法先查_______,再查音节_____;用部首查字法先查_______,再查______画。“端”在字典里的解释有:①端正;正派; ②东西的一头;③事情的起因;④用手平着拿东西。在下列词语里“端”应选择哪种解释?(填序号)
品行不端(_____) 无端生事(_____) 变化多端(_____) 端茶倒水(_____)
9、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问题。
回乡偶书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两首诗中的“客”和“君”各指的是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两首诗各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有何异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描绘了一幅什么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描绘了怎样的情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最喜欢两首诗中的哪一句?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为什么铁会生锈
如果刀和餐叉清洗以后不擦干,那么会有什么变化发生呢?
它们就会生锈。这是每个家庭主妇都知道的道理。
可见铁生锈的原因——潮湿。
有一次,潜水员巧遇一艘在海底沉睡了150年的沉船。
在沉船的甲板上,他们找到了几枚炮弹。这些锈迹斑斑的圆形炮弹,已经可以用刀子切开了。水可把这些炮弹折腾得够呛啊!
铁如何才能避免受潮?
使特制品保持干燥吗?
可是,你是知道的,有些东西不可能总处于干燥状态。像茶壶、浴盆和水桶这些东西,不管怎样总是要弄湿的。而铁皮屋顶要避免潮湿就更加困难。因为你不可能每次下雨以后,都要拿着毛巾去擦干它吧!
……
预防铁生锈的正确方法,是在铁制品的表面涂一层湿气浸不透的东西。可以在铁的表面涂一层液态的油,譬如葵花籽油。这样做,油就会把铁与水汽隔开,铁就不会生锈了。
可是,一般不这样做。不是使用油,而是使用油漆来防腐蚀。油漆是把颜料调在干性油里制成的。而干性油,就是指熬过的油。熬过的油与生油的区别在于,熬过的油干燥得十分快。铁上面涂的那层油漆干了以后,就会变硬。这样的一层硬壳膜,当然能比一层油更长久、更好地保持在铁制品上面。
【1】这段文字出自科普读物《______》作者是______(国家)作家______。
【2】铁生锈的原因是潮湿,预防生锈的方法是使用油漆来防腐蚀。生活中你发现哪些地方做了防生锈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完这本科普读物,你还知道了哪些科学知识?简单说一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白公鹅
要是可以把军衔授给禽类的话,这只白公鹅理当荣膺海军上将衔了。它板正的姿势啦,步态啦,和别的公鹅攀谈时的腔调啦,全是海军上将的派头。
它走起路来慢条斯理,仔细掂量着每一步。落步之前,它总要先把脚掌往上抬抬,再合上掌蹼,就像收起张开的扇面一样;然后摆一会儿这个姿势,再不慌不忙地把脚掌放到地上。通过车辙凌乱而泥泞的路时,它也那么有办法,身上的任何一根细翎都不沾上一点儿污泥。就是狗在身后追赶,这只鹅也决不举步奔跑。它总是高傲地、一动不动地挺着长长的脖子,好像头上顶着一罐水。
当白鹅在浅水滩里挺直身子、扇动起两只长长的有力的翅膀时,水面上便泛起层层涟漪,岸边的芦苇也会沙沙作响。
这只白鹅在整片河湾里最引人注目。它过得无忧无虑,自由自在。青草茂密的河岸属于它,水边最洁净的沙滩也属于它。
可最糟糕的是,白鹅把我下了鱼饵的一片水面,也划为自己的地盘。我们为这片水面打了好长时间的官司,它根本没把我放在眼里。有时它率领一伙公鹅横成一排,直奔鱼竿,而且还要赖在那里;有时它们在河对岸洗澡,大声叫唤,拍打翅膀互相嬉戏。要不,它就与邻近的鹅群来上一场厮打,弄得满河里漂浮着撕咬下来的乱羽。如果赶上这么一场用以耀武扬威的乱子,你就甭想有鱼咬钩了。
【1】根据文段内容填写四字词语。
(1)白公鹅走起路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白公鹅在整片河湾里过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从白公鹅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两方面表现了它________的特点。
【3】下面对《白鹅》和《白公鹅》这两篇课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两篇课文都是先概括介绍鹅的特点,再具体描写。
B.两篇课文都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C.两篇课文都运用反语来表达对鹅的喜爱之情。
D.两篇课文的叙述语气一样,都带有嘲讽,表达作者的不喜欢。
12、请你仔细阅读每一篇文章,回答后面的问题。
宝贝书橱
我家房间的东南墙角,摆着一只棕色的书橱。它有150厘米高,书橱顶端的左右角上还安装了会旋转的小蜡烛灯呢!一打开的话,光彩夺目,漂亮极了。
书橱分上中下三层,不同类的书分别摆在不同的层次。上层放的都是字典 辞海之类的工具书 如果学习上我碰到困难 它们便是我的小老师 中间一层放的是知识性的百科书和一些文学作品,如《十万个为什么》、《中国少年百科全书》、《格林童话集》、《鲁滨逊漂流记》等,其中有中文版的,还有英文版的呢!下面一层放的是爸爸、妈妈的书刊杂志。瞧,我一个人就占了书橱的两层,这两层里不仅放满了书,而且装满了爸爸妈妈对我的希望啊!每当我走进房间,看着一排排摆放得整整齐齐的书,好像感到它们在提醒我:“你可千万别把我当作摆设,要把我的知识全部装进你脑袋里,不然我会被压在里面喘不过气的啊!”我想,我一定会像海绵吸水一样吸取书中的营养,使自己的知识不断丰富。
我爱我家的书橱,它可是我家的宝贝。
【1】给第2自然段的空白处加上标点符号正确的是( )
A.、 。 , 。
B., 。 , 。
C., 。 , 。
D.、 , , 。
【2】文章首先对书橱的 作了介绍,然后按从 到 的顺序对书橱里的书进行了介绍。横线上所填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A.外形 作用 上 下
B.颜色 外形 上 下
C.颜色 功能 上 下
D.颜色 外形 外 内
【3】联系上下文想想,“爸爸、妈妈对我的希望”指的是( )
A.要爱护图书,爱护书橱。
B.要多读书,读好书,吸取丰富的知识。
C.自觉阅读、学习,勤查工具书。
D.自觉地阅读、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吸取丰富的知识。
【4】哪一句话写出了作者决心认真学习,不断充实知识?( )
A.我爱我家的书橱,它可是我家的宝贝。
B.你可千万别把我当作摆设,要把我的知识全部装进你脑袋里,不然我会被压在里面喘不过气的啊!
C.我想,我一定会像海绵吸水一样吸取书中的营养,使自己的知识不断丰富。
D.瞧,我一个人就占了书橱的两层,这两层里不仅放满了书,而且装满了爸爸妈妈对我的希望啊!
【5】第二自然段的中心句是( )
A.我想,我一定会像海绵吸水一样吸取书中的营养,使自己的知识不断丰富。
B.书橱分上中下三层,不同类的书分别摆在不同的层次。
C.瞧,我一个人就占了书橱的两层,这两层里不仅放满了书,而且装满了爸爸妈妈对我的希望啊!
D.我爱我家的书橱,它可是我家的宝贝。
13、天鹅
我在沼泽地里见到它——美丽的天鹅。
初见时,我惊呆了,甚至怕我的呼吸会惊动它。我凝视着它,惊叹它的美丽——洁白、轻盈。白瓷一般的光滑的羽毛,没有一丝杂质,就好像一团浓墨泼上去,也会整个儿落下来,沾不上一星半点。
它悠悠然浮在水面上,身子一动不动,好像在倾听,又好像在思索……也许任何一种飞禽都无法具有这种个性,它的美是独特的——高傲、纯洁、娴静、深沉。发黑的沼泽地并不能破坏这种美,枯败的苇子也无法使它的丰采略有逊色。不知是它那白云一样的翅膀照亮了这片水,还是黑色的水更衬托出那圣洁的白色。我总算亲眼看见了,世界上还有如此纯白的东西。可是我忽然又不相信,不相信天鹅会同沼泽地连在一起。我猜想,它也许是农场畜牧队一只走散的鹅。
但它自己告诉我,它是一只天鹅,一只地地道道的天鹅——它抬起了那细长的脖子,眺望着那深远的秋天的田野,它似乎完全没有留意脚下的黑色。
【1】“我”在哪里见到了天鹅?( )
A.池塘里 B.小河中 C.湖泊里 D.沼泽地
【2】天鹅属于哪种动物?( )
A.家禽 B.野兽 C.飞禽 D.昆虫
【3】文中“无法使它的丰采略有逊色”的意思是什么?( )
A.乌黑的水破坏了天鹅的美。
B.蓝天白云照亮了天鹅的美。
C.枯败的芦苇影响了天鹅的美。
D.黑水败叶一点儿也没有影响天鹅的美。
【4】最让作者感到吃惊的天鹅之美是什么?( )
A.光滑的羽毛 B.圣洁的白色
C.细长的脖子 D.高傲的姿势
【5】对文中“略有逊色”的“略”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略微 B.简单扼要的叙述
C.省去,简化 D.计划,计谋
【6】作者写了天鹅周围的哪些景物?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天鹅很美,文章也写得很美。请摘录你认为写得很美的句子,并谈谈自己的体会。
摘录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的体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练习。
满月的小猫们就更好玩了,腿脚还不稳,可是已经学会淘气。妈妈的尾巴,一根鸡毛,都是它们的好玩具,耍个没完没了。一玩起来,它们不知要摔多少跟头,但是跌倒了马上起来,再跑再跌。它们的头撞在门上,桌腿上,和彼此的头上,撞疼了也不哭。它们的胆子越来越大,逐渐开辟新的游戏场所。它们到院子里来了。院中的花草可遭了殃。它们在花盆里摔跤,抱着花枝打秋千,所过之处,枝折花落。你见了,绝不会责打它们,它们是那么生气勃勃,天真可爱!
【1】文中加点的“好玩具”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段通过一些事例写出了小猫的________,这些事例包括:把妈妈的尾巴、一根鸡毛耍个没完没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文段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小猫们的( ) (多选)
A.责备
B.宽容
C.怜爱
D.关切
E.抱怨
F.不耐烦
【4】猫把院中的花草折腾得枝折花落,“我”不但不责打它们,反而会怎样做呢?结合作者对小猫们的态度,展开想象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按要求写句子。
(1)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雨后的松柏显得更加苍翠了。(用拟人的手法改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任凭谁怎么呼唤,猫也不肯回来。(用加点的词语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它要是高兴,能比谁都温柔可亲: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子伸出来让你给它抓痒。(句中的冒号表示引出下文。请你仿写句子)
我的奶奶是个热心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修改下面这段话(有4处)。
李娟同学学习很可苦,常常收到老师的表扬和夸奖。在“六一”庆祝大会上,她被评为“十佳少年”的光荣称号。
______________
17、我会修改病句。
(1)爷爷家的菜地里,种着各种蔬菜:南瓜、丝瓜、茄子、扁豆、水蜜桃、西红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家的眼睛都目不转睛地看着舞台上的葵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船长舍己救人的动作,感动了所有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因为他直说简慢抱歉的话,我看得出这是他在司令部里最大的排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通过学习《乡下人家》这篇课文,感受到了乡村生活的美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修改病句。
1.我有另外别的打算。
_________
2.老师给我们讲了越王勾践卧薪尝胆。
_________
3.在作文竞赛中,两个四(2)班的同学获了奖。
_________
4.王刚同学的性格对王老师非常了解。
_________
5.他说起话来口若悬河,夸夸其谈。
__________
19、我会写作。
题目:我忘不了他(她)
这个人是谁?是什么原因让你忘不了他(她)?请你用一两件具体的事突出这个人的优秀品质。做到内容具体,语句通顺,标点正确。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