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2年7月,江西省人大常委会召开网上立法听证会,就《江西省物业管理条例(修订草案)》的几个重大条款细节如何修改,听取社会各界人士的意见和建议。这一做法有利于( )
①让良法充分体现人民的意志 ②汇集民智,促进科学立法
③人民群众直接管理国家事务 ④扩大公民的民主政治权利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2、近年来,重庆市以整治优亲厚友、以权谋私为重点,建立基层党员干部亲属涉权事项公开制度,通过报告、比对、核查、公示等流程,前移监督关口,强化组织、群众监督,环环相扣扎紧制度笼子,给“微权力”运行立“真规矩”。建立基层党员干部亲属涉权事项公开制度( )
A.能促使党员干部做到清正廉洁,杜绝腐败现象
B.目的在于告诫党员干部依法行使权力,为人民谋利益
C.表明权力是把双刃剑,监督是权力正确行使的唯一保证
D.益于践行限制国家权力以保障公民权利的宪法核心价值追求
3、公民参与是社会主义民主的要求,下列“微行为”的“微点评”正确的是( )
选项 | 微行为 | 微点评 |
① | 找小区物业部门反映社区缺少健身场地问题。 | 民主监督 |
② | 2023年1月,某市举行市、镇两级人大代表的选举活动。 | 民主选举 |
③ | 2022年财政部公开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公开向全社会征求意见。 | 民主决策 |
④ | 从“小院议事厅”到“板凳民主”,从线下“圆桌会”到线上“议事群”,中国人民在火热的基层生活中,摸索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充满烟火气的民主形式。 | 民主管理 |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改革开放44年来,人民生活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巨变,是因为( )
A.改革开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B.改革开放是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
C.改革开放激发了人民群众参与社会劳动、创造社会财富的积极性
D.经过改革开放,我国经济发展已由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向高速增长阶段
5、西方国家妄图用台湾作为政治筹码制造不安定因素,牵制中国、阻碍中国的发展,这启示公民应该( )
①建设作风优良人民军队,推进军队现代化
②自觉履行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义务
③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自觉维护国家安全
④树立和增强危机意识,坚决反对分裂祖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2023年秋季《开学第一课》邀请了“八一勋章”获得者时代楷模、航天英雄、科学家、文化学者、一线劳动者代表等,与全国中小学生共上一堂课。他们以自己的人生经历和奋斗足迹,诉说着精神的力量,传播着美德的芬芳。他们的故事,充满了坚韧不拔的精神,充满了家国至上的情怀,充满了劳动创造的辉煌。开设这样生动的《开学第-课》,有利于中小学生( )
①增强法治意识 ②厚植爱国情怀 ③传承中华美德 ④构筑中国价值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对下图漫画解读正确有( )
①违背诚实守信的价值准则②善于利用网络传播正能量
③没有落实厉行节约的要求④努力严守生态保护的红线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9月12日,全国工商联发布了“2023中国民营企业500强调研分析报告”,报告显示,民营企业创新成果转化进一步增强,创新主体地位日益显著。民营企业家们坚持“做强民企勤奉献,用心履职展风采”。民营经济的实力获得了迅猛提升。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企业家弘扬敬业、奉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②民营经济通过创新成果转化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③民营企业坚持提升创新能力,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④国家巩固民营经济主体地位,推动民营企业健康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9、中华民族创造出灿烂的文化,形成了代代相传的美德。下列行为符合中华传统美德的是( )
①小静遇到升国旗,立即面向国旗肃立站好②小明回家后,主动向父母问好
③小芳与同学产生矛盾,总是抱怨对方有错④小刚逃避班级值日,去打篮球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0、下列是九年级(1)班同学们准备的课前新闻播报材料,对下列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
①2023年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致信全国优秀教师代表,提出了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勉励广大教师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民族精神是激励中华儿女为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奋斗的不竭精神动力
②2023年7月以来,全国多地陆续发布了2023年养老金调整方案,兑现养老金的上涨,退休人员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
③2023年10月26日,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神舟十七号将首次进行空间站舱外试验性维修作业,再创了人类航天事业发展史上的“中国高度”——我国掌握了载人航天的核心技术,已建成世界科技强国
④2023年11月12日,为红军烈士守墓55年的志愿军老兵王茂贵入选2023年第三季度“中国好人榜”,他将“义务守护”的千金之诺兑现为对红色基因的传承——以真诚无私的奉献书写大爱人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1、2023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第五次集体学习时指出,我国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 教育现代化发展总体水平跨入世界中上国家行列。我国重视教育的原因在于( )
①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②教育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③一个民族创新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创新人才的培养
④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根本途径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2、下边是某道德与法治教师在处理某课时设计的议题教学框架,根据这一框架内容,你认为这位老师教学的总议题是( )
A.开放互动的世界
B.复杂多变的关系
C.推动和平与发展
D.谋求互利与共赢
13、___________是中国自信、民族自信的根本所在。( )
A.国家实力不断增强
B.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C.我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D.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14、近年来,我国涌现出一大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中小企业。它们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有的实现了进口替代,有的取得了技术领先。“十四五”期间,中央财政计划安排100亿元以上资金,重点支持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高质量发展。这主要表明( )
A.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科技创新强国
B.我国科技创新能力走在世界前列
C.企业创新是所有国家发展战略重心
D.我国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
15、在博鳌亚洲论坛会场内外、新闻中心,能看到很多“零碳产品”的身影。下列做法与“零碳”理念一致的是( )
A.推广清洁能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B.因地制宜,开发各地的旅游资源
C.大力开发资源,缓解资源短缺压力
D.扩大对外开放,大力发展经济
16、市场监管局进行执法检查时,对违法经营者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商品的违法行为依法作出行政处罚。这个案例告诉我们,在创新的时代( )
①保护知识产权就是尊重创造、保护创新
②我们要学习专利法、商标法等相关法律,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
③国家依法保护知识产权,积极营造有利于创新的法治环境
④当知识产权受到侵犯时,只能等待国家执法机关的救济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7、2022年12月,首届中国一阿拉伯国家峰会在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举行。在共建“一带一路”的推动下,中国与阿拉伯国家在基础设施建设、贸易投资、可再生能源、空间卫星技术等领域开展了密切和深入的合作。为了建设一个更加繁荣的世界,中国始终是行动派。这说明中国( )
①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
②主导世界发展,尽显大国担当
③积极坚持对外开放,与世界深度互动
④积极分享发展机遇,共享发展成果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8、《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出台开启了我国法治新时代,为人民生产生活筑牢了良法之基,为民事主体合法权益的保护提供了良法之基,为维护经济社会秩序营造了良法之治。下列对“良法”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要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
B.应当反映社会的发展规律,程序正当
C.应该符合公平正义的要求,保障人权
D.可以凌驾于现行宪法之上,与时俱进
19、下图是我国一些重大航天工程的名称,它们生动形象,极具中国气派。这一命名( )
①体现了航天领域与传统文化的诗意结合
②增强了民众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化自信
③生动展现了我国古代名扬世界的科技工艺
④改变了中华文化的基本内涵和发展方向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梦想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我国各族人民夙兴夜寐的美好向往就是( )
A.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B.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C.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D.实现和平与发展的共同愿望
21、 2020年2月25日,网民王某在某贴吧张贴消息,称自己“湖北鄂州,15号刚回来,没事逛逛爱之城,目前只感冒”,该帖引发网友担心,网友纷纷举报。网警部门经过调查,确认王某近期既没有到过湖北,也没有感冒发热,对其故意扰乱网络秩序的行为作出了行政拘留7日的处罚。对此,有网友跟帖评论。
你赞同谁的观点?请阐述理由。
22、 近年来,天宫、蛟龙、天眼、墨子、大飞机等重大科技成果相继问世。一大批分布在高端装备、战略性新兴产业、信息化等方面的重大工程惊艳全球,中国在多个领域创造了许多 “世界最长”“世界最快”等“世界之最”。这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科技已经领先世界,成为了世界上的发达国家。
这个观点正确吗?为什么?
23、材料:借力中央高层惩治打击腐败的决心,中国“网络反腐”多处开花。十多名被查官员中,超过半数与网络举报有关。网络时代,人人都有一个“麦克风”,在网民看来十分给力的“网络反腐”,其实是把双刃剑,“误伤”时有发生。对此,同学们议论纷纷:
小明:在网上,我们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谁也管不着。
小刚:别讲了,我们只要努力学习就行了,国家政治生活的事与我们青少年无关。
24、2019是超“燃”的一年,回顾2019,哪个超燃瞬间最让你难忘?
超燃瞬间 | 体现课本相关知识 |
10月1日,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盛典在北京举行,20余万军民,以盛大阅兵式和群众游行,欢庆共和国70华诞,宏伟的天安门,见证着盛大阅兵的精彩瞬间。 | 再过30年庆祝共和国华诞的时候,我们的国家将是什么样的 ① 。 |
我国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试验样车下线,填补航空与高铁客运之间,旅行速度空白,大大方便了人民的生活。 | 创新的目的是 ② 。 |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对一些涉及诸多重要民生议题的法律进行修改,彰显了新时代立法的民生导向,引发公众广泛关注。 | ③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 |
新国门大兴国际机场通航,被评为“新世界七大奇迹”之首,我国在国际上的创新能力又大大迈进了一步。 | ④ 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的决定因素。 |
(1)请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以上表格。
(2)2019,这些令人沸腾的瞬间已经过去。新的一年,作为初三的学子,我们将迎来中考的检验,将迎来更燃的2020,你将用怎样的行动迎接更燃的一年?
25、增强民主意识,行使民主权利
“网络问政直通车”在畅通民意渠道的同时,促进政府管理创新;“领导信箱”既让群众意见与决策过程对接,又推动作风转变……群众路线插上“互联网+”的翅膀,在党心和民意同频共振中,走出了一条双向互动提升的路子。
(1)在我国,公民行使民主权利的形式有哪些?
(2)为什么说社会主义民主是新型民主?
(3)作为一名中学生,你将为增强民主意识作出怎样的努力?
26、
浏览P52“相关链接”,了解“法治政府建设的目标”,思考,法治政府的含义是什么?
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法安天下,德润人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进社会主义法治中国建设,要既讲法治又讲德治。
(1)法治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2)怎样正确认识法治与德治的关系?
28、今年是我们扬州建城2500周年,来扬州参观旅游者络绎不绝。瞧,余音绕梁的古筝名曲、朴实典雅的木构架民居、活灵活现的扬州剪纸、动感十足的木偶表演、精巧秀美的扬州工艺……走过古朴的“门楼”,穿过幽深的“小巷”……扬州精彩而神奇的传统文化魅力得到了所有参观者的认同和赞许。
(1)请简略谈谈扬州建城2500周年的城庆活动有何意义。(2分)
(2)作为一座有着2500年文化底蕴的古城,扬州传统文化可谓魅力十足。对此初中生小明认为:扬州作为文化古城,加强文化建设应侧重在继承传统文化,增强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请谈谈你对小明观点的看法。(6分)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