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海口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三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大化改新是日本历史上重大的历史事件。下列与此相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仿效中国隋唐时期的制度进行

    B.是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标志

    C.建立起天皇制的中央集权制度

    D.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并收取赋税

  • 2、仔细观察下图,从中可以直接推论出,中世纪西欧庄园

    A.在采邑改革后才开始发展

    B.主要实行农耕的生产方式

    C.加速了农业产品的商品化

    D.实行农奴劳动和地租剥削

  • 3、“原是意大利中部的一个城邦。在成功解决内部矛盾后,它凭借由公民组成的强大的军队首先征服了意大利,接着向地中海地区扩张,征服了从西班牙到两河流域的整个地中海周边地区”。材料中的“它”是指古代的(     

    A.埃及

    B.巴比伦

    C.希腊

    D.罗马

  • 4、1940年5月,某天入夜后,海滩上似乎有成千上万只“萤火虫”在夜空中飞舞——那是成千万等待撤退的士兵在抽烟,烟头一明一暗的闪光所形成的蔚为壮观的场面!全天,有17804人撤离,比前一天多了整整一万人,这是因为民船开始陆续到达,发挥作用。材料中记载的事件发生在

    A. 诺曼底   B. 敦刻尔克   C. 斯大林格勒   D. 中途岛

  • 5、一位史学家评论美国独立战争时说:美国革命成为那些希望摆脱殖民地地位的民族所效法的榜样”。这一评论意在说明美国独立战争( )

    A. 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   B. 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体制

    C. 标志着美国诞生   D. 对其它殖民地人民革命起到推动作用

     

  • 6、布匿战争交战双方是

    A. 罗马帝国   迦太基 B. 罗马帝国   奥斯曼土耳其

    C. 罗马共和国   迦太基 D. 罗马共和国   奥斯曼土耳其

  • 7、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指的是(     

    A.宗教改革

    B.资产阶级出现

    C.大学兴起

    D.自由和自治城市出现

  • 8、在西欧封建庄园中,居民均为领主的佃户,下列关于佃户的表述,错误的是

    A.佃户包括自由的农民和缺少自由的农奴

    B.佃户耕种的土地称为“自营地”,是佃户的生活来源

    C.佃户一般每周要在“自营地”上劳动三人

    D.全体佃户都可以在“共用地”上放牧

  • 9、1928年乌克兰农民在寄给《农民报》的信中,中农的生产积极性不高,普遍存在少播种的做法,因为如果少播种就可以进入到35%的免税贫农的圈子中。同时,中农普遍认为他们是在替懒汉干活。这反映出当时的苏联(   )

    A.农民的生活水平并未得到提高 B.新经济政策严重制约了经济发展

    C.粮食税的实施加重了人民负担 D.战时共产主义残余影响农业生产

  • 10、对下面年代尺解读最全面、最准确的是

    A.欧洲资产阶级革命

    B.工业化与城市化

    C.殖民扩张与反殖民斗争

    D.欧美民主化进程

  • 11、阅读教材的目录可以明确历史的阶段特征,把握内容主旨。读下图,你认为第五单元的目录应该是(     

    A.封建时代的欧洲

    B.步入近代

    C.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D.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 12、某学者认为"19世纪80年代,世界交通领域里的一场革命源于一种新动力的发明"。下图得益于这种"新动力"而出现的交通工具是( )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 13、1200年,法国国王腓力二世颁布法令规定,巴黎学生的人身不可受到市民的伤害,普通的法官不能逮捕任何学生,如遇紧急情况,必须马上把案件交到教会法官手中,学生只能由宗教法庭审判。这说明了(  )

    A.大学有免赋税特权

    B.大学有司法特权

    C.大学有教育自主权

    D.大学是法国的文化中心

  • 14、1912-1919年,中国新建的民族厂矿企业达470多家,投资近1亿元,加上原有企业的扩建,新增资本达到1.3亿元以上,相当于辛亥革命前50年的投资总额。以上数据说明了

    A.民族资本主义在夹缝中产生

    B.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初步发展

    C.近代民族工业迎来“短暂的春天”

    D.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得到新生

  • 15、古希腊文明丰富多彩,灿烂辉煌。以下属于古代希腊对世界文明留下的宝贵遗产的是(   

    ①雅典民主政治                                      ②《十二铜表法》

    ③《荷马史诗》                                      ④宙斯像、《掷铁饼者》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 16、1980年与1975年相比,我国粮食播种面积减少6884万亩,总产量却增加674亿斤;棉花播种面积减少53万亩,总产量增加652万担。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A.“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展

    B.农业科技发展迅速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

    D.先进模范人物带动

  • 17、一位学者在评论一场运动时说:“由信仰、幻想和幼稚偏见织成的神学面纱最先在意大利烟消云散了。”他评论的是(   

    A.新航路开辟

    B.文艺复兴

    C.英国宪章运动

    D.启蒙运动

  • 18、攻占巴士底狱的消息传到凡尔赛时,路易十六惊呼:“什么!这是叛乱!”他身边的一个近臣却说:“不,陛下,这是革命!”这段对话的历史背景是( )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

    B.法国大革命爆发

    C.美国独立战争爆发

    D.俄国十月革命爆发

  • 19、13、14世纪,欧洲社会处于转型时期,经济出现了新的变化。下图反映出的变化是(       

    A.生产关系的资本主义化

    B.庄园经济的盛行

    C.租地农场开始兴起

    D.分散的手工工场兴起

  • 20、有学者认为,美洲人的生活原本以人与自然的互动为特点,而欧洲人的到来却生硬地切断了这种互动,这在人类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最早到来美洲的欧洲人是

    A.迪亚士率领的船队

    B.达·伽马率领的船队

    C.哥伦布率领的船队

    D.麦哲伦率领的船队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1848年,__________________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共产党宣言》在伦敦正式出版。

  • 22、美国通过南北战争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黑人奴隶制度的总统是______

  • 23、《资本论》的作者是________

  • 24、有利条件:人们逐渐相信地球是的;中国发明的经阿拉伯人传到欧洲;造船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帆船的改进

    罗盘针运用

    地圆说传播

  • 25、但丁的《________》被认为是由中世纪向近代社会过渡的标志。

  • 26、11世纪,在西欧普遍存在的一种以土地封赐为纽带的封建制度是指______。教材中“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的高度概括表明这一制度具有一定的______特点,这对近代欧洲文明社会的演进孕育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 27、________中期,阿拉伯帝国形成,版图横跨亚、欧、非三大洲,是当时世界上疆域最大的帝国;脍炙人口的《________》是阿拉伯文学的瑰宝。

  • 28、项羽骁勇善战,在________(战争)中以少胜多,将秦军的主力消灭;公元383年,在________(战争)中,前秦被东晋打败。

  • 29、希腊半岛的地理环境及其影响:

    古代希腊地理范围大致包括希腊半岛、__________诸岛、小亚细亚半岛西岸、黑海沿岸、意大利南部以及西西里岛等地区。希腊半岛是古代希腊的主体,地理环境呈现环海、多山、多岛屿的特点,平原面积很小,耕地十分有限。一方面,多山不便于各地区间的联系,影响了希腊的统一;另一方面,希腊海岸线曲折,港湾众多,岛屿密布,适宜航海业和________的发展。

  • 30、英国“光荣革命”中被赶走的国王是________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说出伊斯兰教创立的时间及创建者。伊斯兰教的创立对阿拉伯帝国的建立有何意义?用史实说明阿拉伯人在文化上的贡献。

  • 32、指出俄国十月革命的重要意义。简述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及产生的影响。

  • 33、   伯利克里时期雅典的繁荣表现在哪些方面?雅典繁荣的原因是什么?有何启示?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材料解析题

    (一战后)协约国同德国及其盟国签订的一系列和约,构成了重建欧洲、西亚和非洲的国际新秩序。……华盛顿会议的主要议题之一是“远东及太平洋问题”,其核心是中国问题。……与会国签订了一个关于中国问题的公约,这个公约签订后,美国国务卿掩不住得意之色,说:“对华,门户开放,终于实现了。”

    ——《世界通史》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中“协约国同德国及其盟国签订的一系列和约”指的是什么?它涉及到中国的问题是什么?结果怎样?

    (2)材料中的“国际新秩序”指的是什么?

    (3)为什么要召开华盛顿会议?与会国签订了一个“关于中国问题的公约”指的是什么?对中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对华‘门户开放’终于实现了。”美国为何有“得意之色”?

    (5)对一战后形成的这种东西方国际关系,你是如何认识的?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