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汉中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三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高举‘一二·九’火炬,不忘爱国初心”,12月9日某校举行纪念“一二·九”爱国运动,请问该活动纪念的历史事件的背景是(   )

    A.九一八事变 B.一二八事变 C.华北事变 D.七七事变

  • 2、《罗马民法大全》被恩格斯称为“第一个世界性法律”。恩格斯的判断依据是该法:

    A.是罗马法走向成熟、完备的重要标志

    B.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

    C.是一部较为系统和完整的法典

    D.保留了罗马法的精华,系统全面

  • 3、西周时期,政府在较大市场设司市,下设辨别货物真假的“胥师”,掌管物价的“贾师”,制发买卖契券的“质人”,来加强市场管理。这表明当时(     

    A.政府直接管理市场交易

    B.商业发展践行契约精神

    C.政府强调以农业为根本

    D.限制个体商户经商行为

  • 4、西欧有一句名谚:“中国人的头,阿拉伯人的口,法兰西人的手。”与阿拉伯人的口相关的史实是

    A.编制了《医学集成》和《医典》

    B.将中国的重大发明传入欧洲

    C.创制了0到9十个阿拉伯数字

    D.利用宗教实现统一

  • 5、《荷马史诗》认为“永生的神明和地上行走的凡人在种族上不相同”;但到后来古希腊智者克里底亚则坚称“神的产生归因于人的政治生活的需要”。人神观念的变化反映了古希腊(     

    A.居民都是无神论者

    B.早期的人文主义

    C.文学题材发生变化

    D.严格的种姓制度

  • 6、某著作的核心思想包括五个方面:阶级斗争思想、“两个必然”思想、“消灭私有制”和 “两个决裂”思想、“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以及“全球化”思想。据此判断,该著作是( )

    A.《神曲》 B.《共产党宣言》 C.《物种起源》 D.《战争与和平》

  • 7、学习历史,要从历史发展进程中去把握所学内容,形成完整的历史时序感。通过检索目录,可以明确历史阶段特征,把握内容主旨。下图中,第五单元的单元主题应该是

    A.封建时代的欧洲 B.步入近代

    C.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D.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 8、19世纪60年代,俄国、日本为解决严重的社会危机各自进行了一场改革,这两次改革的共同点是

    ①都采取自上而下的方式进行

    ②都使本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③都废除了落后的奴隶制度

    ④都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 9、被称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三元凶的历史人物中,不应该有( )

    A. 希特勒

    B. 东条英机

    C. 墨索里尼

    D. 丘吉尔

  • 10、1649年1月30日,在伦敦有一位特殊的犯人被送上了断头台,这位特殊人物是

    A.罗伯斯庇尔

    B.查理一世

    C.路易十六

    D.拿破仑

  • 11、有学者评论某次改革是说:太冷了,本想弄点木材烤烤火,想不到竟将整个房子给烧了。据此判断,他评论的改革是( )

    A.列宁新经济政策 B.戈尔巴乔夫改革

    C.邓小平改革 D.罗斯福新政

  • 12、(题文)公元前5世纪后半期,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他是

    A. 伯里克利

    B. 屋大维

    C. 凯撒

    D. 亚历山大

  • 13、在众多的人类起源说中,人类共同的祖先是 ( )

    A. 元谋人 B. 北京人 C. 南方古猿 D. 山顶洞人

  • 14、某航海家到达某地后的第一印象是:“土地上蕴含着大量黄金,我身边的‘印度人'在岛上挖金子,并把金子戴在身上作为装饰物。”这位航海家和他到达的地方分别是( )

    A.迪亚士好望角 B.哥伦布美洲

    C.哥伦布印度 D.麦哲伦菲律宾

  • 15、下图是人民英雄纪念碑基座上以渡江战役为主题的浮雕。下列诗句与浮雕主题相关的是(       

    A.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B.明取长春暗调兵,飞兵南下围锦城。

    C.摧枯拉朽扫阴台,华北平津栉次来。

    D.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 16、2021年1.月1日,我国第一部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正式施行。奠定了欧洲民法基础的是(       

    A.《罗马民法大全》

    B.《十二铜表法》

    C.《汉谟拉比法典》

    D.《权利法案》

  • 17、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从欧洲范围的冲突转变为全球性的冲突,并使二战达到最大规模的事件是(  

    A.凡尔登战役

    B.珍珠港事件

    C.萨拉托加战役

    D.英美盟军诺曼底登陆

  • 18、俄国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的根本差异在于(     

    A.领导者不同

    B.主力军不同

    C.性质不同

    D.客观条件不同

  • 19、有学者在描述中世纪时说:“城市兴起的过程中,我们第一次在欧洲历史上写了‘平民的传记’,一个新的社会集团出现了。”这个“新社会集团”指的是( )

    A.农民阶级

    B.贵族阶级

    C.市民阶级

    D.无产阶级

  • 20、日本历史上先后拜了两位老师:中国的隋唐和欧洲。其中向中国的隋唐“拜师学艺”指的是(     

    A.幕府制度

    B.大化改新

    C.明治维新

    D.倒幕运动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17、18 世纪,是资产阶级革命的时代,(______)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结束;美国独立战争既是一次(______),也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

  • 22、大化改新意义: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_______国家。

  • 23、1882年,由德国、奥匈帝国和意大利组成的________(军事集团)正式形成;20世纪初,英国分别与法国、俄国缔约,建立起三国协约。1914年6月28日,斐迪南大公夫妇在________(地点)被塞尔维亚族青年普林西普刺杀,该事件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

  • 24、公元前331年,率军进入两河流域,灭亡波斯帝国的国王。

    历史人物:_____

  • 25、________年,查理曼帝国一分为三。

    ________年,法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巴黎公社。

  • 26、1825年,由____(人物)设计的蒸汽机车拖着车厢载着450名乘客正式试车标志着铁路时代的开始。19世纪80年代,德国人本茨制造出一辆由____驱动的汽车。

  • 27、文献,史料是研究历史的重要依据,根据提示,写出下列信息。

    (1)______________是研究两河流域早期历史的重要史料,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第一部成文法典。

    (2)______________记载了特洛伊战争前后的英雄故事,具有很高的文学和史学价值,是研究希腊早期社会的重要史料。

    (3)______________是一部古代阿拉伯社会民间故事集,其中的名篇如《阿拉丁神灯》在世界上广为流传。

    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根据提示,写出下列改革的名称。

    (4) 7世纪中期开始的______________标志着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

    (5)战国时期,秦国通过 ______________ 成为当时最强大的国家。

    (6)8世纪在法兰克王国实行的______________奠定了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基础。

     

  • 28、写出与下列材料有关的历史人物:

    ①学问虽远在中国,亦当求之——

    ②君主有一大宫,其顶皆用精金为之——

    ③把古代悲剧艺术推向成熟——

    ④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动整个地球——

     

  • 29、美国南北战争______颁布,调动了黑人奴隶的积极性。

  • 30、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是______。世界上第一次群众性、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是______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建立法治社会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目标之一.

    (1)下面法典具有怎样的历史地位?

    (2)公元前450年左右,罗马共和国第一部成文法诞生,其主要标志是什么?它的颁布有什么作用?

    (3)奠定了欧洲民法基础的是哪一部法典?制定其的目的是什么?

    (4)作为一位中学生,你在学习了这些内容后有什么感想?

  • 32、(科技改变生活)

    材料一:1851年,首届世博会在英国举办,展品有蒸汽机、火车模型、纺纱机等。

    材料二:1893年芝加哥世博会上,“电灯”成为此届世博会中最耀眼的“明星”。

    (1)首届世博会为什么在英国举办?

    (2)电灯的发明者是谁?19世纪末,人们要外出旅游可以选择哪种最新的交通工具?

    (3)19世纪后半期发生的电力革命,给美国等国的生产组织方式带来的新变化是什么?

    (4)工业革命给工业国家带来哪些社会进步?(两点即可)

    (5)比较上述科技革命的成果,想一想它们能够给我们哪些有益的启迪?

  • 33、实现工业化是中国人梦寐以求的愿望,工业文明取代农业文明是人类进步的重要标志。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哪一个国家?它何时完成了工业革命?随即它对中国发动了什么战争?

    (2)第一次工业革命人类进入了什么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人类又进入了什么时代?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对比学习是历史学习的基本技能之一。根据下面图文信息,回答相关问题。

    (1)(古老文明)古代东西方文明由于自然地理环境的不同,产生了不同的文明。请完成下表空白处的填写。

    项目

    东方文明

    西方文明

    文明

    成就

    古埃及:金字塔、狮身人面像等

    古希腊:_____

    对文明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科技创新)科技推动社会进步。请完成两次工业革命空白处内容的填写。

    名称

    项目

    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兴起时间

    18世纪60年代

    19世纪70年代

    主要标志

    ①________

    电力广泛使用和内燃机的发明把人类带入“电气时代”

    重大发明

    珍妮机、蒸汽机、火车等

    ②_______

    共同影响

    ③_______

    (3)(艺术创作)歌曲反映了一定时代的价值追求。上述歌曲反映出当时社会急需解决的主要问题有哪些?归纳这两首歌曲体现的共同革命精神。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