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法兰克有一个城市叫琅城,它被视为英雄的城市,这主要是因为
A.琅城市民的反侵略斗争
B.琅城市民争取自治权的斗争
C.琅城市民抵御日耳曼人的袭击
D.这里是日耳曼人灭亡西罗马帝国的古战场
2、区分历史事实和历史结论是学习历史的重要能力,下列属于表述属于历史结论的是( )
A.日军偷袭美国海军基地珍珠港
B.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是二战的转折点
C.美英联军在法国诺曼底发动登陆战
D.雅尔塔会议决定战后成立联合国
3、随着工业革命的起步……工人的处境最糟:曼彻斯特浓烟滚滚,污水横流……纺织厂女工每天干活 12~16 小时,平均寿命 17岁……工人居住区热病蔓延,贫困和缺乏教育使他们变得自暴自弃。材料反映了工业革命( )
A.推动社会的巨大进步
B.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
C.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D.引发环境和社会问题
4、某校历史研究性学习小组召开主题研讨会,下面是四名同学的发言。从他们的发言中判断其研究的主题是
甲:1948年8月,巴基斯坦和印度相继独立,结束了英国在印度近两个世纪的统治
乙:1955年万隆会议是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
丙:1990年3月纳比米亚的独立,欧洲殖民者奴役非洲长达5个世纪历史结束
丁:1999年,巴拿马人民经过不懈斗争,终于收回运河的全部主权
A.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
B.亚非地区的民族独立运动
C.二战后世界格局的变化
D.二战后殖民体系的崩溃
5、一位美国作家写了一本《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其中蔡伦名列其中。这其中的原因是
A.蔡伦发明了造纸术 B.蔡伦改进了造纸术
C.蔡伦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D.蔡伦发明了指南针
6、中世纪大学在教学内容、学生入学条件和招生标准以及教师的职责和权利等方面有自己的选择和决定权。这表明中世纪大学
A.完全不受教会影响
B.促进世俗文化发展
C.背离社会发展趋势
D.具有较大的自治权
7、2020年3月,针对记者“(总统)将如何迫使州长们在疫情期间重启经济”的提问,美国总统特朗普回应道:“当一个人成为美国总统,他的权力是完全的。”面对特朗普的“绝对权力”言论,多州州长直言解除封锁、重新开放应该是各州自己的决定。因为根据美国1787年宪法
A.美国各州政府拥有绝对的自治权力 B.美国总统无力管控地方
C.美国各州政府与联邦政府分享权力 D.美国总统拥有绝对权力
8、“比较”是历史学习和历史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小明同学在比较美国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的历史影响时,列出了以下四点内容,其中唯一的相同点是( )
A.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
B.摧毁了英国的殖民统治
C.废除了黑人奴隶制
D.推动了欧洲和拉美革命
9、历史遗迹是人类文明的活化石。下列一组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A.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B.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C.古代尼罗河流域文明
D.古代黄河流域文明
10、文艺复兴时期,涌现了许多杰出人物,以下代表人物及其作品搭配正确的是( )
A.达·芬奇——《神曲》
B.但丁——《最后的晚餐》
C.莎士比亚——《罗密欧与朱丽叶》
D.彼特拉克——《哈姆雷特》
11、1765年,织布工出身的他发明了一种新式的手摇纺纱机,以其女儿的名字命名为“珍妮机”。他是谁?( )
A. 哈格里夫斯 B. 爱迪生
C. 瓦特 D. 斯蒂芬森
12、通过如下第一次工业革命进程示意图可知,推动工业化进程步伐加快的关键是
A.珍妮机的发明
B.冶金采矿业的发展
C.蒸汽机的运用
D.交通运输工具的发明
13、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共同点叙述错误的是
A.都是资产阶级革命
B.都推翻了外国的殖民统治
C.都促进了本国的资本主义发展
D.都推动了世界历史进程
14、所谓全球史观,简而言之就是站在全人类的立场上,客观公平地看待、评价历史,如果以这种角度看殖民扩张,应该是( )
A.带着血泪的进步
B.极大地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C.给亚非拉造成了无穷无尽的苦难
D.冲击了欧洲封建制度
15、在西欧,从9世纪开始,逐渐流行开来一种新的农业经济组织形式是
A.城邦
B.庄园
C.井田
D.部
16、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相同之处是都伴随着( )
A. 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B. 纳米新材料技术的应用
C. 能源的改进和更替 D. 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
17、下列属于工业革命所带来的影响的一组选项是
①实现了人类生产方式的变革②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直接对立阶级
③人类进入了“钢铁时代” ④证明资本主义制度优越于封建制度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18、亚历山大东征之后,希腊文明在世界的东方落地生根;拿破仑远征过后,欧洲封建统治的基础被动摇。这两个事件的影响说明( )
A.战争给世界带来了深重灾难
B.战争客观上促进了社会进步
C.世界进步的主要因素是战争
D.和平交往有利于文明的融合
19、英国剧作家莎士比亚被誉为“时代的灵魂”,他作品中的精神内涵提升了英国的人文色彩。丘吉尔曾说:“我宁愿失去一个印度,也不肯失去一个莎士比亚。”下列作品中属于莎士比亚的是( )
①《最后的晚餐》②《哈姆雷特》③《罗密欧与朱丽叶》④《蒙娜丽莎》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0、《全国工业复兴法》第202节规定:“局长应根据总统的指示,制定公用事业的全面计划,其中应包括下列内容:全国公路和公园道路、公共建筑物以及任何公有工具和设备的兴建、维修和改建……”此规定是
A. 兴办公共工程 B. 调整农业 C. 恢复工业 D. 进行社会救济
21、目前我国境内最早的人类是————————;我国历史上建立的第一个国家是————————。
22、汉武帝时期,中国开辟了多条海上航线,向西最远可以到达________________和锡兰;东汉明帝时派兵出击匈奴,并派________________出使西域,使西域各国重新与汉朝建立联系。
23、如图中的人物是________。
24、《_____》是贝多芬第一部明确反映重大社会题材的作品。_____被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
25、1942年夏—1943年初,苏联军民取得 战役的胜利,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转折点;1944年6月,英美盟军实施了 登陆作战,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
26、冷战的发生
★含义 | 冷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40多年间.以____、____首的两大集团之间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对峙与竞争状态 | |
背景 |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成为世界上军事、____实力最强大的国家,在世界各地建立了几百个军事基地,并建立起以____为中心的资本主义货币体系和以美国为中心的资本主义____体系,称霸的欲望十分强烈;美国认为它的制度和观念是最优越的,全世界都应该实行和它一样的制度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的西部边界大大地向西推移。苏联还在____建立起与苏联类似的社会主义制度;苏联认为战争是资本主义垄断和竞争的产物 (3) 美、苏两国的国家战略的对立和____的巨大差异,使双方的对抗、冲突不断加剧 | |
★表现 | 政治 | 1947年3月,____的出台,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冷战开始 |
经济 | 1947年,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____”,即马歇尔计划,企图通过援助西欧恢复经济,稳定资本主义制度 |
27、英国的____________是文艺复兴时期一位文学巨匠,一生创作了三十多部剧本和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活字印刷术是北宋时期的匠人_______________发明的。
28、产生于巴勒斯坦一带,渴望“救世主”到来的宗教是____。
29、1942年1月1日,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在______签署了《______》,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正式成立。
30、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共和国的权利落在了______为首的军队手中,议会尊其为“护国主”;1688年,英国发生政变,议会迎请詹姆士二世的女儿和女婿入主英国,这次政变史称“______”。
31、《罗马民法大全》包括哪四部法律文献?
32、15世纪以前,人们并不清楚世界究竟有多大,有多少陆地,有多少海洋。一些人相信地球是圆的,认为无论向东还是向西,都可以绕地球一圈回到原位。根据所学知识,把空白处补充完整。
(1)1487年,①___________在葡萄牙王室的支持下带领船队沿非洲西海岸南下,在第二年到达非洲的好望角。
(2)1497年,②_________从葡萄牙出发,绕过好望角,溯非洲东海岸北上,横渡印度洋,1498年到达印度西海岸。
(3)1492年,受西班牙王室资助,③___________率领船队从西班牙出发,横渡大西洋,先后到达巴哈马群岛中的圣萨尔瓦多岛、古巴、海地等地,开辟了通往④____________的新航路。
(4)1519年⑤____________奉西班牙国王之命,率领船队穿越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于1522年返回欧洲。这次航行是世界航海史上的一次创举,证明了地圆说的正确。
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哥伦布说:“黄金是一切商品中最宝贵的,黄金是财富,谁占有了黄金,就能获得他在世上所有的一切。”
材料二
图一:位于西班牙的哥伦布纪念碑,上有“光荣属于哥伦布”“向哥伦布致敬”两行大字。图二:2007年10月拉美各地印第安人游行示威,要求将“哥伦布日”改为“土著人民抵抗日”,他们把哥伦布塑像披上塑料外套,要求世界重新评价哥伦布。
(1)依据相关知识回答,在新航路开辟的过程中,哥伦布做出了什么贡献?材料一表明,哥伦布航海的动机是什么?
(2)材料二表明,在如何评价哥伦布的问题上,欧洲人和美洲印第安人持不同的观点。试依据新航路开辟的影响谈谈导致不同观点的原因。
34、十九大报告提出: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海洋包容万象,留下种种历史足迹。请参与某班以“海”为主题的探究活动。
(海的交流)
材料一:很多历史学家将1492年视为人类历史的一个分水岭,从此刻开始,真正的世界史开始了。大航海时代的世界才真正地连为一体。
——杜君立《历史的细节》
(1)最早开辟了从欧洲通往印度新航线是________(写图中字母)开辟了欧洲到美洲航线的是________(写图中字母)。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一的理解。
(海的觉醒)
材料二:黑船事件对近代日本产生了冲击性的影响,日本在面临民族生死存亡的危机面前,其政治精英们启动了"脱亚入欧"的制度转型,大力引进西方文明,从而在执行丛林法则的国际政治角逐中成功地进入了近现代大国的行列。
——孟旭 近代日本欧化思想进程浅析
(2)材料“脱亚入欧”指的是日本历史上的什么事件?结合所学知识,日本“大力引进西方文明”在经济上和社会生活上的具体措施是什么?
(海的罪恶)
材料三:“当我们把自己的目光从资产阶级文明的故乡转向殖民地的时候,资产阶级文明的极端虚伪和它的野蛮本性就赤裸裸地呈现在我们面前,因为它在故乡还装出一副很体面的样子,而一到殖民地,它就丝毫不加掩饰了”。
——马克思
(3)用所学知识佐证马克思的这段话。
(海的建设)
材料四:十九大报告提出: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
——人民网
(4)从十九大报告可以看出,我国在建设海洋中遵循的原则是什么?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