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习近平总书记勉励广大思政教师:“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这告诉我们( )
A.教师是学生成长成才的决策者
B.教师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
C.教师是师生关系中的绝对权威
D.教师有扎实学识就能站好讲台
2、2008年出生的陈烨,从2016年第一次接触滑板后就深深迷恋,这份“爱好”一坚持就是七年。2022年,他入选国家集训队;2023年,年仅15岁的他在杭州亚运会上成为了中国最年轻的亚运冠军。他的经历告诉我们( )
A.有梦想就一定能取得成功
B.少年梦想决定着人类进步
C.人人都应该有一个冠军梦
D.编织梦想是青少年时期重要的生命主题
3、人没有十全十美的,不要对自己太多苛求,不要总是要求自己每个事情都做的那么完美。一个人有缺点是正常的,改正了就好。改正缺点比较好的方法有( )
①从最容易改正的缺点开始②及时肯定或奖励自己改正缺点的努力
③等自己长大了再改正缺点④换个角度看问题,把缺点当作优点看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4、一个木桶“盛水量多少,取决于那块最短的板”,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木桶效应”。木桶代指一个组织或个人,而短板则象征其薄弱的部分。“木桶效应”对我们正确认识自己的启示是( )
A.要有勇气接纳自己的不完美
B.要正视并积极改正自己的缺点
C.要充满自信,发掘自身的潜能
D.要冷静、理智地对待他人评价
5、2023年12月14日,2021、2022年度“云南十大新闻人物”颁奖典礼在云南省昆明市举行。2021、2022年度“云南十大新闻人物”之中有消防员、医生、运动员、公务员、学生、农民、送水员……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立足本职,勇于担当,为社会发展作出突出的贡献。这体现出( )
A.人人都能成为杰出的社会贡献者
B.人们的性格有好坏善恶之分
C.人们的职业有高低贵贱之别
D.生命虽然平凡,但也能时时创造伟大
6、每年夏季,未成年人溺水身亡事故时有发生,溺水已成为我国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的“头号杀手”。为防止此类事件发生,下列行为可取的是( )
A.看到有人落水,奋不顾身下水救人
B.若有同伴邀约,可结伴去野外游泳
C.为了避免溺水,拒绝参加户外活动
D.有家长陪同或教练指导时去游泳
7、近年来,我国各地区许多学校都会不定期举行各种逃生演练、紧急疏散等活动。七年级学生小明对此举不以为意:“又没发生地震、火灾,用得着参加这种活动吗?”下列说法中,最能说服小明的是( )
A.人的生命是顽强的,也是脆弱的,敬畏生命应从小事做起
B.在自然灾害面前人类永远都是无能为力的
C.每个人的生命是不可替代的
D.通过参加逃生演练、紧急疏散等活动就可以实现生命的价值
8、数字时代,越来越多的未成年人沉溺于网络而成为“宅童”,与现实几乎隔绝。就是到了学校,很少与人交流,连朋友都很少,下面建议恰当的是( )
①静等花开,让时间来改变一切 ②积极参加集体活动,放松自己
③迷恋结交网友,寻求精神慰藉 ④培养兴趣爱好,调适封闭心理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断崖是山的挫折,却产生了壮丽的瀑布”这句话启示我们( )
A.挫折孕育着成功,挫折越多越好
B.生活难免有挫折,我们没有必要太在意
C.挫折一定会让人消沉,影响成长
D.面对挫折及时调整心态,积极面对挫折
10、龙龙擅长声乐,在学校举行的纪念“一二·九”活动中,他的演唱为班级争得了荣誉;在拔河比赛中,龙龙自知体力不佳,所以加入了啦啦队。这启示我们,做更好的自己要( )
A.激发潜能
B.改正缺点
C.扬长避短
D.欣赏独特
11、“好说己长便是短,自知己短便是长”“我们骄傲多半是基于我们的无知”“越是没有本领的人就越是自命不凡”。这些话共同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
A.要全面客观认识、评价自己
B.人不可有傲气,也不可有傲骨
C.自我评价不利于个人的成长
D.不客观评价自己会产生自负心理
12、竹子在最初的三四年里仅仅长几厘米,一旦破土而出则会疯狂地生长,六周时间就能长到十几米。“竹子定律”启示我们在进入初中阶段要( )
①只抓学习,激发全部潜能 ②消除困难,不允许有失败
③努力奋斗,收获成长礼物 ④立志成长,做更好的自己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3、第5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51亿,较2021年12月增长1919万,互联网普及率达74.4%。对此,有人说互联网是一座“桥”,也有人说互联网是一面“墙”。互联网是一座“桥”,体现在( )
①互联网关闭了与他人沟通的心灵之门
②互联网可以满足我们的一些心理需要
③互联网超越时空限制,开辟人际交往的新通道
④互联网为我们提供交流学习、建立友谊的平台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14、有人说:“要想了解自己,最好问问别人。”这说明我们可以( )
A.通过他人评价来认识自己
B.从个性心理特征来认识自己
C.通过自我评价认识自己
D.通过在群体中的关系来认识自己
15、小明刚上初中,他很想跟各科教师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可是他又不知道该怎么做。对此,你建议他( )
①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
②遇到问题时换位思考,学会站在老师的角度看问题
③如果遇到平易近人的老师要尽快拉近关系,称兄道弟
④与老师分享自己的学习感受,促进师生共同进步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6、每个生命都会在生活中展现出千姿百态。下列同学的做法能够体现充盈生命的有( )
①小怡:周末参加了社区组织的志愿服务
②小丽:经常把自己锁在房间,不愿与人交流
③小萍:在课余时间会阅读自己喜欢的课外书籍
④小颜:假期外出旅游,感受不同的风土人情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17、“人贵有自知之明”、“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些都说明了正确认识自己的重要性。人要正确认识自己,是因为( )
①只有正确认识自己,才能成功 ②正确认识自己能促进自我发展
③正确认识自己能够促进与他人交往 ④正确认识自己一定可以增强自信心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8、大国工匠周建民以当“好工人”为梦想,白天认真学技艺,晚上刻苦学习专业书籍,40余年从未松懈。如今,依然坚守工作岗位的他,有了新目标:培养出更多的技能人才,助力我国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周建民事迹启示我们( )
①梦想应与时代脉搏紧密相连,与中国梦密不可分
②只要学习,梦想就能实现
③要树立梦想,并为梦想不懈奋斗
④以“好工人”为梦想才能助力我国走向制造强国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9、张桂梅老师用行动奉献社会,不求回报,只愿孩子们走出大山。多年后,她的学生放弃大城市待遇回到学校,用自己的行动让更多的孩子走出大山。这告诉我们( )
①人的生命是可以实现接续的 ②模范人物才能实现生命价值
③生命接续包括精神上的继承 ④生命虽然平凡也能创造伟大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20、下面是小云同学写给知心姐姐的一封信。
知心姐姐: 文艺汇报表演和举办运动会时,因为缺乏才艺我总是躲在一边。好羡慕多才多艺的同学。虽然老师夸我读书多、文采好,但我觉得不如别人。我知道这不好,很想摆脱这种心理,可不知道该怎么办。 小云 |
假如你是知心姐姐,你对小云的合理建议是( )
①人无完人,悦纳自己的不完美
②增强勇气和智慧,接纳自己的全部
③勇于改变,用读书的时间学习才艺
④要发现自己的独特优势,增强自信心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1、【知识链接】
①人生第二个生长发育的高峰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学贵有疑,启示我们在生活中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神。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创造的源泉。
④当人们说“她是个假小子”,是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评价某个女孩。
⑤中学生小柒在阅读某文艺作品后,会长时间沉浸于某种情绪中,陶醉于自己的思考和遐想中,小柒的行为体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绪特点。
⑥人非草木,孰能无情。这里的“情”通常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明事悟理)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中国文字奥妙无穷,体会下列名言的意思,将选项A-F中的道理填入①-⑥空中相应的位置(只填字母即可)
A.要接纳与欣赏自己
B.重视他人评价,
C.只要抱着学习的心态,处处皆可以学习
D.要树立终身学习观念,
E.要保持对学习的兴趣
F.要珍视当下,从点滴做起
名言 | 包含的道理 |
活到老,学到老 | ①____________ |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 ②____________ |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 ③____________ |
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 | ④____________ |
天生我材必有用 | ⑤____________ |
要想了解自己,最好问问他人 | ⑥____________ |
23、美好集体的作用
美好集体是我们共同学习、共同生活的_____________,引领我们成长。在美好集体中,每个人都能获得丰富的_____________,拥有充实的_____________,感受集体的_____________,凝聚拼搏向上的力量,坚定自己的_____________。
24、最早,“学习”一词出自___,指___。
25、中学生活给我们带来的礼物有哪些?
(1)中学生活,对我们来说意味着新的____,也意味着新的目标和挑战。这些都是生命馈赠给我们的成长礼物。
(2)中学生活提供了____的多种机会。
(3)进入中学,新的____激发着我们的潜能,激励着我们不断实现自我超越。
(4)在新的环境中,我们有机会改变在父母、老师和同学心目中那些不够____,重新塑造一个“我”。
26、把下列内容与对应的法律连接起来。
27、亲密、平等、双向、一种心灵的相遇是友谊的重要特质。(____)
28、16
29、七年级学生李军感觉自己长大了,经常用抽烟喝酒打电子游戏来表现自己的“男子汉”形象。
判断:
理由:
30、辨别与分析
31、“宅男宅女”是新兴的网络语言,指“痴迷于某事物,依赖电脑与网络,足不出户,厌恶上班或上学”的新新人类,多为“80后”“90后”。很多即将毕业的大学生蜗居在宿舍,甚至一连数天不出门,成为名副其实的“寝男寝女”,很多初中学生,特别是独生子女,假期就把自己关在家里,沉溺于虚拟世界。“宅”现象利乎?害乎?这一现象引发了某校社会调查小组的思考。
针对本校学生“宅”现象的增多,调查小组在学校组织了“扩大朋友圈,一起走出来”的主题活动。
下面是活动片段,请你参与其中:
(1)择友标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择友标准,说说你的择友标准。
(2)结交新朋友:扩大朋友圈,你有哪些办法或途径?说说看。
32、有几位同学,分别如下:
(1)小明品学兼优,待人真诚,从不看轻他人。
(2)小婉从来不与比自己差的同学交往
(3)小强喜欢给别人起外号,且不分场合乱叫一气。
(4)小菊对学习、生活上有了困难的同学,总会热情帮助。
(5)小刚不管同学提出什么要求都满口答应,但常常是过后就忘。
问:你愿意与哪些同学交往?为什么?通过上述材料你能看出交朋友应该注意什么呢?
33、中国梦 少年梦
享誉世界的中国农业科学家袁隆平院士说过:“我曾经做了一个梦,梦见水稻长得像高粱一样高,稻穗长得像扫把一样长,米粒长得像花生米一样大。几个朋友坐在水稻下面乘凉……”为了实现这个梦,奋斗了四十多年的他仍一如既往在田间奔波。
(1)这是袁隆平院士的梦,那么你的梦想是什么?
(2)请你说说少年的梦想有怎样的特点?
(3)我们要实现自己的梦想,应该如何做?
34、2022年9月5日泸定地震中,甘宇和罗勇没有选择第一时间逃生,而是冲上10层楼高的大坝坝肩,拉闸泄洪,避免了河水漫过大坝冲毁下游村庄。他们的决定救下了几百条生命,而他们自己却错过了逃命的黄金时间。在二人往外逃生返回途中,甘宇因丢失了眼镜,又受伤体力不支,让罗勇出去找救援,两人分开,罗勇先行返回水电站。在等待救援的过程中,甘宇也没有放弃自救。他总是摔倒,又一次次爬起,通过溪水和收集苔藓上的雨水解渴,寻找野果充饥,在失联17天后,最终被救援人员找到生还。
(1)甘字、罗勇为挽救生命而奋不顾身的行为体现了对生命的敬畏。我们为什么要敬畏生命呢?
(2)甘宇始终为守护生命而拼搏并最终成功获救。面对挫折,我们应该如何挖掘生命的韧性?
35、青春的心弦
【优势互补】月考过后,七年级三班的女生语文、英语成绩都很好,数学普遍较弱,而男生恰恰相反。班主任王老师观察后发现,同学们课后总是按性别扎堆,很少和异性互动交流。于是她在班上组织开展了“学习互助月”活动,动员男女生互相答疑解惑、交流学习经验。一段时间后,大家的偏科状况得到了明显改善。
(1)“互帮互助,成绩进步”,你怎样看待男女生各自的性别优势?
【青春萌动】在“学习互助月”活动中,同学们渐渐熟悉起来,老师说:随着异性间的相处交流增多,会不可避免的产生青春期心理萌动,对异性产生一些朦胧的情感。
(2)你如何正确认识与对待这种朦胧的情感?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