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表示精炼著名的话叫( )
A. 格言 B. 誓言 C. 吉言 D. 忠言
2、下面的歌曲描写香港的是( )。
A. 《东方之珠》
B. 《回到拉萨》
C. 《北京 北京》
D. 《春天的故事》
3、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在括号里画“√”。
(1)鲜艳 (1)新鲜( ) (2)味道好( ) (3)色彩明亮( )
(2)贴着 (1)紧靠( ) (2)粘(nián)合 (3)补助 ( )
(3)微波 (1)细,小( ) (2)少 ( ) (3)奥(ào)妙( )
(4)疾飞 (1)病 ( ) (2)痛苦 ( ) (3)快速 ( )
(5)锐利 (1)刀锋尖而快 (2)灵敏 ( ) (3)战斗力强 ( )
4、看到小动物们津津有味地吃着各种好东西,“我”( )
A.当作什么也没看见。 B.肚子发出饥饿的响声,自己也想吃。
C.伤心地流下了眼泪。
5、结合语境写出加点词语的反义词。
(1)大家都围着我,想知道宇宙的另一边还有什么有趣的事情。 (______)
(2)你只需轻轻一跳或者轻轻一爬,就像平时上你的小床那么容易。(______)
(3)她不知道我变成了树!我有点儿高兴。 (______)
(4)我其中一个梦想是躲到菜园里去,伪装成嫩嫩的丝瓜。 (______)
6、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独在异乡为异客,__________________。
(2)爆竹声声一岁除,__________________。
(3)借问酒家何处有?__________________。
(4)春潮带雨晚来急,__________________。
(5)一身______的羽毛,一对______的翅膀,加上______的尾巴,凑成了那样的燕子。
(6)竹外桃花三两枝,__________________。
(7)本学期你读了____本课外书,你最喜欢的一本是《_____》,从中感受到_________。
7、看拼音写词语。
xuǎn zé huáng gōng xiǎn tān fàn mài guān lì
tài dù máo lǘ chǐ cùn lán gān xiàng mào
8、我能写好字。
状狐
狸
丁
零
巧
克
肠继
续
抬
秘
密
9、读语段,完成练习。
春天又来了,春姑娘讨厌自私的巨人,没有光顾他的花园。巨人的花园仍旧是冬天的景象,花不开,鸟也不来,只有一块孤零零的告示牌。白色的雪覆盖着草,雪给所有的树枝都涂上一层银色。裹着皮衣的北风兴冲冲地跑来了,整天在园子里四处吼叫。冰雹穿着一身灰色衣服,在花园里绕着圈子跑,把巨人屋顶上的瓦片弄坏了一大半。巨人冷得缩在屋子里,苦恼地望着窗外荒凉的花园,他不懂春天为什么来得这么迟。
【1】用一句话概括语段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把语段中的拟人句用横线画出来。再模仿它们在下面的横线上写一个拟人句。
【3】巨人“不懂春天为什么来得这么迟”,你懂吗?快告诉巨人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读《燕子》选段,完成练习。
二三月的春日里,轻风微微地吹拂着,如毛的细雨由天上洒落着,千条万条的柔柳,红的白的黄的花,青的草,绿的叶,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烂漫无比的春天。这时候,那些小燕子,那么伶俐可爱的小燕子,也由南方飞来,加入这光彩夺目的图画中,为春光平添了许多生趣。
【1】选文中表示颜色的词语有很多,可以用成语____和____来概括。
【2】画“ ”的句子中“赶集”的本义是____。
【3】“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指的是( )。
A.春天来了,花、草、绿叶去赶集。
B.春天来了,花、草、绿叶聚在了集市上。
C.春天来了,花、草、绿叶都争先恐后地生长,为春天增添了生机。
D.春天来了,花、草、绿叶都集中在一起,商量着去赶集。
【4】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如毛的细雨”将毛比喻成雨,说明毛特别细。
B.作者写了很多春天美丽的景物,说明比燕子美的景物特别多。
C.作者写了春天典型的景物和燕子飞来的图景,可以取名为“春光燕子图”。
D.“光彩夺目”写出了景物形状多的特点,表明了春天的生机勃勃。
11、例文引路。
材料二:有趣的实验
“啊,真有趣!”教室里传出了阵阵惊叹声。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原来是三小队的队员正在做有趣的化学小实验。
只见小队长小芳说:“下面请看表演‘烧不破的手帕’。”
“奇怪了,手帕哪有烧不破的?”我迷惑不解。
“肯定是在哄大家。”小英挺自信地说,“可骗不了我!”
“不会吧,化学实验是运用科学道理而进行的……”袁晓玲表示否定。
同学们和我一样,都伸长了脖子,瞪大了眼睛,盯着小芳的一举一动,想看个究竟。这时只见小芳不慌不忙地把一种无色透明的液体和清水倒入杯子里,再从口袋里掏出一块花手帕,放在杯子里,浸湿后拿了出来。“哧”,手帕被点燃,火苗一下子蹿得有两尺多高,烧了足足有一分钟,才渐渐熄灭。奇迹出现了,那手帕真的像得到保护神保护似的,完整无缺,连一点烧过的痕迹都没有,反而显得更加洁净了。教室里顿时像开了锅似的,有的惊叹不已,有的议论纷纷,还有的在鼓掌,也有的在催促小芳讲讲其中的奥秘。
小芳似乎猜透了大家的心思,清了清嗓子说:“刚才的液体是酒精和水的混合物,酒精一遇到火,就会燃烧,而水的蒸气却‘保护’了手帕,让火苗在水的蒸气外‘徘徊’,所以手帕就烧不破了。”
表演结束了,大家还在你一言我一语地谈论着这次科学实验活动的感想。
【1】这个有趣的实验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运用了________的叙述顺序,这样容易引起读者的注意。
【3】实验开始前,对于这个实验,同学们议论纷纷,这样写为下文实验成功____________。
【4】手帕烧不破的秘密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外阅读。
我没有钓住那条鱼
我这一生,有过许多令人难忘的时刻。然而,我经常会想起来的,是第一次跟叔叔去钓鱼。记得那是初秋时节的一天,温煦的阳光静静地照耀着树林。叔叔带我去钓鱼。我模仿别人钓鱼的样子,甩出钓线。忽然,诱饵消失得无影无踪。我赶紧猛地一拉鱼竿,没想到扯出的却是一团水草。我失望极了。
过了许久,我感觉有什么东西在拽我的钓线,并一下子将它拖入了深水中。我连忙往上一拉鱼竿,立刻看到一条逗人喜爱的小狗鱼在璀璨的阳光下活蹦乱跳。叔叔 我掉转头( )地喊道 我钓住了一条 还没有哩 叔叔( )地说。他话音刚落,只见那条惊恐万状的小狗鱼鳞光一闪,箭一般地射向河心。钓线上的鱼约也不见了。我功亏一篑,快到手的捕获物眨眼间又溜走了。
我分外沮丧,可叔叔却( )地对我说:“记住!在鱼儿尚未被拽上岸之前,千万别吹嘘你钓到了鱼。事情没成功就自吹自擂一点用也没有;纵然办成了也不需要自喜,这是一个很浅显的道理。
打这以后,每当我听到人们为一件尚未办成的事情而自我吹嘘时,我就( )地回忆起小河边垂钓的那一幕。
【1】根据语境,选择合适词语的序母填入文中相应的括号里。
①慢条斯理②意味深长③情不自禁④欣喜若狂
【2】给文中的画线句子加标点符号。
【3】用“﹏﹏﹏”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这句话中把 比作 。
【4】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请你在文中找到并用“ ”画出来。
13、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锡林郭勒大草原
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是广阔而又美丽的。
蓝天下面,满眼绿色,一直铺向远方。平原上、山岭上、深谷里,覆盖着青青的野草,最深的地方可以没过十来岁的孩子,能让他们在里面捉迷藏。高低不平的草滩上,嵌着一洼洼清亮的湖水,水面映出太阳的七彩光芒,就像神话故事里的宝镜一样。草丛中开满了各种各样的野花,鲜红的山丹丹花,粉红的牵牛花,宝石蓝的铃铛花,散发着阵阵清香。
草原不仅美丽,还是个欢腾的世界。
矫健的雄鹰在自由地飞翔,百灵鸟在欢快地歌唱,成群的牛羊安闲地嚼着青草,小马驹蹦蹦跳跳地撒欢儿,跟着马群从这边跑到那边。偶尔还会看到成群的黄羊,它们跑起来快极了,像一阵风。
一碧千里的草原上,还散落着一个个圆顶的蒙古包。牧民骑在高高的马背上,神气地挥舞着鞭子放声歌唱:“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
【1】前两个自然段是围绕“_____________”这句话来写的。
【2】在短文中用波浪线画出与“一碧千里”相照应的句子。
【3】文中画“ ”的句子是一个比喻句,把______比作______。
【4】短文中第二自然段描写的景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突出了草原______的特点。
【5】短文中第四自然段描写的景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突出了草原_____的特点。
【6】第三自然段在文中起____________的作用。
【7】短文表达了作者对锡林郭勒大草原的__________之情。
14、现代文阅读
荷花
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1】选文中,形象地表现了白荷花光彩夺目、卓尔不群,更表现了荷花生机勃勃的句子是________
【2】“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这句在课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
A.承上启下
B.总起句
C.中心句
【3】选文中,出现了什么修辞手法( )
A.排比、拟人、比喻
B.反问、夸张、比喻
C.排比、反复
【4】挨挨挤挤是什么意思?
________________
【5】选文中描写了怎样一幅画面?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理解题。
太阳是大家的
西边天上的朵朵白云,
变成了红彤彤的晚霞;
从东山上升起的太阳,
到西山上就要落下!
一天中太阳做了多少好事:
她把金光往鲜花上洒,
她把小树往高处拔;
她陪着小朋友在海边戏水,
看他们扬起欢乐的浪花……
太阳就要从西山落啦!
她要去哪儿?
她要趁人们睡觉的时侯,
走向另外的国家。
在别的国家里,
也有快乐的小朋友,
也有小树和鲜花。
我知道,此时,
那里的小朋友和鲜花,
正在睡梦中等她、盼她……
1.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一天中太阳做了多少好事:
她把( ),
她把( );
她陪着( ),
看他们( )……
2. 这首诗运用了__________的手法,把太阳当作孩子,小树和鲜花的朋友显得多么亲切呀!
A.比喻 B.拟人 C.夸张
3.我会仿照例子写句子。
例:在别的国家里,也有快乐的小朋友,也有小树和鲜花。
在地球的另一面,也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想一想太阳还为我们做了哪些好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背诵《惠崇春江晚景》,完成练习。
1.这是一首题画诗,画是北宋名僧_________画的,诗是北宋著名文学家_________写的;画作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中,描绘了看得见的景物有竹子_________、_________、鸭子、_________、_________等。
3.这首诗哪一句描写了诗人想象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一下“竹外桃花三两枝”的美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口语交际(5分)
有一天,上完体育课,你去学校洗手间洗手时,发现洗手间里没有人,而水龙头的水却在哗哗的流着,而你刚刚碰到小华从这里走出去。这时,你会怎么办?(把你所做的和所说的写下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语言情景应用。
1.你喜欢过什么节?我喜欢过_________。
2.你知道这个节日有些什么习俗吗?我知道要_____________
3.过这个节日有什么意义呢?____________________
19、在原句上修改病句。
1.小牛把土地爷爷送给他的那袋麦子很好地保存保护起来。
2.我们来到敬老院,走出校门,为老人们表演节目。
20、用修改符号修改下列病句。
1.小虾有一幅钳子。
2.龙一鸣穿着一件蓝色的上衣,一顶黄色的帽子。
3.菜园里种了很多蔬菜,有茄子、黄瓜、西瓜和西红柿。
4.早上,奶奶买回了母鸡一只。
5.燕子有一双翅膀剪刀似的。
21、小练笔
请你代学校教务处出一则通知。请各班班长明天(4月8日)下午2点到活动室领取新校服。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