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榆林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一政治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互联网的普及拓宽了网络交往的范围。下列对网络交往的认识有误的是(     

    A.网络交往可能有危险,遇到问题,要学会求助

    B.网络交往开启了通往世界的又一个窗口,可以取代现实

    C.网络交往有可能使我们上当受骗,个人信息要注意保密

    D.网络交往可以自由地表达内心的烦恼、孤独、痛苦,缓解压力

  • 2、漫画《你会吗?》表现了小鸡和小鸭各逞其能,显摆自己。这启示我们(     

    A.要勇于超越别人

    B.要学会正确认识自己

    C.要敢于向困难挑战

    D.要认识自我的潜能

  • 3、高原风景绝美壮丽,但高原病却能要人命。作为医生,吴天一院士为此倾注了全部心血,提出了高原病防治国际标准,开创了藏族适应心理学研究,被誉为“高原生命的保护神”。他的事迹告诉我们(     

    ①生命来之不易,要养护精神                 

    ②用责任担当书写生命的意义

    ③应将生命投入奋斗与奉献中                 

    ④艰苦环境才能实现人生价值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4、古人云:“教学相长”,教与学是师生相互陪伴、相互促进、共同成长的过程,下列选项能体现这一道理的有(     

    ①小明提出的解题方法,让老师深受启发             

    ②小林围绕老师提出的问题,大胆表达见解

    ③小秦与老师分享自己的学习感受、学习成果       

    ④小强上课爱插嘴,还喜欢帮助老师挑毛病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 5、智能时代,物联网高速发展,高速公路无感支付、超市自动结账等智能操作会让收费员面临失业,他们需要重新学习去寻找新的工作,这启示我们(     

    A.只有终身学习才能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

    B.进入人工智能时代,学习也没多大用了

    C.学生时代学的知识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

    D.社会不断发展,工作是要不断地更换的

  • 6、面对生活中与父母发生的“爱的碰撞”,中学生正确做法是(     

    ①大吵大闹,不依不饶②换位思考,理解父母

    ③主动沟通,化解矛盾④据理力争,要求道歉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 7、某调查显示,在青少年犯罪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因为交友不慎而误入歧途的。他们以为义气就是友情,不惜为之两肋插刀,不惜以身试法,从而走上了不归路。这告诉我们(     

    A.朋友会让我们犯罪,不能交亲密朋友

    B.青少年与朋友感情太好就会走上不归路

    C.朋友对一个人的影响很大,要慎重交友

    D.友情就是讲义气,就是为朋友两肋插刀

  • 8、《游子吟》(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下列行为能体现“寸草心”的是(     

    ①参加工作后,女儿首次领到工资,悄悄为爸爸买了一件漂亮的衬衫

    ②儿子背着年迈的母亲来到天安门,实现了母亲多年的心愿

    ③考试前,妈妈叮嘱女儿要相信自己,不管结果如何,只要尽力就好

    ④上学路上,爸爸撑着雨伞帮儿子遮雨,自己衣服淋透了却无暇顾及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9、认识自己是一个过程。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阅历的增加,我们不断地认识自己,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以下情景中认识自我的方法表述正确的是(     

    A.小道经常通过写日记等方式记录自己的个性特征——心理评价法

    B.小德通过自己与同伴作比较来增加对自己的了解——自我评价法

    C.小法通过观察自己在学校和家庭中的表现来分析自己的内心——他人评价法

    D.小治认为,要想了解自己最好去问问别人——他人评价法

  • 10、有时友情如同醇绵的酒,有时如同清香的茶,有时如同轻快的歌,有的如同对饮的月。中学生认可的友情是平等、相互、亲密无间的,这告诉我们友谊的特质是(     

    ①平等、双向②一种亲密关系③一成不变④心灵相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1、“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的离别,而是,我就站在你的面前,而你却在玩手机。”这一句网络流行语从侧面反映了(     

    A.网上交往代替不了真实的情感交流

    B.远离网络才能让人回归正常的社会生活

    C.虚拟世界的交往带有很多不确定因素

    D.虚拟的网上交往没有任何实际意义

  • 12、某调查显示,48.6%的网友承认在网络上曾向朋友撒谎,或用另一身份结交朋友。这说明网络交往具有(     

    A.虚拟性

    B.平等性

    C.正确性

    D.公开性

  • 13、七年级学生小敏最近很烦恼,因为她发现她妈妈总偷看她手机里的微信聊天。下列给她的建议中不妥当的是(     

    A.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

    B.主动告知父母,他们的做法伤害了自己的情感

    C.严正要求父母道歉,否则决不理会他们

    D.主动向父母汇报与同学交往的情况,让他们放心

  • 14、某中学开展了主题为“悦纳自我”的体验式活动,通过“发现珍宝”和“优点轰炸”等环节来激励学生内心形成积极自我评价。这项活动(     

    A.有利于帮助学生消除自卑的心理

    B.能够彻底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

    C.不利于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

    D.是通过他人的评价来认识自己

  • 15、袁隆平院士的一位学生说:在做论文试验时,每天都能在试验基地见到袁老师。他不厌其烦地询问每位学生的研究进展,一有新的突破,袁老师爽朗的笑声很远就能听到。看到我们试验中存在问题,他也会很耐心地给予指导,不会让我们难堪。这表明(     

    ①老师因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风格

    ②老师是我们学习的指导者

    ③良师有高尚的道德情操、仁爱之心

    ④老师拒绝批评学生是师生交往的良好心态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6、《论语·学而》中说:“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对下列古语描述的行为,解读正确的是(     

    序号

    古语

    行为解读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时间的流逝不随个人意愿而停止

    亲有过,谏使更,恬吾色,柔吾声

    在规劝父母的时候,要和颜悦色

    呼唤应声不敢慢,诚心诚意面带欢

    父母召唤,应愉快地马上应答,不可怠慢

    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

    任何事都必须顺从父母意愿、不可逆其心意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 17、苏翊鸣11岁就立志要站上“家门口”的冬奥舞台,为祖国和自己争取荣誉。通过刻苦训练,不断挑战高难度动作,终于拥有了能与世界高手“掰手腕”的实力,正如他所说,年轻人一定要找到自己的目标,付出最大的努力去追求梦想,努力和汗水,从来不会骗人。他的故事启示我们(       

    ①梦想的实现,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        ②梦想是一成不变的

    ③梦想能够帮助我们找到前进的方向        ④梦想会激励我们不断超越自己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8、“同一块石头,在弱者面前是绊脚石,在强者面前是垫脚石。”这告诉我们(     

    ①生活难免有挫折

    ②挫折是我们生命的一部分

    ③面对挫折,态度不同结果可能会不同

    ④面对挫折要保持乐观向上的积极心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9、下列对他人评价的态度中,你认为正确的是(     

    A.对于他人评价不能盲从,也不能完全忽视

    B.不必重视他人对我们的态度与评价

    C.他人评价都是正确的

    D.他人的评价是我愿意听的我就接受

  • 20、步入中学的门槛,小亮下定决心要珍惜在校的时间,充实地度过每一天。为此,小亮要找一些合适的名言警句来激励自己。小亮应该选择(     

    ①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②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须惜少年时

    ③盛年不重来,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④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21、青春期一般指人的发育过程中,介于____和成年期之间的过渡期。它是继婴儿期后,人生____生长发育的高峰期。

  • 22、填空题。

    (1)“不须一向随人语”启示我们要有_______思维。

    (2)情绪像一把双刃剑,说明情绪具有_______作用。

    (3)集体建设有赖于每个成员的_______和自主行动,需要我们自主建设、自我管理。

    (4)在法治社会,公民在法律面前_______,任何人都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5)某校严格落实“双减”政策,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_______保护。

  • 23、友谊是一种   关系。每个人对友谊的理解和需要不尽相同,我们都希望在友谊中得到理解和支持、   肯定和关心。

     

  • 24、基础知识项空:

    (1)猛长个头,声音变粗、声调变高等属于青春期的______变化。

    (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我们要走在“______”的路上,在学习 中成长,在成长中收获,这是对青春最好的证明。

    (3)处于青春期的我们,面对生活中可能出现的朦胧的情感,我们应该____________

    (4)法律为我们______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提供了准绳,指引、教育人向善。

    (5)______是人们对法律发自内心的认可、崇尚、遵守和服从。

  • 25、怎样做到依法办事?

    (1)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经常想一想,________,如果违背了法律,会有什么后果。

    (2)依法办事,就要遵守____。通过____,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在实现自身利益的过程中,还要自觉维护____的合法权益。

    (3)依法办事,就要养成____的习惯,逐步成长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____、自觉____、坚定____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26、请将下列左右两边对应的内容用线连接起来。

四、判断题 (共1题,共 5分)
  • 27、欣赏自己的时候,我们应该不用在乎他人的看法。

五、辨析题 (共3题,共 15分)
  • 28、小明和小刚是一对好朋友。在一次数学考试时,小明有一道题不会做,小刚毫不犹豫地把带有答案的纸条递给他。

    判断

    理由:

  • 29、材料一   2022年1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开始实施,这是我国首次就家庭教育专门立法,家庭教育从“家事”上升到“国事”。该法明确了家庭教育的概念、要求和方式方法,并为家庭教育划定了底线标准。父母不仅要依法带娃,还得科学带娃,将其身心健康、人格健全放在家庭教育的首位。

    材料二   陈某对戍边烈士发表不当言论,诋毁其形象和名誉。2022年4月1日,杭州互联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陈某侵害戍边烈士名誉案,当庭判令被告陈某在国家级媒体公开赔礼道歉、消除影响,用法治捍卫英烈荣光。

    联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我们在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中既需要法律的保障,又需要学会依法办事。

  • 30、某校针对男生女生交往制定了如下校规。

    你赞成这样的校规吗?请说明你的理由。

六、简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31、《礼记·学记》有云:“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固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问:“教学相长”是什么意思?怎样才能做到“教学相长”’

  • 32、   “学习”一词最早出自《礼记●月令》:“季夏之....鹰乃学......

    [打开学习之窗]小强利用课余时间广泛阅读课外书籍。小胜在周末去敬老院做义工。小鹏回家自己做饭,还常给加班的爸爸送饭。

    (1)他们是在学习吗?为什么?

    [学习点亮生命]当你获得了足够多的知识之后,就会发现,这个世界上有太多美好的东西。幸而数载寒窗苦,自此阡陌多暖春。只有让书香深深氤氲过的人,才能轻舟走过万重山,去赏遍万千春色。当你没读什么书,就走入社会,你会发现自己就像一个赤手空拳的士兵,在面对命运这位强敌时,你会因没有护身铠甲,而被打得遍体鳞伤,毫无还手之力。

    (2)学习对于我们每个人的成长有什么意义? 

    [学会学习]“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闲。”

    (3)这些古话,对我们如何学习有什么启示?

  • 33、10小杨同学的座右铭是: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

    1人敬我一尺,说明小杨同学有一种什么样的情感需要?2

    2我敬人一丈,说明小杨同学有一种什么样的品德?2

    3你认为小杨同学所拥有的我敬人一丈的品德要求与人敬我一尺的情感需要之间,有何内在联系?6

     

  • 3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和朋友在一起

    七年级4班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以下述诗歌为背景,开展教学活动,请你积极参加:

    “朋友就是这样的人,淡淡相交从不求报恩。当你遭遇困难,他们时常伴你左右;当你不断进步,他们真心为你喝彩;当你独自寂寞,他们总是默默关心……是他们驱散你心中的哀怨,是他们给你温暖与关怀。朋友就是这样的人,大家需要彼此厚爱,大家需要彼此关爱。”

    (1)请你为本次活动拟定合适的主题。

    (2)结合这首诗,你能分享友谊具有哪些特质吗?

    (3)结合自身实际,与同学们交流分享友谊在你生活中的作用。(不能出现具体的班级、人名或校名)

  • 35、材料一:校园暴力和欺凌现象的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青少年做事容易情绪化是重要原因之一,如:看某人不顺眼就要骂一句;对方一抬手,这边就开打;同学受隔壁班欺负,有人不问青红皂白就要去报复……许多校园暴力和欺凌的悲剧,只要我们多一些理性、多一些调节都是可以避免的。

    材料二:揭开情绪的面纱,有同学认为:我的情绪我做主(成为情绪的主人),与他人无关。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⑴材料一中分析的校园暴力和欺凌产生的原因反映了青少年情绪的什么特点?

     

    ⑵针对材料二中的观点,请做简要评析。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5
题数 35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判断题
五、辨析题
六、简答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