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说:“15至19世纪,(戈雷岛)相继被葡萄牙、荷兰、英国和法国占领……岛上简陋的奴隶居住区和装饰华丽的奴隶贸易场所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材料揭示了
A.奴隶主民主政治的局限性
B.亚历山大东征的过程
C.资本主义发展的野蛮性
D.罗马帝国扩张的范围
2、下图所示内容反映了英国的经济变化。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文艺复兴的推动
B. 英国的殖民扩张
C. 英国确立君主立宪制
D. 英国开展了工业革命
3、日本著名的思想家内村鉴三在《日清战争之义》中认为,日本发动甲午中日战争的目的有两个:其一是“使中国惊醒”,其二是“使中国与日本合作从事东洋的改革”。对此你认为( )
A.内村鉴三的观点是正确的
B.内村鉴三的第一个观点正确,第二个观点错误
C.内村鉴三的第一个观点错误,第二个观点正确
D.内村鉴三的两个观点都是错误的
4、“我不想变成上帝,或居住在永恒中……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这句话体现的思想是( )
A.浪漫主义 B.人文主义 C.禁欲主义 D.现实主义
5、1203年,西欧的十字军东征到君士坦丁堡时,对这座城市的富有和豪华充满敬畏。1444年,有人建议拜占庭帝国派年轻人到意大利去偷偷学习手工技艺。这200多年的前后变化反映的现象是
A.西欧尤其是意大利等地城市发展迅速
B.拜占庭帝国保持了200多年的领先
C.由于长期分裂,东西欧之间缺乏了解
D.两个罗马帝国之间争取领先的竞争激烈
6、“雅典的民主政治宣扬全体公民共同具有政治权利和义务,但一些野心家打着民主旗号蛊惑民众,使民主成为个人争权夺利的工具,甚至沦为一种暴民政治。”这段材料说明了
A. 只要居住在雅典的人都享有民主权利
B. 雅典实行的民主政治没有进步性
C. 雅典民主政治的实质是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
D. 雅典的暴民政治导致雅典的灭亡
7、下列组图最适合探究的主题是
A.古埃及象形文字 B.古埃及文明
C.古埃及的建筑 D.古埃及木乃伊
8、牛津大学成立于11世纪晚期,牛津大学以“主为我的明灯”为校训。早在11世纪末12世纪初,牛津就已经成为一个培养牧师、探讨学问的中心。校园内的圣玛丽教堂已经有近千年历史。材料说明( )
A.中世纪文化教育受基督教影响
B.教皇权力凌驾于国王权力之上
C.中世纪大学脱离教会控制
D.基督教会占有大片土地
9、下列选项中属于历史观点的是
A.美国独立后,乔治·华盛顿任第一届总统
B.《独立宣言》被马克思称为“第一个人权宣言”
C.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处死查理一世
D.1814年7月25日斯蒂芬森制作世界上第一台火车机车
10、每年的7月14日,法国“置办国庆典礼”是为了纪念
A.巴黎民众攻占巴士底狱
B.罗伯斯庇尔掌权
C.巴黎民众处死路易十六
D.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建立
11、“英国殖民者调集军队镇压起义,甚至把派往伊朗和中国的侵略军调回印度。由于各地的起义军基本上是各自为战,力量分散,再加上有的封建王公被敌人分化,在关键时刻动摇投敌……”材料揭示了印度民族大起义( )
A.斗争的正义性
B.失败的原因
C.过程的曲折性
D.积极的影响
12、目录索引是阅读书籍的方法之一。最适合做下面第六单元标题的选项是( )
A.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B.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C.一战前的资本主义世界
D.二战后的资本主义世界
13、北印度释迦国的王子常因现实中的苦难而备感困惑和痛苦,于是出家修行,创了反对种姓制度的宗教
A. 摩尼教
B. 佛教
C. 基督教
D. 伊斯兰教
14、罗马人将古埃及的太阳历修订为“儒略历”,每四年增加1天为“闰年”,后来为世界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通用,成为公历的基础。这种通行的公元纪年与哪一宗教有关?( )
A.佛教
B.犹太教
C.基督教
D.伊斯兰教
15、我国疆域广阔,但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却大幅度缩小。中国版图大幅度缩小与哪国有关?
A.美国
B.日本
C.英国
D.俄国
16、恩格斯说:“意大利是一个典型的国家,自从现代世界的曙光在那里升起的那个时代以来,它产生过许多伟大人物。”这里的“许多伟大人物”包括( )
①但丁 ②莎士比亚 ③达·芬奇 ④阿基米德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①②③
17、有学者指出:“18世纪末的这场革命的效果就是摧毁若干世纪以来绝对统治欧洲大部分人民的、通常被称为封建制的那些政治制度,代之以更一致、更简单、以人人地位平等为基础的社会政治秩序。”“这场革命”发生于下图图中的( )
A.①国 B.②国 C.③国 D.④国
18、阅读下面《工业革命动力演进示惫图》从中可以得出蒸汽机的作用:( )
①用机械力取代了自然力②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开始
③为火车的发明提供了动力,促进了交通运输业的革新④推动机器化大生产出现,捉高了生产效率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19、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是 ( )
A.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
B.畜牧业和纺织业的出现
C.青铜业和冶铁业的发展
D.金属货币被更多的使用
20、大革命结束后,法国国内局势动荡,欧洲的反法势力乘机策划进攻法国。在内外交困形势下的拿破仑
A. 发动政变,夺取权利
B. 建立帝国,实行独裁
C. 颁布法典,以法治国
D. 远征俄国,元气大伤
21、日本自12世纪晚期,进入了近700年的________统治时期。
22、汉谟拉比统治时期的概况:国家实行________制度;制定了一部较为系统和完整的_____。他在位时是古巴比伦王国__________的时期。
23、文明成就展示灿烂文化,制度创新推动社会进步。请你根据所学知识来辨别正误,正确的在题前括号内打“正确”;错误的打“错误”,并加以改正。
(1)现存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其实质维护的是封建地主阶级利益。
判断: 改正:
(2)公元前27年,凯撒创立元首制,标志着罗马帝国的建立。
判断: 改正:
(3)伯里克利执政时期,雅典民主制度中最高权力机构是公民大会。
判断: 改正:
24、无产阶级建立社会主义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是_________
25、19世纪民族解放运动兴起
(1)在南美洲南部地区,________先后领导了阿根廷、智利、秘鲁的独立战争。
(2)1857年,印度________首先起来反抗英国殖民者,农民、手工业者和封建王公也参加起义。
26、根据提示完成下列填空。
领域 | 发明创造 | 发明者/改良者 | 意义 |
棉纺织业 | (1) | 哈格里夫斯 | 促进社会生产力迅猛发展,使人类进入“______(5)__________。” |
动力部门 | 改良蒸汽机 | (2) | |
交通运输业 | (3) | 史蒂芬孙 | |
汽船 | (4) |
27、1848年《_____》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_____(历史事件)的胜利发展,使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认识到工人阶级的伟大力量,马克思主义开始与中国工人运动结合起来。
28、大学的课程:
(1)基础课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几何、天文和音乐。
(2)专业课程: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3)课程设置特点:一方面受____________的影响,另一方面反映了经济和__________的要求。
29、希腊城邦:_________,希腊出现了几百个城邦。希腊城邦一般是以一个城市或市镇为中心,把周围的农村联合起来,组成一个小国。希腊城邦的突出特点是“_________”。最大的城邦________,领土只有8400平方千米。
30、《________》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________》是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
31、英国是近代化进程中第一个实现工业化的国家,是第一个“世界工厂”。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颁布的主要文献是什么?由此建立了什么政治制度?
(2)英国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是什么?最重要的标志是什么?工业革命对英国发展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
(3)根据以上问题试分析19世纪中期英国成为资本主义工业强国的原因。由此我们能得到什么启示?
32、日本明治维新在经济上和社会生活上的改革内容有哪些?与俄国农奴制改革对比,日本明治维新和俄国农奴制改革有何相同点?
33、人类在其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创造和发展了多姿多彩的文明,不同文明的交流和融合始终是历史的主旋律。请回答:
(1)大河流域是人类早期文明的摇篮。诞生于非洲尼罗河流域的古文明在天文历法方面所取得的突出成就是什么?在雅利安人入侵之后,有“世界宗教博物馆”之称的古印度文明达到鼎盛是在什么时期?
(2)公元前4世纪,由亚洲道地中海的商道被打通了,大量工商业者往来于亚欧之间,带有鲜明希腊风格的建筑、雕塑散布于两河流域、波斯高原。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历史事件是什么?希腊雕塑作品中有世界古代“七大奇观”之称的雕塑作品是什么?
(3)西方谚语说:辉煌属于希腊,宏伟属于罗马。古希腊古罗马文化交相辉映,请问:提出“原子论”的古希腊哲学家是谁?奠定今天全世界人们使用的公历的基础是哪一历法?
34、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的政治、经济和思想领域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革,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春秋时期,“礼崩东坏”“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甚至“礼乐征伐自大夫出”,五霸称雄。战国时期,七雄互相攻伐,据统计,公元前722-前464年的259年中,只有38年没有战争,而在公元前463到前222年的242年中,没有战争的年份少于89年。
——摘编自《中国通史》
材料三 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
——《战国策·秦策三》
材料四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发表意见,并互相辩论,形成了“▲”的繁荣局面。
——摘编自部编人教版七上教科书
请回答:
(1)材料一图片说明当时我国农业生产领域出现了什么新现象?
(2)材料二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怎样的特点?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商君“决裂阡陌,教民耕战”的农业措施。并归纳出商君变法的影响。
(4)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代表的历史事件。写出该事件中的春秋时期的主要学派创始人。
邮箱: 联系方式: