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英格兰在1215年颁布了《大宪章》,它之所以被称为英国自由的基石,是因为( )
A.英国逐渐确立了王在法下的基本原则
B.明确规定议会权力高于王权
C.国王掌握国家实权
D.它是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武器
2、周恩来在会议上提出:“我们应该承认,在亚非国家中是存在有不同的思想意识和社会制度的,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求同和团结。”这次会议是( )
A.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B.万隆会议
C.联合国第26届大会 D.日内瓦会议
3、沙皇专制制度统治俄国将近300多年,这一制度被下列哪个事件推翻
A. 二月革命 B. 十月革命 C. 一战 D. 二战
4、14世纪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欧洲农村出现主要体现在( )
A.农村商品经济的产生
B.货币地租的实行
C.租地农场的出现
D.分散的手工工场最先出现在城市中
5、下图为沈阳小南教堂正面顶部突出有两个方锥形顶尖左右并列,上部装饰有“十字架”。十字架原是罗马帝国处死犯人的刑具,但因为耶稣在十字架上受死,之后十字架被赋予了新的意义,代表着上帝对世人的爱与救赎,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标志。公元586年开始十字架被立在教堂顶端。上述材料能够帮助我们了解的宗教是( )
A.佛教 B.基督教 C.伊斯兰教 D.道教
6、一位游客在法国卢浮宫博物馆听讲解员指着一件历史文物说:“石柱上的法典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这部法典制定的目的是
①为维护统一王国的统治
②维护奴隶制社会秩序
③保护奴隶的权利不受侵犯
④保护商人的利益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7、从 2016 年起,每年的 10 月 18 日圆明园遗址公园都免费开放,这是为了让人们铭记 1860年 10 月 18 日圆明园惨遭侵略者劫掠的历史。当年劫掠圆明园的侵略者是( )
A.英俄联军
B.英美联军
C.英法联军
D.法俄联军
8、每天,呼啸奔驰的火车把人们送往四面八方。世界上最早研制成功的火车是( )
A.蒸汽机车
B.内燃机车
C.高铁
D.磁悬浮列车
9、2012年2月24 日,西方国家打着“人权”的幌子在突尼斯举行“叙利亚之友”的国际会议。有人说,在没有叙利亚政权参加的情况下,讨论与叙利亚国内危机有关的问题,这是一个很大的缺点。不禁使人回想起上个世纪30年代的那次会议。“上个世纪30年代的那次会议”指的是( )
A. 巴黎和会 B. 华盛顿会议 C. 慕尼黑会议 D. 日内瓦会议
10、14世纪起,西欧各国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萌发了新的生机。经济方面萌发新的生机包括
A.劳役地租
B.租地农场
C.庄园经济
D.文艺复兴
11、“一个拥有几个封臣的封君本人也许就是更高一级封君的封臣,而更高一级封君又是一个更大关系网络中的封君手下的一名封臣。”这一现象出现在
A.东罗马帝国 B.阿拉伯帝国 C.西欧 D.日本
12、法国大革命被认为是一场真正的政治大革命,其主要原因是( )
A. 处死了国王路易十六 B. 宣扬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C. 彻底摧毁法国封建制度 D. 传播了自由民主的思想
13、达芬奇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巨匠。下面四幅美术作品中,由他创作的是
A. B.
C.
D.
14、春秋五霸中最先称霸的是( )
A.宋襄公
B.秦穆公
C.晋文公
D.齐桓公
15、下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一幅宣传画,图中文字信息是“学习苏联先进经验建设我们的祖国”,这反映了当时我国
A.开始进行新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B.已经初步改变工业落后面貌
C.正在开展大规模的经济建设
D.中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6、如图信息表明,当时英国棉花加工量、生铁产量快速增长是由于它进行了( )
A.工业革命 B.明治维新
C.第二次工业革命 D.资产阶级革命
17、“亚历山大的东侵,使马其顿变成了……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亚历山大的第一项措施,是尊重被征服地区的宗教和文化习惯。……东方广大地区有了一定程度的希腊化,……同时也是东方文化改造希腊文化的过程”。由此可见,亚历山大东征( )
A.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
B.促使希腊文化走向衰落
C.建立了横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D.促使希腊文明传向东方
18、体现了三权分立原则,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是
A. 《权利法法案》
B. 《人权宣言》
C. 《独立宣言》
D. 美国1787年宪法
19、某学者从生产组织形式的特征来描述一种生产制度:“资本与劳动力的集中,劳动分工的加强,生产管理的规范化与制度化。”这种生产制度是
A.行会生产制 B.手工作坊制 C.手工工场制 D.机器工厂制
20、美国有许多航空母舰的名字都与该国的独立战争有关。其中“来克星顿”号与战争的哪一进程有关
A.战争的爆发 B.战争的发展 C.战争的转折 D.战争的结束
21、14 世纪文艺复兴运动首先兴起于_____。
22、_________既是巴黎公社的领导人之一,又是《国际歌》的词作者。德国人_________既是内燃机的发明者,又被称为“汽车之父”。
23、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纺纱机,将它命名为“___________”,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1867年,瑞典化学家诺贝尔经过多年的研究,发明了___________。他的发明在军事、工程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
24、他们为了梦想不断拼搏,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1785年,__________改进的蒸汽机投入使用,提供更加便利的动力,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1825年,__________发明火车机车,推动了铁路交通的迅速发展。
25、列举莎士比亚的悲剧作品_________.
26、“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这是西欧中世纪时形容城市的一句谚语。西欧中世纪城市的基本居民包括手工工匠和____。西欧中世纪大学的自治地位主要体现在免赋税特权、司法特权和____。
27、__________年,林肯颁布了______________,满足了普通民众获得土地的愿望,对于争取西部农民支持北部抗战起到了重要作用。
28、法律是社会进步的庄严记录, 请根据下列信息写出相应的法律文件。
(l)历史上已知最早的较为完备的成文法典是
(2)由不同时期的罗马统治者制定与颁布,成为罗马法的集大成者的是
(3)近代世界历史上第一部成文宪法是
(4)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立法规范的法律文件是
29、圣马丁和________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英国生物学家________提出了进化论的观点,在生物科学领域起来了一场伟大革命。
30、 既是苏德战争的转折点,又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31、近代以来,世界主要国家制定或颁布了一系列的法律文件。比如,1787年美国宪法、《权利法案》、《人权宣言》、《独立宣言》、《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等等。
请同学们从以上列举的法律文件中任意选定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法律文件,提炼出一个主题,并对所选定的任一法律文件进行评价。
32、读史有感
制度创新促进社会进步,发展道路决定国家命运。在世界近代史的长河中,英国、俄国、日本和美国,尽管他们发展的道路各不相同,但崛起的原因却非常相似。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探究一 文献篇
(1)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颁布的重要文献是什么?这一文献确立了英国怎样的政治体制?
(2)美国独立战争中,哪一文献的发表标志着美国诞生?
探究二 改革篇
(3)17—19世纪,俄国进行了两次重大改革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4)作为日本历史重大转折点的明治维新,在经济上的措施是什么?
探究三 人物篇
(5)在美国的发展历程中,经历了两次资产阶级革命,请分别写出革命的名称。
(6)通过对这些资本主义强国发展过程的学习,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33、不同文明之间的冲突和融合,构成了文明交往史上诸多绚丽篇章。请回答下列问题:
(1)各举一例世界古代史上东西方文明“冲突”与“融合”的典型事例。
(2)你认为中外文明交流的主要方式是什么?
(3)古代东西方都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请分别列举古代东西方的文学成就。
(4)面对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我们该如何对待世界多样的文明?
34、外交就是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政治活动,近现代中国的外交与世界格局发展紧密相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参加了一系列外交活动并产生积极影响,国际舞台出现了中国声音。
材料二:美国总统尼克松在回忆录中说:1972年我在北京逗留了一周,这是改变世界的一周。
材料三:此次大会,决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我国在50年代所取得的外交成就。
(2)材料二中所述内容与哪一事件有关?这一事件签署了哪一重要文件?今年是中美建交多少周年(2019年)?
(3)材料三中的“此次会议”指的是哪次大会?我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说明了什么问题?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