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举‘一二·九’火炬,不忘爱国初心”,12月9日某校举行纪念“一二·九”爱国运动,请问该活动纪念的历史事件的背景是( )
A.九一八事变 B.一二八事变 C.华北事变 D.七七事变
2、《罗马民法大全》被恩格斯称为“第一个世界性法律”。恩格斯的判断依据是该法:
A.是罗马法走向成熟、完备的重要标志
B.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
C.是一部较为系统和完整的法典
D.保留了罗马法的精华,系统全面
3、西周时期,政府在较大市场设司市,下设辨别货物真假的“胥师”,掌管物价的“贾师”,制发买卖契券的“质人”,来加强市场管理。这表明当时( )
A.政府直接管理市场交易
B.商业发展践行契约精神
C.政府强调以农业为根本
D.限制个体商户经商行为
4、西欧有一句名谚:“中国人的头,阿拉伯人的口,法兰西人的手。”与阿拉伯人的口相关的史实是
A.编制了《医学集成》和《医典》
B.将中国的重大发明传入欧洲
C.创制了0到9十个阿拉伯数字
D.利用宗教实现统一
5、《荷马史诗》认为“永生的神明和地上行走的凡人在种族上不相同”;但到后来古希腊智者克里底亚则坚称“神的产生归因于人的政治生活的需要”。人神观念的变化反映了古希腊( )
A.居民都是无神论者
B.早期的人文主义
C.文学题材发生变化
D.严格的种姓制度
6、某著作的核心思想包括五个方面:阶级斗争思想、“两个必然”思想、“消灭私有制”和 “两个决裂”思想、“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以及“全球化”思想。据此判断,该著作是( )
A.《神曲》 B.《共产党宣言》 C.《物种起源》 D.《战争与和平》
7、学习历史,要从历史发展进程中去把握所学内容,形成完整的历史时序感。通过检索目录,可以明确历史阶段特征,把握内容主旨。下图中,第五单元的单元主题应该是
A.封建时代的欧洲 B.步入近代
C.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D.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8、19世纪60年代,俄国、日本为解决严重的社会危机各自进行了一场改革,这两次改革的共同点是
①都采取自上而下的方式进行
②都使本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③都废除了落后的奴隶制度
④都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9、被称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三元凶”的历史人物中,不应该有( )
A. 希特勒
B. 东条英机
C. 墨索里尼
D. 丘吉尔
10、1649年1月30日,在伦敦有一位特殊的犯人被送上了断头台,这位特殊人物是
A.罗伯斯庇尔
B.查理一世
C.路易十六
D.拿破仑
11、有学者评论某次改革是说:“太冷了,本想弄点木材烤烤火,想不到竟将整个房子给烧了。“据此判断,他评论的改革是( )
A.列宁新经济政策 B.戈尔巴乔夫改革
C.邓小平改革 D.罗斯福新政
12、(题文)公元前5世纪后半期,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他是
A. 伯里克利
B. 屋大维
C. 凯撒
D. 亚历山大
13、在众多的人类起源说中,人类共同的祖先是 ( )
A. 元谋人 B. 北京人 C. 南方古猿 D. 山顶洞人
14、某航海家到达某地后的第一印象是:“土地上蕴含着大量黄金,我身边的‘印度人'在岛上挖金子,并把金子戴在身上作为装饰物。”这位航海家和他到达的地方分别是( )
A.迪亚士好望角 B.哥伦布美洲
C.哥伦布印度 D.麦哲伦菲律宾
15、下图是人民英雄纪念碑基座上以渡江战役为主题的浮雕。下列诗句与浮雕主题相关的是( )
A.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B.明取长春暗调兵,飞兵南下围锦城。
C.摧枯拉朽扫阴台,华北平津栉次来。
D.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16、2021年1.月1日,我国第一部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正式施行。奠定了欧洲民法基础的是( )
A.《罗马民法大全》
B.《十二铜表法》
C.《汉谟拉比法典》
D.《权利法案》
17、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从欧洲范围的冲突转变为全球性的冲突,并使二战达到最大规模的事件是( )
A.凡尔登战役
B.珍珠港事件
C.萨拉托加战役
D.英美盟军诺曼底登陆
18、俄国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的根本差异在于( )
A.领导者不同
B.主力军不同
C.性质不同
D.客观条件不同
19、有学者在描述中世纪时说:“城市兴起的过程中,我们第一次在欧洲历史上写了‘平民的传记’,一个新的社会集团出现了。”这个“新社会集团”指的是( )
A.农民阶级
B.贵族阶级
C.市民阶级
D.无产阶级
20、日本历史上先后拜了两位老师:中国的隋唐和欧洲。其中向中国的隋唐“拜师学艺”指的是( )
A.幕府制度
B.大化改新
C.明治维新
D.倒幕运动
21、17、18 世纪,是资产阶级革命的时代,(______)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结束;美国独立战争既是一次(______),也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
22、大化改新意义: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_______国家。
23、1882年,由德国、奥匈帝国和意大利组成的________(军事集团)正式形成;20世纪初,英国分别与法国、俄国缔约,建立起三国协约。1914年6月28日,斐迪南大公夫妇在________(地点)被塞尔维亚族青年普林西普刺杀,该事件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
24、公元前331年,率军进入两河流域,灭亡波斯帝国的国王。
历史人物:_____
25、________年,查理曼帝国一分为三。
________年,法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巴黎公社。
26、1825年,由____(人物)设计的蒸汽机车拖着车厢载着450名乘客正式试车标志着铁路时代的开始。19世纪80年代,德国人本茨制造出一辆由____驱动的汽车。
27、文献,史料是研究历史的重要依据,根据提示,写出下列信息。
(1)______________是研究两河流域早期历史的重要史料,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第一部成文法典。
(2)______________记载了特洛伊战争前后的英雄故事,具有很高的文学和史学价值,是研究希腊早期社会的重要史料。
(3)______________是一部古代阿拉伯社会民间故事集,其中的名篇如《阿拉丁神灯》在世界上广为流传。
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根据提示,写出下列改革的名称。
(4) 7世纪中期开始的______________标志着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
(5)战国时期,秦国通过 ______________ 成为当时最强大的国家。
(6)8世纪在法兰克王国实行的______________奠定了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基础。
28、写出与下列材料有关的历史人物:
①学问虽远在中国,亦当求之——
②君主有一大宫,其顶皆用精金为之——
③把古代悲剧艺术推向成熟——
④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动整个地球——
29、美国南北战争______颁布,调动了黑人奴隶的积极性。
30、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是______。世界上第一次群众性、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是______。
31、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建立法治社会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目标之一.
(1)下面法典具有怎样的历史地位?
(2)公元前450年左右,罗马共和国第一部成文法诞生,其主要标志是什么?它的颁布有什么作用?
(3)奠定了欧洲民法基础的是哪一部法典?制定其的目的是什么?
(4)作为一位中学生,你在学习了这些内容后有什么感想?
32、(科技改变生活)
材料一:1851年,首届世博会在英国举办,展品有蒸汽机、火车模型、纺纱机等。
材料二:1893年芝加哥世博会上,“电灯”成为此届世博会中最耀眼的“明星”。
(1)首届世博会为什么在英国举办?
(2)电灯的发明者是谁?19世纪末,人们要外出旅游可以选择哪种最新的交通工具?
(3)19世纪后半期发生的电力革命,给美国等国的生产组织方式带来的新变化是什么?
(4)工业革命给工业国家带来哪些社会进步?(两点即可)
(5)比较上述科技革命的成果,想一想它们能够给我们哪些有益的启迪?
33、实现工业化是中国人梦寐以求的愿望,工业文明取代农业文明是人类进步的重要标志。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哪一个国家?它何时完成了工业革命?随即它对中国发动了什么战争?
(2)第一次工业革命人类进入了什么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人类又进入了什么时代?
34、对比学习是历史学习的基本技能之一。根据下面图文信息,回答相关问题。
(1)(古老文明)古代东西方文明由于自然地理环境的不同,产生了不同的文明。请完成下表空白处的填写。
项目 | 东方文明 | 西方文明 |
文明 成就 | 古埃及:金字塔、狮身人面像等 | 古希腊:_____ |
对文明的看法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科技创新)科技推动社会进步。请完成两次工业革命空白处内容的填写。
名称 项目 | 工业革命 | 第二次工业革命 |
兴起时间 | 18世纪60年代 | 19世纪70年代 |
主要标志 | ①________ | 电力广泛使用和内燃机的发明把人类带入“电气时代” |
重大发明 | 珍妮机、蒸汽机、火车等 | ②_______ |
共同影响 | ③_______ |
(3)(艺术创作)歌曲反映了一定时代的价值追求。上述歌曲反映出当时社会急需解决的主要问题有哪些?归纳这两首歌曲体现的共同革命精神。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