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建设法治中国,要求( )
①要努力使每一项立法都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拥护
②要使每一部法律法规都得到严格执行
③要使大多数的司法案件都体现公平正义
④使每一位公民都成为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2、下列关于我国改革开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改革开放是我们发展的目的
B.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C.改革开放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D.1956年底,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征程
3、关于“遇到老人摔倒,该不该扶”的社会问题,小品里郝建的一句“人倒了还可以扶起来,人心倒了可就扶不起来了!”赢得观众的阵阵掌声。这阵阵掌声表明( )
①扶起摔倒的老人是真善美的行为
②扶起老人应不计较代价,只图回报
③扶起摔倒的老人是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的表现
④扶起摔倒的老人有利于弘扬社会正气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4、李克强总理2016《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必须坚持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内在统一,把改善民生作为经济发展的出发点、落脚点和持久动力。这说明改善民生( )
①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 ②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③能使我国迅速跻身发达国家行列 ④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5、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全过程人民民主需要公民积极参与。以下公民参与的具体实践与形式相一致的有( )
序号 | 具体实践 | 形式 |
① | 人民在通过选举、投票行使权利的同时,就重大问题以及事关自身利益的问题,通过会议、座谈、咨询、网络、民意调查等多种途径和方式,在决策前和决策实施之中进行充分协商,尽可能取得一致意见。 | 民主决策 |
② | 法律草案起草过程中,通过网络和新闻媒体,向社会各界广泛征求意见。 | 民主协商 |
③ | 企事业单位的职工通过职工代表大会,参与企事业单位管理,维护单位职工合法权益。 | 民主管理 |
④ | 公民对有悖于村民意愿决定的村委会、偷排污水的企业、藏匿于某处的黑网吧、逃税漏税的明星等进行举报。 | 民主监督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6、阅读下图所示的2023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来源:2023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
上述目标安排( )
①符合现阶段我国潜在的经济增长水平
②说明我国已经实现了经济高质量发展
③表明政府依法执政,进行科学宏观调控
④增强了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7、下列古语能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价值准则的是( )
①民为邦本,本固邦宁②小信成则大信立
③法令行则国治,法令弛则国乱④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8、当前我国生态环境虽总体有所改善,但生态环境形势仍不容乐观。为此,某校学生会开展了一次以《你我携手保护生态环境》为主题的探究活动,探究过程如下。你认为下列探究活动过程顺序正确的是( )
①学习生态环境的相关知识,设计探究活动方案
②根据考察结果,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及应对策略
③形成调查报告文本,发送给当地政府和环保部门
④分组到附近企业、农田、社区考察生态环境的现状
A.②—④—③—①
B.③—①—②—④
C.④—②—①—③
D.①—④—②—③
9、大连人大微信公众号2023年11月2日发布,大连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将于2024年1月召开。其中建议会议的议程要有听取和审议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听取和审议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听取和审议市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等。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市人大听取和审议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听取和审议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听取和审议市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这表明( )
①权力行使需要接受监督
②政府具有执法权
③有了监督,就能确保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依法行使权力
④人大有权对“一府两院”工作进行监督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2】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大连市十七届人大代表表示他们将用饱满的热情、高度的责任履行自己的代表责任,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接受人民的监督。这说明( )
A.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大代表
B.人大代表通过行使审议权来保障人民直接管理国家事务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好制度
D.公民参与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
10、2023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颁布30周年。该法明确规定,“澳门特别行政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五十年不变”。这说明( )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B.澳门基本法是“一国两制”的法律保障
C.城乡发展一体化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D.海峡两岸各领域融合发展,共享成果
11、“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这段话启示我们( )
A.礼是一门学问,体现一个人的尊重、谦让等良好品质
B.文明有礼不仅是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还关乎国家形象
C.做文明有礼的人,要态度谦和,用语文明,举止端庄
D.做人做事,要文明有礼,这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12、截止2023年10月,广西逐步为河湖建立“健康档案”,已累计完成802条河流、3个湖泊健康评价,积极推进广西水环境质量的持续改善。这一举措践行的新发展理念是( )
A.绿色
B.开放
C.法治
D.改革
13、公民的法定权利与法定义务相统一。下列选项中能直接体现这一关系的是( )
①王某因抢劫罪被判有期徒刑十二年并被剥夺政治权利二年
②小雨参加公交车线路调整听证会
③小封到敬老院参加社会服务受到同学点赞
④祁团长因在部队服役时保家卫国的卓越表现被授予“卫国戍边英雄团长”称号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14、学习完“共圆中国梦”的内容之后,小丽展示了下面的思维导图,其中①②③④分别应是( )
A.新发展理念、中国道路、民族精神、中国力量
B.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
C.“四个”自信、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
D.改革开放、中国道路、中国力量、中国精神
15、改革开放40多年来,深圳发展成为现代化、国际化特大城市:城市面积变大了6倍,GDP总量超过了香港,外贸出口总额连续29年蝉联全国第一,深圳成为世界观察“中国奇迹”的最好窗口。由此可以证明( )
①改革开放推动中国走向繁荣富强 ②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
③改革开放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④我国已经跨越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16、“延迟退休”一经提出便引发社会争议。“延迟退休”被提出来的原因涉及我国人口发展的特点是( )
A.总人口增速趋缓、总和生育率明显低于更替水平
B.出生人口男女性别比例偏高
C..老龄化加剧
D.大量的人口流动
17、2023年3月24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推出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鼓励企业科技创新,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这些政策将对制造业企业产生影响,其可能的传导路径是( )
①制造业企业实现转型升级 ②制造业企业减税预期增强
③制造业企业增加研发投入 ④制造业企业创新能力增强
A.②→③→④→①
B.②→③→①→④
C.②→④→①→③
D.③→④→①→②
18、下列信息表明( )
◎2023年4月1日,《黄河保护法》施行。 ◎2023年4月26日,《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审议通过。 ◎2023年5月1日,新修订的《野生动物保护法》施行。 |
A.我国实现了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B.有法律制度就实现法治
C.我国生态环境得到完全改善
D.国家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
19、2022年1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出席2022年世界经济论坛视频会议。他强调不论国际形势发生什么变化,中国都将高举改革开放的旗帜,这源于改革开放是( )
①我国当前的中心工作②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③我们的强国之路、富民之路④民族进步之魂和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0、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 )
A.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B.扩大投资规模,注重经济结构优化,依赖国外技术和资金的支持
C.推动传统产业升级,大力发展消耗型产业
D.加快经济增长速度,把企业作为社会创新的重要力量
21、判断说理
(1)中国经济的腾飞证明,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富民之路;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判断:
理由:
(2)班委会选举投票时,小泉不参加,他认为谁当选都和他没关系。
判断:
理由:
22、新冠疫情防控期间,郑州一高校为万名学生发放中药包提高免疫力,一包小小的中药不仅给学生的安全上了一道保险,还实力“圈粉”。中医药走向世界的速度加快,中医药的疗效和作用日益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对此,小欣认为:中国中医药举世无双,没必要与世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
请你对小欣的观点进行辨析。
23、2021年10月23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家庭教育促进法》。该法明确未成年人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负责实施家庭教育,对所有父母或监护人具有普遍约束力,同时规定国家和社会为家庭教育提供指导、支持和服务,它是与时俱进的法治体现,也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家庭教育、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合法权益的高度重视。我国首次就家庭教育进行专门立法,是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法治体现。
有同学认为:“有了《家庭教育促进法》,就能保障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对上述观点进行评析。
24、2022年是西藏自治区成立57周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67周年。半个多世纪以来,西藏和新疆各族人民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和特殊关怀下,在其他省份和地区的大力支持下,取得了短短几十年跨越上千年的辉煌成就,各民族之间形成了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
(1)“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是什么?
(2)我国应坚持怎样的处理民族关系的方针?
(3)增进民族团结,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必由之路是什么?
25、【复兴伟业,法治保障】
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是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是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正义的有效方式。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
(1)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
(2)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坚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机统一。
(3)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是什么?(16字方针)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法治建设促稳定)
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厉行法治。国家要坚定不移的贯彻和落实依法治国方略;政府及其工作人员不得触碰法律底线;全社会要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共识;现代社会的公民要注重培养法治精神。只有全社会形成合力,才能更好地发挥法治的引领和规范作用。
(1)阅读材料,分析我国应如何更好地实现厉行法治。
(法治德治促和谐)
习近平同志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重庆代表团审议时就法治与德治作了深刻阐述,强调“要既讲法治又讲德治”“把法律和道德的力量、法治和德治的功能紧密结合起来”。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请你谈谈“法治”与“德治”的关系。
27、观察下面两幅图片,回答问题。
(1)上述两幅图片分别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哪一项内容?
图片一:_____________________;图片二: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任选一幅图片,谈谈开展此类活动的重要性。
28、材料一2016年10月13日,河南省《建立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加快推进社会诚信建设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出台。《方案》提出,到2017年年底,河南省实现覆盖全社会的信用信息归集共享,基本建立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
材料二2016年12月30日下年,河南省委宣传部等15家单位联合举办的“诚信・让河南更出彩”主题活动在郑州启动。启动仪式上,河向省发改委负贵人发市了重点领域守信“红名单”和失信“黑名单”,并对1925个“老赖”、55家法人企业、14个自然人分来别采取了限制法定代表人资格,限制乘坐飞机、列车软卧和动年,限制上市,限制发行债券,阻止出境等惩戒措施。
(1)根据材料一回答,我省为什么要出台《方案),建立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
(2)结合材料中人物的行为,你认为自己应该怎么做?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