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钦州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三政治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4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大型文化节目《诗画中国》以中国经典名画作为内容载体和特定场景,与诗词、音乐、戏剧、舞蹈等艺术形式跨界融合,用当代视角解读经典作品的文化内蕴,抒写中华文化的新时代精神气象,展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在于(  )

    A.历经沧桑,引领世界

    B.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C.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D.薪火相传,历久不变

  • 2、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在长期奋斗中构建起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抗美援朝精神、特区精神、抗疫精神……这一系列伟大精神。这些精神谱系(     

    ①是当代中国精神的具体体现②丰富发展了中华民族精神

    ③具有鲜明的先进性和时代性④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3、2023年,中国迎来改革开放45周年。回望过去,依靠改革开放,在富起来、强起来的征程上迈出了决定性的步伐;眺望未来,必须增动力添活力,努力续写更多“春天的故事”。材料体现了(     

    ①改革开放高举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是中国发展的制度基础

    ②改革开放让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③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④改革开放永远没有完成时,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 4、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作为其中一员,2023年,15岁的小秦畅想了一下他今后人生奋斗的轨迹。其中可能实现的是(     

    A.十八岁当脱贫攻坚志愿者,为解决贫困地区温饱问题贡献力量

    B.二十三岁大学毕业后主动援藏,投身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事业

    C.三十岁成为行业先进个人,助力国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D.四十二岁成为中坚力量,见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全面建成

  • 5、修改后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规定,国家提倡适龄婚育、优生优育,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这表明我国(     

    ①人口众多的国情已经转变②积极应对老龄化加剧问题

    ③要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④放弃了计划生育基本国策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6、《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依托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建立政务服务效能提升常态化工作机制的意见》提出:持续推动更多跨部门、跨层级“一件事一次办”,扩大“跨省通办”、“区域通办”范围,实现更多服务异地能办、就近可办。此举有利于(     

    ①公民直接参与国家事务管理②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③保障权力在法治轨道上运行④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7、新中国成立后,在处理民族关系上,我国坚持的方针是(     

    A.民族平等团结共同富裕

    B.民族平等、民族和谐和民族发展进步

    C.民族平等互助优先发展

    D.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 8、为了顺应群众新需求,多地着手改造长期闲置的电话亭。闲置电话亭摇身一变成了“悦读亭”“公共信息服务亭”“智能叫车电话亭”,不仅盘活了闲置资源,还为市民提供了更多样的服务。此举(     

    ①是城市管理的创新之举,应照搬推行

    ②体现出依法行政的核心是规范政府的行政权

    ③凸显了政府人性化的城市建设理念

    ④激发了闲置资源的新活力,更好服务人民群众

    A.②③

    B.①②

    C.①④

    D.③④

  • 9、该部法律应新时代需要而制定,面向全体社会成员,突出青少年,强调教育和实践融合,内容涵盖壮美河山和历史文化遗产、国家象征和标志、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英烈和模范人物事迹及体现的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等各个方面。据此推断,该部法律是(     

    A.民族团结促进法

    B.爱国主义教育法

    C.英雄烈士保护法

    D.非物质文化遗产法

  • 10、从左至右,下图分别体现的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是(       

    A.协商民主选举民主

    B.协商民主表决民主

    C.协商合作参政议政

    D.民主决策民主选举

  • 11、2035年要实现的目标是(     

    A.建成世界科技强国

    B.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C.基本建成小康社会

    D.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 12、习近平总书记说:“发展环境越是严峻复杂,越要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应对风险挑战冲击。”之所以坚定不移地深化改革,是因为(     

    A.改革开放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B.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C.改革开放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

    D.改革开放使我国由高质转向高速增长阶段

  • 13、事物变化总是按照一定的内在逻辑和顺序进行,下列传导路径正确的是(     

    A.“互联网+网络问政”→拓宽民主渠道→扩大政治权利

    B.多种罕见病用药纳入医保→缓解主要矛盾→实现同等富裕

    C.扶持发展特色农业→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D.开展网上评议政府工作→让公民参与民主决策→国家一切权力属于公民

  • 14、我国文化部整合全国各地及驻外使领馆、文化中心、华人社团及国外官方、民间各机构等资源,合力把春节建成传播中华文化的新载体和品牌。春节庆祝活动已覆盖亚洲、非洲、美洲等广大地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此举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②这表明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文化

    ③此举有利于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④春节的国际影响力表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世界文化大花园中一朵璀璨的奇葩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 15、2023年9月5日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商务主管部门在北京签署《深化长三角区域市场一体化商务发展合作协议》。据了解,三省一市将建立商务联动合作机制,加强信息交流,建立数据共享机制,统筹推进区域市场一体化。深化长三角区域市场一体化商务发展合作有利于(     

    A.形成对外开放格局

    B.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C.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D.快速实现同步富裕

  • 16、“5000年前和埃及人一样直面洪水,4000年前和古巴比伦人一样铸造青铜器,3000年前和希腊人一样思考哲学,2000年前和罗马人一样英勇争战,1000年前和阿拉伯人一样无比富足,5000年来我们在世界的牌桌上注视着一个又一个对手的崛起和消亡。”这段话告诉我们(     

    A.中国是人类史上最强大的国家

    B.文化是中华民族自信根本所在

    C.中国有底气有信心实现中国梦

    D.中国的追梦过程是一帆风顺的

  • 17、2023年8月,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表示,中方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美台官方往来,坚决反对“台独”分裂分子以任何名义、任何理由窜美,坚决反对美方以任何形式纵容支持“台独”分裂分子及其分裂行径。这表明(     

    A.解决台湾问题是我国的2035年目标

    B.只有通过武力才能真正解决台湾问题

    C.我国坚决反对分裂,维护国家统一

    D.维护国家利益是每个公民的法定义务

  • 18、2023年11月21日晚,习近平主席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巴以问题特别视频峰会并发表题为《推动停火止战实现持久和平安全》的重要讲话。习近平的重要讲话,体现了(     

    ①中国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

    ②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

    ③我国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态度

    ④世界文化多样化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9、漫画《扶不扶》揭示了(     

    A.关爱他人是一种幸福

    B.社会存在着信任危机

    C.服务社会要不计后果

    D.情感总是消极被动的

  • 20、学习完“共圆中国梦”的内容之后,小丽展示了下面的思维导图,其中①②③④分别应是(     

    A.新发展理念、中国道路、民族精神、中国力量

    B.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

    C.“四个”自信、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

    D.改革开放、中国道路、中国力量、中国精神

二、辨析题 (共3题,共 15分)
  • 21、

     

    改革开放中国走上富强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关键在中国。

    同住地球村各国紧相连,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世界共努力。

  • 22、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是面向全国中小学生开展的规模最大的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每年都有很多作品参赛,其中有不少成果获得了国家专利。

    各地学校也积极开展诸如科技小达人评选,校园科技节,科技创新企业开放日等活动。让更多同学亲近科技,感受科技创新的魅力。九年级同学就青少年该不该积极参加科技创新活动展开了讨论,请你参与。

  • 23、判断说理,判断下列做法或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写正确,错误的写错误,并说明理由。

    (1)小敏的爸爸积极报名参加水费调整听证会。

    判断:

    理由:

    (2)有人说:“为了加速经济发展,可以牺牲环境。”

    判断:

    理由:

三、简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2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2017年12月28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为亿万农民描绘了一幅美丽乡村的现代图景。

    材料二:“十三五”规划指出,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

    (1)新时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中国特色减贫之路体现了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3)“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体现了当代中国的哪一发展思想?

    (4)“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衡量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准是什么?

  • 25、材料一英国《卫报》发表《2016年当中国超过美国》的文章,指出中国已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根据4月份出版的半年度世界经济展望数据库,大胆做出最新预测,中国经济将于2016年超过美国。

    材料二中国成功发射了天宫一号,并实现了天宫一号神舟十号的成功对接,首艘航母辽宁号初具战斗力,嫦娥三号成功着陆月球并进行科学考察。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中国经济和科技迅速发展的根本原因是什么?3分

    (2)小明看了上述材料后非常感慨,他说我国已进入发达国家的行列了,再没有谁敢欺负我们了。你赞同他的观点吗?简述理由。3分

     

  • 26、材料一2014年10月23日,中国共产党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将每年12月4日定为国家宪法日,在全社会普遍开展宪法教育,弘扬宪法精神。

    材料二2014年全国教育系统宪法学习日的主题是宪法是国家根本法。教育部印发通知,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在国家宪法日当天,以弘扬宪法精神为宗旨,以宣讲宪法基本原则和基本知识为重点,全面开展宪法学习教育活动。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明确中小学宪法教育的专门学时,并将宪法知识纳入中考的测试范围。

    据悉,你校正在举办学习四中全会精神,庆祝国家宪法日主题宣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l谈谈在中小学开展宪法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意义。三个方面,6分

    2为你校开展的向宪法宣誓活动,设计宣誓词。4分

     

  • 27、材料一2014年我国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淮河、海河、辽河等七大重点流域水质状况示意图

    材料二2015年4月16日,国务院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主要指标到2020年,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淮河、海河、辽河等七大重点流域水质优良达到或优于比例总体达到70%以上,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均控制在10%以内,地级及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到或优于类比例总体高于93%,全国地下水质量极差的比例控制在15%左右,近岸海域水质优良一、二类比例达到70%左右。京津冀区域丧失使用功能劣于V类的水体断面比例下降15个百分点左右,长三角、珠三角区域力争消除丧失使用功能的水体。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说明了什么?2分

    2结合材料谈谈国务院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有何现实意义?6分

    3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我们青少年如何保护水资源?5分

     

  • 28、   材料一  森林频遭滥伐、动植物生存环境日益受到侵蚀,面对这个世界难题,中国引领全球绿化面积“逆袭”格外引人注目。无论是被授予“地球卫士奖”的三代塞罕坝林场建设者接力创造出世界最大面积的人工林,还是“绿城”郑州用七千里绿道编织市民“慢生活”,还是曾被称为“死亡之海”的库布其沙漠30年实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被联合国确定为“全球沙漠生态经济示范区”……数据显示,近20年来全球绿化面积增加了5%,其中中国贡献率达25%,位居全球首位,神州大地不断正在书写绿色奇迹。

    (1)近年来,我国引领全球绿化面积逆袭,神州大地不断书写绿色奇迹的原因?

    材料二  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要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全面建立资源高效利用制度,健全生态保护和修复制度,严明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度。

    (2)针对上述材料我国实施什么基本国策和什么战略?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40
题数 28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辨析题
三、简答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