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是( )
A.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B.加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
C.促进民族地区共同繁荣
D.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
2、下列图表中的数据表明,我国人口状况呈现出一个新的特点,这一特点是( )
A.总人口增速趋缓
B.总和生育率明显低于更替水平
C.出生人口男女性别比偏高
D.老龄化加剧
3、“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习近平总书记的这句话( )
①从生态文明建设的角度生动诠释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②说明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③体现了生态文明建设与人民群众美好生活息息相关
④启发我们为了良好的生态环境要暂停经济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4、大货车司机借助5G智能监控系统保驾护航,学生利用元宇宙3D书店进行线上阅读,医生借助5G+智能CPR辅助教培系统开展心肺复苏术培训……以上材料体现( )
①创新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一种生活方式
②创新是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
③创新的时代需要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
④科学技术是建设创新强国的第一动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九曲黄河,奔腾东流。保护黄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计。2023年4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正式实施。该法律的实施( )
①是我国落实全面依法治国的具体体现
②是治理黄河流域生态环境问题的治本之策
③说明我国开始运用法律来治理环境问题
④对黄河流域的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若要美德得以保存,法律是必需的;若要法律得以遵守,美德则是不可缺少的”。这句话体现的观点是( )
①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以法治承载道德理念
②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法律与道德协同发力
③德为基石有教化作用,法为准绳有规范作用
④法为治理国家之重器,法治之力量优于德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2023年五一假期,好客山东是毫无疑问的顶流。青岛、聊城、淄博到处都是“人从众”,青岛地铁延时运营、聊城推荐美食攻略、淄博烧烤商家劝退排队“长龙”,这些充满人情味的服务,构成了“好客山东”的流量密码。要使“好客山东”健康发展,需要( )
A.各地不仅重视风景,也要关注人文
B.从业者依法趁机哄抬物价
C.各部门把支持旅游业作为中心工作
D.商家可以根据市场需求随意定价
8、教科书是落实国家课程要求的重要媒介,道德与法治教科书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对我们进行思想道德和法治教育。之所以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是因为它( )
①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
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引领
③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
④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导向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9、全国两会期间,中国政府网联合多家网络媒体平台以及相关部委政府网站,开展“我向总理说句话”网民建言征集活动。开展此活动( )
A.有利于扩大公民的政治权利
B.符合我国民主法治建设的要求
C.确保人民规范政府的行政权
D.保障了公民的监督权和决策权
10、下列对教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教育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B.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是民族振兴的基石
C.教育是提高生产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力量
D.把教育事业的发展作为一切工作的中心
11、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就是( )
A.国强民富
B.强国富民
C.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D.共同富裕
12、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对过去一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和主要工作进行了回顾,结合图,对“这份成绩单与你有关”解读正确的是( )
①党和政府抓住了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问题
②我国面临着诸多风险和挑战,需要继续全面深化改革开放
③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得到满足,主要矛盾已经基本解决
④人人参与、人人共建,这份成绩单每个奋斗者都功不可没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3、众人的事由众人商量、坚持党建统领干部来引导、培育社会组织促共建共享是“枫桥经验”60年来历久弥新的传承密码。下列做法与“枫桥经验”传承密码符合的是( )
A.开展基层民主协商,有效满足群众的合理需求
B.多元主体参与治理,提高基层政府的治理效能
C.创新基层治理方式,保障居民充分行使决策权
D.优化社区管理结构,扩大了居民的权利和自由
14、2023年9月华为Mate60系列全面开售,华为突破了“卡脖子”技术,用一颗“中国芯”跑出了5G速度引发全球关注。这启示我们( )
①创新是国有企业专利
②关键核心技术是讨不来的
③企业要自强奋斗、敢于突破
④提升创新能力是企业持续发展之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5、中国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北京论坛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举办。本次论坛以“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筑牢人才强国之基”为主题,聚焦教育强国建设,突出基础教育的基点作用,促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②教育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③教育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④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根本途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6、2023年央视3.15晚会曝光了安徽寿县永良米业:房里放着一堆堆加工好的大米,外包装上写着“泰子王”二代泰国香米。事实上,“泰子王”只是他们注册的商标,有香味是违规添加了香精。当晚该县政府立即组织对该企业采取查封措施,开展执法调查。县政府下一步的举措可能是( )
A.科学立法,制订大米加工的法律法规
B.公正司法,使违法犯罪行为受到惩罚
C.严格执法,打击损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
D.积极行使监督权,曝光违规生产的企业
17、对如图漫画分析正确的是( )
①公民要增强民主意识,珍惜民主权利
②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形式丰富多彩
③民主应成为公民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
④公民要增强分析判断能力,提高行政决策水平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8、杭州第19届亚运会火炬名为“薪火”,寓意传承,设计思想源于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良渚文化。这向世界展现了( )
A.中华文化是美德的精髓所在
B.中外文化交流互鉴、趋于统一
C.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D.中华文化具有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力
19、某校环保志愿者准备开展一次公益宣传活动,他们搜集到下列公益宣传图片。你认为最恰当的活动主题是( )
A.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共生共荣
B.大家共参与,合理利用新能源
C.践行节能低碳,建设美丽家园
D.坚持绿色富国,推动绿色惠民
20、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既是国家、民族的强盛梦,也是人民的幸福梦。下列同学的梦想与中国梦不一致的是( )
A.小于的梦想是当一名对外汉语老师,彰显中华文化魅力
B.涛涛的梦想是当一名软件开发人员,助力网络强国战略
C.小兰的梦想是当一名老板,让自己过上富足的生活
D.玲玲的梦想是当一名农技师,让老乡栽的果树少生病
21、 某校初三年级以“创新中国,你我同行”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时事分享)
小强在“关注创新中国”的环节,为大家分享了一则新闻:2018年10月24日,全长55公里的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它被英国《卫报》誉为“新世界七大奇迹”之一,还有人称它是交通工程界的“珠穆朗玛峰”。港珠澳大桥建设难度极大,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层出不穷,仅专利就达400项之多。它的科技创新体现在四个方面:深埋沉管隧道设计施工技术、外海人工岛设计施工技术、海上装配化桥梁建设技术、全生命周期的耐久性设计施工技术。港珠澳大桥将从香港到珠海的公路交通从三、四小时缩短到几十分钟,使粤港澳三地之间的往来更加方便。
(1)根据上述材料,同学们对港珠澳大桥建成通车的意义展开了热烈地讨论,如果你也
参与讨论,请发表你的看法。
(观点评析)
课堂上,同学们围绕我国的创新现状发表了各自不同的观点。
(2)请你任选一人观点,进行评析。
(创新有我)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离不开我们每个人的努力。
(3)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中学生的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22、维护正义是法律规定的每个社会成员的基本义务。
23、现在,手机对学生的影响越来越大。某初中学校禁止学生带手机入校,有急事用班主任的手机。如果发现上课玩手机者,立即没收,并通知家长。这个做法引来不小的争议,有支持的,也有反对的。你如何看待学校的禁令呢?
24、【维护祖国统一】
中新网9月21日电21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就党的十八大以来对台工作和两岸关系发展情况举行发布会。中央台办新闻发言人朱凤莲表示,将持续加强运用法治方式和法治力量打击“台独”分裂势力,推进祖国统一进程,我们也将根据形势发展变化,进一步出台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图谋及行径的法治新举措,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1)结合所学,说说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什么?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是什么?
(2)针对当前台湾形式,你坚信台湾一定能够最终统一?
(3)作为青少年该怎样维护祖国统一的义务?
25、她,默默坚守心中的信仰,在乡村教师的平凡岗位上几十年如一日,兢兢业业;她,衣着朴素,粗茶淡饭,从不乱花钱,把自己工资的大部分花在支援农村建设上。她,倾力捐资助学、扶贫济困,开办工作室服务社区、服务群众;如今九十高龄的她,始终坚持读书看报、看新闻。“活着就要为国家做事情,做不了大事就做小事,干不了复杂重要的工作就做简单的工作,决不能无功受禄,决不能不劳而获”,这是她的丈夫说过的话,她却用整个后半生做了忠诚的实践。她就是开国将军甘祖昌的夫人,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2013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龚全珍。
联系材料,说说她是怎样用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
26、【消除“霾怨”还我蓝天】
材料一:2014年10月份北京及周边地区多次出现大面积雾霾天气。为迎接APEC会议召开,有关部门采取了汽车限行、企业限产或停产、停止施工等多种措施,终于在11月初让首都居民看到了澄澈的蓝天,有网民戏称之为“APEC蓝”。
材料二:习近平主席在欢迎参加APEC会议各国领导人的晚宴上致辞时表示,“我希望并相信通过不懈的努力,APEC蓝能够保持下去。我们正在全力进行污染治理,力度之大,前所未有,我希望北京乃至全中国都能够蓝天常在,青山常在,绿水常在,让孩子们都生活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之中,这也是中国梦中很重要的内容。”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请你分析一下北京和其他许多地区出现大面积雾霾的原因。(4分)(两点即可)
(2)你认为国家怎样做才能让“APEC蓝能够保持下去”?(5分)(至少从四方面作答)
(3)为了“全中国都能够蓝天常在,青山常在,绿水常在”,我们青少年应该怎么做?(6分)(至少从四方面作答)
27、中国好人,安徽多;安徽好人,淮北多。最近几年,有两个字时常被淮北人挂在嘴边——“好人”。简简单单的两个字背后,是一个个感动亿万群众的普通公民。
坚持义务献血14年,无偿献血26次,累计献血19400毫升的李艳红;把文化事业做成公益事业,为农村贫困孩子捐赠图书上万册,捐款十余万元的“爱心妈妈”段艳玲……他们奉献社会,无怨无悔,热心公益,不求回报。感动之余,也给我们带来一些思考。
(1)青少年为什么要积极参加公益活动?
文明始于足下,美德就在身边。 “淮北好人”成为中国碳谷,绿金淮北的一张新名片。凡人善举,彰显人间大爱;感召你我,共建美好家园。
(2)作为中学生,我们怎样培养亲社会行为?
28、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要求按照绿色发展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从而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环境的需要,建设美丽中国。
在建设现代化强国的过程中,如何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