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欧洲人探寻新航路的根本原因是( )
A.欧洲人对东方财富的向往
B.奥斯曼对东西方贸易的阻碍
C.地理知识的进步
D.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2、“昨天,1941年12月7日,一个遗臭万年的日子,美利坚合众国遭到了……突然和蓄谋的进攻”。与这个“日子”有关的事件是( )
A. 日本偷袭珍珠港 B. 诺曼底登陆
C. 来克星顿枪声 D. 中途岛海战
3、如果你生活在宋朝时期,不可能经历的事情是( )
A.读到活字印刷术的书籍
B.四川地区出现“交子”
C.看到统一全国的盛世繁华
D.乘坐装备指南针的海船
4、天平是大家做实验时常用的仪器,其原理是下列哪位科学家发明的
A. 达芬奇
B. 阿基米德
C. 欧几里德
D. 亚里士多德
5、下图是国家博物馆“秦汉文明展”中出土于甘肃天水的“秦铜诏铁权”(砝码),上面刻有篆字:“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乃诏丞相状、绾,法度量,则不壹、歉疑者,皆明壹之。”这件文物可以
①作为研究秦朝历史第一手资料②用来研究秦朝郡县的设置问题
③用来研究秦朝衡器的标准问题④用来研究秦朝的文字统一问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提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宇宙是无限的,没有中心”的科学家依次是( )
①哥白尼 ②布鲁诺 ③托勒密 ④伽利略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③①② D、②①③
7、马克思说过,历史人物对历史发展有深刻影响,甚至有时能够决定个别历史事件的结局,从而导致历史发生这样或那样的重大变化。下面一组历史人物,对他们共同的评价正确的是
A.反抗殖民统治的领袖
B.为民族独立而牺牲的英雄
C.新建国家的第一任首脑
D.赢得国家解放的伟人
8、时代呼唤英雄。他八年军旅,置生死于度外;八年总统,值国家最艰苦之时。他是
A. 华盛顿
B. 克伦威尔
C. 杰斐逊
D. 林肯
9、13世纪法国乡村的一处庄园里,某佃户为庆祝节日,将小麦背到了庄园外的一个磨坊磨成了面粉。该佃户可能面临( )
A.当地主教惩罚,剥夺自由
B.庄园法庭审判,处以罚金
C.当地主教审判,没收份地
D.庄园领主惩罚,劳动3天
10、某同学想了解早期希腊的社会历史状况,下列可供他查阅的是
A.《汉谟拉比法典》
B.《荷马史诗》
C.《马可•波罗行纪》
D.《天方夜谭》
11、1942年春,罗斯福说过:假如中国被打坍了,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他们并且可以一直冲向中东……和德国配合起来。罗斯福意在( )
A.凸显中国抗战的正义性
B.强调中国抗日战场的重要性
C.支援澳洲抵御日本侵略
D.谋划建立中国印度统一战线
12、陈冰在《作坊里的日本》一书中写道:“中古时期,日本在亚洲拜认了第一位老师,向老师学习……后来,日本就向他的第一位老师发动侵略战争,同老师签订了不平等条约,收钱占地。”材料中“日本在亚洲拜认了第一位老师”指的是
A.古代埃及 B.古代巴比伦 C.中国 D.古代印度
13、对《美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的表格,下列理解错误的是
年份 | 1950 | 1955 | 1965 | 1975 | 1982 | 1985 | 1994 | 1999 |
年均增长率(%) | 8.7 | 5.6 | 6.3 | -0.8 | -1.9 | 3.3 | 3.9 | 4 |
A.战后美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起伏变化大,经济发展呈现周期性状态
B.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经济持续发展
C.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极速下滑,出现负增长
D.20世纪90年代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14、杰出人物推动历史发展进程。下列不属于章西女王、玻利瓦尔两位历史人物事迹的共同点的有
①使国家赢得了最终独立 ②领导的是资产阶级革命 ③领导反对殖民者的斗争
④沉重打击了葡萄牙殖民者
A. ①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15、欧洲有几个大国历史上曾经是由查理曼一个国家分裂而来,是哪几个国家?( )
①法兰西②英格兰③德意志④意大利⑤爱尔兰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③⑤
16、1926年,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推动下,广州国民政府决定北伐。这次北伐主要是为了
A.讨伐满清王朝
B.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
C.消灭资产阶级
D.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
17、某战地记者从一战前线发回的战报中,符合史实的是
A. 法国在凡尔登战役中惨败 B. 美国一直没参加战斗
C. 德国赢得了最后的胜利 D. 看见飞机参加了战斗
18、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 )
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B.马克思、恩格斯撰写《资本论》
C.无产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D.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巴黎公社的建立
19、美洲是一块古老的大陆,长期以来与世隔绝,把它与世界开始联系起来的重大转折是( )
A. 迪亚士远航 B. 哥伦布远航 C. 达•伽马远航 D. 麦哲伦远航
20、毛泽东开创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与邓小平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两者最重要的共同点在于
A.实事求是,从中国国情出发
B.坚持走群众路线
C.坚定不移走社会主义道路
D.借鉴苏联的经验
21、1777年的__________战役,成为美国独立战争的转折点;1789年巴黎民众攻占__________,法国大革命序幕拉开。
22、杰斐逊曾说:“制宪者们精明地设置障碍,使权利不能集中在任何一个人或一个部门之手,以避免胡作非为或盲动。”1787 年美国宪法体现了上述材料的原则。()
23、观察如图《新航路开辟示意图》,请将英文字母的代号填入答题卡图中相应的方框内。
(1)A.哥伦布的航线
B.麦哲伦的航线
(2)根据上图,概括指出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24、表现主义绘画艺术的奠基者是 。
25、12世纪,日本进入幕府统治时期,_________实际上把持着国家大权。
26、日本的大化改新,使其开始由奴隶社会向_________ 社会过渡。
27、《____________》是第一个以国家名义明确表述资产阶级政治要求的纲领性文件,被称为“第一个人权宣言”。1789年,制宪议会通过《____________》,宣告了人权、法治、自由、分权、平等和保护私有财产等基本原则。
28、运用数据进行分析是历史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下表反映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情况统计
持续时间 | 参加国 | 死伤人数 | 经济损失 |
4年多 | 30多个国家 | 3000多万人 | 3400多亿美元 |
A.是人类历史上的空前浩劫
B.是十月革命爆发的直接原因
C.促进了殖民地人民的觉醒
D.是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战争
29、_________的签署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_________标志着开辟欧洲第二战场。
30、1922年,九国代表确立遵守各国在中国的等的原则;1938年9月,德、意、英、法四国首脑签订慕尼黑协定,规定捷克斯洛伐克必须在10天内割让苏台德地区,历史上称之为 。
31、18世纪60年代的工业革命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对人类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但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也逐渐暴露,工人运动逐渐兴起,科学理论应运而生。
(1)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哪个国家?其发生的政治前提和开始标志分别是什么?
(2)这场革命最重要的发明是什么?标志着铁路时代开始的发明又是什么?两个发明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3)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诞生为国际工人运动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其创立者是谁?诞生的时间和标志分别是?
32、自14世纪中叶起,西方人开始挣破神权的束缚,开始把人的尊严和自由给呼喊出来,资本主义开始由对人性的呼唤、对世俗生活的向往、对财富的贪婪和对海外的扩张,逐步凝聚成一种深刻影响世界发展进程的社会制度。
(1)14世纪至16世纪是“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分别指的是哪两个历史事件?
(2)这两次历史事件中的代表人物分别都有哪些?
(3)“人”和“世界”被发现,资本主义制度的血腥、残暴、弊端等也逐渐暴露。19世纪40年代,一个伟大的革命理论诞生了,为无产阶级的斗争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从此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兴起并蓬勃发展起来。这个伟大的革命理论是什么?其诞生标志是什么?
(4)请你谈一谈对欧洲这些思想解放运动的看法。
33、每个文明古国都给世界留下了重要的物质或精神层面的文化财产。在制度贡献方面如果说中国最大的成就是严格的考试制度;那么罗马贡献的便是共和制度。请回答:
(1)请你说说古代希腊哪个奴隶制城邦为世界贡献了民主政治制度?
(2)公元前6世纪,这个奴隶制城邦在进行了哪次改革后建立了“民主政治”?
(3)你怎样评价它的民主政治?
34、改革是人类历史的鲜明主题,每一次改革都引人深思。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很多人认为这种制度已经成为经济发展和国家生存的障碍。……为了保持俄罗斯的大国地位,沙皇政府着手开始了一项改革计划。……社会改革为政府发起的工业化进程铺平了道路,使俄罗斯社会在十九世纪最后十年发生转型。
(1)材料一中的“这种制度”指的是什么制度?这场“社会改革”的领导者是谁?根据材料一回答,这场“社会改革”的目的是什么?
材料二:……日本的新统治者致力于日本社会的转型,以获得同外国势力在政治和军事上的平等地位。……变革使日本成为东亚的政治、军事和经济强国。
(2)材料二中的“变革”的外部原因是什么?这次“变革”在政治上采取什么措施?这次“变革”使日本社会发生怎样的“转型”?
材料三 在20世纪的最后20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解放了思想的中国人焕发出蓬勃的创造力,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
(3)材料三中所说的“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是在哪一次会议之后进行的?总设计师是谁?
(4)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古今中外两场地主阶级性质的改革?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