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苟有恒,何必三更起五更眠;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这副对联启示我们( )
A.少年需要梦想
B.努力就有改变
C.努力需要立志
D.努力需要坚持
2、金秋九月,同学们告别小学,跨进中学校园。下列同学对于中学生活的态度( )
A.陈曼:中学科目繁多,应该做到两耳不闻窗外事
B.李明:中学和小学一样,照搬小学的方式就可以
C.王本:中学对人生起到决定性作用,要好好珍惜
D.蔡兰:珍视当下,把握机遇,为之付出不懈努力
3、为了使同学们正确认识网上交往的利弊,班长组织了一场辩论赛。正方观点:网上交往利大于弊。反方观点:网上交往弊大于利。下列属于正方观点的是( )
①网上交往有利于拓展交往圈
②网上交往难以触摸生活真实
③网上交往开辟了人际交往的新通道
④网上交往关闭与他人沟通的心灵之门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4、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下列关于实现梦想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努力,是梦想与现实之间的桥梁
B.只要坚持付出努力,梦想就一定会实现
C.少年有梦,不应止于心动,更要付诸行动
D.努力,需要立志,早立志,立大志,立长志
5、“学习”一词出自《礼记·月令》,“季夏之月……鹰乃学习”,意思是,季夏这个月,雏鹰开始学习飞翔。对于学习,以下理解正确的是( )
①如果考不上理想的高中,学习就毫无意义
②学习需要不断记忆和重复练习
③学习仅仅能够让我们获得生存的技能和条件
④我们终生都需要学习,以适应社会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在东京奥运会上,苏炳添跑出9秒83的成绩,成为首位闯进奥运会男子百米决赛的中国“飞人”。他在生活和训练中极度自律,超越年龄、伤病和体能的局限,成就了今天。这启示我们( )
①要不断激发自己的潜能,超越自己②人生需要梦想,有梦想,就有希望
③善用优势就一定会取得成功④努力是梦想与现实之间的桥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一些家庭亲子之间流行签订“亲子契约”,家长和孩子用书面约定的形式,规定彼此间的极利和责任。专家认为,“亲子契约”是一种新型的家庭双向教育模式,在帮助孩子形成良好习惯的同时,也对家长自身提出了要求,值得提倡。亲子契约( )
A.表明现代家庭的结构、规模发生了变化
B.有利于构建和谐文明的现代家庭
C.能有效化解亲子冲突,杜绝亲子之间的矛盾
D.使家庭成员交流、沟通方式发生了变化
8、习近平总书记勉励教师:“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这强调了( )
A.在师生交往中要尊重老师
B.尊师重教是中华优良传统
C.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我们的学习
D.教师是学生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9、“能克服困难的人,可使困难化为良机”启示我们( )
①生活难免有挫折,经历挫折不一定是坏事
②要及时调整自己,积极面对挫折
③挫折孕育着成功,挫折越多越好
④挫折只会让人消沉,阻碍前进的步伐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在杭州亚运会上,获得两枚跳水金牌的全红婵对记者说:我不是天才,只是努力认真地对待每一次训练。我平时很活泼,很爱笑……全红婵认识自己的途径是( )
A.通过他人评价认识自己
B.通过与他人的比较认识自己
C.通过自我评价认识自己
D.通过生理特征认识自己
11、生命拒绝冷漠,我们要传递温暖,照亮他人。以下漫画中的行为有利于传递温暖的是(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2、下图是王同学的人际关系树轮。你从这幅图中获取的信息有( )
①随着年龄增长,朋友关系不再那么亲密②我们的朋友圈在不断扩大
③我们的交往范围在不断扩大④随着年龄增长,我们交往活动的内容没有任何变化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
13、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宜阳县中医院的四名女护士却剃光长发,奔赴湖北抗疫前线,只为节约时间,尽力救治更多患者。作为青春期的我们,对“美”的正确看法是( )
A.学会接受现实,任其发展
B.时刻注意自己的外表和言行
C.追求外在美的同时,更应注重内在美
D.内在美是唯一“美”的真谛
14、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交往的范围在不断变化。对此,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认识。下列观点你认同的是
①小明:我的朋友圈扩大了,交到了不少知心朋友
②小李:我与朋友的活动内容比以前更丰富了
③小强:我与朋友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了
④小张:我发现交朋友很麻烦,还影响学习,所以我选择不交朋友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15、小明下定决心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于是向同学小刚学习,早上很早就起床看书,上课从来不做与学习无关的事,午休时间也用来做作业,晚上也学到十一点后才睡觉,可是他的学习成绩还是不理想。其主要原因是( )
A.学习还不够努力
B.没有睡好觉
C.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D.没有听老师的话
16、更好的自己,是在为他人、为社会带来福祉的过程中实现的。下列能体现这一要求的有( )
①为了让身材匀称,小宁开始节食,导致身体虚弱
②小夏凡事都先考虑自己的利益,他认为这才对得起自己
③中学生小马把卖鲜花挣的钱捐给患白血病的同学,希望同学能尽快康复
④小殊在高考后第二天就上防汛一线,成为最年轻的“守堤人”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7、教育家谢觉哉说:“快乐是从艰苦中来的,只有经过劳作、奋斗得来的快乐才是真快乐,不可能从天上掉下来一个快乐给你享受。”这句话启迪我们( )
A.学习过程中只有乐,没有苦
B.学习是苦乐交织的,要学会体验学习的美好
C.学习是唯一的快乐
D.学习不需要努力,轻而易举就会获得快乐
18、有人说:“对众人一视同仁,对少数人推心置腹,对任何人不要亏负。”在交友中( )
①以诚待人才会找到朋友②学会和多数人和睦相处
③和每个人都成为好朋友④不要结交有缺点的朋友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9、面对困难和挫折,胆怯、懦弱的人会放弃目标,结果一事无成;意志不坚定或者容易满足的人不能坚持到底,也享受不到成功的喜悦;有坚定信念、意志坚强的人勇敢地面对挫折,从而获得成功,实现生命的价值。这说明( )
A.人们对挫折的认识和态度不同
B.挫折是普遍存在的,人生难免有挫折
C.挫折与人生相伴,经历挫折越多越好
D.面对不同的挫折,人的态度是相同的
20、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下列认识错误的是( )
A.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主要传承者
B.好教师是学生成才的决定性因素
C.教师肩负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
D.教师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
21、我们需要______、______自己的生命力量。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蕴含一定的______力、______和______的能力。
22、自主学习:
(1)学习,对我们每个人来说是都是_______的。因为学习是一个和的过程,需要_______、_______。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断地发觉自身的_______获得一种不断_______的快乐。
(2)当我们从学习中逐渐了解_______的时候;当我们的_______在学习中获得满足的时候;当我们成功破解学习难题豁然开朗的时候;当我们能过学习发觉自己潜能的时候,学习的快乐就洋溢在我们的心中。有更多有趣的现象和问题,需要我们不断地_______和_______。
23、青春期一般指人的发育过程中,介于____和成年期之间的过渡期。它是继婴儿期后,人生____生长发育的高峰期。
24、互联网好像无所不能,我们在网上搜集学习资料,查找相关信息,也在这个________的时空中交往。
25、填空题
(1)有人说:“要想认识自己,最好问问别人”。表明____________是我们认识自己的一面镜子。
(2)小春和别人闹矛盾,约我一起去教训那个人。我坚决拒绝,并及时劝阻他,这是因为友谊____________。
(3)某市国际半程马拉松赛开赛。而在人们把目光投向精彩比赛的同时,一张男子背着老母亲观赛的照片爆红网络。这名男子践行的中华传统美德是____________。
(4)孔氏家族是全世界有家谱记载的最长家族,圣人的后裔在政治、经济、文化和思想各个领域不断丰富和塑造着中国人的性格,由此可看出,生命有____________。
(5)一位中学生给自己的箴言是:“人活着,不应该追求生命的长度,而应该追求生命的质量。”“生命质量”指的是____________和意义。
26、在中学这个新的环境中,我们可以摆脱父母的管教,变得越来越独立。
27、随着周围情况的变化,我们的情绪也一定会发生变化。( )
28、材料一 心理学研究发现,有男女两性共同参加的活动,较之只有同性参加的活动,参与者会更愉快,更有干劲,表现更出色,这就是“异性效应”。
材料二 女孩子从十一岁到十三岁左右,男孩子从十二岁到十四岁左右。这时的男、女生在一起会觉得有意思,异性之间互相观察、欣赏增加,注意异性的谈话、表情、动作,而且开始注意自己的外貌、举止,想给异性留下好印象。
阅读上述材料,围绕男女同学之间的交往问题,下面两位同学发表了各自的看法,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对他们的观点任选2个角度进行评析。
29、友谊是一首歌:真诚是旋律,宽容是曲子。于是有人认为:“对待朋友要宽容,要互相原谅,不管朋友犯了什么错误,我们都要支持他,否则还叫什么朋友。”
请你对上述观点进行辨析。
30、课间,小红突然得知疼爱自己的外婆去世了。小红强忍悲痛,悄悄离开教室,跑到操场上大哭一场。
判断:
理由:
31、材料一:综合探究题。(14分,其中综合评价1分。要紧扣题意,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材料一:从中央综治委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专项组办公室获悉,十七大以来,按照中央领导同志的指示精神,预防专项组和各地各部门切实履行职能,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有关数据显示,2009年至2011年判处未成年人罪犯人数连续下降、未成年罪犯占全部罪犯的比例逐渐减少。——法制网,北京2012年11月7日
材料二:右图漫画《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漫画》
阅读以上材料,回答问题。
(1)材料一说明了未成年人罪犯人数连续下降、未成年罪犯占全部罪犯的比例逐渐减少。而在材料一中的“犯罪”是指什么?(提示:就是问什么行为才是犯罪?)“犯罪”有三个特征,它们分别是什么?(只写三个特征,不用写举例)
材料二中的《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漫画》的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是于1991年11月1日起施行,经2012年修改。这部法律明确规定,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立足于教育和发展。那么关于教育,还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是实行九年义务教育的,
(2)请问“义务教育”的含义是什么?
(3)我国的刑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那么主刑分为: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那么附加刑分为什么?
32、 小强和小华不仅是同班同学,而且是学习上的竞争对手,生活中的一对好朋友。两个小伙伴在学习上各有千秋,小强擅长理科的学习,而小华的文科学习成绩较好。在学习中,小强和小华相互帮助,你追我赶,共同进步,被传为佳话。
(1)上述材料说明竞争并不必然伤害友谊,关键是什么?
(2)在竞争中我们应该如何对待朋友的成就?
(3)友谊需要呵护,具体我们应怎样做?
3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没有惩戒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2020年9月10日起实施教师惩戒权,好的教育,必然是宽严相济、奖惩分明的;好的老师,必然是管教同步、严慈同体的。被管教的孩子委屈了一时,却会感恩一世。
材料二:如今,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微信作为一种大众主要的交流方式,越来越多的父母学会微信、用上微信,想和子女进行交流,然而,一些年轻子女逐渐“屏蔽”父母,他们嫌父母过度关心与说教,唠叨多,干扰自己的生活。
(1)教师作为教育工作者,承担着什么样的使命?
(2)作为学生应怎样对待老师的惩戒?
(3)结合材料二分析子女与父母在哪些方面存在差异?
(4)我们应怎样努力与父母沟通?
34、辨析题。面对失败,贝多芬扼住命运咽喉,发出“我不向命运低头”的呐喊。终于成为了一代“乐圣”;面对失败,爱迪生没有放弃,发出“我已找到1000种不适合做灯丝的材料”的乐观心声,终于为世界带来了光明;面对仕途苦闷,苏轼乐观对待,发出“大江东去,浪涛尽,千古风流人物”的积极诗句,逐步走向成熟……根据上述材料,有人认为,失败是成功之母,经历过失败的人都会成功。请你辨析以上观点。
35、【直面挫折】
生活的道路并不总是平坦的,难免会遇到一些阻碍、失利和失败,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挫折。遭遇同样的挫折,不同的人的情绪感受和行为反应也是不同的。态度积极的人,会坦然面对挫折,不回避前进途中的障碍,想方设法解决和战胜它。态度消极的人,遇到挫折往往是退缩、回避、幻想或妥协,最终被挫折所压倒。
(1)不同的人对待挫折的态度也不同,我们应该怎样正确认识挫折?
(2)我们应该怎样发掘生命的力量,战胜挫折?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