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安徽人方芬因诗集中有“蒹葭欲白露华清,梦里哀鸿听转明”一句,乾隆年间被刨坟戮尸,其五世孙方国泰亦遭刑罚。“清风”“明月”是历代文人的热门话题,但在清朝,作诗行文稍有不慎,就被牵强成罪。这说明清朝( )
A.实行文化专制政策
B.知识分子反清思想强烈
C.严格规范文学创作
D.重视各级官员文化素质
2、观察下列四幅图片,从中传达的信息不正确的是( )
金字塔 出土的甲骨文 古埃及罗塞塔石碑 《汉谟拉比法典》石柱
A.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B.甲骨文的出土证明了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C.罗塞塔石碑上的象形文字是研究古埃及历史的珍贵资料
D.《汉谟拉比法典》证明了印度河流域很早就进入了文明时代
3、欧洲文明独具特色,其反省精神打造了哲学深度,其追寻精神开创了民主先河,在与蒙昧和野蛮的交战中,逐渐形成了复杂而独特的“欧洲模式”,这一“欧洲文明”的源头是
A.古希腊文明 B.古巴比伦文明 C.古埃及文明 D.古印度文明
4、“生物是神创造的,是一成不变的”,这一18世纪中期以前的传统看法,因为下面哪著名的科学家的伟大理论的创立而被推翻: ( )
A.达尔文 B.牛顿 C.爱因斯坦 D.居里夫妇
5、“作为希腊文明的继承者和一个环绕地中海的帝国,它具有更多的商品经济成分和拥有议会的政治体制.”在材料中的“它”由共和国演变为帝国过程中,发挥了重大影响力的人物是( )
A.汉谟拉比 B.伯利克里 C.中臣镰足 D.屋大维
6、普京在评论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优劣时说:“如果不是集中全国的资源,苏联是无法同纳粹德国展开战争的。…但是,对变化、技术革命和新技术制度的迟钝最终导致经济的崩溃。”据此可知,普京对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态度是( )
A.完全肯定 B.全盘否定 C.客观公正 D.依据自己的喜好
7、下列第二次科技革命中,人物与成就搭配不正确的是
A.爱迪生——白炽灯泡、碱性蓄电池 B.戴姆勒——汽油内燃机
C.本茨——使用流水线生产汽车 D.诺贝尔——发明现代炸药
8、1902年,基督教传入邵阳。下图邵东基督教堂位于湖北路与长虹路交汇处北部。相传基督教的创始人是
A.耶稣 B.释迦牟尼 C.穆罕默德 D.克洛维
9、法律是维护社会安定的重要保障。529年,把自2世纪初以来罗马历任皇帝的法令收集在一起,剔除其中相互矛盾的条例而编成的法律性文献是
A.《新法典》 B.《查士丁尼法典》
C.《法学汇篡》 D.《法理概要》
10、《查士丁尼法典》的序言中说,“皇帝的威严、光荣不但依靠兵器,而且须用法律来巩固。这样,无论在战时或平时,总是可以将国家治理得很好。”对这句话理解准确的是( )
A.皇帝的地位高于法律的地位
B.编纂法律是治理国家的重要手段
C.皇帝的权威来自于法律
D.法律可以消除社会矛盾
11、有学者指出:作为对人类最重要献礼之一的马铃薯,最初其实是颇低贱的食物,根本不受人们的青睐。一系列的战争、饥荒替马铃薯打入欧洲,打开了一个更大更长久的开口。马铃薯被世界“发现”得益于
A.新航路开辟
B.殖民掠夺
C.殖民争霸
D.三角贸易
12、下图是古埃及著名的吉萨金字塔群,它包括世界闻名的三大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以及多座小型金字塔。关于该金字塔群,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①是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较高水平的见证 ②是埃及金字塔建筑中的经典之 ③反映了古埃及国王的无限权力 ④这些巨大的陵墓矗立于恒河沿岸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3、西方的历法,并非中国所创。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改用这种历法。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决定采用公元纪年。该历法的基础是( )
A.古埃及的太阳历
B.罗马人的儒略历
C.中国农历即夏历
D.苏美尔人的阴历
14、观察下图“北魏帝王出御图”。出现图中这一场景的主要原因是
A.北方少数民族内迁
B.穿汉服显示贵族身份
C.北魏统一黄河流域
D.孝文帝推行汉化措施
15、1640年,在英国议会上,议员们对国王的独断专权进行了猛烈的抨击,要求限制国王的权力。这一斗争( )
A.掀开资产阶级革命序幕
B.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
C.直接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
D.承认了美国的独立
16、一位著名的法国记者曾经在1932年,分别游历了苏联,美国,中国和日本。发出了以下四篇报道,你认为其中有误的一项是
A. 苏联重工业发展迅速 B. 美国经济萧条,失业情况严重
C. 中国人民饱受国共内战困苦 D. 日本军部法西斯上台
17、“如果罗斯福真的企图牺牲资产阶级的利益来满足无产阶级的利益,那么资本家就会拿别的总统来代替他”。材料旨在表述罗斯福新政的实质是
A.维护资产阶级的统治 B.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C.牺牲无产阶级的利益 D.采用灵活的方式发展经济
18、如果把元谋人、北京人、河姆渡人、半坡人、炎帝与黄帝、大禹治水等概念作为一个学习主题,那么这个学习主题应该是
A.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B.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C.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19、下边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一幅世界名画,描绘了耶稣跟12个门徒共进最后一次晚餐的场景。这幅名画的作者是()
A.莎士比亚
B.拉斐尔
C.达•芬奇
D.米开朗琪罗
20、自由主义者洛克腾堡指出:“它(罗斯福新政)增强了自称为千百万人说话……也没有引申出一种令人满意的惩戒利益集团的方法,仍然是一种半途革命;它扩大了中产阶级队伍,但将许多美国人留在新形成的平衡之外。”这旨在说明罗斯福新政( )
A.促进了经济发展
B.维护资产阶级利益
C.缓解了阶级矛盾
D.加强对工业的干预
21、公元前3100年左右,古埃及初步实现了_____,之后经历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三个时代。
22、市民阶层:城市中,手工业者、商人成为________享有新的契约关系赋予的权利,富商巨贾成为强化王权所需要的政治力量。
23、1938年9月慕尼黑协定签订使英法的“ 政策”达到了顶峰。1942年1月,二十六个国家在华盛顿签署了《 》,国际反法西斯联盟正式成立。
24、读《古代希腊》地图:
(1)请根据提示填写出对应的字母:
①公元前2000年——公元前1500年左右希腊出现的两个奴隶制国家
②公元前8世纪——公元前6世纪,希腊兴起的两个著名的奴隶制城邦
(2)就地理环境而言,希腊文明与亚非文明最显著的区别是什么?
25、公元前331年,率军进入两河流域,灭亡波斯帝国的国王。
历史人物:_____
26、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____________;《共产党宣言》的发布,标志着__________。
27、1862年,美国联邦政府颁布了《_______》,不久,林肯发表《_______》,调动了农民和黑人奴隶的积极性,扭转了战局。
28、_____________ 年5月5日,卡尔•马克思生于德国特里尔市。1883年3月14日马克思在伦敦去世,葬于海格特公墓。
29、北宋真宗时宋辽议和,史称 ;南宋初年 在郾城大败金军。
30、_______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此次航行证实了__________。
31、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什么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给人类带来了哪些影响?
32、 美国是世界格局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它的崛起和强大给我们无尽的思考,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争独立)
(1)美国建立的标志是什么?哪次战役成为独立战争的转折点?
(求统一)
(2)19世纪60年代,美国是通过谁领导的哪次战争解决了“这个政府半奴隶、半自由的状况”的?
(比贡献)
(3)两次战争对美国历史发展进程所起到的相同作用是什么?
33、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在政权建设、民族关系、国防建设、民生保障等各方面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标志是什么?对世界政治格局有何影响?
(2)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新中国成立初期西藏和平解放的时间?
(3)“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体现了时代的主旋律是什么?其中涌现了大批的英雄人物,试举一例说明?
(4)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了满足农民对土地的迫切要求,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至1952年底,土地改革基本完成。该事件使得中国的土地所有制发生了什么变化?试从国家发展的角度谈谈这次土地改革的影响?
34、纵观历史,政治制度的确立、发展、完善有利于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周代的诸侯,有王室的家属、商之子孙和现有各部落国家的首长。他们按国之大小,理论上以五等面积,封为五级。这些诸侯各按所封地距国王都城的距离而有不同的功能和义务。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材料二 战国时期兼并战争日益剧烈,各国为了富国强兵,纷纷开展政治、经济、军事、社会制度改革。变法运动成为战国时期的一股潮流,各国通过变法,推动了社会转型。其中,秦国的商鞅变法效果最为显著。……商鞅变法顺应历史潮流,集列国变法之长,是战国时期持续时间最长、涉及面最广、改革最为彻底的一次变法。
——选自《中外历史纲要》
材料三 经过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争霸,到秦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建立起来……中央集权制度作为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突出特色,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官僚政治与行政管理以至文化教育传统,无不与此有着密切的关系。
——摘编自人教版历史必修①
(1)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请说出西周实行了哪一制度以巩固疆土?
(2)根据材料二写出战国时期各诸侯国通过哪种方式推动了社会转型?结合所 学写出商鞅变法中在地方行政制度方面所采取的措施。
(3)依据材料三写出从秦朝开始建立起的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突出特色是什么? 这种政治制度思想符合百家争鸣时期哪一学派的主张?在地方行政制度上,秦朝有何创新?
(4)从646年开始,日本效仿当时中国的典章制度进行了一次著名的改革。请写出这一改革的名称?
(5)综合上述材料,请回答政治制度的确立、发展、完善对社会发展有何作用?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